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的毛泽东与这两首词
2023-07-28汪建新
汪建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12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之后,“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毛泽东同志始终都矢志不移、执着追求。”202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130周年诞辰,此时我们再重温中国革命面临危难,而毛泽东又身处逆境时写的《菩萨蛮·大柏地》和《清平乐·会昌》,体验毛泽东为中国革命不断发展壮大而表露出的“舒快”,品味毛泽东因革命事业遭受严重挫折而蓄积的“郁闷”,更能真切地感悟到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坚定信念、博大胸襟和伟岸人格。
1929年1月,湘赣两省的国民党军队重兵压境,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为了“围魏救赵”,1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向赣南出击。红四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后,不断遭到敌军围追堵截。2月9日,红四军刚到达瑞金,江西敌军刘士毅旅便尾随而至。次日,亦即正月初一,朱毛红军在瑞金城北约30公里处的大柏地山区伏击敌军,歼敌近两个团,俘虏8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打了离开井冈山后的第一个大胜仗。经过此役,朱毛红军变被动为主动,逐渐开辟了赣南、闽西根据地。
1933年夏,毛泽东指导地方工作时路过大柏地。诗人面对昔日战场,触景生情,写下了极具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未标明写作时间。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时,写作时间标为“一九三三年夏”,现在所见作者存留手迹一件。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首句七字珠联璧合,节奏欢快,横空出世,突兀奇妙。一气连用七个颜色词描写彩虹,自有诗词以来,从未见此写法,堪称创新出彩的神来之笔。下句愈出愈奇,将彩虹比作“彩练”,一个“舞”字独具匠心,使原本静态的彩虹灵动起来。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雨过天晴,山林如浴,草木郁郁葱葱。阵雨过后,斜阳返照,才会出现彩虹映照,这是夏天特有的气候状况。“雨后复斜阳”,语出唐代诗人温庭筠《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关山”,指关隘和山峦。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木兰诗》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唐代杜甫《登岳阳楼》亦有“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看到村落墙壁上的弹孔,诗人回想起巧妙设伏的胜仗,深感根据地来之不易。“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弹痕累累的墙壁装饰点缀着关隘山峦,经过革命战争洗礼的根据地变得更加美丽壮观。
这首词想象独特,笔法奇绝,描绘大柏地雨后放晴、彩虹高悬的迷人景色,揭示革命战争的实践伟力,流露出一种胜利的宽慰与乐观情绪。
会昌县,在江西省东南部,东连福建,南经寻乌县通广东。早在1929年,毛泽东为开辟赣南根据地,就曾率红军到过会昌。1934年4月至7月,毛泽东在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指导地方工作。7月的一天清晨,毛泽东登上会昌城外高峰——岚山岭。他纵览逶迤起伏的锦绣河山,回到驻地文武坝后,欣然命笔写下了深沉含蓄的《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词作者留存的手迹,现在所见有六件,其中有三件作“从者指看南粤”,有三件作“战士指看南粤”。该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时,标注写作时间为“一九三四年夏”。这是毛泽东长征出发之前在中央苏区写的最后一首诗词。
上闋写晨起登山的情景和感慨。起始两句“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交代时间和环境,用白描手法勾勒了一幅天将破晓的夏日晨曦图。“东方欲晓”,天似亮非亮,就去登山,寓情于景,意味深长。“莫道君行早”,借用谚语“莫到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的成句。1964年1月27日,毛泽东对外国文书籍出版局《毛主席诗词》英译者口头答复:
“君行早”的“君”,指我自己,不是复数,要照单数译。会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
“踏遍青山人未老”,踏遍万水青山,依然年富力强,一反陆游《渔家傲·寄仲高》“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诗意。“踏遍青山”,毛泽东出自山区,熟悉山,也喜爱山,登临过无数山,尤其是引兵井冈之后,一直转战于无数山岭峰峦之间。“风景这边独好”,指会昌一带的中央根据地,作者对自己亲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情有独钟。
下阕写远景以及展望。“会昌城外高峰”,指会昌山,即岚山岭,是会昌城外山岭的最高峰。“颠连直接东溟”,山峰起伏,绵延不绝,一直连接到东海,语意化用了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冥连”。“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南粤指广东一带,群山草木青翠茂盛,这是对远处葱茏苍郁山林的远眺,更是对未来前景的希冀和展望。尽管斗争形势险恶,但只要着眼全局,放眼未来,就会发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就会在艰难中看到前途和光明。
