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合肥工业遗产更新策略研究
2023-07-31周庆华章佳颖
周庆华,章佳颖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合肥 230601)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合肥进入快速工业化时期,带动了城市化快速推进,这促使绝大多数原本处于城市边缘的旧工业区逐渐在城市中占有重要区位[1]。因合肥现代城市发展转型的持续推进,大批工业企业面临着“关、停、并、转”,在这过程中原有工业厂区空间被废弃,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通过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来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这必然要求城市的发展模式从蔓延式扩张转向存量空间更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是在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保护传承城市文脉的基础上,完善城市功能,运用新技术提升城市空间韧性,推动城市空间品质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闲置工业遗产空间如何在保护工业生产特殊的建筑形制和空间组织形式[2]的同时,通过更新改造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延续城市记忆并营造更多适应城市生活场所,更好地发挥其历史、技术、社会、建筑和科学价值已然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1 工业遗产更新改造研究概况
2003 年《下塔吉尔宪章》的发布,定义了工业遗产保护相关内容的国际准则,让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2011 年《都柏林准则》与2012年《亚洲工业遗产台北宣言》的颁布[3],国际上对于工业遗产的认知趋于完善,在注重工业遗产保护的完整性的同时,强调了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我国对于工业遗产的研究工作起步于2006 年的《无锡建议》,同年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推动了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国快速展开[4]。
1.1 工业遗产更新研究现状与趋势
在CNKI高级检索模式下,以“工业遗产”且含“更新”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将检索时间限定为2013-2022 年,共采集有效样本文章1451 篇,其中包括学术期刊论文588 篇,硕博学位论文717 篇。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整理的知网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得到2013-2022 年十年间发文量持续增多,2021 年文献数量出现了271 篇的峰值。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工业遗产的研究范围、内容和深度不断扩大深化,对工业遗产更新领域关注未有衰减趋势。
主题词和关键词体现了文献研究内容的重点和创新点,主题词共现矩阵与关键词知识图谱可以直接反映工业遗产更新类研究的学术热点(见图1)。主题词共现矩阵分析中横纵坐标表示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30 个主题词,数值则表示两个主题词同时出现的次数。在主题词共现矩阵分析中可以发现,“工业遗产保护”与主题词“工业遗产”共现频率最高,其次是“城市更新”“保护与再利用”“更新策略”。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样本文章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间的连线则代表不同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字号越大则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根据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共形成11个聚类,聚类标签中“工业遗产”“城市更新”“再利用”居于前三位。编号为#0“工业遗产”聚类,此类研究主要以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依据价值评估判断提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其次聚类编号为#1 的“城市更新”,与之相类似的还有保护更新、更新模式、景观更新,相关领域包括城市双修、城市复兴与发展等。第三类为“再利用”,编号为#2,研究主要是对工业遗产空间中的工业建筑空间、工业文化空间、工业景观空间以及工业元素进行再利用,通过产业转型、公众参与等方式,增强工业遗产空间的活力。
图1 2013-2022年工业遗产空间更新研究热点
