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2023-07-28张里男
张里男
(辽宁师范大学)
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我国发展仅有三十多年的时间。1987年,在当时的天津财经学院举办的合作办学班被认为是自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教育行业的发展也方兴未艾,为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选择与国外高校进行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中外高校合作设立机构,二是中外高校合作举办项目。这些机构和项目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一批课程合理、师资齐备、生源充足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了一大批优质毕业生。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和项目中,包含着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办学。在招生方式上,有学校组织自主招生和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等方式。此外,还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模式、中外院校双方毕业证学位证和国外院校单独毕业证等区别,在学生日常管理方面也因中外双方合作的深度、高校的原有传统而不尽相同,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
在现有形势下,各大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主要围绕本科层次开展,无论是规模上、数量上都是占据绝大部分。选择就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高中毕业生与选择就读其他国内专业的高中毕业生相比,由于教学、管理和思想等方面的差异,前者入学后在学习、生活上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甚至一些学生原本就存在心理问题,导致心理问题和校园危机事件频发。因此,双校园模式下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研究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学生心理问题是极有必要的。
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学生主要面临的心理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与其它专业学生相比,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共同性是这二者均是主要通过国内高考升入大学,在身份上需经历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过程。特殊性在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在教学模式、管理方式、人际交往、家庭环境和毕业出路等方面与其他专业有所区别,因而产生特殊的心理问题。综上,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既面临传统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具有与专业相关的特殊心理问题。
(一)适应性心理问题
从时间点上看,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会在大一刚入学时集中出现明显的适应性心理问题。首先是难以很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部分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并没有经历过集体住宿,没有离开过父母,或是对就读城市陌生,因此对于新的生活环境需要进行适应,逐渐养成新的生活习惯。然而适应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时间会因每个同学的心理情况不同而各异。其次是新的学习环境更加多元、宽松。大学阶段以前的学习往往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集中学习,大学以后更多是自主学习,学生普遍选择在图书馆、教室自习,其中一部分学生会因此而失去约束,选择随波逐流、无所事事。接着是教育模式的变化,在这点上,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体现得更加明显,他们上大学后接受的是全部外国或者部分外国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使得这些学生需要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适应学习环境。此外,社交对象、方式的多元化,使得学生需要接触、适应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不同教育风格的老师,并通过寝室、班级、学生会和社团等平台进行日常的社会交往,这使得学生的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多样,部分学生难以妥善处理,从而在人际交往方面产生问题。
(二)发展性心理问题
学生由于自身条件、家庭情况等方面因素,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等。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在面对不同以往的教学模式、语言环境时,经常会产生不自信,认为学习能力欠缺,无法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在人际交往方面,会出现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问题。有的学生会认为自己是接受国外教育的学生,与普通国内专业学生不同,在身份上存在优越感,或是因家庭条件优渥,产生高人一等的心理。还有一部分学生,因高考成绩低于本校的其它专业,或是因周围同学的家庭条件比自己更好,而产生了自卑、虚荣等心理。
(三)学习心理问题
学习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会贯穿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全部求学过程。首先是大一期间对于国外教育模式的不了解、不适应,产生畏难、退缩心理,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很难跟上教师的进度,听不懂教学内容,甚至产生转专业、退学复读的心理。巨大的中外教学模式差异往往会与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共同作用,激发学生心理问题,导致学生选择过激行为,发生校园突发事件。其次是大二、大三时追求更好的绩点、更多的学分和更高的语言成绩等。由于教育模式的不同,国外高校注重在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评价,而不是期末一考定成绩。课程上还包含着限选课的概念,通过了低阶课程后才能注册高阶课程,甚至一些课程一旦挂科,不能补考只能重修。最后,在大四时还会有部分同学因为绩点低、课时不够等原因而无法按时毕业,情况严重的则拿不到外国高校的毕业证,因而产生焦虑心理。
(四)就业心理问题
由于“2+2”“4+0”和“3+1”等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不同,对自身规划不明确的学生会在以上关键时间节点产生选择困难。他们不清楚自己是否应该在本科期间出国还是在研究生期间出国,不清楚自己应该在本科的哪一级出国。还有部分同学在是否出国的问题上与家庭成员不能达成一致。尤其是在大四时会集中出现就业心理问题,在国外升学、国内升学和就业等多种选择中犹豫不决。选择出国的同学担心自身条件不够,收不到满意的offer,在出国的国家、学校、就读专业等方面不停抉择。国内升学和就业的同学则同其它专业的同学面临的情况相似,纠结于考研的高校、专业,求职的行业和单位等。
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以上心理问题的出现源自多方面原因,既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语言环境、人际关系和家庭条件等方面客观原因,也有认知方式、人格障碍等主观原因。
(一)中外高校之间的教育教学模式存在差别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一般采用国外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强调同学间的协作,共同完成作业。在考核上,对签到、课上表现、课堂考试和期末考试各个环节的评价均纳入最终成绩。在课程上,有着严格的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存在限选关系,学分不够的同学不能升入高年级。在管理上,国外高校没有辅导员的角色,而是按照学业指导、注册专员、技术支持等职责设置岗位,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地联系对应的科任老师和行政人员解决问题。国内高校普遍由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服务,学生遇到困难首先是选择寻求辅导员的帮助,然后由辅导员与相应的老师联系。
