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数字中国建设
2023-08-02胡仙芝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提出并深入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同时也对信息化、数字化以及数字中国建设作出了部署和安排。本文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及数字中国的相关论述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信息化、数字化是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我国中远期发展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赋能政治、科教文卫、社会民生等各行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更是军队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技术保障。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实施数字中国战略。数字中国战略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更是应对未来技术挑战、掌握战略主动的基础性工程。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本文对实施数字中国建设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即数字中国建设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五位一体”系统战略、坚持融合科技自主创新战略、坚持全面融合战略、建立健全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数字中国
中图分类号:D61;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 5381(2023)03 - 0005 - 08
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内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并进行了战略部署,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奋进新征程、开创新伟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笔者从现代化的一般理论出发,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研究作为现代化基本特征的信息化、数字化的诸多意义,并对以数字中国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探讨。
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信息化、数字化的相关论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即“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光辉文献,作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对奋进新时代、开创新未来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信息化、数字化是促进数字中国建设的前提条件。要把握数字中国建设的意义,首先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信息化、数字化的相关论述。从数字统计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共86处提到了“现代化”、33处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11处提到“中国式现代化”、5处提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4处提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在关于现代化的具体论述中,有16处涉及到信息化、数字化相关内容。从以上信息中可以看出,信息化、数字化与中国式现代化联系紧密。
从文字分析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信息化、数字化的相关论述不仅涉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还涉及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国家安全、国防军事等各个领域。认真研读这些重要论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信息化、数字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相互联系。
(一)作为现代化基本特征的信息化和数字化
“沒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2]。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7日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就提出了这一重要论断,充分强调了信息化对于现代化的重大意义。[3]自从1963年日本学者Tadao Umesao首次将信息化定义为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以来,信息化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科技生产力的代表,伴随着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成为信息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信息化也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4]总体来讲,信息化与数字化、智能化成为信息社会技术发展的经济发展形态,成为现代经济产业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根据中国科协的有关定义,“信息化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5]数字化则是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迭换代,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是信息化新的发展阶段。数字和数据被称为“信息的DNA”,是影响20世纪全球普通人生活发生巨变的关键性的科学成就,被认为是现代经济体系和推进全球化进程的核心生产力和发展新动能。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成为促进科技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股巨大能动力量,成为推进现代化的基本方式。
尽管信息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被认为是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通向现代化社会的必经之路。但是,世界发展的历史证明,不同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在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个“化”表现出“时间顺序”发展特征,被形象地概括成是一个“串联式”发展过程。从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其间经历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环境污染危机等坎坷曲折。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着中国自己的特征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指出,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6]因此,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是叠加发展的,是“四化”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呈现出“并联式”的过程和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个“化”中把信息化调整到了优先的顺序,表述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还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数字中国发展战略,形成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作为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总体目标的信息化和数字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4,并详细提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了六个“化”,分别是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在这六个“化”中,第二位次的就是“信息化”。把信息化直接表述在发展总体目标里,充分体现了信息化在我国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肯定了信息化对我国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一系列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作用。可以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化”目标以及一系列“强国”建设的框架体系,哪个目标都离不开信息化和数字化,哪个“强国”都离不开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支撑。由此可见,信息化、数字化既是各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人类新的社会文明形态和实现现代化的伴生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道路和加速器”。[3]
(三)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化、数字化
在信息社会尤其是数字时代,包含数据在内的各类信息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主要的权力资源和社会财富的来源。信息掌握的多寡决定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竞争力,信息化、数字化的水平也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高低。在我国现代国民经济体系中,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程度、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数字贸易的便捷程度以及数字中国建设的广度深度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和速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在党的二十大部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首先,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为什么能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这和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密不可分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1]8,超级计算机、量子信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促进了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促进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使我国进入了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为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卫星导航、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多种高新技术取得重大成果提供了积极的技术支撑。
其次,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高质量发展中,信息化和数字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四部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1]30。这充分说明,信息技术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引领,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今后更是我们需要努力加强和突破的新的增长引擎。
