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缺陷对桩顶动力响应的影响及应用研究
2023-07-31王奎华梁一然吴君涛赵爽邱欣晨
王奎华 ,梁一然 ,吴君涛 ,赵爽 ,邱欣晨
[1.浙江大学 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58;2.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8]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桩基础凭借承载力高、工后沉降小、适用范围广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基础形式之一.然而由于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和环境等的影响,桩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塌孔、卡管等,产生断桩、缩径等缺陷,因此基桩质量检测与评估技术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2].
3.3 耐受性试验表明,19株菌在耐乙醇能力、耐低pH值能力以及耐SO2能力方面都跟商业菌株CH35差异不显著,都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
在桩基的完整性检测方法中,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应用最为普遍[3-4].低应变条件下的基桩振动理论研究不断完善和发展:桩的理论模型从被视为弹性或黏弹性一维杆件[5-8],到逐渐考虑横向惯性效应的一维杆件[9-11],再到逐渐考虑桩身三维效应、大直径管桩三维效应影响,Ding等[12]、吴君涛等[13]已经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理论研究,分别建立了考虑桩身三维效应的管桩低应变测试理论模型,并分析了桩顶表面沿环形和径向不同位置的响应规律.针对实心基桩的三维效应,Zheng 等[14-15]建立了三维条件下桩土系统瞬态振动模型并得到解析解,认为桩顶响应的高频干扰主要来源于第二阶振动模态;谭婕等[16]建立了变截面桩-成层土耦合振动模型,探究了大直径桩的三维效应和速度波沿桩身的纵向衰减特性;Liu等[17-18]进一步考虑桩身径向位移,建立了大直径桩土纵向耦合振动广义轴对称模型,深入探讨了各种工况下桩身三维效应对基桩低应变检测信号的影响规律.
但是此前的理论研究都是基于缺陷中心对称的假设条件展开的,而在实际工程中,桩身缺陷的形态和空间分布并不是理想的规则和对称状态.桩身存在非对称缺陷时,可能导致桩身偏心受荷,产生附加弯矩,从而严重影响基桩的承载能力.对于桩身缺陷形态空间分布非对称的研究还未见报道[18],因此需要实现桩身缺陷空间形态分布非对称性的检测评估.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现有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运用ABAQUS 构建三维有限元桩‒土模型探究非对称缺陷桩的动力响应特性,厘清了对称缺陷和非对称缺陷对桩顶动力响应的不同影响规律,提出桩顶中心激振‒对称点同步接收模式,并开展模型试验验证了本文数值分析结果的合理性,最后针对桩-土模型相关参数等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本文研究成果实现了对基桩非对称缺陷的检测评估,对于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1 数值模型
1.1 有限元模型建立
通过数值计算软件建立符合实际工况的三维有限元桩-土模型,对三维效应下非对称缺陷桩的桩顶动力响应进行探究.采用ABAQUS软件建模,数值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三维有限元模型及网格划分Fig.1 Three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mesh generation
为便于描述,参数定义如下:桩身长度为H,桩半径为R,桩身横截面积为A0,桩身缺陷顶部埋深为h1,桩身缺陷底部埋深为h2,缺陷长度为L=h1-h2,非对称缺陷截面为半圆形,缺陷横截面积为A1,对称缺陷截面为圆形,半径为r,缺陷横截面积为A2,缺陷程度定义为α=Ai/A0(i=1,2).桩、土模型均采用8 节点六面体线性缩减积分单元(C3D8R),将桩-土之间设为绑定接触,即在振动时两者间没有相对移动,桩周土径向计算范围为30 倍的桩径,竖向计算范围为2倍的桩长[19].竖向激振采用半正弦荷载模拟力锤敲击,锤径rh=0.05 m,作用位置为桩顶中心,激振力作用时间为T,荷载表达式为:
式中:qmax为激振力幅值;T为激振脉冲宽度.
数值分析模型的尺寸参数如表1 所示,材料参数如表2 所示,若无特殊说明,后续分析中桩-土模型的尺寸参数和主要材料参数均保持不变.
表1 桩-土有限元模型尺寸参数Tab.1 Size parameters of pile-soil finite element model
表2 桩-土有限元模型材料参数Tab.2 Material parameters of pile-soil finite element model
1.2 有限元方法验证
本节对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主要基于非对称缺陷桩检测时距离桩心0.7R的响应点F和Q进行分析,同时将同工况完整桩检测时距离桩心0.7R的响应点A作为对比.在下文分析中,默认相关参数与表1 和表2 相同,每次对比时仅修改单一参数,其余参数均保持一致.
