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梧州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化战略实施建议

2023-07-31吴延李小燕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3年3期
关键词:高质量标准化发展

吴延 李小燕

摘要:文章简述了梧州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历程,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等方法,分析梧州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原料供应不足、产业科技技术创新不足、生产过程标准化水平低及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梧州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化战略实施建议如下:一是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六堡茶技术标准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二是聚焦出口标准化,打开梧州六堡茶出口新局面;三是强化传统工艺技术六堡茶的标准化建设,打造梧州传统工艺技术六堡茶品牌;四是强化梧州六堡茶产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标准化;高质量;发展;梧州六堡茶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3)03-0001-05

0 引言

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住质量安全关,推进标准化、品牌化。”[1]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也指出:“茶产业大有前途。下一步,要打出自己的品牌,把茶产业做大做强。”[2]梧州六堡茶是广西梧州特色产业产品,属于黑茶后发酵茶,具有1500多年的历史,因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从相关文献信息可以看出,国内学者虽然对“六堡茶”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大部分局限于六堡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六堡茶品牌文化建设、六堡茶化学成分分析等方面,与产业发展标准化战略相关的研究并不多,如叶恬如[3]认为,广西六堡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业进行深度融合,打造丰富的茶文化旅游特色产业,既可以弘扬六堡茶文化、扩大广西六堡茶文化的知名度,又能实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并带动民族地区旅游业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郑浩[4]以广西梧州的六堡茶品牌建设为研究对象,试图在品牌建设的理论框架下,探索适合梧州地域特征、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的六堡茶品牌建设的推进措施。如何运用标准化战略推进梧州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促进广西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研究分析了六堡茶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梧州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化战略措施建议。

1 梧州六堡茶产业发展历程

1.1 明末清初,梧州六堡茶的辉煌历史

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出版的《苍梧县志》记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醇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佳。”梧州六堡茶在清朝嘉庆年间就作为朝廷贡品,成为“全国24名茶之一”[5]。根据史料记载,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在明清时期就是南方著名的茶叶产区。那时候的六堡茶由农家自种自制,并不作为主要营生手段。梧州因地处浔江、桂江、西江三江交汇处,与“粤港澳”地区一水相连,自古以来,交通以水路为主。六堡茶早期的传播是沿着珠江流域开始的。1897年《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正式生效,是年6月4日,梧州正式对外通商[6],对外通商后的梧州港轮船穿梭往来,为“茶船古道”奠定重要的交通基础。六堡茶一开始是被“下南洋”谋生活的两广人当作生活必需药品随船带出去的,因其具有消暑祛湿、调理肠胃的功效而在南洋锡矿区流行,逐渐带动茶叶贸易大规模地形成,成就了六堡茶热销的辉煌时期[7]。广西通志稿(清)记载:“六堡茶在苍梧,茶叶生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

始于明末清初的“茶船古道”,是专门为输出梧州六堡茶而形成的一条独特的国际贸易水上运输通道,以茶叶为媒介,以船为主要载体,以上万公里的航运线路为纽带,在数百年间不断推动着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繁荣发展[8]。“茶船古道”承载着梧州六堡茶“红、浓、陈、醇”的滋味,让梧州六堡茶成为著名的外销茶和侨销茶,蜚声海内外。据1945年编修的《广西农业通讯》记载:“六堡茶,颇负盛名,其余所产品质亦佳,战前(抗战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当时的梧州六堡茶产品除了小部分为本地人饮用,大部分销往我国的港澳地区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其他国家。

1.2 21世纪,梧州六堡茶产业从低迷走向复兴

1938—1949年,受战争的影响,梧州六堡茶水路通道完全受阻,出口基本断绝,导致产业元气大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几经曲折,甚至一度陷入低迷时期。直至2004年,梧州市政府把六堡茶生产列入农业优势对象重点扶持,六堡茶终于迎来产业发展的新时代。2021年以来,按照中央、自治区对茶产业发展的科学谋划和部署要求,梧州聚焦打造千亿元茶产业“半壁江山”的战略目标,系统推进六堡茶全产业发展,促使六堡茶产业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势头,无论是其综合产值还是品牌价值都再创新高。2021年梧州市六堡茶产量达到2.5万t,综合产值为110亿元;2022年1—7月,梧州市干毛茶产量达5 307.02 t,与2021年同比增长约20%;预计2023年六堡茶总产量超3.5万t,综合产值超160亿元。截至2022年8月,全市茶園面积突破1 300 hm2; “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7.64亿元,居广西茶叶类第1位,被评为“2021年中国茶叶最具品牌发展力品牌”和“2022年最具品牌传播力的三大品牌之一”[9]。

