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入驻平台 监管不能虚设
2023-08-04张涛
张涛
外卖食品的安全卫生问题,一直颇受人们关注。近日,有读者反映,某农贸市场三楼开着众多外卖店,经常营业到深夜,店内环境脏乱不堪,加工的食品卫生无法保障,希望能够引起关注。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该农贸市场三楼挤着十几家外卖店,地面上是厚厚的油垢,已经发黑。每家每户门前堆放着废弃物、食品原料,原材料并未分类摆放、处理、储藏。距离不远的一栋旧写字楼内,外卖乱象更令人触目惊心。
近年来,外卖经济飞速发展。许多商家紛纷入驻平台做起了外卖生意。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我国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然而,少数商家为了压缩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选择的经营场所和卫生条件往往达不到要求,也根本没有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这样的外卖商家入驻平台,无疑会带来严重的食品安全风险,危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事实上,对于外卖等商家入驻平台,《电子商务法》有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需要依法取得相关行政许可。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要求申请进入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提交其身份、地址、联系方式、行政许可等真实信息,进行核验、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定期核验更新。各大外卖平台也制定了相应的审核条件,“商家入驻除要具备餐饮主体资格外,还要提供清晰的门脸图、环境图和后厨图,同时外卖平台应该对入驻商户进行抽检”。但是,从读者反映和记者探访来看,一些明显不符合入驻规则的门店,仍然堂而皇之地入驻平台,甚至销量可观。
这并非是个别现象,网上有不少提供外卖代办业务的中介,根本用不着营业执照和食品安全许可,更不需要有实体店,只要花钱就能接入外卖平台。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外卖入驻平台,监管不能形同虚设。外卖平台应进一步完善审核机制,加强人工审核巡查,改抽检为必检。对于入驻商家一律上门实地核查,一旦发现商户位置与登记不符、经营环境不佳的情况,坚决拒绝其进驻平台,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同时,有关部门应落实监管职责,对于平台报告的违规从事食品经营行为的商家依法查处。对于平台未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或者未履行报告、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等义务的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停业,吊销许可证,从而倒逼平台扮演好把门人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