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逻辑与实践进路
2023-08-05张慧彦
张慧彦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提出“八个相统一”教学要求。自此以来,思政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持续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2022年8月10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指出,“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善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积极运用小组研学、情境展示等方式组织课堂实践”。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抛锚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旨在改变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所习惯的“单向度独白”的话语方式,通过在有意义、有情节、仿真式教学情境中的“抛锚”与“解锚”,有效架设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使思政课教学成为一种直指人心、沟通心灵和塑造品德的创新性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一、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
(一)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抛锚,原本是指船要停止航行,适时把铁锚抛到水里,使船停下来。将“抛锚”引申到教育学领域中,我们把真实的事件或者问题的确定形象比喻成“抛锚”,以此为固定点,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解决问题。
抛锚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富有真实性的学习情境,使教学建立在生动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情境的基础上, 通过师生与生生间的互动交流、 合作探讨,使学生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提出目标到实现目标的教学过程”[1]。抛锚式教学针对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者真实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完成确定事件或问题的过程称之为“抛锚”。一旦问题或者事件被确定,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2]。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者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二)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1.情境的真实性
“生活是一切认知的基础,抛锚式教学模式情境的真实性和生活性是模式的重点。”[3]创设所要解决问题或主题的真实情景,是抛锚式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它不仅在内容与形式上具有真实性,而且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具有真实性。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来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使专业知识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已经习得的知识和经验去关联当前正在学习的新知识,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
2.目标的指引性
做任何事都需要目标明确,而“锚”作为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教师是要按照“锚”点问题进行教学设计的,学生是要围绕“锚”的指引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以此为指引,以问题为导向,用丰富的教学情境扩展学生的视野,在层层递进的引导下让学生形成清晰的逻辑体系,达成教学目标。学生以此为指引,获得对课堂教学问题的体验,发展出与“锚”相关的类似问题与拓展问题,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3.学习的自主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意义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运用抛锚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强化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后,学生对教师抛出的“锚”产生解决“锚”的动机,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主体作用,扮演主要角色,挖掘利用资源,采取多种形式,自主能动地探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评价的多维性
抛锚式教学以真实的问题情境为导向,解决问题的过程就相当于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根据抛锚式教学的基本程序,在“设锚”“抛锚”“解锚”“省锚”“起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既体现了对学生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评价,也体现了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课堂的获得感的评价,这其中贯穿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度教学评价。
二、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逻辑
1.从课程性质上看:高校思政课彰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与抛锚式教学模式“情境的真实性”相契合
高校思政课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清楚、讲透彻。同时,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目前,在实际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问题,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不足、结合不紧,使得思政课的实效性大打折扣。而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之一就是“情境的真实性”,通过创设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学生在类似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真实环境中积极地去感受、体验和探寻。就高校思政课而言,抛锚式教学坚持问题导向,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最新经济政治形势、当下社会时事热点难点等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在对社会假恶丑现象的批判中弘扬真善美。
2.从教学目标上看: 高校思政课要求的“知识性与价值性统一”与抛锚式教学模式“目标的指引性”相契合
高校思政课做的是铸魂育人的工作,要在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理念、涵养道德观念上下功夫,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启迪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思政课教学要求坚持知识性与价值性统一,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离开了价值引导的知识传授就会失去方向,离开了知识传授的价值引导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之一就是“目标的指引性”,在思政课教学中不是单纯地强调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是以“锚”为教学主线,确定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目标,学生按照“锚”的指引,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思想的升华,敢于直面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勇于激浊扬清、扶正祛邪。
3.从教育策略上看: 高校思政课注重的“主导性与主体性统一”与抛锚式教学模式“学习的自主性”相契合
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关系,是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两者有机统一。高校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学生成绩评价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而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之一“学习的自主性”与思政课教学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谋而合。抛锚式教学模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空间,教师通过抛出“锚”,创设真实情境或问题,学生根据“锚点”和已有知识经验产生解决“锚”的兴趣和欲望,通过自主阅读、小组研学、思考讨论、课堂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
4.从教学规律上看,高校思政课体现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与抛锚式教学模式“评价的多维性”相契合
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尊重教育规律的统一性和思想领导的统一性。同时,思政课教学更要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采取分类教学、分类指导,要注重学生的多样、多元、多层、多变,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解决学生不同成长阶段遇到的思想瓶颈。同样,在教学评价环节也不能仅仅以结果导向和分数导向,而要关注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发展规律,从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提升进行考虑,综合全面地分析学生的进步表现。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之一“评价的多维性”,就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注重激发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运用发展性、全面性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学生在“解锚”“省锚”的过程中亦伴随着学习过程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师生互相评价、学习成果评价等多维评价过程。
