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意蕴

2023-07-31李萌萌

东岳论丛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心主义文明人类

王 青,李萌萌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文明形态,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从单纯的“建设生态文明”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再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最终拓展到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绝不是字眼上的简单修饰,而是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发展与不断完善,凝聚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共识与绿色梦想,彰显了现代化道路的特征、特色与中国表达。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内涵

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丰富的生态内涵,具体体现在历史发展、本质属性和现实地位三个方面。在历史发展中,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本质属性上,生态文明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文明;在现实地位里,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趋势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崭新文明形态,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又一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①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版,第29 页。伴随着机械化大工业生产的进行,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当今社会,人类对各类能源和矿产的开发已达到极限,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和修复力也接近极限,生态系统的退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工业文明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下,依靠生态资源掠夺来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显现的矛盾愈演愈烈。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风险与挑战面前,如果人类继续走工业文明的老路,人类文明的进程将终结在不远的将来。生态文明的理念应运而生,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范式的转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自然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拓展了人类对自然和宇宙的认知。以清洁能源、生物能源、环保材料等为代表的低碳绿色产业,以细胞生物学、生命起源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方兴未艾,生态化生产方式蓬勃兴起,产业结构发生了绿色化转向,这是对工业文明将科学技术作为控制自然和支配自然的工具与中介的扬弃。生态文明回应了人民的期盼,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形态。

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 年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对当今世界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人类必须寻求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并首次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统阐述。2021 年在联合国环境署发表的《与自然和平相处: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污染危机的科学蓝图》中,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指出,人类正在向自然开战,这是十分愚蠢的自杀行为。我们鲁莽行事的恶果已昭然若揭:人类遭受深刻的痛苦、巨大的经济损失,地球上无数的生命被加速吞噬。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除此之外,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造成了气候变暖、台风、干旱等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危机严重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人类命运发展指明了方向,致力于解决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与生态环境之间产生的尖锐矛盾,为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将发展等同于单纯经济增长的观念居主导地位。这种“增长至上”的观念不能很好地反映生产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无法计算所付出的生态成本,由其引领的发展方式引发了资源耗竭、能源短缺等问题,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急剧恶化。同时,在“增长至上”的逻辑下,经济增长与财富积累联系在一起,社会层面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激化了社会矛盾,人与人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导致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工业文明的发展具有自身无法解决的弊病,在其内部孕育着更高文明的产生。生态文明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绿色发展观,不仅是一场绿色革命性变革,更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综合性问题。单纯只看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毫无意义,如果不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必将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与社会的疏远等问题,人类将无法进一步生存发展,社会也无法实现进步。

(二)生态文明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文明

资本的本性是扩张或死亡,资本主义能够使工业文明欣欣向荣,却无法解决工业文明所酿成的恶果,因此生态文明只能在社会主义国家产生。生态文明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文明,具体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力量,人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全面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历经一百多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总结出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这一宝贵经验和科学结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恶劣环境中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关系,积极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生态文明的战略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方略,特别是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战胜了一次又一次困难,创造了中国生态奇迹。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高度关注的“国之大者”,唯有坚持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才能切实发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巨大优势,切实担负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群众史观而非英雄史观。不管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者,还是在生活中厉行节约的普通人,都来自人民群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由“盼温饱”转向了“盼生态”。当前我国面临着污水排放、黑臭水体、垃圾成堆、雾霾天气等一系列较为恶劣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自然生态是公共产品,与每个人的生存发展紧密相关。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在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时,更应充分将人民群众发动起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汇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同时,要从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进而上升到理论政策,再回到实践层面,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政策指引人民群众开展新的实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①习近平:《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 年5 月5 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将历史与自然分割开来的错误观点,指出只要有人存在,那么自然史和社会史就无法分离,二者相互制约、交互影响,不存在剔除人类的自然史,也不存在脱离自然的社会发展史。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61 页。,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来源,也为人类提供生产资料来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23 页。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绿色视野指导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话语。

(三)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

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资本主义文明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存在方式上产生了或隐或显的巨大危机。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发展生态生产力。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是唯物史观发展规律的客观结果,文明的更替也是生产力快速发展与变革所推动的结果,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社会发展规律支配下,文明形态不断更迭。“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年版,第120-121 页。,这阐明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人作用于自然界从而获取所需的物质财富。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几乎无力与自然力相抗衡,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自然对人的束缚和枷锁。农业文明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缓慢,这个阶段人类虽然具有一定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此时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拉开了工业文明的序幕,人类生产力水平大大提升,开始逐渐摆脱自然的束缚,反过来压榨剥削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二元对立以及自然对人的惩罚。自然界的生态灾难提醒人们,人类必须实现从人与自然对立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同一状态的转变,生态文明这一人类文明崭新形态就此诞生。

