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寅恪的家国情怀

2023-08-04张松

保健与生活 2023年16期
关键词:二女儿汉学陈寅恪

张松

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曾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中山大学等。

他不仅是学贯中西的学问大家,还是一位有着浓厚家国情怀的文人。他拒绝给日本人办事,给自己女儿取的名字还跟日本人侵占的中國领土有关。

1939年,陈寅恪被英国牛津大学聘为汉学教授,还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的职称,他是中国第一位牛津大学聘请的汉学教授。他带着家人离开昆明,一路辗转到了香港,准备搭乘轮船赴牛津大学任教。不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突然爆发,为了安全起见,他只得客居香港,暂时在香港大学任客座教授兼中文系主任。

随着战事的深入,太平洋战争也爆发了,香港被日本人占领。陈寅恪没有多想,很快办了离职。因为他不想为日本人做事,宁愿辞职。知道他是有名的教授,日本人找到他,以日元四十万委托他创办东方文学院。尽管待遇如此丰厚,但并没有打动陈寅恪,找他的日本人以为用钱就可以打动他,甚至说工资可以商量,还可以加,其他待遇方面也可以调整。陈寅恪还是没有被打动,拒绝了日本人,他说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日本人未放弃,使尽浑身解数,他都从未动摇。陈寅恪说:“我是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我只为中国人做事。日本人给的钱再多,我也不会违背自己的原则。”

陈寅恪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取名“流求”、二女儿取名“小彭”。有人心想他自幼读四书五经,古典文化深厚,问他这名字出自哪一部典籍。陈寅恪说,大女儿之所以取名“流求”,因为台湾(台湾隋朝时称“流求”)被日本侵占了;二女儿取名小彭,是因为澎湖也被日本侵占了。他担心时间久了,后代会淡忘这些历史,给女儿取了这样的名字,就是要提醒她们铭记,两个岛屿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坚决不为日本人做事,金钱和名利的诱惑没有打动陈寅恪;中国的领土不可分割,盼望早日收回失地,不仅自己深刻牢记,也要让下一代深刻铭记。陈寅恪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家国情怀,铮铮骨气,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值得我们学习。

猜你喜欢

二女儿汉学陈寅恪
古人写书能赚钱吗
杨联陞《汉学书评》出版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国际汉学》增刊征稿启事
陈寅恪的哀而不怨
郭沫若、陈寅恪致沈兼士——关于《“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的通信
陈寅恪与唐筼的爱情故事
相亲男跪守门口数月“求爱”
此路不通,另辟蹊径
希拉里“二女儿”影响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