针对完整桩和对称缺陷桩,将本文建立模型所得结果与王奎华等[6]一维波动理论解进行对比,以验证有限元分析的有效性.有限元模型的速度响应曲线和一维理论解的对比如图3 所示,可见无论是完整桩还是对称缺陷桩,有限元模拟计算得到的动力响应曲线与理论解均吻合较好,有限元曲线的桩底反射波峰幅值略小于一维理论解,可能是由于三维模型中表面波和剪切波所造成能量有一定衰减,三维效应还使得有限元曲线叠加有部分高频振荡波,由于桩身阻尼和桩周土约束作用的存在,随着时间推移高频振荡逐渐消失.
图2 桩顶动测三维效应Fig.2 Three dimensional effect of dynamic measurement of pile top
基于有限元模型首先分析完整桩的三维效应影响,桩顶响应点距离桩中心不同距离处的速度响应曲线如图2(a)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三维效应主要表现为,桩中心激振范围附近的响应点的速度波首波峰值很大,波峰宽度相对较窄,高频振荡十分明显,且在首波峰后立刻出现一个反向波峰,随着响应点逐渐远离桩心激振区,首波峰值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高频振荡有所减小,反向脉冲消失,首波峰值出现时间逐渐滞后,这与谭婕等[16]所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桩顶响应首波峰值沿径向变化曲线如图2(b)所示,通过与rh=0.5 m时(桩顶均布荷载)的曲线对比,可以发现首波峰值在距桩中心0.6R∼0.7R最接近一维理论值,这与现行规范[20]中对桩顶测点选取建议一致,本文后续将采用距桩中心0.7R处的速度响应进行分析.
图3 数值计算与理论解的桩顶响应对比Fig.3 Comparison of pile top response between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theoretical solution
2 非对称缺陷桩桩顶动力响应
基于所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非对称缺陷桩的桩顶动力响应进行研究,非对称缺陷在阻抗变化截面处会引起桩体振动模态的改变,带来高频干扰波,桩顶测试信号受到较大影响.图4 为非对称缺陷桩桩顶不同时刻的竖向速度云图,根据传播时间可以主要分为三个时间区间:
图4 非对称缺陷桩桩顶竖向速度云图Fig.4 Cloud chart of vertical velocity of pile top of eccentric defect pile
a)三维效应时区(0~2.0 ms).为激振脉冲作用时间及激振结束后高频干扰所影响的时间区间,桩顶中心锤击区在受到激振后立即产生速度响应,应力波在桩顶面以桩顶中心为圆心向桩周辐射传播并覆盖整个桩顶面(0.025~0.5 ms),随后反向脉冲也从桩顶中心逐渐向桩周辐射传播,并在桩顶面来回振荡并逐渐减小(0.75~1.25 ms),这与图2(a)桩顶不同位置处速度响应曲线所表现的三维效应相吻合.
b)缺陷反射影响时区(2.0~5.0 ms).为应力波遇到非对称缺陷顶面和底面两个波阻抗变化截面反射后传播回桩顶对应的时间区间,缺陷反射波开始保持沿桩顶中心向四周辐射传播且保持中心对称状态(2.0~2.5 ms),随后反射波在桩顶面逐渐发生偏移,在缺陷侧和非缺陷侧表现出不同的速度响应(2.75~4.5 ms),桩顶面对称位置测点的速度波响应明显出现反向,这与常规对称缺陷桩的桩顶响应完全不同.
基于有限元模型对桩顶对称点的动力响应进行深入分析,模型中缺陷截面为半圆形,缺陷截面对称轴定义为FQ轴,如图5 所示,将FQ轴上距离桩心0.7R的一组对称点分别定义为F点(非缺陷侧)和Q点(缺陷侧),将对称点连线与FQ轴所成角度设为θ.