再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利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及手段赋能工业、交通、航天等各行各业,充分发展数字经济,积极促进数字贸易,全面促进经济“数实”融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1]30。实体经济发展到今天,随着人口、地理、技术等各要素的此消彼长,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数字经济的赋能和助力。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1]30,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1]32-33。总而言之,整个现代产业体系,不管是新型工业化还是贸易现代化,只有充分提高我国产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力争上游,站稳一席之地。
(四)赋能科教文卫、社会民生全面发展的信息化、数字化
信息社会尤其是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使信息和数据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建设中越来越成为基本要素和重要支撑,信息化发展、数字化支持、智能化服务在科教文卫、社会民生等各领域得到全面发展、全面应用。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要发挥其在这个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輔助科学决策。”[7]并指出,“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7]为此,习近平系统作出部署,“可以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发展智能制造,带动更多人创新创业;可以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帮助广大农民增加收入;可以发挥互联网优势,实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可以加快推进电子政务,鼓励各级政府部门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率,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7]。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1]34、“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1]45等,这些都说明通过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技术驱动,实现科技、教育、文化的创新和繁荣,从而实现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可以预见,信息化、数字化在未来中国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及公共服务中会得到全面应用,将深刻改变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另外,信息化、数字化也将在需求导向的驱动下获得实际应用,获得更好的发展内驱力和外部推动力,从而获得良性的可持续发展。[3]
(五)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重要支撑的信息化、数字化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国家安全体系”[1]53,“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1]52-53。现代化的國家安全体系离不开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支撑。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强调数据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1]53,说明数据安全体系已成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影响国家安全水平的关键要素之一。
其次,公共安全治理模式更加突出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公共安全的基本要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1]54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强化信息数据安全管理,意味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数字化在公共安全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包括信息安全在内的安全治理水平。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健全安全监管体系等[3],这些都是对信息安全的强调和部署,离不开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和参与。
再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强调数字化治理。信息化、数字化在社会治理中的广泛运用,催生了各地智慧政府的建设和数字治理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强调了信息化支撑的重要性,指出要“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1]54。这里提出的“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为数字化、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发展需求,指明了基层治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精准化方向。
(六)作为军事现代化战略保障的信息化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坚持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1]55根据上述论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要依靠科技强国,依靠科技现代化来实现军事现代化;二要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适应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的时代要求,不断提高包括武器装备在内的各项军事现代化水平;三要研究掌握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军事战略指导思想,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四要打造强大的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只有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强化网络信息体系建设与运用,才能不断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
二、数字中国战略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22。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即要带领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即要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坚持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23。五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23。这些特征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23-24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论述充分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现代化,而高质量发展决定了必须优先推动信息化发展和实施数字中国战略。
(一)数字中国战略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
自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提出“数字地球”概念以来,数字化发展浪潮风起云涌,席卷全球,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也改变了国际经济社会秩序。在科技革命和科技竞争中,数字化能力也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作为技术革命中的重要战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适应此轮科技革命,需要有高科技的支撑和应对。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就是我国因应时代背景和国际科技浪潮,把信息化、数字化战略作为国际竞争“弯道超车”的赶超路径,确立了加快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目标。因此可以说,数字中国战略成为数字时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回避的必然选择,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二)数字中国战略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对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视,不仅是对数字地球的回应,更是“通过抓智慧城市、智慧中国、数字中国的建设,实现低碳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径选择。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目标,“数字中国”首次写入党和国家纲领性文件。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对数字中国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全局谋划[8]。这一规划的出台,更加彰显了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性。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数字中国建设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手段,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三)数字中国战略是应对未来技术挑战、掌握战略主动的基础性工程
信息化数字化不仅关系到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更关系到国防和军事、安全和稳定,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数字中国建设作为一项关系到国际国内两大发展环境、关系到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安全两大基本能力建设的基本工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战略主动选择。只有抓住有利历史机遇,深入实施数字中国战略,加快信息化、数字化的进程,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步伐,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赋能、加油加速,才能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占据主动。
三、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28。数字中国建设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不再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要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9]。为此,要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角度推动数字中国发展,不断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先进技术的发展,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五位一体”系统战略
