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循环”视角分析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

2023-07-28周振坤管怿杭

智库时代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双循环产教

周振坤 管怿杭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双循环”战略的实施对职业教育提出较高要求,传统职业教育模式,难以满足教育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势在必行,应引起职业教育院校的重视。需明确“双循环”视角下深化产教融合的价值,关注经济发展现状,以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为目标,调整职业教育的开展模式,扩展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将人才技能培养作为职业教育重点。

一、“双循环”视角下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价值

(一)内循环价值

内循环包括生产、消费、流动、分配、交换等全部国内市场活动的大循环,为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深化产教融合至关重要。第一,职业教育中深化产教融合有助于维护现有生产与消费水平,职业教育系统属于社会事业部门,其本身具有较为稳定的消费能力,同时可开发生产与消费潜力,深化产教融合使院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社会资源开发,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效推动国内经济市场高质量循环。第二,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职业教育效果,可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快速适应职业工作环境,提升不同产业的生产效率,解决市场缺少技术型人才的问题,建设高水平技术型人才队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第三,协调国内经济市场各环节的关系,使内循环始终处于畅通状态,深化产教融合后职业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针对性更强,教育效果与企业人才需求相符,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产教资源的汇集,有效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清除阻碍内循环的因素。

(二)外循环价值

外循环即国际大循环,经济全球化是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双循环”格局下,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市场关系紧密,职业教育对内循环的促进作用间接影响外循环,因此职业教育中深化产教融合在保证国际外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一,深化产教融合可提升外循环的质量,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为经济市场输出大量高水平技术型人才,进入各行业促进行业生产模式转变为技术密集型,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定位发生改变,体现“世界工厂”的经济发展优势。第二,拓展外循环的范围,深化产教融合后的职业教育内容丰富,且教育形式多样化,实现各行业知识的融合,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对经济市场的认知更全面,通过产教融合关注行业国际发展趋势,使学生掌握行业先进技术,按照国际化标准完成人才培养工作,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为充分体现深化产教融合在“双循环”战略实施中价值,教师应分析传统职业教育特点,明确“双循环”视角下在职业教育中深化产教融合面临的挑战,探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方式[1]。

二、“双循环”视角下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面临困境

(一)创新型技能人才数量少

“双循环”视角下,创新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量增加,但现阶段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型人才数量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据统计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人数超2 亿,其中创新型技能人才总数不足6000 万,因此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教育人员用应了解社会对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需求,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效果,为社会输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水平技能人才。

(二)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不符是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面临的困境之一,“双循环”视角下,社会的人才需求发生变化,如职业教育未能及时了解人才需求变化,会导致采取的人才培养方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无法通过教育为社会培养符合需求的技术型人才。《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中预测,2025 高端制造业的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 万,因此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时,需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式,实现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的接轨。

(三)技能可持续发展需求复杂

“双循环”视角下,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能力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增加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难度,职业教育原有人才培养模式效果受到影响,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在社会中竞争力弱,难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为此职业教育应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重点,采取多种方式深化产教融合,通过职业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工作岗位后保持学习热情,学习行业先进的技术与思想,使培养的技术型人才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增强技术型人才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可用教学资源少

教学资源少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阻碍,也是影响产教融合深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双循环”视角下,职业教育人员应将开发教学资源作为工作重点,与国外职业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更多教学资源用于职业教育改革,结合我国不同行业发展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效果。

三、“双循环”视角下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方式

(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职业教育中深化产教融合的基础保障,企业与院校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调整原有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职业教育效果,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如下所述。第一,院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参与职业教育,扩展职业教育中深化产教融合可用空间,并建立实训基地,整合职业教育可用资源,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第二,企业需发挥自身优势,依据“双循环”战略实施需求,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构建可供技术培训工作开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实际运用技能的机会。第三,院校调整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针对行业发展遇到难点,创新职业教育方式,并将行业关键技术培训作为教育重点,使学生掌握职业必备技术能力,同时鼓励学生以职业教育内容为基础进行创新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双循环”视角下,广西生态职院及时调整人才培养体系,为同一专业设置两种培养方式,学生可依据自身职业发展需要,选择不同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解决广西急需技术型人才的问题,也降低了学生的升学难度,职业教育发挥其应有作用。可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深化产教融合创造基础条件,使院校采用的职业教育方式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有效协调学生就业与升学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攒丰富实践经验,其他职业教育院校也应结合专业特点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完善丰富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职业教育效果。

