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B站学习类视频弹幕互动研究
2023-07-30赵佑晨
摘要:近年来,以B站为代表的视频平台吸引青年群体在线学习的现象引发社会关注。学习类视频的内容往往是大众关注的主要对象,而视频中的弹幕互动行为与特点,以及产生的效果却常常被忽视。探究学习类视频中的弹幕互动行为有助于视频创作者了解受众特征,改善平台内容推荐策略和算法。文章选取B站头部学习博主视频,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出发点,借助内容分析法,探索B站学习类视频中用户的弹幕互动行为特征及效果。结果表明,青年群体借助弹幕互动,不仅在虚拟空间的集体狂欢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还通过符号建构进行身份认同,凝结情感,形成群体意识。学习类视频的弹幕互动营造了良好的线上学习氛围,对创作者持续输出高质量的知识内容产生了推动作用,对实现平台集体智慧的增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互动仪式链;学习类视频;弹幕;B站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5-00-03
1 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弹幕”一词原为军事用语,现主要指视频观看者将个人观点、看法发送到屏幕上形成子弹般“幕布”的一种交互方式[1]。区别于传统视频评论方式,弹幕是群体协作的产物,是同步或不同步观看视频的用户的观点集合。弹幕具有较强的即时性、参与性、交互性、反馈性[2],其中包含了大量用户的认知与情感,对弹幕进行挖掘可为数字传播带来新机遇。
目前,有关弹幕的研究主要将弹幕视为一种文化现象。王敏等人从影视内容与观影者感受两个方面进行情感分析,利用情感分析技术提取弹幕、字幕中包含的情感关系,挖掘视频内容特征与用户情感特征之间的关系[3]。除弹幕与视频、观众等相关性分析之外,针对弹幕本身的研究成果也开始显现。有关弹幕文化特征的研究较多见,部分学者发现弹幕中包含着诸多类似“粉丝文化”[4]等青年亚文化群体,他们通过弹幕互动获得身份认同,使弹幕文化扩散到网民的日常生活中。
并且,部分学者将弹幕放在学习情景下进行考察。已有研究证明,在线学习平台的弹幕功能对研究用户的学习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弹幕对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影响显著[5]。因此,有学者提出将弹幕功能迁移至经典在线教育平台MOOC,认为视频播放与弹幕滚动的同步性易促使学习者产生共鸣,增强其临场感,弹幕可能是未来在线教育主要功能之一[6]。
但目前对学习类视频弹幕的研究,还没有从互动仪式角度出发进行探究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是关于情境的理论[7],常被用作研究群体活动,其核心机制是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B站是一个基于趣缘群体而形成的社交视频网站,其用户往往有着相似的兴趣和需求,对其弹幕互动行为的研究适合从互动仪式链理论出发,探究学习类视频中弹幕互动行为的特征与效果。
2 研究对象
互动仪式链理论常被用作研究群体活动,揭示个体汲取情感能量、参与社会互动、获得群体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规律[8]。本文结合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通过对四个要素的分析,得到学习类视频弹幕互动的特点,并分析互动仪式完成后产生的四种结果。
本文从个案分析切入,运用参与式观察与内容分析法,深入分析B站用户观看学习类视频的互动仪式链。选取B站的学习博主“剑桥的小里森”作为研究对象,该账号目前拥有62.1万个粉丝,获赞量达258万次。截至2023年6月5日,“剑桥的小里森”共发布视频作品127个,累计播放量达2638万次。笔者对该账号发布的Vlog作品进行参与式观察,研究学习类视频弹幕互动行为、内容以及效果。
3 研究发现与分析
弹幕文本是伴随着视频内容产生的,通过对弹幕内容的分类和具体分析,可以得出弹幕互动行为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本文将弹幕分为与视频内容相关的弹幕和与视频内容无关的弹幕。
3.1 与视频内容相关的弹幕
与视频内容相关的弹幕类型和内容如表1所示。
3.2 与视频内容无关的弹幕
与视频内容无关的弹幕类型和内容如表2所示。