缺陷位置确定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缺陷深度预测公式为hpd=ct/2,hpd为两个阻抗改变截面之间的距离,c为纵波在桩身中的传播速度,当t为入射波峰和缺陷反射波峰的时间差时,计算可得缺陷顶部深度.本数值算例中,首先根据桩长反推计算可得纵波平均波速c约为3 846 m/s,t约为1.975 ms,预测缺陷顶部深度hpd约为3.798 m,三维模型中该预测方法会受到桩顶响应点与锤击区间距造成的首波波峰延后影响,本算例中激振脉冲宽度的一半(0.5 ms)与首波波峰对应时间(0.55 ms)差值为0.05 ms,故预测缺陷顶部深度hpd应修正为3.798 m+3 846 m/s×0.000 05 s/2=3.894 m,误差在3%以内,缺陷深度预测比较准确.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构成命题和推理的基本要素。在自然语言体系中,概念不是孤立地、零散地存在,而是作为具有高度结构化的系统的组成部分,反映人类的思维世界和现实世界。不同的学者根据各自的研究目的创建了不同的概念网络,例如,斯坦哈特(Steinhart)的 NETMET、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创建的Connet等等。这些概念网络虽然各具特色,在一些细节上也不尽相同,但基本的结构和组成方式是共同的。
图5 缺陷截面对称轴示意图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symmetry axis of defect section
首先针对FQ轴上的对称点进行分析,图6(a)显示了距离桩心0.5R、0.6R、0.7R、0.8R四组对称点的动力响应曲线,可以看出各组对称点在三维效应时区的曲线差别很小,仅受到不同程度高频振荡影响,缺陷反射影响区则存在明显差别,各点响应曲线的缺陷反射起振点相同,反射波峰后缺陷侧曲线立刻减小后快速增大,形成一个明显的“∽”形,而非缺陷侧曲线则缓慢减小后逐渐增大,每组对称点曲线最终会在缺陷反射波峰后形成一个双闭环,距离桩心位置越远,所形成的双闭环面积越大.综合考虑三维效应影响最小和双闭环特征较为明显,后续将基于距离桩心0.7R的对称点F点和Q点进行分析.
图6 非对称缺陷桩不同位置的桩顶响应Fig.6 Pile top response of eccentric defective pile at different positions
在桩顶面距离桩心0.7R的圆周上取各组对称点进行分析,关于FQ轴相对称点速度响应相同,因此取其中一侧分析,图6(b)显示了四组对称点的动力响应曲线,可见各组对称点响应曲线在三维效应时区保持一致,在缺陷反射波峰后,各组对称点曲线分别呈现双闭环现象,其中F点和Q点形成的双闭环面积最大,随着各组对称点连线与FQ轴所成角度增大,双闭环面积减小,直到响应点F90°和Q90°的动力响应曲线重合,因此可以利用对称点响应曲线的双闭环特征来判断桩身非对称缺陷.
为便于对比,基于试验模型桩建立对应的三维有限元桩-土模型,测量可得材料密度为1 200 kg/m3,弹性模量取为3.2 GPa,泊松比取为0.30,尺寸参数同表4.将试验二模型桩的试验结果与数值结果进行对比,见图10.结果表明,无论是完整桩、对称缺陷桩还是非对称缺陷桩,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整体趋势吻合较好.首波峰值和桩底反射峰值对应时间点一致,对于对称缺陷桩和非对称缺陷桩,由于试验中模型桩缺陷处采用多段拼接,拼接效果与实际存在一定差异,应力波衰减耗散增多,造成试验曲线的缺陷反射波峰幅值略大于数值结果,桩底反射波峰幅值小于数值结果.将试验二各模型桩试验结果整合,如图11 所示,非对称缺陷桩的缺陷反射波峰略大于对称缺陷桩,且波峰后曲线呈现双闭环,影响区域和持续时间均大于对称缺陷桩,非对称缺陷桩桩底反射幅值小于对称缺陷桩.同时根据前文公式可估算缺陷深度为0.967 m,误差小于4%,本次模型试验证明了非对称缺陷会导致响应曲线呈现双闭环现象,并较为准确地预测缺陷深度,验证了本文数值模型和所得结论的合理性.