2.促进人与人关系的发展,变革生产关系。工业文明是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种以资本增值为核心的文明形态,无论是人与人的关系,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都被资本的增长逻辑所牵制。生态文明作为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要对资本逻辑和资本主义展开批判。马克思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340 页。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产,也就是自然再生产的过程。人类具有再生产自然界的能力,也就是“人化自然”的过程。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资本家不断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资本家对劳动者进行剥削压榨,为的是获取大量剩余价值,这就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人的异化和自然的恶化,由“人化自然”走向了“自然的人化”。只有从本质上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这种剥削关系,才能改善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真正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

3.加快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改变人的存在方式。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意蕴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逻辑起点出发,落脚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存在形式上。从人的存在形态看,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形态,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个人在各个方面的充分或最大限度的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实现这一发展、铸就美好家园提供了导向。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中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推动着社会历史不断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可以说生态环境的改善程度是人的发展程度的自然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就十分强调“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使城市内部的水系、绿地同城市外围河湖、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②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127 页,第198 页。,为人民群众创造适合自由全面发展的生活空间。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思维

生态思维是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同进化、和谐发展作为价值取向的现代思维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具有的思维能力,是对唯物辩证思维方法的继承、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对传统的主客二分的超越,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迈向生态文明这一崭新形态作为目标导向。

(一)继承唯物辩证思维方法,坚持自然生态的内在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体现在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共治的辩证系统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发展观;树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辩证历史观等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成果。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共治的辩证系统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生态是一个统一的自然整体,整个自然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与人一样都是自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要素,从“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发展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从“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拓展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不仅丰富了生命共同体的意蕴,拓展了系统治理的各个要素,更体现出生态各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③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127 页,第198 页。。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大局观、全局观,运用系统思维寻求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之道。自然系统的各个要素是紧密相连的有机链条,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环节,甚至影响到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因此决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给生态环境造成长期性破坏。通过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的认知体系、空间规划体系、工程体系、监测评价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制度体系等措施,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共治”的系统思想,让我国生态呈现系统之美。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着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个相互矛盾的方面,它们相互对立、排斥,但又相互依存、转化。纵观新中国成立后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经历了从穷山恶水到绿水青山,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历史演进过程,生动阐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①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10 页,第56 页。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发展观,决不能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静止孤立地看待二者的关系,而应该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现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美丽中国的生态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双向发力,最终迈向生态文明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

树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辩证历史观。纵观人类文明史,生态环境的变化影响着文明的兴衰更替。若是破坏文明赖以发展的生态环境,即使灿烂的文明也将走向衰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就是因土地荒漠化而导致自身文明衰落的例证。只有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为文明繁荣提供环境空间,人类文明才能经久不衰。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世界文明发展史,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374 页。。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滥砍滥伐等人为因素,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森林遍布、山清水秀的黄土高原变得植被稀少、沟壑纵横。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天人合一”与“和谐共生”的生态整体观、“敬畏生命”与“仁爱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取之有时”与“用之有节”的生态管理观、“崇尚节俭”与“永续利用”的生态消费观等都是我国古代生态智慧的集中体现。

(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创新解决生态问题的现实路径

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同时为解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提供了途径。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们必须将创新思维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通过坚持绿色生产生活模式,推动绿色科技发展,形成生态文明法治体系等创新解决生态问题的现实路径。

第一,坚持绿色生产生活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一方面,我们要加快绿色城市的建设,注重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绿色发展模式。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既要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又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建设绿色建筑,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③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10 页,第56 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贯彻落实设计标准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应用智能化等绿色建筑理念,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节能、节水、节材的目标,最大程度上减少城市污染,同时要注重延长绿色建筑的生命周期,实现“百年住宅”目标。另一方面,推行绿色生活方式。所谓绿色生活方式是指在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厉行节俭、反对浪费,要求人们注重保护公共卫生,确立节俭生存观,克制自身“虚假的需求”,节制对物质的过度欲望。在日常生活中严以律己,逐步培养绿色化的生活习惯,合理处置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将垃圾分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绿色消费、绿色志愿的生活方式,在“增蓝”“护绿”上下功夫,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第二,推动绿色科技创新发展。长期来看,以科技创新解决生态环境建设所面临的难题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这需要充分发挥绿色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首先,要加快构建绿色科技创新体系,让企业成为绿色科技创新的主体,着力培养绿色科技创新龙头企业,深化企业参与绿色技术研发实施项目。同时拓展我国绿色消费市场,建立健全绿色技术产品和市场交易体系,增加绿色产品的供给。其次,要完善绿色科技创新产业链。绿色科技的研发、推广、应用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加快绿色科技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流通链的深度融合发展,健全绿色成果转化体系,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最后,推进环境科技管理政策创新。重点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政策的联动机制,促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中。

