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2023-07-28代邹袁颖吕腾飞郑传刚张丽

智库时代 2023年11期
关键词:作物栽培作物种子

代邹 袁颖 吕腾飞 郑传刚 张丽

(西昌学院)

课程思政是在现代教学背景下,将价值塑造融入专业教育,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1-2]。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回答这个根本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渠道。

《作物栽培学》作为农学专业的核心课,主要是研究通过采用合适的农业措施,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利于作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建成、产量和品质的形成,从而达到使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绿色的一门应用科学[3],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是农业科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组成部分[4]。因为《作物栽培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使其具有基础概念多、涉及专业知识面广、实践教学周期长等特点[5]。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亟需培养一批学农知农爱农的一流农业人才,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新农科人才支撑,服务美丽中国建设[6]。《作物栽培学》授课内容丰富,教学案例众多,许多案例家喻户晓,能够较好地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教师通过对众多教学案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知识教育之中,可以达到教育学生,启润心智的作用。做好《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革。

一、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提升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同样也是课程思政实施的最关键因素。教师对课程思政观念的认识和实践水平,以及个人思想政治觉悟的敏感性高低同课程思政的建设实施效果密切相连,事关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7]。为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教师自身必须注重学习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关注国家政策和时事政治;学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并针对性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业务技能培训,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植根在教师心中,自觉形成启心润智的教学理念。其次,《作物栽培学》教师要加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的交流与沟通,思政课专任教师有着丰富的思政教学经验,也善于从专业角度发觉《作物栽培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与思政课专任教师的交流,可以更准确地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最后,《作物栽培学》教师要从辅导员、班主任等处了解班上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其所思所想和兴趣所在[8],做到有的放矢。

二、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作物栽培学》研究环境、措施和作物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研究基础上以求达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绿色的目的。作物的生长从一粒种子开始,经过环境和栽培措施的共同影响,最终成熟收获,这与人生的成长成才路径是相通的。《作物栽培学》绪论中提到的作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可持续农业等体现了“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我国古农书和农艺传统,是开展耕读教育、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当代作物生产科技工作者围绕农业生产现代化开展系列工作,为解决我国农业生产卡脖子问题,保障国家种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勇攀高峰,将作物遗传育种、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和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写在田间地头,在广袤的国土上书写“大国三农”情怀[9]。

(一)种子萌发过程蕴含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哲理

一粒作物的种子能不能够顺利发芽,首先取决于它自身是否具有发芽能力,只有具有生理活力的种子才可能发芽。除此之外,外界环境的水分、温度和氧气是种子能否发芽的主要影响因素。种子的萌发需要经过吸胀、水解酶的活化和胚突破种皮这三个阶段。当种子在湿润的环境中,体内的亲水性物质,如淀粉、蛋白质等便开始吸水作用,使种子体积迅速增大。吸胀开始时种子吸水较快,以后逐渐减慢。在种子吸水饱和时,由于水解酶的活动,种子内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物质被酶解成小分子的可溶性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物质。这些小分子是种子萌发的最初养分和能量来源,通过种子内的转运作用运输到种胚的各个部分,再经过复杂的生物转化合成过程,最终成为胚的结构物质,促使胚的生长。种子的胚根作为生长最早的部位,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后将突破种皮,露出根尖,即完成萌动阶段。一般来讲,当禾谷类作物胚根和种子等长时,胚芽长达到种子长度一半时,即达到发芽阶段[10]。这个生物学现象反映出个体在自然界生存下去必须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还要经受住环境的锤炼。具体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上,个人要获得人生的成功,必须要自身素质过硬(种子质量好),经历人生必须经过的历程(种子的吸胀、萌动和发芽),还要善于分析借助社会发展大势(合适的环境),最终才能迎来人生的蜕变(萌发)。

(二)以作物品质的改良为切入点,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机融入教学

作物的品质是指产品的质量,是决定作物经济价值高低的最重要的因素。作物产品品质的评价标准,因作物用途不同而异。一般来讲,作物的品质包括营养品质(如红薯)、食用品质(大米、小麦)、工艺品质(烤烟)、加工品质(棉花)以及商业品质(甘蔗)等内涵。基于内涵的丰富性,作物品质指标可以分为生化指标和物理指标等。作物品质的高低主要受作物自身特性和生长环境条件的影响。要提高作物的品质也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即以遗传性状改良为手段,培育高品质的作物新品种;以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条件为手段,创造适宜优质产品的形成有益条件。粮食作物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作物,在解决了吃得饱的问题以后,人民群众对粮食的品质要求日益提高。粮食作物主要属于禾谷类作物,通常来讲禾谷类作物品质改良的重点主要是围绕适口性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多寡来开展。通过遗传改良,我国已经培育出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抗病性强以及高产的品种为生产所用,如湘早籼24 号、威优56 号,蛋白质含量达12.9%以上。又比如农民因为施肥不当,导致优质稻米品质下降,通过农业科技工作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肥措施之后,使水稻口感变好。这些事例体现了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搞农业科研对促进我国农业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三)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培养文化自信