当前我国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业遗产空间的保护利用与更新改造对于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极为重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客观判断、甄别和借鉴国内外相关工业遗产空间更新实践经验,结合不同地区工业遗产空间现存情况,运用适宜的工业遗产更新模式,有利于促进工业遗产价值判断、空间保护利用、工业文化传承、多元价值实现的规范化运作。
1.2 工业遗产更新模式研究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更新研究在欧美国家起步较早,国内对于工业遗产的研究与实践多借鉴于国外的保护利用模式,以“工业遗产+”为主要更新模式[5]。国内外大量实践案例表明,由于城市可利用空间减少、工业遗产数量多、工业建筑占地面积大,单纯的静态保护无法实现较好的保护效果,在实践过程中更倾向于采用更新利用的方式[6]。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可知工业遗产开发主体为政府、企业、开发商或个人,进行单独或联合的形式进行更新改造[7],依据更新后新功能不同可分为“工业遗产+文化”“工业遗产+商业”“工业遗产+旅游”“工业遗产+教育”“工业遗产+居住”“工业遗产+办公”“综合开发”等不同更新模式(见表1)。
表1 工业遗产更新模式案例分析
通过对国内该领域文献以及国内外大量工业遗产更新实践案例的研究,在工业遗产更新中突出“工业遗产+”的理念,有助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现阶段我国对于工业遗产空间更新的理论与实践愈加完善,但各地区之间工业遗产更新条件存在差异性,更新实践与现代城市生活、新型建筑设计技术的结合缺乏紧密性。在未来的研究中,立足于更新改造项目服务城市、服务市民的原则,可以适当突破地域限制,结合当地特色,注重地域性与现代城市生活需求的融合,以推动城市区域的复兴与发展。“工业遗产+”更新模式应用过程中,以实际情况作为基础,以更新模式作为参考,建立起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和城市空间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体系,实现工业遗产空间的有效更新。
2 合肥市工业遗产现状及特点
2.1 合肥市工业遗产分布现状与发展概况
与许多老工业城市相比,合肥是一个贸易消费型城市,近代工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故工业遗产资源相对缺乏[8]。建国以来,合肥市城区累计有百余处工业遗产建筑。根据文献查找与实地调研筛选了29处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厂址作为研究对象,绘制合肥工业遗产分布图,发现合肥工业遗产主要分布于老城区外的东部、北部、西南部郊区(见图2)。东郊片区的瑶海区是合肥工业遗产最为集中的区域,其中包括具有代表性的合肥钢铁厂被列入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恒通机械厂已更新改造为长江180 艺术街区。由于合肥现代大城市建设,大量工业企业也同样面临“关、停、并、转”,许多尚未被认识价值的工业遗产因用于土地开发而被拆毁,得以保留下来的工业遗产大部分仍旧处于废弃状态,对工业遗产空间进行保护利用的寥寥无几。
图2 合肥市工业遗产现状分布
2.2 合肥市工业遗产更新情况
通过对于合肥市内工业遗产更新的现场调研(见表2),可知目前合肥工业遗产的改造利用以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主,如合柴1972、长江180街区、庐州意库。1958艺术馆原采取“工业遗产+文化”,对外开放两年后由于运营不善转换为小区物业服务中心。合肥后街以“徽文化”作为商贸开发的基点,将原本的朱岗工业厂区打造成全徽派建筑风格的商业街区,完全丧失了工业文化的城市记忆。
表2 合肥市工业遗产更新情况
2.3 合肥市工业遗产空间更新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发展,政府与市民对于工业遗产保护的关注逐渐加强,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于2020 年联合印发了《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9]。合肥深入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工业遗产更新的新路径,启动了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生活秀带”各项工作。2022 年,合肥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遗存的工业遗产,在全省范围内对1980 年前建成工业遗产进行摸底排查,加快建立全省工业遗产项目等信息资源库,城市建设更加注重工业遗产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城市更新不断推动工业遗产空间的更新改造实践,在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同时,合肥市工业遗产空间更新仍旧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工业遗产保护意识薄弱
