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都市工笔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造型特色研究
2023-07-30周诗佳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思想的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化出现大融合。女性在社会中扮演各种角色,发挥重要作用,地位逐步提高,因此以女性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层出不穷。工笔人物画的创作风格及方式更加多元化,都市题材的工笔人物画主要呈现当代都市人的生活风貌、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等,许多画家聚焦都市女性形象,使用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表达方式等表达深层次的精神内涵,真实反映都市女性形象及社会的繁荣景象等,突出时代特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文章分析代表性当代都市工笔人物画家的优秀作品,归纳提炼女性形象的造型特色,以发挥对未来中国工笔人物画发展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当代都市工笔人物画;女性形象;造型特色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5-0-03
1 当代都市工笔人物画的概念
中国当代都市工笔人物画是画家以工笔人物画为载体,展现当代都市人的生活状态,强调都市意识[1]的绘画类型。都市工笔人物画的创作灵感源于都市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画家立足都市选材,画面反映都市人真实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最终达到表现都市人精神状态、关注现实社会以及反思各种社会问题的目的。
2 都市工笔人物画的兴起与发展
都市工笔人物画侧重于表现都市人的生活场景、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发展现状,探究都市人的精神状态,反映画家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引人深思。
绘画作品是映射社会、文化面貌的一面镜子。中国画在唐代趋于成熟,作品逐渐关注现实因素,出现了宗教题材、世俗题材等类别的画作,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稳定、繁荣的社会。
当下,我国都市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各地都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城市空间、城市景观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等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并且社会生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大众审美。都市工笔人物画家通过绘画表现都市生活,表达自身对都市生活的思考和感受。城市化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影响,都市工笔人物画迎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及时代潮流,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审美。
都市工笔人物画的创作题材从传统题材转向契合时代背景的题材,如当代都市生活题材、都市人物题材、民族题材等。创作工笔人物画,一方面能启发画家思考和探索当代城市化进程,研究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等,真实反映当代生活,引发观者思考。另一方面,继承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优点,学习西方绘画思想中的精妙之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使当代都市工笔人物画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朝全新的方向发展、前进。
3 都市工笔人物画代表画家的女性形象造型特色
隨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新时代女性形象深入人心,除了造型上的新,大众对女性的精神层面也有了新的理解。无论是女性的造型还是精神,都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画家在造型审美表现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大众审美随之发生变化。随着西方艺术传入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理念受到一定的冲击,中国画也开始吸收西方绘画的精髓,逐渐形成中西合璧的绘画风格,这促进了工笔人物画中女性形象的发展[2]。中西方绘画语言相互交融、碰撞,造就了与以往不同的艺术景象。在学习西方绘画优点的同时,不应该摒弃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思想,要把握好度,使两者相互转化,促进当代都市工笔人物画不断进步。下文具体分析代表性都市工笔人物画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造型特色。
3.1 何家英作品中女性形象的造型特色
在当代著名工笔画家何家英的作品中,女性形象主要采用写实的造型方式。何家英的作品带有明显的东方风格,继承了传统工笔人物画的造型,同时借鉴西方的造型技巧,融入西方素描造型,两者融会贯通,并且还展现出画家的主观精神,表现出工笔人物画风格向当代转变的趋势。以《酸葡萄》《秋冥》等作品为例,画中的女性娴静清纯,似在凝望,又像在沉思,从她们的目光中可以看到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何家英曾说过:“不能把女性看作被审视、被欣赏的对象。”艺术家所追求的不能只是形的一致,思想上也要一致,要充分诠释女性的美,更要表达出尊重女性的思想。何家英除了对传统工笔画有独到的见解外,对西方绘画也有自己的心得。他认为,继承传统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一直致力于寻找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平衡点,希望能找到中西方绘画的共通点和契合之处。
3.2 庄道静作品中女性形象的造型特色
