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创新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

2023-08-02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融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加快落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协同发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职教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百度飞桨(广州)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博罗中等专业学校等协办的“2023年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华南站)”于6月30日在广州成功举办。

论坛以“融合创新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色云峰、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事处(产业人才处)副处长马珊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丁金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林洽生等50多位嘉宾,以及来自本专科院校、技工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约300名专家代表参加论坛活动,共同就“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论坛致辞:高质量融合,育高技能人才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下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试点城市的突破和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健全完善,各类资金渠道对职业教育投入稳步提升,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本次论坛即在《实施方案》发布的背景下举行,这对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色云峰指出,中心积极开展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工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获得社会积极响应,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下一步,中心将重点在三方面加强工作:一是发挥需求牵引作用,推动人才供给适配产业发展需求;二是探索建立产教融合共同体,培养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人才;三是完善产教融合成熟度评估体系,助力产教融合水平提升。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事处(产业人才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马珊珊在致辞中提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人才的持续增长和培养体系的改善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她强调,长久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对于广东省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产业人才建设的进步给予了深入的关注和研究,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紧密衔接战略性产业集群、未来产业集群发展需求,支持企业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打造“产教评”一体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等,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林洽生在致辞中表示,学校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工作,通过建立跨学院、跨岗位、跨专业的产业学院,有效为社会输送适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与龙头企业共建职教集团,拓展合作纵深发展;打造“小精灵”合作项目,推动与中小企业合作共赢;形成了“1+N+N”多层次、立体化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推动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构筑人才共享体制;探索“企业出题、院校答题”精准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的研发服务模式,推动技术研发赋能企业创新发展;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形成了资源互补机制;通过建立现代学徒制和订单培养班等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校企“育人共同体”;牵头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整合政府、行业企业、中高本院校多主体需求和资源;整合多方资源,致力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

活动仪式:启动广州宣言,发布《管理办法》

论坛同期举行了两项重要仪式:“产教融合行动计划(广州宣言)”启动仪式及《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发布仪式。

“产教融合行动计划(广州宣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发起,旨在推动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产教融合发展的提质增效。宣言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产业与教育统筹融合、良性互动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为抓手,搭建“政行校企研”联动工作平台,共同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了第一批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院校。为进一步提升建设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制定了《管理办法》,本次论坛正式发布了《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院校的申报条件、试点任务、梯队建设、管理监督等方面要求。

这两项仪式标志着广州市在产教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全国产教融合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主题分享:聚焦现实问题,提升产教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进工程的一条重要主线,在现实中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的制度机制、创新合作模式,才能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的格局。在6月30日上午的主题分享环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人齐立辉、广东职教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宗山、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洋等分别从学校、行业企业等维度出发,围绕具体实践进行了交流。

齐立辉围绕“产教融合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深入探讨了当前产教融合面临的挑战,并分享了学院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功路径。蔡宗山以“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产教融合运营共同体的创新探索——以广东职教桥数据公司为例”为主题,分享了公司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推动产教融合的实践经验,并强调了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重要性,他表示,利用“标准引领、技术支撑、数据赋能、专家指导”的运营理念,结合院校人才培养实际工作需要,通过整合多方优势资源而建立起来的产教运营共同体,是一种可持续扎实做好人才培养内涵建设工作的有效模式。李洋以“ICIRCLE产教融合新模式,校企共绘新职业教育蓝图”為主题,介绍了深信服的 “ICIRCLE产教融合新模式”,深信服根据网络安全与云计算的核心岗位群及专业人才画像,以国内外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岗位核心能力为标准,将产业技术、产业经验、产业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打造了贯穿“产·学·训·研·赛·证·评”人才培养全过程的“ICIRCLE产教融合新模式”,从教学平台与课程资源开发,到人才认证与就业精准匹配,始终坚持与高校共建产业学院、共研课程体系、共编核心教材、共办大赛……全方位帮助院校学生提升技能水平,实现高质量就业。

在下午的主题分享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发展处处长程宇、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余菲等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现阶段产教融合工作的相关实践与探索。

程宇对《产教融合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及《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管理办法》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表示,未来中心将进一步优化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产教融合评估体系,切实加强试点院校合作建设工作成效。余菲以“Open Golden Light SPICE助力高职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为主题,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及技术发展现状引出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以及自主研发国产EDA解决高等教育卡脖子技术问题的经验。

圆桌论坛: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助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环节之一,圆桌论坛参与嘉宾就《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及“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赋能职业教育发展”展开了深入讨论与分享。

围绕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两个主题,面对产教融合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产教融合中的“合而不融,融而不深”、校企合作“两张皮”、学校如何调动企业积极性,以及在数字化转型大潮下,职业院校如何推进数字化教学进程、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数字化人才等热门问题,论坛嘉宾纷纷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从多角度、多层面探索产教融合的落地实践与前瞻发展,有助于职业教育塑造高素质人才,在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背景之下,赋予职业教育新能量。

此外,本次论坛还举行了颁证仪式,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向24所院校颁发了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证书。本次论坛为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助推高素质数字人才培养、支撑职业教育数字化协同创新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责任编辑 魏家坚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