与历史文化建筑相比,人们对工业建筑的价值认识不够深刻。合肥市一些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工业建筑在阻碍经济效益提升时被拆除或改建,导致城市中工业时代印记的丧失,如合肥矿山机器厂、安徽新华印刷厂、安徽第一纺织印染厂等改建成为居住区,合肥芳草牙膏厂与美菱冰箱厂改建成为商业综合体。还有部分工业遗产由于政策、资金、区位等种种因素,仍处于废弃状态,缺乏城市空间活力,如江淮化肥厂、安徽电力建设修造厂。
(2)注重建筑单体保护,缺少整体规划
对如何有效利用工业遗产空间缺乏深刻认识,尤其是对工业遗产的综合价值评估,注重工业建筑单体保护,忽视对工业街区风貌、工业设备与构筑物组成独特景观环境的保护。缺少工业遗产产业更新与区域发展、城市更新相契合的整体统筹与规划,对周边城市环境功能联系不强时会呈现割裂状态。
(3)工业遗产更新模式单一
现合肥市已投入运营的工业遗产空间以“工业遗产+文化、商业”的更新模式为主,通过以文化IP 的塑造以及文化产业置入,吸引其他商业业态入驻,丧失对工业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过度的商业化开发,无法灵活运用工业建筑空间,致使业态置入较为单一,新城市空间后期运营易出现同质化现象。
(4)工业遗产空间可达性不佳
受园区基础设施、交通流线、空间边界、指示路牌等因素影响,游客无法快速便捷地抵达目的地,降低市民对于工业遗产空间的满意度与吸引力,未能与城市生活产生良性互动。且合肥各个工业遗产更新均独立发展,尚未形成相互协作、和谐共生的发展局面,亟需进一步挖掘工业遗产联动发展的价值潜力,形成完整的合肥市城市工业遗产发展系统[9]。
2.4 合肥市工业遗产空间质量提升策略
(1)空间的重构
工业用地由于注重生产功能,一般由占地面积较大、造型简约、层高较高的建筑空间与空旷、开阔的室外空间组成。建筑空间具有跨度大、体量大、结构稳定的优点,能够根据不同需求将建筑空间化整为零进行空间重构,增强空间体验的多样性与使用的复合性。当原工业建筑空间无法满足需求时,对建筑空间进行改扩建,新织补的空间顺应原有工业空间肌理,使新旧空间有机融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景观流线与交通流线组织协调厂区内整体空间布局,充分考虑与周边地区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并预留适应未来发展的弹性空间。
(2)文化的延续
工业遗产更新的核心是尊重当地历史文化与工业文明,通过对遗留下来的工业物质与非物质文明深入挖掘,将工业保护利用与文化交流活动相结合,拓展工业的价值普及和传播推广渠道,提炼具有区域特质的工业文化[4]。注重工业生产工艺、企业文化等要素研究,有效传递工业文化内涵,增强对工业历史的感知,促进对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建立起“封存旧、拆除余、织补新”的保护与利用方法[10],即保存工业遗迹中所蕴含的关于城市、产业、人民的历史记忆;拆除不具保留价值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场所空间相互交织,塑造多维度的公共空间,为闲置的旧工业厂区空间注入崭新的城市活力。
(3)风貌的提升
最大限度尊重原有工业遗产的建筑风貌,保留旧工业时代的建筑肌理,以此来延续独特时代记忆。工业遗产建筑的立面更新设计以保留原有建筑立面风格为基础,利用工业元素提取和新旧材料对比等方法来优化建筑立面效果。如在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中制氧厂南片区更新改造中,保留了老厂房的基本构架,将主体结构以外的耳房拆除,部分桁架裸露在外,展示工业建筑独特的风貌[10]。
(4)景观的重塑
城市中的工业遗产空间普遍存在绿化率低的问题,景观环境的营造与融合是更新的重难点。充分挖掘工业遗产的景观特色,对景观资源缺乏的空间进行织补,运用生态技术将绿色低碳理念置入景观系统构建,以此提升城市环境空间品质。在开放的公共休憩空间,以工业元素与新植入产业特点为基础,创造性地引入公共艺术,增强园区记忆性、观赏性与娱乐性。
3 合钢五厂更新实践
3.1 历史沿革
合肥钢铁厂(以下简称“合钢”)是合肥市早期的工业基地,也是华东地区的重要生铁基地。合钢投建于“一五”期间,结束了安徽有钢无铁时代,拉开了安徽现代工业的序幕。1958 年,毛主席曾两次视察合肥钢铁厂。随着去产能政策与国企改制的推进,合钢面临关停和破产。合钢承载了合肥市半个多世纪的工业发展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代工业文明保护价值。2018 年12月,合钢申遗成功,被正式认定为国家级工业遗产,继续延续合肥的工业记忆。
3.2 项目概况
项目基地总用地面积约27 429m2,位于合肥市瑶海区和平路与郎溪路交口,瑶海区位于合肥主城东部,是合肥的老工业基地。场地向外辐射1km范围内无大型集中商业或文娱活动中心,缺乏公共停车场,配套5个公交站点,公共交通便捷。
合肥市先后制定了《合肥市瑶海区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生活秀带”工作方案》《合肥瑶海老工业区转型升级示范区发展规划》《合肥东部新中心(瑶海)“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为瑶海区内工业遗产空间的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工业遗产利用和城市更新、产业转型进行有机融合的原则。依据合肥东部新中心概念规划和原合钢生产厂区的城市更新总体规划,项目用地性质由原本的工业用地转变为商业商务设施用地、文化设施用地、公园绿地。规划通过城市有机更新,逐步打通氯碱化工集团旧址以及合肥钢铁厂各个厂区之间的空间阻隔,形成一条相对完整、连续、以传承历史记忆为特色的“工业文明生长廊道”(见图3)。合钢五厂位于廊道中部转折点上,承载着“十里钢城十万人”的工业化记忆,合钢五厂能通过更新实现再利用,对合肥的区域发展与产业升级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图3 合肥东部新中心与工业文明生长廊道概念规划
