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策略
2023-07-30张春兰
张春兰
【摘 要】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适时渗透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直观感知和体验,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其助学效果也更为突出。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有很多融合点,教师可以在课程资源开发、生活对接、实验组织、训练设计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引导学生开展更多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 整合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能够对学生形成多点冲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教师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注重与学生生活对接,创新数学活动的形式、设计拓展活动、增加趣味活动内容,对综合实践活动教程做创新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对趣味性、开放性、操作性强的综合活动有更高的认同感,教师如果能针对学生的学习诉求进行设计和组织,其训练效果更为显著。
一、重視课程开发,创设实践活动情境
教师对教材内容做深入研究,可以找到更多实践性内容,如果能够做好对接处理,推出一些生活化实践活动任务,就能够创设更多适合的学习情境,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操作性、互动性、开放性、生活性等特点。教师在课程资源整合环节,要综合考量学生生活环境、教辅资料、教学条件、应用材料等多种因素,以便推出适合度更高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带来更多参与的机会。
如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课时,教师先解读平移概念,然后拿出方格纸,现场为学生展示平移操作,将橡皮之类的小物品进行平移操作,对其位置做标记,让学生建立平移概念。为激发学生实践操作的主动性,教师设计了实践活动任务:生活中有许多符合平移规律的现象,同学们要细致观察,对这些现象做具体分析,如可以利用方格纸进行平移分析,建立平移的数学概念。学生观看教师操作之后,对平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自然能够快速融入活动之中。教师深入课堂,与学生展开多重对话,观察学生操作情况,及时做出技术指导。经过一番操作,大多数学生能够找到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并利用方格纸做具体演示,通过确定位置,直观展示平移过程。教师结合学生展示的具体事例进行专业评价,对平移中可能出现的认知误区给出具体提醒。
学生大多对平移概念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教师利用方格纸引导学生,为他们后面的操作做好示范,将学生引领至平移学习核心。平移与方向、位置有关,学生易将平移理解为平行移动,教师适时做出干预,为学生操作提供方法支持,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帮助。平移不仅强调方向性,而且还要准确判断移动位置,涉及要素有很多,教师及时给出提示,可以为学生带来学习启示。
二、注重生活对接,强化实践活动体验
数学源于生活,实践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在组织学生进入综合实践活动环节前,需要做好程序设计和组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建立学科能力。学生对操作性活动有不同期待,教师要注意活动程序安排,为学生带来更多实践活动体验,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生活观察、材料搜集、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都属于生活化学习活动,教师要做好整合处理,为学生规划清晰的活动路径。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布置课前任务,要求学生深入生活,针对测量问题寻找一些生活实例,并介绍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大多数学生都有一些相关的生活经验,针对教师的设计,能够找到不少真实的生活案例。在课堂导学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做具体展示,学生开始介绍相关实例,并对解决方法做更多解读。为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认知的成长,教师将学生带到校园之中,找到一些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地块,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软尺测量并计算出这些地块的实际面积。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比较熟悉,但还未接触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个任务显然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范围,教师要求学生展开集体行动,根据旧知做具体推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入研究环节,先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总结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教师明知学生不具备相关知识,却做了这样的实践活动设计,自然有其考量。因为教材中有相关内容,学生完全可以利用相关内容开展自主学习,且集体活动可以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使其顺利解决一些难题。这个操作活动有较高难度,其训练价值更高,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进行设计和组织,能够令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
三、创新活动形式,提升实践活动品质
组织学生进入实践活动环节后,教师要跟进观察,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做客观分析,抓住契机进行具体指导,传授活动方法、做出环节调整、组织互动评价、创新活动形式,这些都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自然建立有形数感认知。摆一摆、拼一拼、连一连、画一画等,都属于数学特有的活动形式,教师要对其升级处理,推出更多综合性活动任务,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提高学科认知水平。
数学实践活动包含诸多内容,教师要选择适合的角度展开设计,这样可以提升活动的训练效果。如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可以先拿出一块三角板,对三角形相关概念做直观解读,让学生认识三角形的“边”“点”“角”等。在讲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以推出生活化的实验活动方案: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使用三角形原理的案例,如电线杆的三角形支架。如果让你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你会设计怎样的数学实验呢?学生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并不太熟悉,自然有较高的主动探索的热情。教师借助网络交互平台远程指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实验展示过程中,学生大多会把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做比较,以此来证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生活化探索实验设计任务的操作难度是比较大的,学生进入实验探索时,教师要适时做出指导,确保实验设计顺利展开。学生对数学实验有较高的探索热情,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展开设计,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
四、设计拓展活动,促进实践活动内化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局限在课堂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更多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如教师推出生活化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借助生活展开数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程序、实验组织、实验结论进行探索,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能有效提升其对数感的认知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对数学教学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要科学渗透,以提升其助学作用。
教师设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做好生活对接处理,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展开学习和操作,其训练效果值得期待。如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然后类推总结出多边形内角和求解公式。为促进学生学习认知内化,教师推出延伸实践活动任务:我们要学习多边形内角和相关内容,这需要一些教具的支持。同学们回家可以采用剪纸的形式,剪出五边形、六边形等图形,看谁剪出的图形更规范。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寻找制作材料、探究剪纸方法,逐渐找到操作要领,开始进入制作环节。在成果展示时,学生们拿出的剪纸作品都符合要求,这是学生用心研究的结果。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组织学生制作剪纸作品,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因为学生大多沒有类似操作经历,要剪出符合要求的剪纸作品并不容易,学生需要精心筛选材料,还要研究剪纸的操作要领,甚至要请教家长。这样制作出来的作品,其训练价值是极为丰富的。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不同的心理感触,教师延伸设计,为学生创造更多探索机会,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
五、增加趣味内容,培养实践活动习惯
学生对趣味性活动有较高热情,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时,要有意识地增加一些趣味性内容,这对全面提升活动品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如果能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游戏、竞赛、展示、表演等内容,势必能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做深入调研,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选择。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时,要注意增加一些游戏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教学“确定位置”时,教师在课堂导学环节,利用表格将班级学生座位编号,并利用“行”“列”现场指定位置,让学生快速做出反应,凡是被“定位”的学生要在三秒钟内做出反应,如果超出时间还没有反应,就要在现场唱一首歌。学生对这个游戏活动充满期待,教师开始“叫号”:第三排第四行是谁?学生那边即刻给出回应,参与热情高涨。为激发学生的活动思维,教师设计了延伸训练任务:这里有一份当地行政区地图,看大屏幕,找到你的家和学校的具体位置,然后以学校为原点,利用“数对”的形式确定自己家的位置,看谁设计得最快,找得最准确。学生接到任务后,都能够快速进入角色。
学生对数学游戏性活动有较高热情,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设计,可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用数对“点名”,学生快速做出回应,形成良性互动。教师让学生利用地图与“数对”定位家庭位置,这个活动任务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学生之前没有这样的学习经历。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渗透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锻炼的机会,这对全面形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促进作用。数学与学生生活实践有很多对接点,教师在开发和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做好生活对接调查,针对学生学习需要进行设计,以提升教学匹配度,让更多学生自然进入实践环节,在创造性学习中培养其学科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婧.小学数学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研究[J].小学数学教育,2021(21).
[2]朱嘉韵.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学苑教育,2022(9).
[3]谈有恒.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实践与思考[J].青海教育,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