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图探法 教简学丰 理趣共生

2023-07-29胡月/设计董晓群/评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3年8期
关键词:事例结论观点

胡月/设计 董晓群/评析

【文本解读】

《表里的生物》是一篇回忆儿童生活的散文,收录于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本文站在孩童的视角,从“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这一观点出发,通过“联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猜测—探究求证—得出结论”这几个步骤来一步步说明观点,塑造了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于探索”的人物形象,呼应了“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这一单元导语。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根据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心情变化等梳理事件的经验。与教材配套的《语文作业本》也提供了导图支架。由于本文线索清晰,学生完全可以从时间、心情等不同角度进行自主梳理与探究。鉴于本单元以科学为主题,课上可以多学科联结,让学生利用科学知识,了解说明观点的新方法,感知科学探究精神,解开本文的奥秘。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会写“脆、拦”等4个字,会写“机器、钟楼”等15个词语。

2.借《语文作业本》上的思维导图和已有经验,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并探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

3.借思维导图和相关语句,初步聊聊“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感悟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梳理课文的经验与方法,厘清课文主要事件,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同时,结合梳理的内容,探究人物的科学品质,感悟并传承科学探究精神。

难点:结合时间、心情、对话等相关信息,体会作者说明观点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体悟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一、畅说科学,忆主题

1.围绕单元内容,通过游戏抢答有关已学课文的问题。

(1)你从《学弈》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2)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给你什么启发?

2.复习单元主题,齐读单元篇章页。

3.借助宣传视频,了解“科学3分钟”活动,产生探究兴趣。

引导:其实这是一个演讲活动。你们觉得科学方面的事情用3分钟时间说得清楚吗?“你与科学的距离只有3分钟”是什么意思呢?也许学完课文,我们就明白了。

二、理“小事例”,明观点

(一)一理内容,了解“观点与结论”

1.聊聊课题,提出疑惑或见解。

(1)由“手表”认识“怀表”,齐读课题。

(2)质疑课题,持续探讨:如果让你在课题后面加一个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

2.默读课文,梳理内容并解说。

取出《语文作业本》,完成练习题中的观点和结论部分,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观点、经历、结论)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达成共识,明确观点与结论。

作者的观点是: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板书)

得出的结论是:父亲的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板书)

(二)二理小事,发现“事例与方法”

过渡:对于观点和结论,大家的意见都很一致。这个单元要求我们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

1.自主梳理“小事例”:读读第1自然段,找找“我”用了哪些小事例来说明“最初的观点”。

(板书:早晨鸟叫、夜里狗吠、夏天蝉叫、秋晚虫唱、老人敲钟、盲人弹弦)

2.组内研讨,发现方法:“我”是怎样用这些小事例来说明“最初的观点”的?

(1)给事例分类,说发现。

预设一:正反两面分析。

有生命的——早晨鸟叫、夜里狗吠、夏天蝉叫、秋晚虫唱

无生命的——老人敲钟、盲人弹弦

预设二:多角度说明观点。

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早晨、夜里

一年中的不同季节——夏天、秋晚

(2)联结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回忆通过“正反两面”说明观点的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科学3分钟”这一真实情境出发,让单元人文主題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让学生借助《语文作业本》中的思维导图,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同时利用“小事例”厘清与落实语文要素,为自主梳理与探究“大事例”埋下伏笔。)

三、探“大事例”,得结论

(一)回探“旧经验”,巧用“梳理事件好方法”

过渡:作者就是这样借助这些小事例来说明“最初的观点”的,那又是怎么用“我”的一次经历来说明“最终的结论”的?回忆一下,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梳理内容?

1.观看微课,回忆梳理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心情变化、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等。

2.布置探究任务一。

(1)小组分工合作,选用一种合适的方法与思维导图,梳理“我”的经历。

(2)说说“我”是怎样用这件事来说明“最终的结论”的。

3.任务建议:语言精练,用关键词记录在卡纸上。组长分配任务,人人参与。探究时间:2个“科学3分钟”。

(二)细探“大事例”,发现“说明观点新方法”

1.利用思维导图,分享梳理成果。

预设:

(1)心情曲线图:在心情的变化中,说清楚自己的探究感受,借此说明观点。

(2)时间鱼骨图:在一天又一天的探究过程中,一步步说明自己的观点。

(3)事情发展流程图:借助起因、经过、结果,说明观点。

2.对比导图内容,关注主要情节:你们有发现共同点吗?

小结:不管用什么方法,梳理出的关键情节都是一样的。作者都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大胆猜测,并进行求证。

3.找出文中关于猜测与证实的句子,并朗读。

(1)猜测:“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2)证实:“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过渡:在猜测与证实之间,“我”又在干什么呢?一起读一读父子俩的对话。

4.朗读父子对话,明晰探究过程。

5.回看全文,了解说明观点的新方法:联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猜测—探究求证—得出结论。

小结:原来作者就是这样从日常经验出发,不断提问,不断探究求证的。这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我”呢?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选择方法梳理“我”的经历的过程,也是和文本、同伴多次对话的过程。)

四、感悟图式,品人物

(一)借图寻依据,初品“人物特点”

1.布置探究任务二。

(1)借助思维导图,组内初步聊聊“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记录在卡纸对应的位置上。

(2)对照思维导图,说说理由。探究时间:1个“科学3分钟”。

2.解读导图内容,形成判断依据。(将卡纸贴到黑板上)

(1)品味人物特点:根据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从以下角度聊聊“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预设:

①关注心情曲线图:在心情变化中,发现“我”是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孩子。

②关注时间鱼骨图:从“一天、这样过了很多天、此后……”这些时间词里,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坚持不懈、追根求源的孩子。

③关注事情发展流程图:从联系经验中,发现“我”是一个善于观察、勤学好问的孩子;从大胆猜测中,发现“我”是一个心思细腻、见微知著的孩子。从探究求证中,发现“我”是一个锲而不舍、举一反三的孩子。从证实猜测中,发现“我”是一个天真无邪、讲依据的孩子。

(2)发现科学精神:根据思维导图,你们觉得要想有科学发现,需要什么科学精神或品质?

