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物流体系建设探析
2023-07-31郭玥
郭 玥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经济建设成绩斐然,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农村地区发展较为落后,尤其乡村基层治理手段、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民思想较为传统保守,导致乡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多重因素制约[1]。因此,有必要探讨乡村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缩小城乡差距,带动农民增加收入,建设美丽新农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物流
(一)乡村物流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农业生产及居民消费的提高,市场中货物流通的规模不断加大,从而带动我国物流产业的大步发展。在该过程中,乡村物流也受到极大关注。乡村物流与乡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齐头并进,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但是,我国乡村物流的发展现状仍严峻复杂,由于农村人口分散,地理位置不占优势、交通条件差导致运输成本较高,生产分布不均衡,缺乏专业物流技术人才以及管理机制比较落后服务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必然使得乡村物流发展缓慢。目前乡村物流主要存在的问题集中在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规模小且较为分散、缺乏市场规范管理、专业的物流人才和物流信息平台不完善不规范等方面[2]。
(二)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物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即乡村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打造生态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乡村居民素质提升,对问题的治理要起到作用,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为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农村物流作为农产品与城市消费市场的中转点,起到一定的纽带作用,农产品要“走出去”,那么中转点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因此就必须形成一套高效、科学、模块化的乡村物流体系,使得农产品不但能够“走出去”,还能形成自己的特色[3]。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提到的“产业兴旺”这一点,乡村物流恰好与之吻合,因此乡村物流的发展从某种角度来看,是国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乡村物流完善体系、提高效率、建设基础设施、设置乡村网点等一系列举措,将乡村物流体系打造得更加科学和完善。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物流体系建设
(一)搭建服务网络,拓展参与主体
乡村物流的发展过程中,发展以物流综合信息服务点为主导的网络模式(见图1)。政府部门要积极拓展乡村物流的运营和参与主体,进而在多方共同努力的情况下,切实构建高效化的乡村物流服务网络。政府部门要联合企业和农户,积极推进农产品合作社、农产品基地以及冷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或改造。政府部门还要结合乡村的发展实际,积极构建一体化、结构化以及网络化的物流配送体系,进而切实提高“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服务质量。因此,在农产品基地的建设工作中,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要始终从乡村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在此过程中,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切实提升乡村物流的信息交互效率,并且根据乡村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在结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形成广覆盖、高精度的乡村物流综合信息服务网络,以切实提升乡村物流的整体运营效果[4]。
图1 以物流综合信息服务点为主导的网络模式
(二)丰富乡村物流建设的运营模式
在规划乡村物流体系的建设时,要丰富乡村物流建设的运营模式,丰富的运营模式可以灵活有效地应对乡村物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给出更好的发展策略。丰富乡村物流建设的运营模式,可以采取乡村居民与物流企业合作的形式。这种运营模式可以减少政府的开支,节约成本。政府可以引入物流企业,企业带来资金和技术,可以将乡村的劳动力有效地利用起来,乡村居民可以通过企业的带动,进行乡村物流知识和操作的学习,从而掌握乡村物流的经营权和决策权。等到当地乡村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物流企业可以逐渐退出经营与决策方面的管理,只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产业链帮扶。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物流建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还能促进乡企合作,加强政府、企业和乡村居民之间的联系。丰富乡村物流建设的运营模式,可以采取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式(见图2)。这种形式主要是针对年轻劳动力不足的乡村地区。通过采取外包的形式,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带来大批的劳动力和先进技术,而乡村只需要提供土地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乡村在物流建设中的投入。物流企业可以依靠自身的资金、技术、完善的产业链为乡村提供标准化的物流服务,为乡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便利,并且双方在加强合作交流的同时,乡村居民专注于生产与生活,企业专注于提供服务,各司其职,责任分明[5]。
图2 第三方物流企业主导的乡村物流供应链
(三)强化农村冷链物流中转体系建设
目前,农村冷链物流主要通过生鲜农产品出村外销和需低温冷藏商品进村内购两种模式,来实现需要温控的商品在农村的无障碍化购销。冷库建设和冷藏车辆配备是农村冷链物流的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分为三种建设模式。第一,争取国家针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专项补贴资金支持,为农村冷链设施建设拨款,专款专用,集中建成一批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力强、辐射周边区域面广以及交通运力发达的冷库。第二,对于积极购置冷藏车辆的物流企业在经济上给予补贴的同时,精神嘉奖同样要跟上,并且协商交通管理部门对于冷链车辆的年审、检测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冷链车辆可以与农产品运输车辆享受同等待遇,鼓励物流企业采购冷藏车辆。第三,针对大中型物流园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倡导企业进行冷库自建和冷藏车的配备。借助国家对于惠农寄件物流体系建设的政策,引导企业完成对物流园区的改造升级,补齐冷链物流运力不足的短板,拓展仓储、货运以及保险等冷链物流业务,把现代物流园区做大做强[6]。
(四)加快信息化水平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物流信息化水平不但能提升农村物流企业信息资源的处理能力,还能够有效缓解农村物流供求不平衡的压力,解决快递服务覆盖率不足、空载率高等问题。首先,政府要做好顶层规划设计,落实专项资金投入,持续推进偏远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与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农村地区互联网的普及率与覆盖率,为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双向流通提供信息保障。其次,加快构建乡村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充分整合资源,为电商企业和农村消费者提供高效的网络信息支撑。具体而言:一是由政府牵头,统筹规划设计,建立具有权威性的电商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共享等,减少因物流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配送效率不高等问题[7]。二是由具有规模的物流电商企业来主导,政府给予电商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帮扶,鼓励企业之间开展交流合作,加强技术研发,引进现代化的信息管理设备与技术,打造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提升物流信息服务质量。
(五)创新产业振兴为主导的惠农计划
乡村振兴的任务之一是产业振兴,通过“乡村物流+乡村新零售”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发展。一是由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等问题导致农产品保存成了一大问题,保存成本高导致价格也成为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的阻碍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探索社区团购这一路径。通过团购、拼单、发展农村地区电商达人等获得大量订单,从数量上降低运输、仓储成本,提高物流利用效率。二是部分农户缺乏销售、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导致农产品没有销售门路,且农产品保质期短,极易由于温度、湿度等原因造成损失。针对这一问题,村委会或者当地政府可以牵头与社区合作,在社区设立专门的智能快递柜和农产品扶贫专柜,采用无人售货技术,既解决了农户“供”的问题,也解决了消费者“需”的问题。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仍是当前乡村工作的总纲领,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着重大意义,乡村物流与乡村振兴的结合可以持续推进乡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完善农村物流市场可以畅通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有效带动农村市场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提高我国农村物流设施建设水平不在农业本身,而在农业之外。虽然城市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熟,但是我国农村物流业是一个交叉性的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市场规范化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是在消费帮扶上进行提升,搭建网络服务,拓宽消费主体,形成广覆盖、高精度的乡村物流综合信息服务网络。二是丰富乡村物流建设的运营模式,采取乡村居民与物流企业合作的形式,减少开支,节约成本。三是强化农村冷链物流中转体系建设,补齐冷链物流运力不足的短板。四是加快信息化水平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五是创新产业振兴为主导的惠农计划,助力乡村发展,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