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2023-08-04陈韬程美静谢恩雨
陈韬 程美静 谢恩雨
[摘 要]课程组通过分析交通运输专业英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考核的特点,提出了针对不同基础学生的“互联网+”与“个性化教学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课前基础摸底、线上个性化教学服务与线下集中式教学设计、选取和推送个性化课程教学资源、构建专业术语词汇表学习模块、追踪学生阶段学习效果、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多维度综合考核等多个方面探讨了该教学模式的实现方法,为有效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交通运输专业英语;“互联网+”;“个性化教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7-0050-03
交通运输专业英语是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学习该课程能够为学生具备国际视野、掌握交通运输前沿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1]。目前,部分交通运输专业英语课程仍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法,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有不少学者对交通运输专业英语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但主要集中于结合专业定位及学生就业需求来探讨教学模式[2-5],较少从学生个体学习基础的角度来研究教学模式。相比其他专业课,交通运输专业英语课程是基础英语与交通运输专业相结合的课程,其教学效果与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基础有很大相关性,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则无法满足基础不同的学生学习需求。
借助互联网,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开展线上个性化教学服务与线下集中式教学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更易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本文旨在紧密结合当代新工科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向 “以学生为本”转变的要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研究并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针对具备不同英语基础和专业基础的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服务,实现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向引导者和训练者的转变,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交通运输专业英语课程特点分析
(一)课程目标特点分析
交通运输专业英语课程通常设置在本科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此时,学生已完成对大学基础英语以及大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引导高年级本科生完成从了解基础英语到掌握专业英语的过渡,使其能熟练掌握交通运输专业常用的专业英语词汇,具备独立阅读和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经典英语文献、在写作时使用英语文献、运用英语进行初步学术交流的能力。可见,课程的开设不是以学习语言为目的,而是以训练学生具备运用英语去学习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表达专业思想的技能为目标,使学生逐步具备国际交流素养。
(二)课程内容特点分析
围绕交通运输专业英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置通常包括4个部分:以专业词汇、专业常用句型、常用翻译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语法;围绕交通运输专业知识体系,选取与线路设备、运载工具、通信信号、客运组织、货运组织、行车组织等部分有关的经典科普性文献进行阅读及翻译训练;围绕交通运输专业新技术、新设备、新组织方式,选取前沿学术性文献进行写作方法介绍及训练;开展学术讨论会议、技术交流会,进行专业英语交流训练。交通运输专业英语课程注重创造专业应用环境,让学生在专业环境中不断地将基础英语及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和实践,达到技能内化的目的。
(三)课程教学特点分析
相对于中文授课,交通运输专业英语对授课教师及學生的要求较高。授课教师本身不仅要有较高的英语口语水平,而且要具有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够设计合理的专业英语应用情境,驾驭整个课堂教学。学生也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和专业基础,才能参与英语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技能的训练。
比如,sleeper这个词汇有3个含义:睡眠者、卧车、枕木。要掌握这个词汇需要教师设计该词汇的专业使用语境,如把单词sleeper放到“prestressed concrete sleeper”这个语境中,prestressed 的基本意思为预先增加紧张性,concrete 的基本意思为混凝土,sleeper在此的意思就为“枕木”,学生需要学习过相关的铁路线路知识,才能够判断sleeper的含义,然后把这三个词语组合起来成为专业术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木”。
(四)课程考核特点分析
交通运输专业英语作为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效果的考核包括听力、交流、阅读理解、翻译、写作等多个方面,形式较为多样化。因此,在课程考核方面,应设计合理的成绩比例、考核方式以及考核内容,才能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特别是考核与其英语基础水平相比,目前英语水平的增长情况。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专业英语课程本质上是一门以训练学生基础英语与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为主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既涵盖交通运输专业整个知识体系,又包括英语听说读写的练习,因此,其教学效果与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基础有很大的相关性。授课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握尺度,过难或者过易的内容设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互联网+”与“个性化教学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
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加强学习效果,课程组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开展了“互联网+”与“个性化教学服务”相结合的交通运输专业英语教学模式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课前对学生进行英语基础与专业基础摸底
在第一次开课之初,让学生在网络上完成初步的专业英语测试题,迅速地对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基础进行摸底。摸底测试考查范围涵盖听力、词汇、语法、阅读4个方面,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让学生结合几个题目,观看一个有关铁路出现以来各国工程师不断改进技术来提高列车速度的小视频,涉及的专业知识较浅,题目包括:
A.根据观看的视频,列出不少于5个专业英语单词;
B.根据视频介绍,写出工程师为了提高列车的速度,解决了哪些关键问题;
C.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谈谈列车提速的关键技术。
前两个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听力的同时,了解学生的专业英语词汇量。要求学生在认识专业词汇、短语的基础上,能准确无误地进行拼写。第三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交通运输专业领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专业见解,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其次,给学生提供一段涉及交通运输专业知识的英语短文,要求学生将画出的重点句子翻译成中文。学生在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阅读外文文献,因而提升翻译能力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求学生对段落进行“英译汉”,可以考查学生的翻译能力,包括对词汇汉语意义记忆的准确度、词汇的意译技巧、英语句式结构的把握以及“英译汉”各类句式的翻译技巧。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翻译专业知识段落,以此考查学生根据段落或者句意进行“猜词”的能力。
最后,让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专业水平以及课程学习期望进行自我评估和说明。如:如果对自己的英语能力进行评分(10分制),你会给自己评多少分?为什么?你希望提高哪些方面(词汇、语法、阅读、写作、表达等)的英语能力?如果对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行评分(10分制),你会给自己评多少分?为什么?你希望提高哪些方面(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实践、专业应用能力等)的专业能力?