(二)构建人才供给体系

“双循环”视角下,职业教育应发挥协调内需的作用,解决现阶段经济体系人力供给矛盾,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人才供给体系,为各行业输出高质量技术型人才。第一,教育部门需在职业教育中发挥自身作用,协调产业与院校之间的关系,实现对产业与院校发展的同步规划,协助院校整合可用教育资源,为职业教育中深化产教融合创造基础条件。第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表明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并在职业教育中推行“学徒制”,协助院校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完成人才培养工作,提高职业教育的效果,为行业输出符合标准的高水平人才。第三,院校主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优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了解职业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学生学习知识的空间扩大,职业教育效果满足行业的人才需求。某院校为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职业教育效果,实行“学徒制”育人模式,企业与教师在职业教育中各司其职,学生在校内学习知识,企业实习跟随经验丰富的行业前辈学习运用岗位技能的方式,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人才更符合行业发展需求。其他院校也应借鉴该院校人才供给体系构建经验,了解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利用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与企业合作,依据企业人才需求调整职业教育方式,为企业培养高质量人才,既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又能够降低学生的就业难度[2]。

(三)加强产教融合理论研究

“双循环”视角下,原有产教融合理论适用性下降,为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院校需结合新经济背景,分析产教融合的概念与内涵特征,加强产教融合理论研究,以指导在职业教育中深化产教融合工作开展。第一,在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建立联系,以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为基础,明确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确定职业教育中深化产教融合的目标与落实计划,并获取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第二,政府发挥指导作用,搭建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汇总地区可用于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方式。第三,院校需重视地区产业群发展特点研究,依据研究结果确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方式,高质量完成职业宣传工作,通过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邀请企业员工参与技能培训,及时发现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广西生态职院为提升职业教育效果,顺应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需要,打造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品牌,立足林业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分析产业人才需求,充分利用自身条件打造优势专业,已设立重点建设专业10 个,特色专业10 个,构建特色专业体系,彰显生态特色。培养的人才更符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职业教育在“双循环”战略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加强理论研究是提升职业教育效果的关键,经济市场发展迅速,产教融合的概念与特征随时发生变化,院校应将理论研究作为长期工作内容,关注地区经济、产业发展与产教融合之间关系,构建动态化人才培养模式[3]。

(四)终身职业学习意识培养

“双循环”视角下,职业教育应扩大作用范围,通过职业教育引导人才形成终身职业学习意识,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重视学习意识的提升,构建更完整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为不同年龄、学历的技能人才创造学习机会,营造终身职业学习的社会环境氛围。第一,政府增加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为院校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教师水平。第二,企业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在职员工主动参与职业学习活动,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并为学习态度积极的高水平技能人才提供晋升机会,以此激发在职员工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职业学习习惯。第三,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用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构建,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并借助信息平台共享职业教育资源,提升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智慧化程度。广西生态职院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构建过程中,重视学生职业学习意识的培养,丰富学生的升学渠道,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实施,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更好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提升,解决职业院校学生难认可、升学难等系列问题,学生的学习意愿强烈,接受职业教育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意识。

(五)政策支持

“双循环”视角下,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目标不应局限于内循环,也需关注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创新深化产教融合的方式,实现职业教育与国际市场的衔接。首先,政府应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性,降低技能人才进入国际企业实习的限制,通过产教融合学习国际化技术,大幅度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其次,完善技能人才引进机制,与国外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增进国际间交流合作,开创国际职业教育班,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不再受地区的限制。最后,建立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相互分享深化产教融合的经验,将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用于职业教育模式优化。广西生态职院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双方在共同搭建“一平台两基地”基础上,推动中马两国院校在林业技术专业共建、林业技术人才共培、林业教育资源共享、智慧林业等方面开展合作,输出优质林业职业教育资源和模式,共同打造林业职业教育合作共赢的共同体。实现课程共享、学分互认,学生可前往马来西亚相关企业实习,了解国外行业发展现状,学习其使用生产技术,达到支持外循环的目标[4]。同时,该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东盟小语种班,打通学生前往东盟国家留学的通道,学生升学渠道增加,职业教学效果显著提升。由此可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是提升职业教育效果的有效方式,学生可进入国际企业实习,将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入职业教育。

(六)提升教师教研能力

教师的教研能力影响职业教育中深化产教融合的效果,为体现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职业院校应重视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第一,在职业院校建立职业教育教研组,专注于“双循环”视角下深化产教融合的理论研究,促进教师合作交流,整合院校可用教育资源,探索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方式。第二,开展校本教研,实现教研与教学的结合,深入院校组织教育活动,分析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体现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中的价值。第三,职业院校教师可用教研资源分散,不利于教研工作开展,阻碍职业教育中深化产教融合的效果,院校应重视该问题,汇总院校教研资源,为教师开展教研工作提供支持,以便教师采取更有效的产教融合措施。广西生态职院将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作为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重视教研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教研活动,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效果明显,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由此可见教师教研能力提高的重要性,职业院校应完善教师培养制度,增强教师的教研能力,确保教师制定的职业教育策略可充分利用院校教学资源,深化产教融合以提升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高水平技术型人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职业教育中深化产教融合具有重要作用,更符合“双循环”战略实施对人才的需求,有助于推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教师应认识到产教融合的重要性,结合人才培养需求,不断探索在职业教育中深化产教融合的策略,弥补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加强职业教育,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效果。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双循环产教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