三、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建构程序
根据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和基本环节,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本部分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三章“中国精神”相关教学内容片段为例,从具体教学实践层面勾勒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建构流程。
(一)“设锚”:创设情境——以境引趣,确定教学主线
运用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生成一个能够引发学生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并且将教学主线融入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以“中国精神的内涵”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播放2022年北京冬奥会相关视频,选取冬奥会开闭幕式、冬奥冠军比赛风采等学生关注的时事喜事作为情境导入,用真实、鲜活的视频故事的方式拉近学生距离,吸引学生兴趣,确立“感悟中国精神的力量”这一教学主线。
(二)“抛锚”:确立问题——以锚析理,搭建思维阶梯
教师创设好教学情境后,围绕教学重难点内容,设定中心问题,或者引导学生从教学情境中挖掘问题,确立问题的过程就是“抛锚”的过程。以“中国精神的内涵”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在学生观看北京冬奥会视频之后,教师提出一个中心问题“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让这些奥运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让我们的五星红旗高高升起在奥运赛场?(对应‘中国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这一教学重点)”,将问题抛给学生,为学生搭建好思维阶梯,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目标。
(三)“解锚”:探究问题——以锚定学,开展自主互学
教学中心问题一旦确立,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在学生已有经验和积累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挖掘探索,解决问题、建构新知。例如:学生围绕“锚点”,以“从冬奥盛会感悟中国精神”作为“解锚”的案例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探索挖掘冬奥盛会中体现的中国式浪漫、中国式自信、中国式温暖、中国式圆梦等元素(结合笔者实际授课,学生在课堂上根据分组,深入挖掘冬奥会彰显的其中一个主题元素,从“开幕式二十四节气”“永不凋谢的冬奥之花”等浪漫元素中提炼出创造精神,从“开幕式表演一鸽都不能少”“武大靖示意任子威先走”等温暖元素中提炼出团结精神等等,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引导学生自主提炼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这四个方面的中国精神的内涵。
(四)“省锚”:效果评价——以锚启思,提升思辨能力
抛锚式教学模式注重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体验,其教学效果是渗透于师生在“设锚”“抛锚”“解锚”的环节中的,“解锚”的过程就是对“锚”的反馈过程和教学效果形成的过程。“省锚”是师生双向的,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把握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或策略,重视对学生过程性的考核评价;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在“解锚”的过程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取长补短,启发思维,启智润心,升华思想境界。
(五)“起锚”:导之以行——以锚导行,外化自觉行为
行是知的目的,提高认知的目的在于指导行动,做到“知行合一”。思政课教学是一个提高认知、激发情感、确立价值、指导实践的过程,通过上述环节,思政课教师帮助学生解决了“知与不知”“认知与认同”的矛盾,通过“起锚”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导之以行,解决“认知与践行”的矛盾,实现“明理”“悟道”“笃信”“力行”的跃迁。以“中国精神的内涵”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布置课后实践作业,“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生活实际、校史校情等,寻访自己身边的精神力量,确定采访对象,团队合作制作完成3分钟短视频并上传至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在调研采访、视频拍摄或撰写脚本过程中内化情感认同,外化自觉行为,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中国精神的青春风采。
四、抛锚式教学模式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进路
探索将抛锚式教学更有效地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转变。
(一)在教学方式方面,要从“灌输者”向“引导者”转变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学习者从教师那里直接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境,借助其他人(主要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依托一定的学习资源和教学媒体,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4]。在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虽然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这不等于填鸭式的“硬灌输”,而是要注重启发式教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更多的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或问题的“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使学生在思政教师的指导引导下,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
(二)在教学主体方面,要从“孤勇者”向“协作者”转变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学习和自我学习的主体,这就构成了教学过程的双主体”[5]。因此,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从“孤勇者”向“协作者”转变。一方面,从教师层面来看,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非常“有意义”,但是如何使“有意义”的思政课堂变得“有兴趣”,非常考验思政教师的综合能力。一个思政教师的知识储备、眼界视野、关注角度、教学水平等都是有限的,单靠一个人的努力和力量在课堂教学中的发挥是有限的,这就需要通过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培训交流等多种方式,与众多思政教师之间沟通协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博采众长。另一方面,从学生层面来看,抛锚式教学非常注重学生在“抛锚”“解锚”过程中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在体验(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理解和看法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的优势和长处也各不相同,因此“单兵作战”力量薄弱,“协同作战”可以发挥学习小组的合力,在互助协作中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在教学内容方面,要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
“一般来说,教材体系是某一学科或专业的教科书内部的章节目结构框架以及相互联系的内容所形成的一个整体,教学体系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以教材为基本遵循,在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各种教学要素所形成的一个整体”[6]。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进行思政课教学,要以现实生活和学生需求为中心,聚焦学生广泛关注、普遍难解的“锚”,将抽象性、学术性的理论话语转化为具体性、实践性的生活话语,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根据世情、势情、学情变化甄选授课内容,用立体化、生动化的社会现实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要关注学生个人体验,突出主体参与,将刻板说教、照本宣科式的主导性话语转化为喜闻乐见、耐人寻味的引导性话语,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完善转化。
(四)在教学评价方面,要结果性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要构建多元全程立体化评价体系,通过设置多元评价主体(学生自评、小组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多元评价标准(态度评价、知识评价、能力评价、素养评价)、多元评价工具(例如:职教云、问卷星、思政实践平台等),综合生成最终成绩,改进结果性评价;通过“设锚”“抛锚”“解锚”“省锚”“起锚”的教学过程考察学生在学习态度、自主学习、探究合作、问题解决、课后拓展与行动等完成情况,注重形成性评价;通过学生前后数据的量化对比设定评价鼓励,实现增值评价,例如,一个原来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通过学习探究在知识、情感、价值观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升,应给予鼓励褒奖,而原本条件和成绩就比较好的学生,如果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即使依然比那些原来就相对薄弱的学生强,也应给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