为进一步厘清非对称缺陷桩和对称缺陷桩桩顶动力响应的区别,图7 显示了完整桩、对称缺陷桩和非对称缺陷桩桩项响应曲线,可见三维效应时区内各桩的响应曲线是重合的,在缺陷反射影响时区,对称缺陷桩曲线出现缺陷反射波峰和波谷后,后续曲线逐渐趋于平滑,而非对称缺陷桩在缺陷反射波峰后,对称点曲线呈现双闭环特征,缺陷反射影响区域和持续时间大于对称缺陷桩,而在桩底反射时区内各桩桩底反射波形类似但幅值不同,桩底反射波峰幅值具体表现为完整桩>对称缺陷桩>非对称缺陷桩.经分析,双闭环特征和桩底反射波峰幅值变化主要是由于应力波在桩身的传播情况不同导致的.应力波遇到对称缺陷时部分被反射回桩顶造成缺陷反射,同时引起桩底反射波峰幅值减小,但其整体反射情况仍是中心对称的,而应力波在遇到非对称缺陷时则不同,应力波在非缺陷侧大多直接透射向下传播,在缺陷区则基本完全被反射向上传播,从而引起桩体振动模态的改变和高频干扰波,最终使对称点波峰波谷发生移位和叠加,呈现出双闭环特征.同时叠加后的应力波在桩身中来回传播过程中发生更多衰减和耗散,从而导致非对称缺陷桩幅值小于对称缺陷桩.
图7 完整桩、对称缺陷桩、非对称缺陷桩桩顶响应对比Fig.7 Comparison of pile top responses of intact pile,symmetrical defective pile and eccentric defective pile
式中Nz为该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Nj为作径流式水电站设计的可靠出力;Nt为作调峰电站的设计可靠出力;C为可靠出力倍比数,为保证水电站能发挥较好的调峰能力,C通常取2~4;bb为本级有效库容占总有效库容的比值(bb=Vb/Vz);bs为为上游合计有效库容占总有效库容的比值(bs=Vs/Vz)。
3 模型试验
3.1 试验方法及装置
为了对以上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开展模型桩试验.Wu 等[21]、王奎华等[22]采用尼龙桩代替混凝土桩,获得较好的试验结果,因此采用硬质尼龙棒作为模型桩进行试验,共设置2 组对比试验.试验一主要验证桩周土对基桩振动特性的影响和标定尼龙桩波速,试验二主要探究非对称缺陷桩的动力响应特性.试验一中选择半径分别为2 cm、3 cm、5 cm的模型桩,长度均为100 cm,分别模拟自由桩和土中桩状态,采用福建标准砂模拟桩周土,密度1.57 g/cm3,土粒比重2.65,摩擦角34.1°,黏聚力为0.34 kPa,模型箱尺寸为0.8 m×0.8 m×1.2 m,试验土样整体高度为1.1 m,采用落雨法制备土样,首先填土0.3 m 分两层落砂,再将模型桩置于模型箱中填砂0.8 m 分四层落砂;试验二模型桩由多个桩段组成,总长度为300 cm,半径为3 cm,仅模拟自由桩状态,分别设置对称缺陷和非对称缺陷,保证缺陷程度相等,各试验组模型桩具体参数见表3、表4.
3.加强合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合同管理是一项知识性、专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迫切需要一批懂法律、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的人才。油田企业合同类型多,合同法律关系复杂,合同管理工作难度大,这就要求油田企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作风过硬、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专业化合同管理人才队伍。
表3 试验一模型桩参数Tab.3 Model pile parameters of test group I
表4 试验二模型桩参数Tab.4 Model pile parameters of test group Ⅱ
选用小钢锤敲击桩顶中心,可产生冲击脉冲宽度较窄的冲击波,脉冲宽度T约为0.9 ms,试验时将加速度传感器固定于桩顶面距桩中心0.7R处,传感器接入电荷放大器,利用数据采集仪和计算机进行信号采集处理,对传感器采集到的加速度信号进行积分得到动力响应曲线,各试验组模型桩及试验装置如图8所示.
图8 模型试验示意图Fig.8 Schematic diagram of model test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c)桩底反射时区(5.0~6.5 ms).为应力波遇到桩底波阻抗变化截面反射传播回桩顶对应的时间,由于受到缺陷反射波在桩身传播的干扰,叠加后的桩底反射波在桩顶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偏移现象,导致缺陷侧和非缺陷侧桩底反射波峰值存在差别.
⑮Leana,C.,Appelbaum,E.& Shevchuk,I.,“Work process and quality of care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the role of job crafting”,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9,52(6),pp.1169~1192.
图9 试验一模型试验结果Fig.9 Model test results of experiment Ⅰ
在实际应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时,可以采用桩顶中心激振-对称点同步接收模式,采集多组对称测点的桩顶响应信号,通过比较各组对称点所形成的双闭环曲线确定非对称缺陷的FQ轴,进而判断非对称缺陷桩缺陷区域,指导钻芯取样进一步检测.
