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案神兽“獬豸”
2023-08-02杨晓萌
中国美术报 2023年9期
杨晓萌
獬豸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神兽,汉代学者杨孚在其专著《异物志》中介绍獬豸天性能辨别曲直,见到有人相斗,它会用角撞无理取闹之人;听到有人相争,它会用嘴咬挑起是非之人。因此,獬豸也是中国古代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
作为执法公正的化身,从春秋战国时期獬豸便出现在古代法官的服饰上。据《后汉书·舆服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曾获得一只獬豸,便按照其独特的外形制成冠帽戴于头上。后来,獬豸冠成为执法人员佩戴的衣冠。明清时,御史等执法者都一律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戴獬豸冠。
据考古发现,最早的獬豸形象出现在大约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獬豸并不是一種具体的动物,它的形象最早来自于牛、羊、猪等家畜,发展到后来就更趋向虎、豹、狮等猛兽,但无论外形如何变化,其头顶用来抵触邪恶的锐角一直没有变过,所以獬豸又被称为“独角兽”。
1975年出土于嘉峪关新城乡的铜獬豸,由四种动物构成:狮子的头、马的身体、豹的尾巴以及形似于鹿的角。它正向前怒目而视,俯首嘶吼露出獠牙,头顶一分叉的剑形独角,整体造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中四脚蹬地、弓首翘尾、锐角前突的造型,更加突出了獬豸无所畏惧、一往无前、辨别是非、维护正义、蔑视邪恶的本性。有专家称在墓中埋葬獬豸,有驱除邪异、保护墓主人死后不受鬼怪侵扰的作用。此外,195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市磨嘴子汉墓的木雕独角兽,它的形象也颇符合今人对獬豸神兽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