中国进入农耕时代较早,几千年的农耕传统造就了我国璀璨的农业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这些朴素的农业思想、理念、智慧构成了我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内核,即天人合一的思想。用现代的话语来讲就是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一种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古人称“天·地·人”为“三才”。所谓“三才”观念,是指有关农业生产三大要素“天”(气候条件)、“地”(土壤条件)、“人”(人为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一直是在地形地貌复杂,适宜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地方有限的不利自然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为了生产,古人们根据农业生产实践经验,总结传承下来了许多的农业生产技术,借助文字的记载,使得我们在现代也能够了解几千年前华夏大地上的农业生产情况。从西汉《氾胜之书》到南北朝的《齐民要素》再到清代的《农丹》,一系列的古农书核心都是贯彻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对天、地、作物的顺应和改造。因为农业资源的限制以及由此形成的生产经验,使得我国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传统。例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齐民要术》:“耕而不耢,不如作暴”。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传统。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生产,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薄种多收,精心管理,主要表现为劳动强度大,人畜力需求旺盛。例如,《沈氏农书》中关于整田,有“凡种田总不出‘粪多力勤’四字,而垫底尤为紧要。垫底多,则虽遇大水,而苗肯参长浮面,不至淹没;遇旱年,虽种迟,易于发作。”这就直接说明了古代农业生产中强度大的特点。古代社会人口大幅提升的年代基本都是农业技术得到显著发展的时期。通过挖掘我国传统农业知识的智慧,我们可以剖析其中蕴含的生态观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价值理念,可以改变学生的生态观点,并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和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四)在《作物栽培学》绪论中挖掘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一个国家种质资源利用和创新的根本性保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生物资源的日趋减少,越是发达国家越是重视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不惜重金来维护国内的生物多样性。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还面临众多威胁,主要表现在:(1)生态系统大面积破坏和退化,结构和功能降低或丧失;(2)原始森林长期乱砍滥伐、毁林开荒;(3)遗传种质资源正在减少。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作物的地方品种和主要作物的野生近缘种正在以十分迅速的速度消失。在湖北、湖南等6省375 个县,主要粮食作物地方品种的数目1956 年为11590 个,2014 年仅剩3271 个,主要粮食作物地方品种数目丧失比例高达71.8%[10]。这些地方种和近缘种是一个基因宝库,对于我国作物种业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融入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利用等理念,使学生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也使学生增强对祖国自然资源丰富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爱国情怀。

(五)通过讲解国家粮食安全植入大国三农情怀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这一古训道出了粮食对于一个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古代社会每当粮食生产不足的时候,都会爆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人口众多,吃饭问题事关民生,农业工作者必须牢记“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使命,为国家稳定发展大局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 年保持在1.3 万亿斤以上,有力回答了“由谁养活中国?”这一问题,充分证明了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广大农业工作者的辛勤奉献。面对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少,耕地持续减少,耕地质量退化等不利情况,广大的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水肥利用效率,良种良法配套等方法,实现了主要粮食的自给自足。通过对粮食安全问题的介绍,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的饭碗里一定要装上中国粮,明白为什么全国如此重视粮食生产问题,坚定从事农业生产和科研工作的决心和信念。此外,通过介绍作物栽培学领域在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中的伟大成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扎根农业的信心,坚定学农为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鼓励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夯实基础、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追求真理、探索科学奥秘的勇气和决心。

三、《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教育开展的方法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农学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学农更要爱农,不仅要掌握理论,更重要的是依靠理论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及归属感至关重要。开展《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师需要把思政元素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知识点,以看似随意,实则精心设计的内容把思政元素讲授给学生,防止出现照本宣科,毫无感情的填鸭式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是将知识、能力和价值引领融于一体的教学方式,是润物无声的教育过程。《作物栽培学》内容丰富,可挖掘的课程思政元素很多。因此,要做好课程思政整体设计,在梳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大国三农情怀、生态文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放在专业知识教育合适的载体上,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认真安排教学环节,充分利用网上优质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法。在教学目标上,增加对于学生思想价值引领的要求,注重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大国三农情怀、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注重问题导向,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课题研究等形式,引导学生把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关注我国的作物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润物无声地植入他们的心中。在《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建设考核方面,更加突出实效考核。在平时成绩中要更加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对个人价值的认知等方面。在过程考察环节中,可以增加思政元素的开放性课后习题,考察学生对相关思政元素的理解程度。

猜你喜欢

作物栽培作物种子
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
作物栽培科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初探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桃种子
基于新技术的作物栽培学研究
可怜的种子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