(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低于本高校的其它专业学生
在我国各大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由于高昂的学费、国际化办学的定位、考生和家长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不了解等原因,导致每个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考生分数普遍低于本高校的其它专业,因此,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弱。而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习难度要高于其它专业,学习内容、语言环境、教学方式等都需要学生花费许多精力去适应,其它专业却没有以上困难。
(三)不同的语言环境转换难以适应
大部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较好的语言环境,外语的听说能力较弱。学生在上学后首先面临的困难就是需要努力听懂课程内容和教师指令,并且在课下与教师进行交流,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只有经常性与外教进行互动才能尽快适应。但是在疫情期间,许多中外合作办学的外籍教师无法回到国内或者不愿回到中国进行授课,这使得学生失去了一个能够快速提高外语听说能力的良机,学习变得更加艰难。
(四)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优渥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作为高校的重要创收来源,普遍是高收费专业,而且后续如选择国外就读,费用将更加昂贵。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家庭条件往往好于其它专业,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均享受到良好的物质条件,这也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人际交往等方面弱于普通家庭的学生,对物质条件要求高,也更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五)原始家庭的负面影响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具备更好的物质条件,因此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期望能够获得同等的效果,这导致学生从小便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此外,父母忙于挣钱、工作,使得陪伴孩子的时间减少,家长普遍通过提供物质资源来进行弥补,反而产生了负面效果。原生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影响,经商家庭的构成一般是父亲挣钱,母亲做全职太太或主要承担家庭事务,父母之间的地位不对等导致家庭结构的不稳定,离婚的情况多于普通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冲击。
(六)自身认知和定位不准确
首先是学生和家长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认识不够深入,仅仅依靠招生简章还不足以全面了解此类专业,导致学生入学前的心理预期和入学后的现实情况产生差距。其次是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与他人相处方式。最后是生涯规划模糊,学生普遍在考研、出国和就业中犹豫不决,不知道自己更应该去选择哪条道路,主要在于不知道自己更想从事什么职业,导致生涯规划不够系统,学习生活缺少计划,在需要作出选择时却拿不出意见。
四、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承担起责任,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做好学业指导和生涯规划
首先,在新生入校前就要通过新生群等途径为新生和家长讲解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教学方式、语言环境和评价体系,引导新生做好心理准备,督促新生提前预习课程,利用假期提高外语能力。其次,在新生入学后要组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由高年级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逐个课程进行讲解,传授学习方法,有必要的还可以安排高年级与新生进行一对一帮扶。同时,还可以邀请负责注册、选课、学业指导、留学服务等方面的教师为新生进行专题讲解,让学生认识每个环节负责的教师。最后,针对不同年级的情况,举办出国、保研和考研经验交流会,树立典型榜样。教师要上好生涯规划课,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制作简历。邀请用人单位进校召开宣讲会、招聘会,建立实习基地,深化校企合作。
(二)尽快进行新生心理测评
新生心理测评是教育部要求的一项新生工作,部分高校在此基础上还安排了校内心理健康部门进行二次测评。心理测评是快速了解新生心理状况的一个途径,大部分的测试结果是准确的,也有一部分学生对心理测评不够重视,在测试中随意作答,影响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出现心理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学生基本都在心理预警的学生名单中。所以学校可以根据名单有的放矢,与学生及家长进行联系,进一步缩小名单范围。
(三)多渠道展开学生心理健康活动
心理健康活动突出的是预防工作,在各类活动中发现并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以班级、各类学生团体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团体训练;二是举办心理健康公益讲座;三是对班级心理健康委员进行培训;四是举办心理健康的有关的赛事,如知识竞赛、原创微视频大赛,使同学们在各项活动中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运用心理健康技能,不断强大内心。
(四)及时关注特殊心理问题学生
在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是已经具有服药史、咨询史或者轻生倾向的,针对这些学生,学校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首先要找学生本人谈话,了解学生具体的心理问题和产生心理问题的背景,评估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其次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询问家长是否清楚并建立起家校合作渠道。接着要安排学生干部细心观察并及时反映具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反常情况。最后要联系学校心理健康部门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如情况严重的,要及时送到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五)建立心理健康工作相关部门、制度和预案
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并不只是某一个老师、某一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因此要加强顶层设计,压实责任,共同完成。首先是成立校、院等各级心理健康工作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认识,明确责任分工。其次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职能部门和咨询团队,按照规定配齐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大学专职教师要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 配备,每校至少配备2 名。最后要制订工作方案、预案等,学校层面要制定完备心理健康工作制度、活动方案和心理健康突发预案等,学院层面要根据学院特点建立自己的工作方案,以及各年级心理问题学生的台账,摸清底数并做好工作记录。
(六)持续强化家校合作
高校的学生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学生步入大学后才产生的,而是在其前十多年的学习生活中逐渐积累的,只不过在大学期间受到外界刺激而集中爆发。所以,学校要不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录取时即对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心理测评,深刻挖掘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尽早发现问题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家长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共同推动学生减轻心理问题、走出心理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