根据测试结果,把学生分成A(英语基础与专业基础都较好)、B(英语基础较好,但是专业基础较弱)、C(专业基础较好,但是英语基础较弱)、D(英语基础与专业基础都较弱)四类。记录学生测试结果,并在网络平台上分别建立针对四类学生的教学群。在后续课程中,教师会为四类学生提供差异化教学服务。
(二)线上个性化教学服务与线下集中式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专业英语课程共有16讲,课程组根据教学大纲,从英语知识点和专业知识点两个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细分,并设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线下注重启发式、过程式、小组式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巩固所学知识,并针对网络数据反映出的学生共同的弱项进行课堂教学。线上内容设计较为灵活,主要根据四类学生的特点,设计每堂课不同的网上课前预习内容、课后作业及推荐资源,同时教师在网上批阅课后作业,密切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
例如,在交通运输专业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单元中,对于A类和B类的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为:请复习专业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师提供的专业英语文献撰写一篇专业英语摘要。对于C类和D类的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为:请复习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的教学内容,运用课堂所学知识,了解专业学术论文中摘要的写作方法,运用课堂所学分析教师提供的专业英语摘要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对其进行完善改进。C类和D类学生的作业难度低于A类和B类学生的作业难度。
(三)选取和推送个性化课程教学资源
积极运用互联网课程资源、精品课程资源、生动的视频资源、学校实验室资源等开展教学,将资源分为标准化资源和个性化资源,其中标准化资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资源,旨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内容;个性化资源是拓展资源,旨在对学生的某项或某几项能力进行锻炼提升。在“互联网+”与“个性化教学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将根据学生的摸底测试情况,为学生选取适合的个性化教学资源,并在保证大纲要求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况进行个性化推送。比如有的学生不擅长英语表达,可以倾向于向其推送语言训练资源;针对专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以多推送专业知识资源。
(四)构建专业术语词汇表学习模块
交通运输专业发展悠久,需学生掌握非常多的专业名词及概念,这也正是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的学习重点之一。而碎片化学习是一种积累词汇量的重要学习方式,通过利用琐碎时间,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词汇,通过反复学习以加深记忆。在网上建立专业术语词汇表学习模块,让学生可利用零星的空闲时间进行词汇的移动学习、反复学习,高效背诵专业词汇,同时,教师也能据此记录学生的词汇学习进度。专业术语词汇表的内容涵盖词汇、含义、例句以及图例,如表1所示。还可将一些相近的单词放在一起,让学生能够联合记忆,举一反三。
(五)高频追踪学生阶段学习效果
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开展综合小测试,教师依据课堂表现及测试结果评估学生在该单元中基础英语与专业知识掌握的情况,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对四类学生进行分组调换,以便在下个单元学习中提供合适的线上学习辅导。教师通过追踪学生阶段学习效果,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对各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该课程过程中的一些改变,来评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而找到课程教学中的不足及改进方法。
(六)搭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
在“互联网+”与“个性化教学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通过搭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网络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反馈,包括学生的问题或意见提交、讨论,教师的临时课程通知等,对学生的快速响应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尊重,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七)多维度综合考核学习情况
为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与积极性,除了根据期末卷面成绩进行学习考核外,还可以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小组课题成绩、线上学习参与度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分。设计调查问卷,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下次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调查问卷采用积分制的形式(5分制,5分为程度最高,1分为程度最低),通过学生对所提问题的打分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持续改进课程教学,具体问题设置如下:
A.学习完这门课程后,在掌握铁路运输组织的英语基础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等方面是否有提高?
B.学习完这门课程后,在阅读理解和准确翻译常规的铁路运输专业英语文献等方面是否有提高?
C.学习完这门课程后,在专业会议邀请写作以及英语期刊摘要写作等方面是否有提高?
D.学习完这门课程后,是否对学习铁路运输专业英语更有信心和兴趣?
在开展问卷调查时,可同时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三、结语
课程组对“互联网+”与“个性化教学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实践,主要开展了线上教学及分类个性化教学服务。期末针对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该模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表示认可,同时认为学习过程常常让自己感到新鲜有趣。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将学生分类后,会让学生面临不同的学习要求和作业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尽量保持各类学生作业量及作业难度大体相当。
[ 参 考 文 献 ]
[1] 滕靖,徐行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英语教学建设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1):226-228.
[2] 姜雨.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外语教学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1(1):164-165.
[3] 張文会,闫春莉,邓红星.基于合作教学的交通运输专业英语教学模式[J].中国冶金教育,2015(1):47-48.
[4] 邱欣,杨青,罗小花.交通运输专业英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设计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6):184-186.
[5] 侯德文.融EGP的高职轨道交通专业群ESP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科技视界,2015(30):36-37.
[责任编辑:苏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