3.3 结果与分析
从“剑桥的小里森”的学习类视频中提取的样本弹幕中,273条是与视频内容有关的弹幕,61条是与视频内容无关的弹幕。这表明用户在进行弹幕互动时,弹幕内容大部分是基于视频内容本身的。
在与视频内容有关的弹幕中,占比最大的是讨论内容的弹幕,占比42.9%,其次是“语气词/颜文字”型弹幕,占比33.3%,其他依次为“提问+回答”型和解释说明型,分别占比15.8%和8.1%。这与以往大众印象中弹幕内容更多为“吐槽”“解构”等社交对话的话语特征不同[9],说明在弹幕互动过程中,用户倾向于用直接表达情感的方式讨论共同关注的内容。通过表达对UP主颜值、声音的喜欢,对视频内容的夸赞,来彰显自己的个性,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时引发他者的共鸣,产生“共享的情感状态”[10],获得情感能量。
在与视频内容无关的弹幕中,占比最大的是聊天型弹幕,约占34.4%,其次是符号型弹幕,占比31.1%,其他依次是签到型弹幕和与视频内容无关的弹幕,分别占比24.6%和9.8%。这说明在学习类视频的弹幕互动中,并非所有用户都将发弹幕视为了解视频内容、分享个人观点的途径,而是将弹幕作为一种社交工具的特性放大,利用弹幕结交新的朋友,或是寻求身份认同,甚至将弹幕作为情感宣泄的出口,故意引战等。这些弹幕会对其他观看者造成干擾,影响观赏与学习体验,也违反了平台的弹幕礼仪。
4 研究结果
4.1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学习类视频弹幕的特征
4.1.1 虚拟在场
柯林斯互动仪式链首先要求互动主体身体在场,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个互动场所,同时主体间互相产生影响[11]。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视频网站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虚拟在场的平台,能够满足人们打破时空限制,进行交流与互动的需求,学习类视频的观看者可以通过发送弹幕完成与视频制作者及其他观众的互动。
4.1.2 身份区隔
在互动仪式链中,群体产生共享情感的前提是产生身份认同。事实上,用户在频道选择、关注度、内容订阅方面的差别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相同群体的聚集,同时为其他群体设置隐形区隔,形成“局内人”与“局外人”的标签,并且产生群体内部特殊的话语机制,形成群体中强烈的身份认同感。例如,在学习类视频弹幕中常常会出现报校名、“还有xxx天考试”的内容,这类弹幕表达了参与者对学生身份的认同。
4.1.3 共同关注的焦点
学习类视频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画面、声音、内容三个方面。UP主的形象、学习环境、UP主的声音、背景音乐、知识内容等都是用户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些要素体现了受众的需求与喜好,对其进行讨论是产生弹幕互动的重要途径。
4.1.4 共享的情感状态
用户在观看学习博主的视频时,倾向于在共同关注的焦点上发送弹幕,特别是相对容易共情的场景。例如,新学期刚开始时期待兴奋的心情、学习时焦虑疲惫的状态、查询成绩时紧张忐忑的情绪等,用户在参与弹幕互动的过程中可能产生“集体兴奋”,进而达成共情传播,共享情绪与情感体验,促使视频播放量飙升。平台应抓住用户共情的特点,适时推送与引流。
4.2 学习类视频弹幕的效果
4.2.1 群体团结
随着参与者建立互信,彼此认可,较强的集体参与感和成就感促使他们愈加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成员身份。在观看学习类视频时,用户会发送弹幕讨论关注的焦点,吐槽视频中的内容,在交互过程中寻找与自己观点一致的弹幕,反击与自身意见不一致的弹幕,增强学習参与感与归属感。值得注意的是,成员身份从“我”向“我们”转变,不仅体现出虚拟平台上个体向群体的转变,更折射出基于文化认同而产生的身份认同,这对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具有深远影响。
4.2.2 个体情感能量
在弹幕互动仪式中产生的情感能量是指受视频内容和他人弹幕表达感染而产生的一种满怀热忱、积极进取的感觉。在学习类视频弹幕互动的过程中,观看者不断积累学习陪伴感,互相加油打气,汇报学习进度,分享学习感受,能够缓解学习过程中的枯燥孤独感,对个体正向情感能量的积累产生积极影响。随着视频播放量与弹幕数量的增加,这种互动行为继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增强用户的自律意识,而且个体的情感能量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并伴随着平台的独特优势、智能算法将高强度的情感积累到后续的仪式中。
