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探讨
2023-08-03苏飞周云妍翟利利葛琦
苏飞 周云妍 翟利利 葛琦
摘 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金融专业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着重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金融专业硕士协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教学方式与社会实践存在脱轨现象、实践课程类型单一、双导师制度流于形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不够健全等,并结合国内高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建设过程中培养方案改革等背景,提出加强案例分析教学、落实双导师制度、构建多主体、全过程的产教融合评价体系等改革方案与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金融专硕;协同培养;培养方案;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1-0070-04
Abstract: Th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are important ways to train financial professional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llaborative training of the Master of Fina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including the disjunction between teaching methods and social practice, the single type of practical courses, the formalistic double-tutor system, and the imperfec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Combined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 of training pla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aster's degree in finance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form plans and paths, such as strengthening cases instruction, implementing the double tutor system, and construct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with multiple entities and the whole process.
Keywords: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Master of Finance; cooperative training; training program;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隨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进程逐步加快,业界对金融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对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也应进一步提高——培养金融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突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金融人才。金融专业的本科生如今越来越难以满足金融行业对从业者的高要求,所以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倾向于进一步深造,金融专业硕士也是目前大家普遍认可的深造路径之一。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目前我国金融专硕报考人数逐年递增,竞争激烈。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在2018年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硕实考人数为1 015人,到2022年已经增加到3 305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4.33%,显然,金融专硕近几年报考热度只增不减,各大高校重视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为业界输送了不少金融专业人才,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对金融业人才的要求也逐年提升,业界更倾向吸纳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而各高校的培养过程中折射出实践性不强、产教融合不够深入等问题,本文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中心,对这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建议与看法。
根据学硕和专硕的培养目标不同,金融专硕的课程设置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中国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规定,金融硕士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金融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重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和模拟训练等方法。各个高校在金融专硕的课程设置上大同小异,金融硕士的专业学位一般包括四个部分,即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环节,整个培养方案总学分要求在35~50分,理论课程一般占28~35分,实践课程只占5~8分。从课程结构上看金融专硕的理论课程占比较大,实践课程占比很小,这就要求理论课程中要密切联系实践,同时实践课程要更强调创新性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 产教融合背景下金融专业硕士协同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方式与社会实践存在脱轨现象
从培养目标可知,金融专硕的课程设置应该更加偏重于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科学的金融专硕教材对于金融专硕培养质量的提升非常重要。随着国内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业界在实践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而目前很多高校采用的教材较为老旧,虽然具有一定的学术权威性,但教材内容存在与目前金融实践发展脱节、应用性不强的问题。同时部分教师仍然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课堂上缺乏案例研究和小组讨论,并且欠缺从业经验,不能及时跟进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在金融专硕课程设置上,由于高校中金融专硕的任课老师通常也承担着金融学硕的教学任务,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学需求由同一老师担任,同时在各种规章制度及科研任务考核的要求下,大多数教师基本无暇参与企业的社会实践。教师与课程匹配度不高的问题,不仅造成了任课老师关于金融实践环节知识的更新难题,还将导致金融专硕的课程形式更偏学术理论化,无法体现不同金融学位之间的异质性教育。金融专硕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案例不够丰富,与金融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都将导致理论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二) 实践课程类型单一,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从金融专硕的课程结构来看,实践课程明显偏少,比如国内部分高校,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都对金融专硕的专业实习(如社会实践等)没有学分要求。