第三,形成生态文明法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①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47 页,第22 页。,要加快形成生态文明法治体系。首先,构筑完备的生态文明法治规范体系,“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宏大工程做出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的制度安排”②崔永杰:《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道德批判及启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5 期。。党中央应不断完善生态立法,加快环境资源法律法规的系统化,在法律层面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红线、设置底线,用法律制约人民群众的行为,营造全体人民遵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其次,加快形成完备的生态文明法治实施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水、土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因素在内的法制体系,只有在执法、司法、守法的各个环节真正贯彻落实相关法律制度,才能卓有成效地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再次,加快形成严密的生态文明法治监督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同时,更应注重相关法律的执法效果,办好环境司法案件,在全社会形成多主体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进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效能。最后,加快形成有力的生态文明法治保障体系。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法治思想,深化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工作,“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③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47 页,第22 页。。

(三)超越传统的主客二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人类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之争,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这两种观点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人类中心主义”颠倒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自然中心主义忽视人的主体性,二者都不可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特征,超越了传统的主客二分,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起来,进而实现和谐共生。

“人类中心主义”颠倒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评判标准,“认为满足人类的主观需要是自然界的意义和价值所在”④王雨辰,夏襄君:《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东岳论丛》,2022 年第1 期。。“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视为唯一有价值的存在,将其他存在视为工具性存在,这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首要原因。因此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中心主义”只关注人类的利益,完全不考虑其他物种的利益;另一方面,将人类看作高于其他物种的存在,进而把其他物种排除在道德关怀之外。“人类中心主义”过于突出人的主体价值,忽视自然的价值。但是,自然先于人的存在,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马克思指出,植物、动物等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55 页。。“人类中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利益,忽视了自然对人类的制约作用,颠倒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中心主义忽视人的主体性。自然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持批判态度,主张人类只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生物是平等的,并不具有优越性。自然中心主义认为正是人类自认为具有优越性,毫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的利益,这种“人类中心主义”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主张重建以自然为中心的价值体系,以此取代“人类中心主义”。不可否认的是,自然中心主义强调要尊重自然,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要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生态环境问题如此严峻的今天,自然中心主义在维护自然的利益、促进人类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自然中心主义从“人类中心主义”这一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分强调自然的价值,极端贬低人的地位,从而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和主体意义,必然会限制人类的发展。

从片面强调人或自然的优先性转向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我们“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 年7 月2 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23 页。。在人与自然关系现有的理论中,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自然中心主义,都过于偏执。他们主张的中心主义不同,但其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即一方成为中心,另一方滑落边缘。不管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自然中心主义,都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要达到两者共生,共生也就意味着人与自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片面强调人或自然的优先性转向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布局从“两个文明”发展到“三位一体”再到“四位一体”,进一步拓展到包括生态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了“五大文明”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特征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国家战略和国际视野三个方面。在国内层面,其生态特征表现为践行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国际层面,其生态特征表现为共同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格局。

(一)践行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③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187 页。这为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尊重自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规范。尊重是指尊敬、重视,在古汉语中,尊重是指将对方视为比自己地位高而具有重视的心态及言行,但是现在已逐渐引申为平等相待。自然本就是高于人类、先于人类的存在,不论是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价值维度等方面来说都是如此。在历史上,自然孕育了人类,是生命之母;在现实中,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都要依靠自然界,自然界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在价值维度上,人类社会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的生态系统处于同一个“生态圈”,一方波动必然殃及另一方,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历史一次又一次用事实证明,不尊重自然只会自食苦果。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我国在治理沙化、涵养水源、植被绿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人类只有从内心深处将尊重自然作为必须遵循的伦理规范,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生态文明建设增添绿色生机。

顺应自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顺应是指顺从适应,顺应自然的基础和前提是充分了解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体现了这一生态智慧,荀子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认为天有运行规律,人有能动力量,天和人的力量有各自作用的范围。老子也曾指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道德经·第七十三章》),认为符合自然规律的事物,不用与其他事物相争也能取胜。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反省自身对自然的所作所为,反思自己曾走过的生态“弯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掌握自然界内部运行规律的历史。顺应自然还应该在认识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基础之上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发挥。人类面对自然并不是毫无办法只能被动接受,可以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之上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客观规律,创造人类需要的人化自然。