2 六堡茶标准化建设主要成效

近年来,广西逐步重视标准化建设工作,以标准化为抓手,发挥标准化引领性的作用,助推梧州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1月,已经发布实施的六堡茶国家、地方及团体标准共34项(见表1),其中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16项,团体标准17项[10]。

通过对标准体系内容进行分析发现,现有六堡茶标准分布在基础标准、种植标准、生产标准、产品标准、仓储物流标准、检验检测标准、销售与服务标准7个一级子体系中。其中,涉及术语的有“六堡茶加工与感官审评术语”1项;涉及产地环境的有“六堡茶初制场地环境条件”1项;涉及种植和采摘的有“六堡茶茶园机械化修剪与采茶技术规程”“六堡茶鲜叶采摘技术规程”“茶船古道  六堡茶  第2部分:适制品种的快速选育技术规程”等5项;涉及生产管理的有“六堡茶产品批号编码规范”“茶船古道  六堡茶  第9部分:产品批号编码规范”2项;涉及生产工艺的有“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出口六堡茶加工规范”等5项;涉及产品的有“黑茶  第4部分:六堡茶”“茶船古道 六堡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2项;涉及仓储物流的有“六堡茶包装标识与运输贮存技术规范”“六堡茶仓储基本要求”“六堡茶仓储管理规范”等6项;涉及检验检测的有“六堡茶感官审评方法”“茶船古道  六堡茶  第12部分:感官审评方法”“茶船古道  六堡茶  第8部分:感官审评术语”3项;涉及品牌的有“六堡茶斗茶规范”“六堡茶工业旅游景区服务规范”“茶船古道  六堡茶  第16部分:茶园观光旅游服务区规范”3项;涉及饮用的有“六堡茶冲泡及品饮方法”“茶船古道  六堡茶  第11部分:冲泡及品饮方法”2项。现有标准的内容基本涵盖种植、生产、加工、仓储、冲泡等环节,初步建立六堡茶从种植到饮用的标准体系,为推动梧州六堡茶产业提档升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3 梧州六堡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20世纪以来,在普洱茶热潮的带动下,以及在广西各级政府的重视下,梧州六堡茶产业得到较为快速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梧州六堡茶产业在标准化建设道路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高质量发展。

3.1 六堡茶选种及种植尚未形成标准化,高质量原料供应不足

梧州本地茶园建设长期落后,存在不少制约六堡茶高品质原料供应的难题。一是茶园建设没有形成规模。茶园建设面积小且分散,虽然在政府的支持带动下,梧州市于2021年启动生态茶园建设,全市茶园总面积第一次突破13 000 hm2,但是相比云南普洱茶、安化黑茶等,仍具有一定的差距。二是梧州六堡茶没有形成有代表性的良种。长期以来,梧州六堡茶品种繁杂而良种少,导致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同属于种植黑茶的普洱茶之乡——云南在对茶树长期的栽培中,就选育出高品质的勐海大叶茶、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等茶树品种,甚至根据易武、班章等产区的不同形成各自产区的特色茶,让不同风味的普洱茶名扬国内外。三是原材料品质不齐。技术培训不够,茶农根据自身经验种植,产量低且质量不可控,若采取从外地采购原材料的方式,不仅质量把关难,也难以体现本地特色。四是茶农积极性不高。由于茶园分散,难以高效管理,原料种植各环节成本高、利润空间小,严重制约茶农积极性。

