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道门诊腹泻患者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2023-08-02秦金燕张德桂王为敏葛红香刘瑾琪蒯正太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人口数食源性知晓率

秦金燕 张德桂 王为敏 葛红香 刘瑾琪 蒯正太

食源性疾病是一类涵盖范围非常广泛的疾病,由致病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不仅严重影响公众的身心健康,也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卫生保健问题和巨大的经济负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日益严重并需要优先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1]。据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亿食源性疾病病例,平均每6.5人中就有1人因摄入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过的食品而罹患疾病,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食源性疾病负担排在非洲各国之后[2]。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胃肠道症状,其中最典型的症状是腹泻[3]。肠道门诊为腹泻病专科门诊,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主要在肠道门诊进行。为了解肠道门诊腹泻患者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现状,以便为开展食源性疾病防控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特开展本次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以2021年5月-10月在某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18岁以上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①纳入标准:腹泻是每日排便3次或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如水样便、稀便、脓血便或黏液便等;患者自愿参加并能够配合完成调查。②排除标准:患者年龄太小,不配合,患有精神异常等疾病;由肠癌、炎症性肠病或其他伴随腹泻或呕吐症状的慢性疾病所致腹泻;没有提供知情同意的能力;拒绝参加本研究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编号:SLYX2020-015)。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的培训。患者在肠道门诊就诊过程中,调查员主动询问患者本次就诊情况,符合病例标准的由调查员说明调查目的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食源性疾病知信行问题29题(包括食源性疾病知识18题、知识来源与态度2题、食源性疾病相关行为9题)。经过预调查,进一步完善调查问卷后,由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对患者进行调查,询问时不得启发、诱导或加入主观意愿。

1.2.2 数据提取 在“肠道门诊腹泻患者食源性疾病知信行”项目的数据库中,提取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食源性疾病知识题(18题)的答案,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

1.3 相关定义 ①单一知识点正确率=正确回答某一知识点的人数/调查人数×100%。②知晓率=正确回答全部知识点的人数/调查人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数据采用双人双录入,并行逻辑校验和一致性检验;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的形式描述;对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率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5份,回收有效问卷202份,有效率为98.54%。共纳入分析202人,其中城市154人(76.24%)、农村48人(23.76%);男性92人(45.54%)、女性110人(54.46%);民族以汉族为主,占总人数的96.53%。

2.2 食源性疾病知识问题回答情况 食源性疾病知识共18题,知晓人数144人,知晓率为71.29%。18题中,除蛋黄未熟的鸡蛋会增加罹患食源性疾病的风险、生禽肉和生海鲜不可放在一起解冻2题回答正确率低于90.00%,其余16题回答正确率均高于90.00%。见表1。

表1 食源性疾病知识题目回答情况

2.3 不同人口学特征下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率比较 对不同人口学特征下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率进行比较,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率在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常住人口数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住地、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人口学特征下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率比较

2.4 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调查对象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因变量,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将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常住人口数)纳入到回归模型中,采用逐步向前法对筛选出来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常住人口数在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女性、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家庭常住人口数≤3人,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率越高。见表3。

表3 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率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肠道门诊属于感染性疾病科的一部分,每年5月-10月开诊。研究表明,食源性致病菌在夏秋季节污染食品后生长繁殖迅速,较易引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食源性疾病发生高峰主要集中在每年的 5月-10月[4]。肠道门诊开诊与食源性疾病发生高峰两者时间段一致,肠道门诊在食源性疾病监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肠道门诊腹泻患者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率为71.29%,高于张娜等[5]对中国居民防范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调查的平均知晓率(62.20%)。

对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率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常住人口数是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食源性疾病[6]。女性群体是家庭中主要的食品处理者和食品安全的责任人,为保证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中在食品处理方面规范性较好,对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的关注度也要高于男性。家庭人均月收入高的群体,对食物安全、健康的要求更高,不仅可以通过更为广泛的途径去获取食源性疾病知识,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购买高质量的食品,这使其提高了对食源性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7]。家庭常住人口数过多,家庭不仅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职责,而且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经济上的付出,缺少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和学习食源性疾病知识。因此,在开展肠道门诊食源性疾病健康教育的同时,需要重点关注男性、经济状况较差、家庭常住人口数较多的人群。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医学模式转变和医院服务功能的扩大,医疗机构已经成为社区推行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8]。相关研究也指出,近年来社区人群食源性疾病病例就诊率较高并且可能有上升趋势[9]。另外,随着社会进步,食源性疾病的疾病种类、病原种别、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等也将变得更加复杂。基于此,针对我国食源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的现状,利用多种有效的形式继续加强肠道门诊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对食源性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可针对5月-10月的高峰,积极对肠道门诊就诊患者开展食源性疾病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提高公众对食源性疾病的认识、增强公众对食源性疾病就医主动性及依从性。食源性疾病监测通过准确掌握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可为肠道门诊开展更加精准和高质量的食源性疾病健康宣教提供依据[10]。因此,有必要在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开展各项研究和干预措施,探索持续提高肠道门诊腹泻患者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率的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人口数食源性知晓率
秋冬季高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确定代表名额按户籍人口数还是常住人口数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控制
夏季食品安全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吉林省GDP预测研究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社区全科医师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