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人类不仅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人,更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受害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①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10 页。。人类应对自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保护。在保护主体上,提升从微观主体到宏观主体的不断重视,个人、企业、社会、国家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各国,都应积极承担保护自然的责任,也都有保护自然的义务;在保护措施上,发挥从宏观战略到微观落实的耦合作用,国家要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各级有关部门、各个社会主体都应积极落实,共同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我们只有真正将保护自然落到实处,才能建设成为人民向往的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生态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要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这就要求我们重塑生态治理话语,调整生态治理结构,创新生态治理制度,为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重塑生态治理话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先后完成了站起来,解决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问题;完成了富起来,解决了贫穷就要“挨饿”的问题;迎来了强起来,将要解决失语就要“挨骂”的问题。尽管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在国际社会已经拥有一定的话语地位,但是一些西方大国凭借着话语霸权肆意扭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挨骂”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话语权与话语体系是国家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象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②《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 年5 月19 日。。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话语体系也要根据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进行重塑。“生态文明建设做好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加分项,反之就会成为别有用心的势力攻击我们的借口。”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360 页。在重塑生态治理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应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传播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声音,用蓝天碧水净土的美好形象回应西方一些居心叵测、别有用心的攻击言论,以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为契机,进一步发展生态文明话语体系。

第二,调整生态治理结构。生态治理结构调整是减少污染物排放,从污染治理末端转向污染治理前端的根本之策,突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互促进的必然要求。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等方面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进行生态结构调整的主要领域。在产业结构方面,我国大力推进建材、铸造和煤化工等行业的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和布局优化,减少“黑色”产业,实现传统行业的绿色转型。在能源结构方面,我国严格控制新建燃煤项目,提高清洁能源的供应保障能力,利用财政税收优惠、水电价阶梯激励、清洁取暖政策补贴等措施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在交通运输方面,城市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减少道路车流量,推动实施新车碳排放标准;提升铁路货运占比,压缩公路运输量。在用地结构方面,我国重点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消灭裸露荒地,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等国家公园陆续设立,我国森林蓄积量不断提高,生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第三,创新生态治理制度。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场涉及思维方法、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更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我们党必须在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基础上,根据面临的现实问题不断进行生态治理制度创新,才能积极应对生态环境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一方面,大力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这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保障。在进行生态保护制度创新过程中,既要立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规划,又要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创造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另一方面,创新生态治理区域合作制度。在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时,各地区要做到联防联控、一体谋划、一体部署,积极构建地区城市间的交流互动平台,加强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等多层次的信息互通,凝聚生态治理合力。同时还要加强国际交流,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借鉴国外在生态治理方面的经验,推动我国生态治理制度的创新。

(三)共同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是各个国家的共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国始终秉持全球视野,增强建设动力、凝聚治理合力、提升应对挑战行动力,积极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治理。

推进生态文明,增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中国是全球环境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在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气候变化导致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何解决气候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紧迫的课题。在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方面,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承担责任,制定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规划表,并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推进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向着合作共赢方向发展。在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中国采取多项措施保障“一带一路”的建设,将绿色作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底色,大力推动周边国家高质量发展,构建绿色合作的国际网络。

坚持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世界现代化进程随着资本逻辑的发展而不断扩张,在资本的驱使下,人类不断将自然财富、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物质财富,并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态殖民。然而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带来的是周期性的金融危机,在各国矛盾尖锐化的同时,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愈发凸显出来。当前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治理危机,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凝聚合力才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出路。事实一再证明,单边主义、甩锅现象、“零和博弈”思维不可取也不得人心,各国应携起手来积极维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巴黎协定》等多边合作成果,共同提升全球环境治理水平。

增强责任担当,提升应对环境挑战的行动力。在世界范围内,西方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有所差异,处于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曾以掠夺的姿态,肆意破坏生态环境来支撑本国的工业化发展,因此发达国家应承担相应的历史责任。我们也要注意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能力方面确实存在差异,发达国家在科技、管理、资金、能力等方面与发展中国家相比都略胜一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①《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民日报》,2021 年5 月2 日。。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注重本国生态治理的基础上也重视国际合作,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中国主张、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

“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②《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人民日报》,2021 年4 月21 日。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项创造性、创新性的伟大成果,对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与资本主义文明倡导的冷战思维以及零和博弈不同,人类文明新形态倡导的是“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③《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人民日报》,2021 年4 月21 日。。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实现了从“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到“命运共同体”的转变,表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等;实现了从“就环境谈环境”到“跳出环境谈环境”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从更加宏阔的视野来理解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直接涉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幸福以及国家总体安全的构建,因此更是一个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社会问题、国家安全问题。

猜你喜欢

中心主义文明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论我国实体中心主义的非法证据排除模式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习近平外交思想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回应与超越探析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法益中心主义的目的解释观之省思
对不文明说“不”
A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licts in the Poem “Sn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