《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发表了毛泽东的《词六首》。毛泽东在《〈词六首〉引言》中说:
这些词是在1929年至1931年在马背上哼成的。文采不佳,却反映了那个时期革命人民群众和革命战士们的心情舒快状态,作为史料,是可以的。
“那个时期”,指的是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这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毛泽东诗词创作的高峰时期,其间一共创作了包括《词六首》在内的11首作品,即《西江月·秋收起义》《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这些作品既有各自的子题与格调,又有共同的母题与词风。
2007年8月21日,时任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逄先知在“毛泽东在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诗词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中指出:
这些词作,?从创作的缘起,?描述的对象,?到表达的思想内容,?都生动地记录了从?1927?年的秋收起义到?1934?年长征前夕这七年中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真切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和人民群众创造崭新历史的斗争风貌;……凝聚了他和工农红军、人民群众在当时拥有和迸发的革命情感、坚定意志和豪迈的理想情怀。
换言之,《词六首》所表现的“革命人民群众和革命战士们的心情舒快状态”,也是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诗词作品的情感基调之一。
《菩萨蛮·大柏地》和《清平乐·会昌》是创作于中央苏区时期的作品,内容风格较为接近。不论是大柏地的故地重游,还是会昌山的晨起登临,两首词都属于写景抒情之作,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所写的景象开阔,所抒的情感明朗。雨后返晴的大柏地,彩虹明艳高挂,草木蒼翠欲滴,令人神清气爽。晨曦映衬的会昌山,山峦逶迤,视野宏阔,令人情绪舒展。重返克敌制胜的昔日战场,见到鏖战遗留的弹洞,他油然而生“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舒坦;眺望郁郁葱葱的壮美山河,他难以掩抑“风景这边独好”的畅快。他在抒发重返故地的观感体验,也是在深情回顾根据地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他在描绘登山远眺的远近风景,也在表达再创辉煌的宏伟抱负。
《菩萨蛮·大柏地》和《清平乐·会昌》通俗晓畅,没有晦涩的语汇,也没有古奥的用典。但人们在赏析时,往往局限于字面,以为毛泽东只是在借景抒发“舒快”心情,而对作品中藏而不露的“郁闷”,要么觉察不到,要么解释不清。
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批注道:
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的心境。
两首词浪漫舒展,给人的直觉都是心情舒快潇洒。而作者把郁闷写得含蓄内敛,需要反复回味,深度揣度。
要准确把握这两首词的丰富蕴涵,既要了解诗词创作的宏观背景,更要紧扣作者赋诗抒怀时的人生境遇。在积极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进程中,毛泽东饱经坎坷,如他自己所说:
主要是三次“左”倾路线时期,给我的各种处分、打击,包括开除党籍、开除政治局候补委员,赶出红军等,有多少次呢?记得起来的有二十次。
但毛泽东信念执着,性格刚毅,面对种种磨难,从不自暴自弃,从不怨天尤人,而是“把它看作一种有益的教育,当作一种锻炼”。
创作《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时,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围剿”正愈演愈烈,而毛泽东已无军事指挥权,只从事政府工作。毛泽东为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而重返大柏地,回想“当年鏖战急”,面对“弹洞前村壁”,再看反“围剿”战争的严峻现实,难有机会再“持彩练当空舞”,岂能不生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至于毛泽东登临会昌山,人们只感叹毛泽东“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豪迈,一味认为“风景这边独好”的“这边”指中央苏区,“那边”指国民党统治区,而严重忽略了一个“独”字。殊不知,中央苏区有东线、北线、南线之分,到1934年夏,已持续近十个月的第五次反“围剿”一再受挫,东线、北线连连失利。正因为毛泽东在会昌指导工作,才使南线局势相对和缓。“风景这边独好”,与其说是对南线“大好形势”的肯定,不如说是对错误指挥的愤怒声讨;与其说是对根据地风光的热情礼赞,不如说是对中央苏区陷入困境的痛心疾首。
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有言:
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
两首词的“弦外音”“味外味”,就是“郁闷”。但毛泽东熟谙屈原《九章·惜诵》“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之本义,也深受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熏陶,作品写得意蕴深厚内藏,感情内敛郁积。逆境人生的感怀之作,“舒快”与“郁闷”相互交织,而呈现给读者的又是刚毅坚定、乐观豁达的激越情怀。毛泽东的心路历程和革命的曲折发展相统一,个人情感的起伏与人民命运的悲欢相统一,他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两首词深刻展示了百折不挠的伟人风范,生动谱写了愈挫愈勇的人生颂歌。这恰恰是毛泽东诗词气势恢宏、意境高远、博大精深的魅力所在。
(作者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副院长、一级巡视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