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化心肺康复运动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2023-07-30方宁潘培茜杨林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14期
关键词:躯体心肺精准

方宁 潘培茜 杨林飞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危害全球人群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报道显示,全球每年的心力衰竭发生人数高达2250 万,且每年以200 万新发患者的速度递增[1],其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占大多数,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最终归宿和最主要的死因[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无有效的药物进行根治,给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探索适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状态的适度运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整体医学认为人体机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呼吸、循环、代谢相互配合,而心肺运动功能是最能体现整体医学调控的核心,应对心肺、血液、循环等多系统实施连续动态变化观察[4]。为了避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过度和过低的现象,选择个体化的有效安全运动强度,可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的提高,减轻疾病生理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选择精准化心肺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20 年10 月—2022 年9 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 例,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纳入条件:①年龄≥18 周岁。②按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临床诊断标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5],且患者处于疾病稳定期;③符合美国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的II~III 级[6],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30%~40%之间;④能进行正常的语言沟通交流,对书面文字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排除条件:①最近1周内有进行性呼吸加重的表现,或低强度活动即出现明显的缺血等表现;②有急性或慢性严重躯体性疾病,如恶性肿瘤、胸廓畸形等;③近3 周内发生血栓症、血栓性静脉炎;④近3 周内发生心肌梗死;⑤存在主动脉瓣、二尖瓣狭窄、心肌炎、活动性心包炎等;⑥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剔除条件:①未完成护理全程干预的;②因各种原因退出本次研究的;③失访患者。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失访2 例,观察组失访3 例,最终对照组有效例数48 例,观察组有效例数47 例。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事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次研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符合医学伦理要求。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康复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由责任护士负责指导进行每天的康复锻炼,锻炼程度和时间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自我感觉确定,主要锻炼的内容为“床上-坐起-床旁-病房”的运动过程。首先每次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在床上由平卧位缓缓坐起,坐姿维持15 min 左右,在患者无不适症状后,由家属协助患者挪动到床旁,在床旁维持坐姿10~15 min,双腿下垂;如无头晕、乏力的症状,由家属协助患者先在床旁站立,适度走动;如无气短等症状,可以转为在病房内走动。出院后每周电话随访2 次,了解患者锻炼情况,并对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准化心肺康复运动,干预方法如下:

(1)心肺运动试验:采用具有十二导联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气体交换等功能的心肺运动测试系统,每次进行心肺运动测试前通过多流速气流定标,以及氧气、二氧化碳高低浓度点两点系统自身定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后,首先平卧进行十二导联静态心电图测试,然后坐位姿势完成心肺功能检查,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症状限制性的踏车运动。同时记录血氧饱和度、肺通气、气体交换等指标数据。

(2)精准化心肺康复运动方法:设定基于心肺运动的适度运动方案,运动方式依据医疗级别的功率自行车;在进行功率自行车运动前先休息3~5 min,然后进行3~5 min 的热身运动,运动强度根据年龄、性别、估计的功能状态设定运动强度在Δ50%功率左右,Δ50% 功率 =(无氧阈功率 -功率递增速率 ×0.75)/2+(最大负荷功率-功率递增速率 ×0.75)/2[7];运动强度的递增设定在10 min内达到症状限制性的极限状态,康复运行结束后静坐5~10 min 进入平静状态;运动频次根据机体的功能状态和反应强度制定为 每天1~3 次,每周3~5 d;持续3 个月。

(3)其他辅助运动方式:每次进行功率自行车运动后进行八段锦、健康操等运动方式作为辅助运动方式,每天2 h 左右。

1.3 评价指标

(1)心脏功能评定:干预前后,采用心脏彩超测定两组患者心脏功能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8]。

(2)躯体症状评分:采用心力衰竭症状状态问卷评估患者的最近一个月以来的躯体症状评分。该问卷由Heo 等选择Memorial 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中选择常见的7 个症状条目组成[9],包括日间呼吸困难、平卧呼吸困难、疲劳或精力不足、胸痛、下肢水肿、夜间入睡困难、头晕或者失衡。每个条目0~12 分,得分范围为0~84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躯体症状越重。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64[10]。

(3)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评定生活质量[11],评定近1 个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该量表包含情绪、体力限制、症状和社会限制4 个维度,共有21 个条目,每个条目0~5 分,得分范围为0~105 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越低。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 0.851~ 0.912[12]。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进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脏功能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LV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LVEF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LVEF 比较(%)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躯体症状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躯体症状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躯体症状得分比较(分)

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精准化心肺康复运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躯体症状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功能性或者结构性的心肌损伤造成的心脏射血功能或者心室充盈受损,造成长期的心功能衰竭,病症可以表现在心脏瓣膜、心肌等部位,临床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出现心悸乏力、呼吸困难、头晕等心脏功能减退和躯体症状加重的表现[13]。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基于心肺功能运动制订的精准化适度运动方案干预后,观察组LVEF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该模式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这可能是由于采用功率自行车康复锻炼,及基于功率计算采用适度锻炼的原因,研究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增加患者肺通气量和肺摄氧量,通过肺泡的呼吸运动,改善肺泡的顺应性,促进了心排出量,有利于改善LVEF,使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高[14]。研究表明[15-16],吸气肌锻炼结合有氧呼吸运动可以有利于改善患者肺部呼吸功能和运动能力,通过提高心肺的适能水平、心肌有氧代谢能力、肌凝蛋白ATP 酶活性水平,从而增强心肌收缩能力,心排出量的增加,另外,还可以促进肌肉氧化酶的活性,促进骨骼肌的收缩,增加机体对血液中氧的摄取能力,改善心肺大动脉中动静脉压差,提高患者机体的心肺功能储量,有利于增强患者的心肺耐力和外周肌力,提高患者的心肺康复能力,促进疾病的预后。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基于心肺运动精准化运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 有所升高,这提示本次研究基于心肺运动精准化运动干预并未加重患者的左室重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心肺肌耐力和力量,与胡小红等[1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干预后,观察组躯体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基于心肺运动精准化运动干预能有效地降低躯体症状。这可能与心肺功能得到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等因素有关。另外,通过长期的心肺运动,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膈肌和腹肌的收缩功能,改变患者不良的呼吸模式,增强呼吸深度,提高肺泡通气量和交换程度,降低通气阻力,从而促进患者的呼吸能功能的改善和提高。

3.2 精准化心肺康复运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长期的心功能衰竭,长期的心肌受损、体内液体潴留等,临床上常因为运动耐力的下降,导致呼吸短促、行走能力受限,从而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最终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18]。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目标。本次研究中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采用精准化心肺康复运动干预有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与袁丹丹等[19]的研究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基于心肺运动精准化适度运动干预采用适合个体适度的运动,可以减轻患者肢体末梢水肿,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受能力,同时,精准化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增强食欲,减轻患者疾病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适度运动的康复锻炼也有利于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供患者应对疾病的能力,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精准化心肺康复运动根据个体患者设置适度的运动方案符合科学合理运动规律,合理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确保了患者康复运动的安全和康复效果,这些均促进了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发现精准化心肺康复运动有利于提高患者心脏功能、降低患者的躯体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简便易行。但本次研究由于受到研究地区的限制,纳入对象局限,研究的指标较少,在以后的研究中还需扩展研究指标,进一步深入探讨心肺运动精准化运动具体相关内容和护理促进措施。

猜你喜欢

躯体心肺精准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小象接受心肺复苏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现在干什么?
精准的打铁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