我国商业银行中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例………李勋来,杨海云(4,10)
1.2 观察指标 通过院内病案查询系统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1)临床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从DM/PM确诊到出现ARDS的病程、ARDS诱因、预后;(2)症状和体征,包括肺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肺外(发热、关节肌肉痛、特征性皮疹)表现;(3)辅助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血沉、血生化、抗体、血气分析,影像学,肌电图,肌肉活检,支气管镜肺活检结果等;(4)DM/PM治疗及针对ARDS的激素使用情况。
图10 试验与模拟结果对比Fig.10 Comparison of test and simulation results
图11 试验二模型试验结果整合对比Fig.11 Model test results of experiment Ⅱ
4 参数敏感性分析
4.1 桩周土剪切波速
基于相同的桩-土参数,仅改变桩周土剪切波速,得到完整桩和非对称缺陷桩桩顶响应曲线如图12 所示.可见桩周土剪切波速不会影响非对称缺陷桩桩顶曲线波形,缺陷反射处仍呈现出双闭环现象,但会影响缺陷反射和桩底反射处的幅值.随着桩周土剪切波速增大,缺陷反射波峰幅值和桩底反射幅值均逐渐减小,土层剪切波速的变化只会改变检测信号能量的耗散衰减程度.
4.2 激振脉冲宽度
基于相同的桩-土参数,仅改变激振脉冲宽度T,得到完整桩和非对称缺陷桩桩顶响应曲线如图13所示.可见不同的激振脉冲宽度下,缺陷反射处仍大体呈现出双闭环现象,激振脉冲宽度越大,双闭环影响范围越大.脉冲宽度较小时,缺陷侧和非缺陷侧缺陷反射波峰幅值基本相同.脉冲宽度较大时,非缺陷侧缺陷反射波峰幅值会大于缺陷侧.激振脉冲宽度过小时,波峰较窄,响应曲线受到三维干扰较大.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低应变法检测时,脉冲宽度一般不宜小于0.75 ms,可根据实际情况测试后确定合适的激振脉冲宽度.
图13 激振脉冲宽度对桩顶响应的影响Fig.13 Influence of excitation pulse width on pile top response
4.3 缺陷程度
基于相同的桩-土参数,非对称缺陷均采用扇形缺陷,仅改变缺陷程度α,得到完整桩和非对称缺陷桩桩顶响应曲线如图14(a)所示.可见当缺陷程度较小时,桩身缺陷处反射不明显,随着缺陷程度逐渐增大,缺陷处反射越来越明显,缺陷反射首个波峰幅值随缺陷程度增大基本呈线性增大[见图14(b)],缺陷反射处呈现出双闭环现象.随着缺陷程度增大,应力波的大部分能量被反射回桩顶,传递到桩底的能量减少,双闭环现象影响范围变大.当缺陷程度很大(≥75%)时,与干扰波叠加后的桩底反射逐渐难以判别.当其他相关因素一定时,可以将缺陷反射波峰幅值当作衡量非对称缺陷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图14 缺陷程度对桩顶响应的影响Fig.14 Influence of defect degree on pile top response
4.4 缺陷长度
基于相同的桩-土参数,仅改变缺陷纵向长度L,得到完整桩和非对称缺陷桩桩顶响应曲线如图15(a)所示,缺陷程度为50%时,可见无论是缺陷长度极小时(L=0.05 m),还是缺陷长度较大时(L=1.6 m),缺陷反射处均呈现出双闭环.随着缺陷长度增大,桩底反射波峰幅值也逐渐减小.从缺陷反射波峰幅值随缺陷长度变化曲线[图15(b)]可见,当缺陷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缺陷反射波峰幅值不再增大,因此不能根据缺陷反射波峰幅值大小来判断缺陷长度.
图15 缺陷长度对桩顶响应的影响Fig.15 Influence of defect length on pile top response
4.5 缺陷位置
基于相同的桩-土参数,仅改变缺陷顶部埋深h1,探究缺陷位置对非对称缺陷桩桩顶响应的影响.通常认为桩顶面以下2 m 左右深度范围为低应变法检测盲区[23],该范围内缺陷反射波和初始入射波会重叠在一起,对于对称缺陷难以判断缺陷信号.缺陷位于桩身浅部检测盲区时完整桩和非对称缺陷桩桩顶响应曲线如图16(a)所示,可见缺陷侧受到缺陷反射波的叠加影响很大,而非缺陷侧受到的影响较小,缺陷侧首波波峰幅值远大于非缺陷侧首波波峰幅值,缺陷埋深越浅,缺陷侧和非缺陷侧的曲线差别越大,仍基本呈现出双闭环现象,因此可以根据缺陷侧和非缺陷侧首波曲线的差别来判断检测盲区内的非对称缺陷.
