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实践
2023-08-04贺绍华禹智涛孙晓龙陈焕伟邹罗泉
贺绍华 禹智涛 孙晓龙 陈焕伟 邹罗泉
[摘 要]为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为完善路桥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路桥人才的培养质量,文章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内涵出发,通过深入剖析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特点,分析其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而明确其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向,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企合作、團队培育等角度探讨教学改革措施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教学改革;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一流本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7-0024-03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继“211工程”“985 工程”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如何主动迎接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多元化挑战,积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潮中找到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是众多高校在深化教学改革和提升专业办学水平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键在于建好一流本科专业[1]。本文以量大面广的交通土建类路桥专业即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为切入点,结合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内涵,在深入剖析其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构建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一流本科专业教学体系、产教融合的校企协同训练机制、教学团队培育策略、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持续改进方法等进行探索,不断提升其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其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内涵
一流本科专业简称一流专业,通常指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本科专业,按照层次不同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始于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的发布[2],旨在加快我国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进程,全面提升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根据该通知要求,2019—2021年,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强调人才的个性化与特色化培养,核心是人才培养,目的是打造高水平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成后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要有明确的专业定位、规范的专业管理、突出的改革成效、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一流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按照建设总量不超过本行政区域内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20%,分三年统筹规划,报教育部备案后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同步组织实施。广东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始于2019年4月24日《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一流专业建设计划的通知》的发布[3]。按照该通知要求,在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基础上,广东省将分年度遴选一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关键在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在切实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基础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的核心内涵为专业定位明确、专业管理规范、改革成效突出、师资力量雄厚、培养质量一流。
交通土建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在众多工科专业中属于历史悠久、实践性强的学科之一。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属于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交叉的工学交通土建类专业。该专业综合了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及渡河工程等专业方向知识,与土木工程专业下设的单一桥梁工程方向或道路工程方向相比较而言,其知识覆盖面更广、专业内涵更丰富。全国目前共有超过90所高校开设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重点为社会培养满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具备相关研究开发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道路桥梁专门人才[4]。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要求在专业上具有规划性,并持续提升专业内涵和建设水平,推动专业建设点在专业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提高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和社会满意度的关键。2018年6月,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本为本”和推进“四个回归”,振兴本科教育正当其时。随着我国“交通强国”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对高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课程教学改革也提出了新要求。建设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已成为提高路桥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综合能力的必由之路。为了进一步明确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方向和教学改革重点,笔者对某高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本科专业的在校师生进行了调研,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滞后于时代发展需求
根据以往的统计结果可知,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一线施工单位,国内众多高校制订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也以适应该就业方向为目标。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后发展”阶段,路桥行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也有所变化。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已由施工单位逐渐转变为设计、养护和管理单位。传统人才培养方案严重滞后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难以培养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
(二)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实训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课程内容的实践性极强,其既来源于工程实践也应用于工程实践[5]。在现行教学体系下,专业课程教学多侧重于基础理论、解题方法技巧的讲授,而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实践教学环节零碎分散,缺乏系统性。相关调研结果显示,该专业有不少学生认为现行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实践学时偏少,学生在学习了大量复杂的理论知识后却缺乏实践机会来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但对学生能力培养缺乏针对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往往难以得到很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缺乏学习兴趣,浮光掠影般地学习知识,不利于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多为线下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专业知识为主,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少课后自学和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不仅会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教师与学生在課堂实现有效互动。
(四)学分学时分配不合理
在当前高校总学分大幅减少的背景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部分核心课程学分被压缩。由于专业核心课程知识点多、内容相对复杂,在学分不足的背景下,教师为了让课程教学尽可能覆盖更多重点知识,更倾向于赶课程教学进度而忽略教学效果,学生往往跟不上课程教学进度,其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五)专业竞赛组织质量不够好
由于实践学时相对较少,学生参与专业竞赛的动力不足,因此参赛效果也不理想。相关调研结果显示,导致学生缺乏参赛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有比赛获奖概率较低、缺乏必要的指导、比赛耗时太长等。此外,竞赛专业覆盖面较窄也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及小口径授课等问题有关。
(六)考核机制和教学反馈脱节
目前考核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仍较多采用传统的“平时成绩+期考成绩”的评价方式,成绩评价标准单一,难以达到综合评价效果,且单一的考试形式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同时,课程反馈方式缺乏多元性,学生对教学反馈不重视,反馈效果不明显,导致教师难以及时有效调整教学方案。
三、基于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求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一)改革课程教学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
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需要出发,制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新增道路桥梁设计、养护与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同时,兼顾现有路桥施工课程知识,使学生全面掌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更好适应社会就业岗位需求,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与此同时,可适度引入慕课和SPOC课等线上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后能继续学习。教师重点加强课后指导,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尽快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吸收、理解与应用。
(二)构建理论与实践、科研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通过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实现“课程模块+实践教学”的优化和强化。根据教学需要,增设更多专业实验室,添置桥梁和道路模型,开设更多实验课程,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与此同时,鼓励、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院级、校级、省部级、国家级学科竞赛,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探索性专业比赛活动,形成以教兴赛、以赛促教和赛教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综合素养。
此外,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多层次、逐步深入的科学研究。比如组织学生进入创新企业或科研基地进行生产实习,或进入专业实验室参观道路桥梁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鼓励学生加入自己喜欢的科研团队,增强学生对所在专业领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还可以设立专项基金,为加入科研课题组的学生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和奖励 [6]。
(三)开展产教融合的校企协同教学
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元化的校企协同教学,并强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深化产学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到校园周边相关大型企业进行座谈、调研,组织学生集中到企业、施工现场参观学习,请优秀企业代表、相关专业负责人结合生产实际开讲座,使学生尽早熟悉工作环境、工作程序及业务管理机制等,加深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
(四)培育符合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求的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一流本科专业的重要标配,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求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探索,根据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需要组建教学团队,开展好教学团队建设。着重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引导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并促进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7]。教学团队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申报教研教改项目。以各类教研教改项目申报为契机,围绕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学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慕课建设、混合式课程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等服务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以相关教学研究进一步深化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能力,为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奠定必要基础。
(五)完善持续改进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课堂教学、考试、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相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重点关注学生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增加学生平时出勤、作业、实验操作技术规范掌握、实验报告撰写、现场实践问辩等环节的比例,避免实行单一的理论试卷考核,使评价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确保教学质量监控到位。与此同时,完善学生课堂反馈制度,增设教师教学情况反馈途径,重视反馈意见,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同时实现教学评价机制和学生考核机制的逐步完善。
四、结语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加快我国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本文以此为契机,剖析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内涵,通过对构建理论与实践、科研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开展产教融合的校企协同教学,培育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完善持续改进的教学评价体系等展开探讨,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 参 考 文 献 ]
[1] 吴兵,高海宁,张宁,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的《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河西学院学报,2021,37(2):121-125.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EB/OL].(2019-12-03)[2021-07-22].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9-12/03/content_5458035.htm.
[3]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计划的通知》(粤教高函[2019]57号)[Z].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9.
[4] 金辉,郭范波,邵国涛.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7):172-175.
[5] 张伟.应用型本科院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9(36):57.
[6] 叶芳,王佰全,李一峻,等 . 南开大学化学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1,36(5):17-21.
[7] 张蓓蓓,吴俊,曾建平,等 . 基于一流专业背景下的应用化学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21,48(4):160.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