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①

2023-07-28陈世远聂中林余朝文官泽宇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溶栓下肢血栓

侯 勇,陈世远,聂中林,余朝文,高 涌,官泽宇,卢 冉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安徽 蚌埠 233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属于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1]。下肢DVT患者以患肢肿胀、发热、疼痛等为典型临床表现,若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救治措施,病情严重可发生血栓脱落,引发肺动脉栓塞,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导管接触性溶栓逐渐成为下肢DVT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血栓溶解率高等优势[2]。但为了有效保证溶栓导管处于通畅状态,下肢DVT患者需要卧床数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有效提高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的生活质量,本次实验将探讨影响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1-01~2022-06本院收治的55例下肢DVT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3版)》[3]中下肢DVT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75岁;③均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④家属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者;②临床资料不完整;③近期接受过抗凝治疗。

1.2 方法

(1)患者均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行仰卧位,健侧股静脉穿刺后将导管鞘置入,开展下腔静脉造影并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患者取俯卧位,通过超声引导穿刺患侧腘静脉或切开患侧胫后静脉,经导丝将溶栓导管引入并和输液泵相连,持续泵入尿激酶(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920038,25万单位/支),且速度保持在2万U/h。(2)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疾病分型、合并症等。(3)生活质量:应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其中SF-36量表由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等8个维度组成,每项维度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4)采用Villalta评分标准对患者血栓后综合征(PST)情况进行评估,其中正常:0~4分;轻度PTS:5~9分;中度PTS:10~14分;重度PTS:≥15分。(5)对患者术后纤维原蛋白水平进行检测。

依据SF-36量表评分将55例下肢DVT患者分为高生活质量组(n=31)和低生活质量组(n=24)。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生活质量水平情况

与出院时相比较,患者术后3个月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影响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术后纤维原蛋白、Villalta评分方面比较差异较大(P<0.05),是影响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生活质量因素,见表2。

2.3 影响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生活质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

经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术后纤维原蛋白水平和术后Villalta评分,OR值分别是7.360、7.348、1.490,见表3。

表3 影响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生活质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

2.4 单一风险因素及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

由ROC曲线分析,经构建风险评估模型AUC值最高,为0.93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80%、83.33%,见表4,ROC曲线见图1。

图1 单一风险因素及构建风险评估模型Roc分析

表4 单一风险因素及构建风险评估模型ROC分析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凝、溶栓、手术等方式对下肢DVT患者进行治疗。但单纯的抗凝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手术治疗的创伤较大。近年来,导管接触性溶栓被逐渐应用于下肢DVT患者的治疗,通过在患肢置入溶栓导管,让溶栓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能起到较好的临床疗效[4]。但为了保证在溶栓治疗期间导管处于通畅状态并防止栓子脱落,患者通常需要卧床数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下降[5]。故本次实验中,下肢DVT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但术后3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并基本和正常人群持平。

为了有效提高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的生活质量水平,需要明确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本次研究由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术后纤维原蛋白水平、术后Villalta评分是影响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现对影响因素作如下分析:①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可使患者髂静脉狭窄程度加重,造成下肢静脉回流更加困难,血液循环不畅导致患肢肿胀反复,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6]。②若患者的纤维原蛋白水平较高,则会促使机体血液浓稠度增加,进而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增加了血栓再次形成的风险[7]。③PTS是下肢DVT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以患肢疼痛、肿胀、静脉曲张为典型表现,病情严重可导致淤积性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8]。

为了进一步明确影响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本文还进一步构建了风险评估模型,由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术后纤维原蛋白水平、术后Villalta评分联合检测模式下的AUC为0.937,且灵敏度、特异度均有所提高。提示应用上述三种指标联合检测的方式在判断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生活质量水平有所不同,且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术后纤维原蛋白水平、术后Villalta评分是影响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应对上述相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下肢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溶栓下肢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