数字中国适应了数字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整体规划、协同建设。《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对数字中国建设框架的整体设计,不仅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方面,而且提出数字中国建设要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深度融合。在经济层面,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通过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核心产业,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在政治层面,要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完善与其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强化数字化能力建设,促进信息系统网络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业务高效协同。在文化层面,要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打造若干综合性展示平台,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在社会层面,要構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在生态文明层面,要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8]
(三)坚持科技自主创新战略
数字技术本身是科技创新发展的产物,数字中国建设更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创新要动力,向创新挖潜力,向创新要安全。在国际竞争中,科技是核心竞争力,必须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既靠自主创新实现突破、维护安全,又要全面做强自己、实现引领。只有以科技自主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拥有核心的数字技术,才能充分激发数据要素作用,实现产业链各个环节自主可控。只有实现科技自主创新,才有可能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和数字安全屏障能力,确保中国在现代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铸牢数字安全屏障,确保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安全。
(四)坚持全面融合战略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同频共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逐渐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10]因此,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全面融合则是实施数字中国战略的一条必经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1]30。有研究表明,数字化和实体经济的融合不是单兵作战,而是群体突破,要通过实现供应链上下游的融合来实现数实融合。[11]数字经济不仅需要基础的数据连接、核心技术,更需要新的应用场景来推动各方面产业的应用和转型升级。为此,通过数实融合来实现实体店铺、制造业以及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与电商平台共同发展,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根本途径。而数字中国建设,除了在数字经济领域实现全生产、全服务、全链条的产业融合和数据融合之外,还有将数字化思维、认知、技术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各领域,通过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12]可以预见,坚持全面融合战略,在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管理领域普遍推广和使用数字化技术,能够推动智慧政府、智慧监管、智慧治理、智慧医疗、智慧校园、智慧乡村的建设,可以同步推进文化数字化、医疗数字化、教育数字化以及社会网络的协同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数据共享,消除数字鸿沟,促进数据要素的积极作用,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
(五)建立健全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实施数字中国战略、建设数字中国任重道远,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组织保障,为此,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了“构建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各级数据统筹管理机构”,这对数字中国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和组织保障作用。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组建国家数据局,把其职能职责定位为:“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13],明确该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当然,该方案也对地方的大数据管理机构做出规定:省级政府数据管理机构结合实际组建。这种安排充分体现了数字中国建设的迫切性,尊重了各地发展数字中国的不同阶段性和长远目标要求,体现了职能科学划分、整合归类以及有助于实施的特点,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科学的领导管理体制和强健的组织保障体系,确保数字中国建设的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配置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运行管理更加高效,为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增加信息化数字化的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人民日报.2014-02-28(1).
[3]胡仙芝.数字中国战略助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N].社会科学报,2023-01-12(3).
[4]张津航.信息化发展对生活的影响[J].通讯世界,2017(23):367.
[5]肖英萍,刘悦,何世新,等.企业标准数字化实现路径初探[J].中国标准化,2022(8):6-10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25.
[7]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2).
[8]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N].人民日报,2023-02-28(1).
[9]权威解读: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六大战略部署[EB/OL].(2022-10-24)[2023-03-28].https://item.btime.com/44ueb3lnona9h6806v38hjlrpk4.
[10]王俊.“数实融合”如何走深向实:需群体突破,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EB/OL].(2023-03-27)[2023-03-28].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30327/herald/36511280e3bd72ece3cfcd6dcf0a8854.html.
[11]赵秋玥.王微:数实融合为更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提供新途径[EB/OL].(2023-02-21)[2023-03-28].http://www.news.cn/tech/20230221/58b6d94176374193ad76a2bae1892bbb/c.html.
[12]李治.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的意义和内涵[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3-03-09(8).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N].人民日报,2023-03-17(1).
Digital China Construction in the view of th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Text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Hu Xianzhi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national academy of governance),Beijing 100089,China)
Abstract: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CP put systematically forward and explaine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and also made deployment and arrangement for informatization,digitalization and digital China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discussions on modernization,informatization,digitization,and digital China. It points out that informatization and digitization ar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ization,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hina's long-term development goals,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and an important means of enabl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industries such as politics,science,education,culture,and health,and social livelihood. A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system and capabilities,it is also an important technical guarantee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military and national defense. In order to achieve China's modernization,we must accelerate implementing the digital China strategy. Digital China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build new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s,an important engine to promot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and a basic project to deal with future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 and master strategic initiatives. Aiming at the overall goal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urther thinking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China construction:adhere to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rategy,the“Five in One”system strategy,independent and innovation strategy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strategy,establish and improve a strong and powerful organizational security system.
Key words: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informatization;digitization;digital China
責任编辑:李祖杰 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