3.3 改造条件分析
3.3.1 遗存建筑分析
原合钢五厂内部现存旧建筑共7栋,其中包括5栋一层厂房类建筑,2栋多层办公类建筑,构筑物30 m 工业烟囱(见图3)。建筑结构有砖混结构与框架结构,厂房建筑内部空间跨度大,建筑造型相对完整,建筑外立面为20 世纪80 年代的老旧红砖,具有明显的工业建筑特征与历史文化价值。综合考虑场地内工业遗存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工业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等因素,将现存建筑划分为整体保护、局部保护和特色要素保护、拆除四个等级(见表3)。
表3 合钢五厂遗存建筑保留更新价值分析
3.3.2 空间改造分析
空间使用性对于工业遗产空间的改造与利用至关重要[6]。由于受钢铁制造业的工业模式影响,合钢五厂的工业建筑大多形制规整,空间内部平面布局合理。厂房建筑的开间、进深与高度值均较大,并且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坚固性和耐久性,为工业遗产的更新、空间的灵活使用创造了优势条件。
3.3.3 场地环境分析
场地东侧为二环高架,与高架相隔规划的是城市公园绿地,且规划中的工业文明长廊从公园绿地穿过,该界面可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产生联动效益。基地北侧为城市主干道和平路视线较开阔。基地西侧和南侧为密集的老旧居民区,两侧视线相对遮蔽。基地内部有一条南北向的道路,连接着南面居民社区与北面正在规划更新的文创产业园区。基地内部场地较为平整,杂草丛生,基础景观资源条件较差。
3.4 合钢五厂更新改造设计
3.4.1 综合开发,适应城市生活需求
合钢五厂通过植入适合该场地的文化展示、休闲娱乐、餐饮办公等功能,运用“工业遗产+”的综合开发模式激发其内在潜力从而满足新时代城市生活需求。将具有一定关联性的功能整体考虑,模糊各个功能的边界从而让不同功能在同一场所有机融合。为市民创造一个集文化、商业、教育、办公、旅游于一体的场所。将功能赋予到单个功能盒子或多个盒子的组合体当中,盒子可以进行叠加或交错自由组合,灵活地形成多种功能复合形式:功能并置、功能交叉、功能融合(见表4),丰富城市空间功能性、趣味性、游览性与娱乐性。
表4 合钢五厂综合开发分析
合钢五厂北侧沿城市道路厂房植入庐剧院、艺术家工坊、当代艺术中心等功能,形成连贯的城市文化界面。南侧毗邻居住区的厂房植入商业购物、文创书店、工业咖啡厅、特色民宿等文娱功能,有机融入城市生活,加强与周边社区的有机融合,为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见图4)。
图4 合钢五厂功能复合
3.4.2 空间融合,提升城市空间利用
空间融合是对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有效手段,主要体现于模糊平面空间与竖向空间、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之间的边界进行整体规划使用。合钢五厂更新设计过程中,为高效利用原有建筑内部空间,将廊道空间与功能性空间整体设计,实现空间集约的同时,降低公共交通空间的消极意义(见图5)。
图5 合钢五厂空间融合
通常工业建筑存在远超正常使用需求的空间尺度。在不影响主要使用空间的情况下,对局部保存质量较差建筑墙体进行拆除以增强自然采光与通风,局部拆除的空间通过场景营造与室外空间融为一体。辅助性空间层层递进通过公共交通空间相连,加强不同空间之间的可达性,提升使用效率与舒适感。
3.4.3 文化延续,传承城市时代记忆
为更好延续工业记忆,保留建筑立面仍采用具有时代特征的立面材质老旧红砖,依据新置入功能空间需求,保证充足的采光与通风的同时进行立面重构。建筑的主要出入口设置玻璃门厅,增加建筑的通透性,且有助于有效收集日光的热辐射,在建筑屋面增加保温隔热层与太阳能板,建立起建筑内部保温节能的绿色系统。屋顶增设天窗与气窗,充分利用被动式通风来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扩建、新建建筑以清水混凝土为主要材料,通过新旧建筑形式对比、新旧材料对比,体现现代文明与工业文化的交织,突出工业遗存风貌特色,传播工业历史文化的同时给市民留下更深刻的城市记忆(见图6)。
图6 合钢五厂形式延续
3.4.4 生态技术利用,营造绿色园区
封闭的环境不利于激发场地的活力,场地中开敞空间生态化的设计是提升工业遗产空间品质有效路径之一。通过不同层次的景观系统建设,引入“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在场地东侧入口设置与景观绿化相结合的海绵式出入口、生态停车位、雨水花园,融入周边环境,与基地东侧城市公园绿地共同营造绿色、开放且具有生长性的城市界面,建立起园区与城市的融合和联系(图7)。“海绵”景观设计主要通过增加景观用地的透水性,设置植草沟,构建雨水循环处理系统,将雨水进行净化后用于场地内水景,实现持续循环利用。
图7 合钢五厂引入海绵城市理念
4 结论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与实践研究分析,总结归纳了工业遗产的更新改造模式。从建筑、空间、场地环境等多个维度,探讨如何对工业遗产空间品质全方位的提升。提出功能复合、空间融合、文化延续、生态技术利用等设计策略,以期为实现工业遗产的有效更新,推动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