庄道静与何家英不同,她画中的女性形象主要呈现出意象人物的造型特色。其女性形象根据画家主观意志和人物形体特征加以夸张、变形,除了意象变形,还运用夸张概括的绘画方式对客观人物造型进行变形,从而传递画家的主观思想,并且意象人物造型一般有平面化、装饰化的特色。在作品《潮·美甲》中,庄道静描绘了都市女青年逛街、交流的画面。她把视线投向受都市女性青睐的美甲店,女孩的神态被描绘得活灵活现。画面展现出都市人物的特点、心理活动、神情等,彰显了人们对都市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整体造型方式既不失工笔画的“工”,又体现了工笔绘画的写意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代都市女性对都市生活的热爱。庄道静的人物造型大胆前卫,既借鉴了西方古典绘画中的元素,又应用了中国传统佛造像的造型手法等。她敢于对画中人物进行夸张造型,在取舍方面有自己的坚持,独特的审美意象使她的作品展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庄道静的画作极其注重平面化处理,同时运用色彩和图案,强化装饰性效果,她在一笔一画之间融入了对当代都市生活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表现出当代女性真实、细腻的特点,展现出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对女性形象的理解,生动诠释了绘画艺术的当代性。
3.3 张见作品中女性形象的造型特色
从张见的绘画中可以看到超现实人物的典型造型。张见不注重刻板再现人物,他擅长对所描绘的人物形象进行主观夸张变形,但他的变形是以美为基础的,展现出都市女性高雅、柔美的气质,具有静谧、怅惘、慵懒的感觉。张见习惯从当代都市青年的视角出发,展现对都市生活的感悟与情绪,对当代都市人的精神状态进行视觉呈现。他的作品结合中国传统艺术理念和西方艺术理念,借助主观的处理及独到的审美意识,呈现出与前人不同的风格,形成一种独特的工笔人物画风貌,人物造型具有超现实的特征。他采用超现实人物造型的手法使人物形象塑造为其主观意识服务,追求个体化的观念表达。他的作品整体营造了一种纯美的新意境,作品基调如梦似幻,具有象征意义和当代特色,很好地平衡了传统中国画和西方绘画理念。
4 都市工笔人物画女性形象对传统仕女画的传承与发展
4.1 传承与延续
古人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儒道互补、真善美合一为艺术追求的理想境界”[3]对艺术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历史悠久,经历了诸多变化。从魏晋到隋唐,工笔人物画逐渐发展到顶峰,有许多关于人物画的理论传世,如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传神论”等都是对造型的概括性阐释。
形是人物画的基础,没有造型,就不能做到神似。形能达意,造型可以传递出客观对象内在的精神。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古之画,或遗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这说明了人物画中造型的重要性,形和气韵相辅相成,有形得以有气韵,两者之间关系微妙。
传统工笔人物画中有许多以女性为素材的作品,其中传统仕女画就直观体现了中国美学理论,如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通过描绘人物姿态和神情传递出画中人物的心情等。该画描绘六名仕女夏至时赏花之景,仕女衣物华丽精致。通过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突出人物在画面中的地位,六人的主次布局安排巧妙,远近人物互相呼应。画家根据主观情感构图、描绘,无论是逗狗、执扇、拈花自怜等体态的表现,还是嬉笑、发呆等细微情态的展现,都融入了画家自身的理解,侧重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中国仕女画有着自己的造型模式,这种造型方法也有自己的理论,同时各个朝代对女性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如六朝时流行的“秀骨清像”,唐朝时流行的“丰腴圆润”,宋元时期追求的“清雅高古”,都反映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女性的形象特征。
4.2 发展与突破
随着时代的变化及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女性地位显著提高,新时代女性形象深入人心。因此,无论是精神上还是造型方式上,女性形象都展现出新的特点。
20世纪初,中国画开始转型,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等人提出改良中国画,主张向西方学习写实主义绘画。由此,“融合主义”出现,倡导融合中西方绘画理念,探索中国画的新道路。徐悲鸿、林风眠、蒋兆和等画家大胆尝试,他们倡导站在西方写实主义的立场上去改良中国画,如徐悲鸿提出的“新七法”。自此,西方写实主义绘画及造型系统在中国流传开来,西式学院派写实方法逐渐被运用到中国画的人物造型上,绘画呈现出中西融合的发展趋势;全因素的素描造型也受到中国画的影响,线性素描出现。都市工笔人物画画家一般受学院教学体系的影响,接受过系统的线性素描训练,所以其作品中的人物造型方式也受具象造型的影响,将西方写实造型与中国传统造型相结合,由此形成新的工笔女性形象造型特色。
随着时代的变迁,画家在造型审美表现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大众审美也发生了变化。西方绘画观点影响了当代画家,中西方绘画语言交融、碰撞,造就了不一样的艺术景象。画家把握好度,促使工笔人物画造型方式变得多元化。女性形象造型方式的传承和创新,给工笔人物画创作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在当前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画家们需要推陈出新,但在此之前,更需要积极吸收和发扬传统工笔人物画的优点,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5 结语
当代工笔画家与时俱进,其创作在题材、材料、技法上都实现了突破。都市女性是当代工笔人物画的热门题材,主要围绕一个“美”字创作,注重展现当代女性的独立美、真诚美、自信美。
广大画家创作的都市工笔人物画顺应时代潮流,在继承传统工笔画优点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引發了都市人的关注和共鸣,推动了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都市题材工笔人物画呈现了当代都市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反映了社会风貌及各种社会问题。在女性形象造型方面,都市工笔人物画在继承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造型观的基础上,融入西方优秀的绘画思想,从造型到精神,从表面到深层,展现出当代女性的自立自强,引发了受众的共鸣。未来,当代都市工笔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还将进一步创新,进而深刻反映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 郭姝.当代都市题材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研究[C]//中国创意设计年鉴·2020-2021论文集.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22:65.
[2] 李颖.中国工笔人物女性形象的发展与创新[J].大众文艺,2016(7):62.
[3] 聂振斌.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转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64.
作者简介:周诗佳(1999—),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