金融专硕课程体系的实践与理论的不平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金融专硕实践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提升,进一步会影响金融实践领域对人才培养的素质与能力要求的实现。此外,金融专硕的实践课程也存在形式单一、流于表面等问题,比如一般为参加讲座与专业实习。在参加讲座时,学校通常只对学生参加讲座的数量有所要求,并且高校举办的讲座大多数都是学术讲座,极少有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实践分享的讲座,因此,大多数金融专硕会自动地把自己带入聆听者的角色,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不高,整个过程最终没有达到正向的持续反馈;而在企业实习方面,虽然很多学校提出了校内校外导师结合的双轨制教学方式,但校外的实习导师大部分都需要学生自行寻找,实习单位质量参差不一,低级重复性工作无法达到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且驱动学生完成实践课程的主要驱动力仍是学分要求,实践课程与毕业论文没有深度融合,这些问题都导致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实践性人才难以匹配。
(三) 雙导师制度流于形式
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的双导师制指的是具有良好教育背景、丰富教学经验、长期从事理论知识研究的校内专职导师和具有丰富业界经历的校外导师进行联合教学的机制,此举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融合,培养出业界需要的金融人才——既有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又具备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由于金融专硕的双导师制度刚刚起步,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部分高校的培养实践中出现双导师制度流于表面、浮于形式的情况。
虽然大部分高校都采用双导师制,让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实习工作。然而,由于在校内课堂上缺乏针对企业实操性教学,所以在实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毫无经验和技能,需要从零开始学习一些业务操作。部分高校对于金融专业研究生的实习报告和实习过程缺乏关注,只硬性规定实习时长,而忽视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果,同时在实习的前期、中期、后期欠缺相关指导。此外,很多高校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校外导师的重要性,未对校外导师进行相应补贴,没有给予相关权利,也没有相关的激励制度和评价监督机制,这会严重挫伤校外导师的积极性。校外导师除了指导学生外,其大部分时间需要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原本精力有限,再加上学校对其不够重视,那么会导致很多学生得不到校外导师的实践指导,从而双导师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责任分工不够明晰、沟通合作不够深入。双导师制度其本意是充分发挥校内和校外导师的各自优势,联合培养出优质的金融专业人才。然而在实际实践中,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之间并没有什么沟通,几乎是由校内导师全权负责制定培养计划。校内外导师各自的导师责任和侧重点缺乏明确的规定,诸如中期考核、开题答辩、毕业答辩和实习报告等环节,高校普遍存在校内外导师割裂不合作的局面,认为校内学业和论文均归属校内导师,而实习实践均由校外导师指导,使得双导师制度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四) 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不够健全
设置金融专硕点的高校在国家建设中承担着培养并向业界输送金融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作用。在培养金融专硕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而科学地掌握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从而促使金融专硕学生全面均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各大高校的考核主要是针对学生课程成绩及教师课程教学进行评价。在课程学业考核方面,国内金融专硕的学业考核主要有考试、结课论文、课堂汇报等形式,其中结课论文是最为主要的评价方式。本科阶段最常用的考核方式是期末闭卷考试量化打分,侧重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也不能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容易使得学生唯分数论。研究生阶段多以提交结课论文的形式来考核学生课程学习情况,本意是想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从而进行研究分析,但实际操作中出现结课论文与课程内容完全不搭边、一篇结课论文用于多门课程等情况,甚至由于结课论文不考核课程所学知识,是学生课后自主搜集资料撰写而成,因此会导致学生上课懈怠懒散。并且,结课论文往往在课程结束后提交,任课老师对于学生课程论文只是简单做个打分缺乏一定的指导与反馈。在教师课程教学评价方面,虽然多数高校推出了学生给任课老师打分的平台,但缺少相应的反馈机制。总之,目前高校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不够健全,需要转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
二 产教融合背景下金融专业硕士协同培养机制优化与完善路径
(一) 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加强案例分析教学
为了区分金融学硕与金融专硕培养目标的不同,在金融专硕的理论课程中,学院的教学工作要强化案例教学。自2010年金融专业硕士课程成立以来,次年金融专硕开始大规模招生,但是在金融专硕的教材建设中,出现教材更新速度慢、教材偏理论化,与目前金融行业快速发展脱节等问题。因此,在金融专硕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应用为导向,高度重视案例分析教学,用业界的、不陈旧的、有代表性的案例,将理论知识置于鲜活的案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传授”向“主动悟”转变,如此既让学生了解业界最新的发展趋势,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检验学生金融专业知识的扎实程度、应用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自2015年来,金融教指委每年都会开展“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教学大赛”,大赛评选出来的优秀案例会进入教指委中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中心,供全国金融专业相关教师查看使用,该赛事是推动金融硕士专业案例教学的重要举措,更说明案例分析是金融专硕教学方式的重中之重。金融专硕的老师需要积极主动寻找、编写及分析有代表性的案例,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为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性,金融专硕培训单位也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现有教师教学与实践技能的培训,通过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讨、参加学术交流、参与案例教学培训和企业调研等活动,让教师获得更多的教学与金融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在课堂上进行案例教学和实践讲解。
(二) 结合市场实践,加强产学结合
目前,很多高校都对金融专硕的实践环节比较重视,比如硬性要求学生必须在企业实习一定时间或者参加讲座几次等才能修足毕业学分,但这些仍远不能满足金融专硕教学实践的要求。高校应该立足实际,利用各种渠道积极与地方知名的各类型金融机构达成合作,覆盖的金融机构尽可能多样化,如银行、证券、期货、咨询、保险和基金等类型的金融公司尽可能均有覆盖,这样的合作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样更广泛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了解到不同金融机构的运营模式和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拓宽人脉,增强学生职业竞争力。
