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智趣共生课堂

2023-08-03林倩倩福建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科学 2023年16期
关键词:智趣柯南感官

◇林倩倩(福建: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

传统的科学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现代的科学教学则更加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部提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方式、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强调深化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科学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小学科学课程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进,以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强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建设。老师通过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建构智趣共生的教学实践研究,积极建构智趣共生的小学科学课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更加主动地参与科学学习。

一、课程背景

《通过感官发现》是小学科学课程中一节重要课程。该课程旨在通过感官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周围事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科学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要以学生认知水平为教学基础,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整合,注重教学方法的变革,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二、建构智趣共生的小学科学课堂

课堂教学是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源泉。新课标提出课程实施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老师要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活动,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设计适宜的探究问题。下面重点关注课堂教学执教过程中,老师如何优化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围绕“智”和“趣”,巧创整节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构建智趣共生的科学课堂。

(一)以趣启智,巧创情境

本节课,老师在执教过程中注重理念的落实。上课伊始,老师和学生开展教学互动活动,听口令运用自己相应的感官。“发现老师在哪里,请眨眨你们的小眼睛;喜欢学习科学,用你们的小嘴巴表达;一起继续往下学习,就拍拍你们的小手。”在轻松愉快地课堂气氛中,老师出示柯南身体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柯南身体结构少了哪些器官呢?”学生兴趣浓厚,发现柯南少了眼、耳、鼻、舌和手,并主动为柯南补全了缺失的器官。老师顺承学生的发现,归纳“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简称为感官”,帮助学生形成科学观念:眼、耳、口、鼻、皮肤等这些身体器官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感官。

为了加深学生对自己感觉器官的认识,老师利用教学智慧,再创教学情境:黑箱子考验游戏,帮助柯南利用感官辨别箱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物体。老师启发:“带上眼罩,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辨别?”在充满好奇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开启。思维活动如下。

学生的课堂表现。

生1:听物体滚动的声音,猜测应该是圆形物体。

生2:闻一闻,发现有淡淡果香,猜测物体可能是水果。

比如美国。2015年9月5日举行了第15届国家阅读节,主题是“我的生活里不能没有书”,国会图书馆邀请175位作家、诗人与读者共襄盛举。除了阅读节,美国还把儿童文学作家苏斯(Dr.Seuss)的生日3月2日定为全美诵读日,每年都有数千万人参与阅读与朗诵的活动。

生3:摸一摸,软软的,猜测是橘子。

生4:尝一尝,确实是自己熟悉的橘子。

生5:看一看。让全班一起直观地看到箱子里装的物体确实是橘子。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把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起来,他们对箱子里的物体充满了好奇。在好奇心驱使下,他们想方设法逐步揭秘。老师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以合适且富有趣味的情境为素材,巧妙地创设情境并提出富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以不同的感官亲自探索箱子里的秘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对观察的物体进行概括,分析、描述出特点。学生运用这些思维方法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体验到不同的感觉器官能感知特定的信息,为后续学习活动的开展做了铺垫。

(二)趣中生智,巧妙探究

老师基于新课程标准,理解教材设计,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学生开启思维的时候,老师进一步设计探究问题。利用柯南情境继续发布任务II(播放视频):小小实验室里的一台显微镜不见了,我赶到现场的时候,发现现场留下四个证物。我又找到到过实验室并见过这些证物的四个人。

甲:我到实验室的时候,显微镜已经不见了,但是我看到桌上有一块石头。

乙:我到实验室的时候,显微镜已经不见了,当时我口渴就喝了桌上的一杯冷水。

丁:我到实验室的时候,显微镜已经不见了,看到地板上掉了一颗沙蛋,捡起来发现是空心的,就放回桌上了。

思考:看完柯南告诉我们的任务,如何帮助柯南找到偷显微镜的嫌疑人呢?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讨论交流后一致认为:找到四个人说的四个证物,观察证物特征是否一致,如果物品特征有误,就可以判断谁在撒谎,那他一定就是偷走显微镜的嫌疑人。老师精心准备柯南语音,肯定学生的想法。“四个证物已经在寄给老师的路上了,请你们先观察在现场拍下的四个物品的照片,将观察到的物品的特征记录下来。”学生进一步确定自己的探究方向是正确的。

与此同时,老师根据探究问题,围绕科学探究步骤,和学生一起明确探究任务。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更加清晰地了解探究的目的,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

学生在交流谈论中思维的体现如下。

在“看图片”探究活动中,老师引导学生将看到的和想到的信息相区别,并用词汇记录下来。让学生继续思考:“大家通过眼睛观察联想到的一些信息到底正确不正确呢?”这就需要学生动手动脑,经历更深的探究。老师随时关注学生的思维状况,渗透思维方法,避免程式化、表面化的说教,通过精心设问、恰当引导等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初步探究后学生发现,我们用眼睛看只能获得单一的信息,还有很多无法采集到的信息,想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则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感觉器官。

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巧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地呈现柯南这一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情境贯穿整个探究活动,把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三)以智激趣,活跃研讨

问题解决学习理论提出,学生需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老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支持和反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探究精神,老师要注重“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将问题研讨这一环节的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探析和思考,理解其背后蕴含的科学观念,汲取其中的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研讨以下问题。

只用眼睛看和使用各种感官所获得的信息有什么不同?

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能分别说一说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各有什么作用吗?

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思考,并分别对眼睛和各种器官的作用进行探讨,最后学生一致认为:感觉器官是人感受周围环境和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主要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以及身体皮肤,但是它们的功能有所不同。眼睛用来观察物体形状的大小、事物的颜色、物体离我们距离的远近等;耳朵用来感受声音;鼻子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物品的气味;手能够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环境;通过皮肤接触,我们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物体的冷热、轻重和粗细。

学生充分探索体验后,提升了对问题研讨的兴趣。让学生大胆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用多种感官一起观察事物,才能够更加全面地获得事物的信息,从而更加接近事实。除了对问题研究以外,老师还要关注问题的拓展,以便于让学生汲取问题背后体现出来的价值,获得更多的成长。

拓展交流:破案完成说明多种感官的重要性,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的感觉器官呢?遇到感官缺陷的人又该怎样做呢?

老师引导学生深刻挖掘问题呈现出来的意义,在拓展交流中,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好地保护感觉器官,对“遇到感官缺陷的人又该怎样做呢”的思考是对学生态度责任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课堂学习的意义是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遇到感官缺陷的人,我们要给予尊重和帮助,将学习的智与趣升华了。

(四)智智有趣,心灵碰撞

建构智趣共生的小学科学课堂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兴趣的有效途径,《通过感官发现》一课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老师通过创造趣味性的教学环境和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以实验室遗失的显微镜为情境,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感觉器官能够感知特定的信息,为探究活动奠定基础,建立起有利的条件。活动中,从只用眼睛观察图片获取信息到用多种感官实际观察物品获得信息,层层递进,找出案情秘密,协助柯南破案,完成任务。在解决特定的任务中,学生感悟到多种感官协同作用的重要性,经历有效探究和实践过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立足于科学学习特点,老师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发展情况,结合课堂教学的模式,以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新时代背景下育人工作的新目标、新方向。

三、结语

通过《通过感官发现》一课的教学实践,笔者探讨了建构智趣共生的课堂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效果、思维发现等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能力的提升。建构智趣共生的小学科学课堂,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智趣柯南感官
智趣游乐园
名侦探柯南
智趣羊学堂
携手柯南破案记
智趣羊学堂
名侦探柯南:零的执行人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感官训练纸膜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