图16 缺陷位置对桩顶响应的影响Fig.16 Influence of defect location on pile top response
缺陷位于桩身中部时完整桩和非对称缺陷桩桩顶响应曲线如图16(b)所示,可见缺陷反射处仍呈现出双闭环现象,但是不同缺陷埋深下两侧响应曲线开始出现差别的时间点有所不同,这是由非对称缺陷带来的高频干扰在桩身传播距离不同导致的.缺陷位于桩身底部时完整桩和非对称缺陷桩桩顶响应曲线如图16(c)所示,可见对于接近桩身底部的缺陷,缺陷反射和桩底反射产生叠加,导致较难区分桩底反射和缺陷反射,所呈现的双闭环也并不明显.实际中桩身底部情况相对比较复杂,实测曲线更为杂乱,因此较难判断桩身底部的非对称缺陷.
不同缺陷埋深下的缺陷顶部深度预测结果见表5.缺陷位于桩身浅部盲区时,缺陷反射波和初始入射波重叠,可采用缺陷侧和非缺陷侧出现差别的时间点来大致预测缺陷顶部深度,预测误差在20%以内;缺陷位于桩身中部时,按照前文所述预测即可,误差在3%以内,底部缺陷无法判别.
表5 不同缺陷埋深下的缺陷顶部深度预测Tab.5 Prediction of defect top depth under different defect buried depth
5 结论
本文针对基桩桩身缺陷形态非对称分布的情况构建了三维有限元桩-土模型,厘清了对称缺陷和非对称缺陷对桩顶动力响应的不同影响规律,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解的合理性,并基于该模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该联盟的重点工作包括:推动生产者以负责任的态度安全经营农业;只使用经过认真实验研究证明对土地和生命无害的生产技术和物质;合理使用轮耕、堆肥、绿肥等适用技术;禁用合成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化肥等等。此外,CSA联盟还鼓励消费者参与到农场监督中去。
1)与对称缺陷引起的缺陷反射波峰波谷现象不同,非对称缺陷使桩顶对称测点的桩顶动力响应曲线在反射波峰后呈现双闭环现象,距离桩顶中心距离相同时,双闭环现象最明显的对称点位于缺陷截面对称轴上.
2)双闭环特征可用来检测基桩非对称缺陷,采用桩顶中心激振-对称点同步接收模式,通过对比各组对称点所形成的双闭环确定缺陷截面对称轴,进而判断缺陷位置,指导钻芯取样进一步检测.
2011年春节前,林中伟约邓强到肇庆体育馆里面的南海渔村吃饭,林中伟拿出一个红色纸质的礼品袋,说是一些礼物,希望今后多多关照。邓强回去后发现里面有现金20万元。2012年中秋前,在南海渔村前的停车场,林中伟在邓强车里递给他两个礼品袋,竖着三个手指头说,这里有三个数,中秋节快到了,这是一点心意。邓强客气一下就收下了,回家后发现里面有现金30万元。2013年春节前的一天,邓强和林中伟相约在高要区的高盛饭店吃饭,这一次,林中伟又送了10万元给邓强。
3)非对称缺陷桩的双闭环特征受到桩、土、激振脉冲宽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工程实测时脉冲宽度一般不宜小于0.75 ms,可根据实际情况试测后确定合适的激振脉冲宽度.
在一台匹配相继增压系统的TBD234V12增压中冷型柴油机上,设计文丘里管EGR系统,并以改造后的柴油机作为试验台架,进行带文丘里管的高压EGR系统对相继增压柴油机燃烧与排放性能影响的相关试验。该研究为相继增压、V型和较大型船用柴油机EGR系统优化匹配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4)不同于对称缺陷,桩身浅部测试盲区的非对称缺陷可被识别,根据对称测点的低应变测试信号可以检测浅部非对称缺陷,同时还可以根据缺陷处信号确定桩身浅部缺陷和中部缺陷深度.
5)缺陷程度和缺陷长度的增大均会使非对称缺陷反射波峰幅值变大,因此无法根据非对称缺陷反射波峰幅值准确判断缺陷程度和缺陷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