4.2.3 社会关系符号
当参与者用充满个人思考和情感能量的话语对共同体身份进行更为具体和深入的描述时,话语和情感更为聚焦,进而能代表群体的关系符号便被创造出来,社群成员在互动中反复使用这些词来加强成员之间的纽带。在学习类视频中,学习博主会呈现一些广告“恰饭”镜头,社群成员往往基于对博主人设与视频内容的认可,发出“让他恰”的弹幕,表达对博主做视频不易的理解,通过使用群体符号体现粉丝对视频创作者的认可与维护。
4.2.4 道德感和集体荣誉感
经历过集体兴奋的弹幕参与者在弹幕互动过程中获得了正向反馈,会积极维护当前场域的秩序,并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从而产生一定的道德感和集体荣誉感。弹幕互动仪式链中的道德感和集体荣誉感尤其表现在参与者普遍尊重群体符号和对破坏群体团结的人产生正当的愤怒,并做出反击和举报等行为来维护群体团结。当学习类视频弹幕中出现质疑学习博主分享的内容以及故意抹黑、恶意比较的内容时,弹幕便会刷屏“不喜欢请左滑”的内容,并纠正与批驳有着明显错误或是不文明的弹幕,体现群体维护学习博主形象、具备较强的道德感、营造良好的学习类视频氛围的特征,有助于维护互动仪式有序进行。
5 结语
本文选取B站中的学习类Vlog视频,通过构建弹幕互动仪式链分析用户互动行为、互动效果,结合内容分析法研究群体互动机制对用户情感的影响,并将分析结果呈现出来。研究得出,互动仪式对用户的情感有一定的影响,视频制作者可以通过引导互动仪式来激发用户产生情感共鸣,进一步影响视频的热度。视频平台则更需要关注用户的群体特征,抓住情感爆发点,探索出更具个性化的、更精准的推荐算法。
参考文献:
[1] 诸葛达维.互联网时代的弹幕电影分析:基于互动仪式链视角[J].新闻界,2015(3):2-6.
[2] 赵宇翔,张轩慧.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弹幕视频网站信息构建评价[J].情报资料工作,2017(3):42-51.
[3] 王敏,徐健.视频弹幕与字幕的情感分析与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9(5):109-119.
[4] 张建敏.媒介技术驱动与粉丝文化表达变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4):34-39.
[5] 杨九民,吴长城,皮忠玲,等.促进学习还是干扰学习:弹幕对学习影响的元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9(6):84-90,120.
[6] 李海峰,王炜.弹幕视频:在线视频互动学习新取向[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6):12-17.
[7] 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图书馆,2009:79-80.
[8] 周瑞.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弹幕视频互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9] 黄慧仙,朱洁.弹幕族对弹幕语言的意义建构与心理需求[J].青年记者,2015(27):73-74.
[10] 张舒涵,戚如强.互动仪式链视域下弹幕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基于Bilibili纪录片《这就是中国》弹幕的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41(2):132-139.
[11] 魏来,王伟洁.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视频网站弹幕信息情感分析:以Bilibili健康科普类视频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45(9):119-126.
作者简介:赵佑晨(2001—),女,江苏扬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南京邮电大学省级大创项目“数字劳动视域下网络游戏直播的调研及规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10293124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