3.2 梧州六堡茶产业技术创新不足,生产过程标准化水平不高

据相关统计,梧州市2022年有SC认证茶企90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2家,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为9家[11]。六堡茶发源地六堡镇所在的苍梧县2022年有六堡茶生产企业24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家[12]。2021年,广西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为2 806家,而梧州六堡茶企业仅有8家。由于梧州市现有茶企中,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龙头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都偏少,因此带动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动力较弱且行业进入门槛低,茶企质量良莠不齐,产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偏弱,加工过程机械化、标准化水平低。此外,六堡茶加工在源头上难以做到标准化,大部分茶企的毛茶是从茶农或者合作社中采购,但进行茶叶初加工的合作社、小作坊的加工水平参差不齐,质量无法保证。

3.3 六堡茶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未形成全链条的产业标准化体系

根据目前已经发布实施的六堡茶标准,六堡茶的国家及地方标准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最早发布于2014年,现有标准大部分局限于六堡茶的生产工艺、产品和仓储物流,涉及品种选育的标准仅有“茶船古道  六堡茶  第2部分:适制品种的快速选育技术规程”1项,涉及产地环境的标准仅有“六堡茶初制场地环境条件”1项,涉及品牌文化建设的标准也是仅有1项,涉及种植环境(包括土壤条件、温度、湿度等)、种植的病虫害防治、产品认证、经营场所、销售服务的标准尚无。并且,现有标准涉及工艺技术的内容均为基本的规范要求,梧州六堡茶特有的关键技术环节的标准尚不完善。此外,六堡茶行业标准尚未规定,而行业标准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意味着六堡茶行业的规范与成熟,也为六堡茶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依据。

3.4 对“六堡茶文化”挖掘不足,无法满足资本市场所要求的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的发展需要

尽管梧州六堡茶历史悠久,“六堡茶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六堡茶的各个生产环节质量把控不足,难以登上资本市场的舞台,六堡茶产业发展远远没有达到资本市场所要求的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导致六堡茶企业不受资本市场青睐,产业规模小、出口增长缓慢。据海关部门的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茶叶出口量为36.94万t,出口金额为22.99亿美元。普洱茶(熟普,海关税则号09023031、09024031)出口量为2 175t,出口金额达 5 253万美元,均价为24 140美元/t;黑茶(普洱茶熟茶除外,海关税则号09023039、09024039) 出口量为350 t,出口金额为489万美元,均价为13 980美元/t[13]。2021年六堡茶出口金额仅为836.4万元人民币,虽然较2020年同比增长5.2%,但是在我国茶叶出口总额中占比非常小。

4 广西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化战略建议

4.1 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六堡茶技术标准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产业标准体系的建设情况直接反映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水平。不断完善六堡茶标准体系建设,构建覆盖六堡茶本地特色良种选择、栽培种植、初加工、关键技术环节、产品销售服务、品牌文化建设等全产业链的技术标准体系,是打造梧州六堡茶优质品牌的关键,是梧州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基础。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六堡茶技术标准体系,需重点推进制定、修订六堡茶标准、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标准化服务模式、推进六堡茶标准实施应用等4个方面的工作,推动梧州六堡茶产业升级,促进梧州六堡茶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4.2 聚焦出口标准化,打开梧州六堡茶出口新局面

按照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对出口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加强对国际农产品标准法规及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的收集和研究是梧州六堡茶拓宽国际市场的关键前提。在“茶马古道”的历史背景下,在推动“一带一路”共建中,东盟国家是梧州六堡茶的主要出口国家。针对主要出口国家,找出相对应的与六堡茶相关的准入要求、检疫及食品安全相关要求和指标,在梧州六堡茶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等标准体系的建设中融入出口国家的有关要求和指标,形成符合出口国家要求的国家标准和广西地方标准,借助六堡茶标准体系建设的“东风”,守住东盟主要市场,进军其他国家市场,打开梧州六堡茶出口新局面。