高校和这些金融机构的合作方式也尽可能做到多样、深入和持续,比如可以邀请金融领域的资深从业专家来高校举办金融专题讲座,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金融知识面,让他们了解最前沿的业界资讯和业界实务操作技巧。校企合作的方式还可以是聘请这些金融机构的资深专家进高校兼职任教及联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金融专硕未来的职业化道路创造宝贵实践资源。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资源与金融机构的软硬件和场所。金融专硕在实践教学基地里的训练可以围绕具体的金融企业项目展开,这样可以学习到具体的金融业务操作知识来加深对金融知识的理解和金融岗位的认知,同时还能运用所学来协助企业处理一些事务,实现双赢的局面。总之,通过与金融公司的合作,可以促进产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其成为应用型金融人才打下基础。
(三) 校内外导师加强合作,落实双导师制度
双导师制度的核心是融合双边导师的优势,促进金融专业硕士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要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建立起校内外导师沟通的桥梁,共同探讨学生的培养方案。考虑到校外导师的本职工作并非教学,所以双导师制度还需要校内导师主动与校外导师沟通,吸取其在实践实习指导上的经验,让其参与进学生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论文撰写中来,实现优势互补。校内外导师可以共同開发课程,打造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金融专硕课程。同时各大高校可以联合起来共同打造产教融合金融专硕培养平台,共建共享线上线下优质金融专业教学资源,以理论与实务两个方面作为抓手,共同打造金融专硕的课程资源库。
高校一方面需要多加吸收来自金融实践领域的高水平专业人才来承担部分校内专业课程的教学,掌握部分金融领域的实操技能将有助于金融专业硕士学生能够获得更优质的实习机会,同时也能快速上手完成相关实习任务;另一方面,要完善对校外导师的管理,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充分调动校外导师的积极性,从而落实好双导师制度。
(四) 构建多主体、全过程的产教融合评价体系
依托合作的校外企业,学院在进行金融专硕的培养时需要构建多主体、全过程的产教融合评价体系,对金融专硕的学生培养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和评价,改变以往学院只注重学生课程成绩的考核方式,聚焦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与培养过程的评价,关注校内校外导师的指导效果,切实提高金融专硕学生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对金融专硕学生课程掌握情况的评价以授课老师评价为主体,需要重点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采取结课论文的考核形式,建议提前布置论文要求,将学生的结课论文撰写相应提前至课程后半程,并在选题、撰写提供相应的指导,最后对学生提交的论文进行点评提供修改意见。
另外,对金融专硕学生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效果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积极促使学生参与相应的技能比赛、举办行业专家讲座、邀请行业专家到学校教授课程、安排进入企业实习等。学校和企业需要通过学生获得的奖项、掌握的技能及提交的相关感想报告进行评价,对金融专硕的人才培养效果进行全面的验收。通过构建多主体、全过程的产教融合评价体系,实现对金融专硕人才培养效果和培养工作的科学合理评价。
三 结束语
本文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中心,主要从教学方式、实践课程、双导师制度及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对国内高校培养金融专业硕士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国内高校给金融专硕提供的教学方式和社会实践方面存在明显的脱节,这与金融行业的不断革新和快速发展的趋势形成鲜明反差。老旧版本的教材、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及缺乏业界实践经验的老师都将影响金融专硕的课堂教学与金融实践的结合程度。在国内高校金融专业硕士教学中,实践课程形式单一、学生参与投入度不够高、实践课程与毕业论文不能深度融合等现象也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金融专硕学生实际金融应用能力的提高。此外,由于权责分工不清晰、沟通交流不深入等原因,金融专硕培养机制中的双导师制大多流于形式。培养过程中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也不够健全,存在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后无反馈等问题。
针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金融专业硕士协同培养机制存在的这些问题,国内高校应该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加强案例分析教学,同时与企业合作开发实践教学基地,培养金融专硕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迎合目前金融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校内外导师需加强合作,真正落实好双导师制,为金融专业硕士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还应构建多主体、全过程的产教融合评价体系来配合推动产教融合工作的推动和发展。本文通过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参考性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金融专硕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健,毕然.“4321”模式在高校专业型硕士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以金融专硕为例[J].山东高等教育,2022(2):62-68.
[2] 陈学军,刘鑫.产教融合下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1(14):68-70.
[3] 王景河,贾硕.基于校企全面合作的我国金融专硕培养模式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1):115-116.
[4] 苏飞,周云妍,翟利利.国内外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对比研究[J].高教学刊,2021,7(35):26-28,32.
[5] 李治国.基于能力框架的金融专业硕士课程体系重构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4):68-72.
[6] 王谦,管河山.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1):98-99,105.
[7] 傅巧灵,赵睿.地方高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现状与改进措施研究——基于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3):151-152.
[8] 房燕.案例教学在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私募股权投资管理》课程为例[J].时代金融,2018(14):280-281.
[9] 张满林,付铁山.地方高校金融硕士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21):50-52.
[10] 李丹.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前沿,2018(5):39-45.
[11] 陈健,张镇宇.金融科技化背景下高校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机制研究——基于209所院校的调研分析[J].当代会计,2020,93(9):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