预设:

①关注心情曲线图:正是因为“我”对表里的声音十分好奇,所以才会有之后的探究求证。

小结:科学的发现,往往是从好奇开始的。

②关注时间鱼骨图:“我”的探究不是3分钟热度,而是持续了好久。

小结:科学的发现,来自坚持不懈地探究。

③关注事情发展流程图:在探究求证的过程中,父亲有时候并不同意“我”看表,“我”需要通过一问再问,才能证实猜测。

小结:科学的发现,不一定能一帆风顺,需要一问再问。

3.再读人文主题,感悟科学品质。

过渡:“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原来冯至就是篇章页上所说的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再来读一读。现在你觉得什么叫作“你与科学的距离只有3分钟”?

4.联系生活,说说对“你与科学的距离只有3分钟”的理解。

(板书:联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猜测、探究求证、得出结论)

小结:其实这节课中的你们也像作者一样,根据自己的日常经验,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在一个又一个3分钟里进行探究求证,用具体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原来你与科学的距离真的只有3分钟。

(二)保持深思考,传承“科学品质”

1.猜猜长大后的冯至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预设:居然没有成为一个科学家,而是成了一个很有成就的文学家。

2.回看作者的观点与结论:“我”的观点和结论都是一致的,对吗?那你们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3.正确看待正误,初步思辨“我”的发现有没有意义。

总结:看来,当时冯至的观点和结论都是错误的,而且他也并没有如我们所想的那样,成为一个科学家。那“我”的发现有没有意义?下节课我们借助梳理出来的思维导图,结合课文与冯至的资料,再来聊一聊“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当时的发现对“我”究竟有没有意义。也许,那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文学可以是哲学,更应该是科学。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多次读图,在探究中感受人物,理解人文主题,发现自己与科学近在咫尺,并在思辨性话题的引导下,进一步了解冯至,感悟科学探索精神与文学钻研精神是相通的。)

【板书设计】

【教学评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论说类文章常见的表达方法,不仅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有理有据地进行论证。《表里的生物》并不是一篇纯粹的说理文,而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该如何通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落实语文要素,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本节课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一、因“事”理“学”,路径清晰,支持积极实践

“表里有生物”这一观点的产生、求证过程构成了文章的内在逻辑。本文线索明晰,多次出现有关时间和人物心理变化的词语。只要厘清了事件的发展过程,就能发现作者是怎样用事例说明观点的。六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梳理文章内容的经验。基于此,教师以“梳理事例”为主要学习任务,设计学习路径。先提示学生用四字词语梳理“小事例”,发现作者从多个角度说明最初的观点,这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再引导学生梳理“大事例”,这对学生而言有难度。于是,教师通过微课,帮助学生复习梳理方法,在自主阅读、合作探索中,用合适的图式从不同角度梳理事例。开放的学习路径整合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多项语文实践活动。学生运用梳理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形成结构化经验。

二、以“图”探“法”,逻辑分明,助力多阶思维

要想让每个学生拥有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教师需要提供学习支持,精简教学内容。整堂课,学生围绕梳理好的思维导图,一读再读,实现深度学习。第一次读图,得出文章是按“联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猜测—探究求证—得出结论”来说明观点的。第二次读图,从图中信息和相关语句中,初步感受到“我”是一个好奇、爱探索、坚持不懈的孩子。第三次读图,感悟到科学发现总是从好奇、爱思考开始,发现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困惑、痛苦。三次读图,层次分明,简洁又丰满,学生经历了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过程,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热情高涨,学习进阶清晰可见。课堂上,教师根据“科学3分钟”这一真实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一个又一个“3分钟”里展开探究,思考“科学3分钟”的内涵以及自己和科学的距离。

三、就“事”论“人”,理例结合,引发真切感悟

散文是感性的,而本文的语文要素却指向理性思维。两者之间的联结点就在于“表里有生物”这一观点的产生、求证过程。这也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根据人物的心情、语言等,感受到“我”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比较执着的人物形象,在感性的阅读中进行理性的梳理,在理性的探究中融入感性的鉴赏和品悟。学生多次和文本对话,获取信息;多次和学习伙伴对话,从图式和语言中发现求证过程,在讨论交流中发现“我”的探究思路与儿童天真可爱的天性融为一体。教师还引导学生思考“我”的观点和结论都是错误的,那“我”的发现有没有意义,引发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为下节课完成挑战性任务做好铺垫。

教简才能学丰。教师要准确把握单元目标、文本特质和真实学情,精选教学内容,通过结构化的学习设计,支持学生开展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实现理趣共生、情智共长。

(1.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

2.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教育研究院)

猜你喜欢

事例结论观点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观点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结论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