4.3 强化传统工艺技术六堡茶的标准化建设,打造梧州传统工艺技术六堡茶品牌

梧州六堡茶的口感体验特性为“红、浓、陈、醇”,关键环节的工艺技术对口感体验差异性影响明显,并且内含物差别显著。有关学者以传统工艺技术六堡茶和现代工艺技术六堡茶为材料,对其进行感官審评,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和气相质谱联用等仪器检测技术,对六堡茶的茶多酚总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含量、茶色素组成和香气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传统工艺技术六堡茶和现代工艺技术六堡茶主要特征成分含量差别显著的结论,传统工艺技术六堡茶的氨基酸含量、茶多酚总量、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均比现代工艺技术六堡茶高; 且传统工艺技术六堡茶的咖啡碱、茶褐素含量显著低于现代工艺技术六堡茶的结论[14]。鉴于六堡茶关键制作环节中,传统工艺和新工艺技术对六堡茶成品口感体验差异性明显,内含物成分含量差别显著,应加强对传统工艺技术六堡茶的标准化建设,充分提取传统工艺技术六堡茶的优势因素,打造传统工艺技术特色六堡茶品牌,是梧州六堡茶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4.4 强化梧州六堡茶产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大力培育梧州六堡茶龙头企业、加大对龙头企业的科技投入力度、强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是推动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引导梧州六堡茶龙头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工艺技术研究,提升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制茶工艺技术研发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提高梧州六堡茶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切实发挥梧州六堡茶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构建“龙头企业+联合体+农户”的模式,加强科技培训,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推进梧州六堡茶标准化种植、加工,进一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5 结语

梧州六堡茶作为广西特色产业,经历了辉煌到低迷再到复兴的发展历程,现今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高质量原料供应不足、产业技术创新不足、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需要通过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六堡茶技术标准体系,强化出口要求、传统工艺及关键工艺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标准化建设的标准化战略措施助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望更多学者做进一步研究,共同推进梧州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6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建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EB/OL].(2021-04-27)[2023-02-0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8183390484862349&wfr=spider&for=pc.

[2]学习强国.信任·信心·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侧记[EB/OL].(2021-04-27)[2023-02-08].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4880450220372642653&item_id=1488045022037264

2653.

[3]叶恬如.广西六堡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创新路径研究[J].消费市场,2022(10):88-91.

[4]郑浩.梧州六堡茶品牌建设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5]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六堡茶简史之一:诞生[EB/OL].(2022-04-18)[2023-02-06].http://www.wuzhou.gov.cn/ztjj_1/2022ndzdgz/dlfzlbccy/zsk/t12030741.shtml.

[6]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六堡茶简史之二:兴盛[EB/OL].(2022-04-28)[2023-02-06].http://www.wuzhou.gov.cn/ztjj_1/2022ndzdgz/dlfzlbccy/zsk/t12030738.shtml.

[7]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六堡茶简史之三:复兴[EB/OL].(2022-05-01)[2023-02-06].http://www.wuzhou.gov.cn/ztjj_1/2022ndzdgz/dlfzlbccy/zsk/t12030740.shtml.

[8]杨麦.茶船古道的历史成因、发展及其影响[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32-44.

[9]王香菊.“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37.64亿元 居广西茶叶类第一位[EB/OL].(2022-09-19)[2023-02-06].http://www.brand.zju.edu.cn/2022/0919/c57338a2633415/page.psp.

[10]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OL].https://std.samr.gov.cn/gb.

[11]今日苍梧.喜讯!梧州市3家六堡茶企业获认定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EB/OL].(2022-11-03)[2023-02-06].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jM3ODkwMg==&mid=2651134026&idx=8&sn=1c28039bd

458f8f213aac159482147c3&chksm=813ae5b3b64d6ca5d1b47e21e742c06d421e830223a6e9df3377a33aeaab57e579549f005a3a&scene=27.

[12]苍梧县统计局.乡村振兴促六堡茶产业兴旺的调研报告[EB/OL].(2022-08-05)[2023-02-06].http://tjj.wuzhou.gov.cn/tjsj/tjfx/t12916220.shtml.

[13]本刊编辑部.2021年中国茶叶出口再创新高[N].中华合作时报,2022-02-15(B02).

[14]黎敏,庞月兰,杨春,等.不同工艺六堡茶化学成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193-195,200.

猜你喜欢

高质量标准化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标准化简述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