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
2023-08-03孙杰
孙杰
高中生作为振兴民族复兴的一代接班人,在日常的学习中学校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通过思想政治课堂将法治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促进高中生能够对法律有正确的认识,自觉遵循法律法规要求,远离违法违规的事情。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渗透法治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法律素养,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在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法治意识作为学科的基本核心素养,二者进行有效融合,能够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方针的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与提升,进而有效减少高中学生的整体犯罪率,保障学生能够通过法治素养的提升成为一名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综合型人才。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其自身的价值观形成最主要的场所就是学校,因此学校要承担起提升学生法治意识的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中,将我国的法律知识进行全方位地讲授,保证在高中学生的心目中形成正确的法治意识,使其能够建立起一条法律红线,在今后的成长及发展中远离违法违规的事情。
一、丰富教学方法
高中阶段地学生在学习相关法治教育中的一些法律条文时会出现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转化。在学习《实现人生的价值》课程内容的时候,其主要讲的是价值观等相关的含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前将与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案例进行全面搜集,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按照小组的形成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在深入了解与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将此二十四字在日常生活中转化为实际性的行动,通过学生的有效践行进一步加强其自身对社会以及国家的热爱。同时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积极维护社会秩序,对于校园环境能够自觉进行保护。除此之外,依据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到相关的答辩竞赛中,通过正方与反方的辩论,將自己的观点进行充分的表达,在有效锻炼学生自主表达能力的同时,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全面强化学生对法治意识的理解、掌握与实践。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压力非常繁重,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如果教学内容方面的课程不够生动有趣,则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教师在教学中将电视中的普法栏目相关案例作为法律知识传授的渠道,如《法治现场》《天网》《天眼》等相关法律讲堂中的节目有非常多的典型案例,教师将其中经典的案例带到课堂教学中,作为法律知识传授的素材,在课堂上将相关的视频音频进行播放,通过这些电视节目中的著名法律专家来讲解案例中的事件会更专业,并且电视节目会对这些案例进行一定程度的还原,进一步有效强化学生对相关视频的观看效果。另外,目前在网络上也存在很多由真实案件所改编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对学生的法律知识学习都具有非常强的教育意义。教师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片段为学生进行播放,学生在观看的时候不仅能够脱离理论知识的说教,还会进一步增强其学习的兴趣。通过这些案例或者电影片段的观看与思考,教师也能够在教学中将课堂模拟成一个法庭,以此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实践互动,学生通过亲自扮演法律工作人员,切身参与到法律知识的讨论与分析中,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让学生对课堂上所涉及的法律知识能够进行深入性地领悟,还能够让法律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
三、培养法治意识
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教师作为其今后发展最主要的引领者,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要体现在知识传授方面,还要体现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因此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师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在日常教学中将相关的法律知识灵活应用在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最大化提升其整体教学水平。例如我国对犯罪进行惩罚的法律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通过此法律来有效保护我国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所拥有的法律效力在我国是最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与实施,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在我国境内的相关企业以及其他相关拥有取得经济收入的组织按照法律要求及时上缴企业所得税的一项法律。在我国还有很多法律,其对人们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全方位维护我国公民的各项权益,让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更加有序公平。对于国家所颁布且实施的相关法律,需要每个人都要进行正确的了解,因此高中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引入相关的案例,能够帮助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更好地学习与掌握。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人,要正确引导学生向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努力学习与奋斗,对于学生在此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要进行及时的答疑解惑。所以高中政治课程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充实自身的法律知识,方能在学生五花八门的问题中给予最正确的答案,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知识学习效率与质量,进一步帮助学生增强其自身的法律素养。
四、结合教材案例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与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相结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时候可以选择使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法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让学生知道法律是具备一定强制性的一种行为规范;让学生知道我国所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能够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的保护;让其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学会灵活运用法律的武器来对自己合法权益进行有效维护;让学生了解对于法律的学习能够有效预防未成年的犯罪,全面有效地强化其自身的防范意识;让学生了解我国所颁布实施的宪法以及相关法律主要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一项保护性规定,进而保障我国的公民能够在如今的法治社会中对自己的权利进行正确的实施,同时要自觉履行自己的相关义务;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治国方针就是依法治国,进而通过学生的不断学习,逐渐增强自身依法办事的意识,从而对法律的权威进行自觉地维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来自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案例列举出来,以此实现法治的教育与宣传目的,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观察,对于身边的新鲜事进行实时关注,对于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思考,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其个人的知识背景去收集相关的法治教育素材,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运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法治的教育。
在学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课程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列举出来:在小希希九岁时其父母离婚,法院将小希希判决给了小希希的爸爸,但是小希希的爸爸是一个对家庭对亲人没有责任心的人,在法院判决之后他就将小希希交给奶奶抚养,从此便对小希希不再过问,更不会出具抚养费;小希希的妈妈按照法院的判决每个月都会按时将抚养费支付到小希希的账户中,但是在小希希父母离婚后的三年之后,小希希的妈妈也没有了工作,导致没有经济来源,从此小希希便和奶奶两个人相依为命。在小希希十五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学校,可是由于小希希奶奶没有足够的学费支撑小希希上学,于是经过小希希对法律的了解,非常无奈地将自己的爸爸告上了法庭,经过法院的多次调解,小希希最终拿到了来自父亲的抚养费和教育费,小希希顺利地迈入了心仪的学院继续深造。小希希这个案例主要就是根据《婚姻法》中的相关条款,如果父母对子女未成年的时候没有履行其抚养义务,未成年子女有权利通过法律途径向父母索取抚养费与教育费。
五、挖掘课本资源,培养法律素养
在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生长发育阶段进行正确有效的法治教育,能够对学生的法治意識和观念的形成进行有效的培养与纠正,对于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能有效预防与减低。在此阶段实施法治教育,能够促进其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在我国现行的思想政治课程教材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识与内容均是依据学生在此阶段的认知水平进行编著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其并不仅局限在理论条款的说教层面,在设计这些法律知识教材的时候,纳入了非常多的案例与相应的图文资料,以此帮助学生学习时更加简单易懂,进而更加容易接受。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要将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通透地讲解,要有许多的案例作支撑,所以在现如今的教材中有非常多的案例是经过教育专家精心挑选出来的,具备很强的针对性,对学生的法律知识教学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在学习《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课程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其中的案例:小美的教育权遭受侵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与分析,如果让学生将自己比作是小美,在自己的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时候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正确地维护?学生会进行全面的讨论与分析,进而得出在自己的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时候,能够选择使用诉讼的方式进行维权,也可以运用非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另外,在学习“隐私权”知识的时候,要通过相关的案例来简化其中的内容,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此课程中的知识。在没有经过学生的同意,教师或者父母私自将学生的信件拆开。在此过程中教师或者父母均认为自己有对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的权利,所以学生的信件可以随意查看。在此案例分析前首先让学生分组进行自行讨论,以上案例中所描述的行为是否合法,并充分说明其缘由。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与此同时,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列出的相关规定进行正确引用。对高中生法律素养进行全面培养与提升,学生能够对我国的相关法律条款进行自觉内化与践行,明白自己的日常行为要遵守哪些规则,有哪些行为举止是不可为的,又有哪些行为是社会及国家大力弘扬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借助现有的资源对学生实施法治教育,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使其通过正确的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近年来,随着校园霸凌事件的频频发生,未成年人受害和施害被一度推上热搜,这在社会层面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对学校以及广大家庭产生严重的伤害。学校要勇敢承担起对学生身心健康进行保护的重要职责,持续地培养法治思维与意识,进一步将法律知识渗透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中。学校要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深入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成为一名懂法守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