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的创新优化策略*

2023-07-28尹绪彪邓红缨

智库时代 2023年13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思政政治

尹绪彪 邓红缨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作为高等教育的必修内容,《大学语文》不仅是高校通识课程的基本组成,也在不同程度地影响其他专业课教学的品质与效率。特别是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战略发展进程中,《大学语文》教育本身具有的工具性与文化性更使其成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不过,传统模式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化的机制及模式,其与新时期课程思政的现实需求间存在一定差距。故,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语文》格外需要加快优化创新以适应环境发展变化特点。这也是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加快转型升级、促进提质增效的重中之重。

一、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创新优化的重要意义

(一)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战略全局

高等教育领域思想政治工作从相对单一的学科教育转向了更为全面和整体的系统性构建。与高校思政课相对有限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不同,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到了高等教育所有学科和教学领域。换言之,高校课程思政并非某一专业科目,而是在所有学科共同参与之下整体架构。

作为高等教育必修通识课的根本组成之一,《大学语文》课程本身既是高校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中流砥柱。事实上,在传授理论知识基础上,《大学语文》课程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在阐释、彰显、弘扬中华文明的精神之根、思想之本。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早已融入《大学语文》诸多经典文章之中。只是,传统模式下语文课堂上并未对这些思想性、思辨性的内涵给予高度提炼或概括总结,而是融会贯通在各个主题或章节之内。

随着课程思政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与热点,《大学语文》课程需要转换思路,将自身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与内涵等予以强化,使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战略全局。这既是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创新优化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也是新时期高校语言文化教育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探索转型升级之路的重要渠道与途径。

(二)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学的思想性、深刻性

作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大学语文》始终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全程从未缺席。这不仅促使《大学语文》课程最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教育机制及模式。其中,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及实践技能培养是《大学语文》较为突出的核心与重点。

然而,语言文学绝不仅是表达工具与实用技巧的集合。更重要的是,作为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自身既存在高度的思想性、哲学性特质。因此,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创新优化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在充分彰显自身潜在的思想政治因素,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学的思想性与深刻性。

尤其是在各种外来思想不断冲击中华传统思想固有阵地的严峻形势下,高校语言文学教育本就负有巩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的历史使命。通过突出《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师生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尤其是在互联网传播逐渐成为社会传播形式的潮流与趋势之际,源于网络的资讯中不乏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的谣言或谎言。这些网络舆情的复杂与多变很大程度上干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也会对部分年轻大学生思想观念形成不良影响。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则是对各种混乱思想、迷茫思绪的清晰指引,将成为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哲学思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重要平台与抓手。

二、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常见问题

(一)局部性、片面化

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存在局部性、片面化的局限。特别是在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一些高校在语文教学中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将语言文化的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为割裂,形成了只重工具性、技巧性而忽视思想性、政治性的不良格局。也有个别高校将《大学语文》仅仅当作获取学分的重点科目,一味关注成绩。这种极为偏颇有指导思想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急功近利的应试观念,也挫伤了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挖掘语文课程思想政治内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久而久之,这些高校中《大学语文》课程逐渐倾向于表面化、应试化,无形中制约了语言文化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职能。

(二)形式刻板、内容单一

与局部和片面问题相似,个别高校在《大学语文》课程设计及内容安排上还存在形式刻板、内容单一的局限性。即,教育实践与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相脱离,课堂教学始终固守教材与书本而少有变化。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课堂不仅越来越难以激发起当代大学生投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成不变的教育形式及内容也无法对年轻大学生活跃的思想形成有效的指引。久而久之,《大学语文》便成为一些大学生避之惟恐不及的学习负担,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三、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的创新优化策略

(一)在弘扬传统文化中丰富思想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汉语言则是展示这一厚重文明体系的重要载体与渠道。而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且逐渐形成了具有朴素历史唯物主义特点的价值观体系。而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宇宙观、道德观、社会观等恰恰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契合。因此,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实现创新优化的策略之一就是要在弘扬传统文化中丰富思想内涵。

比如,在古典诗词、经典古文段落中挖掘具有普遍意义的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牺牲精神、奉献意识等思想精髓。无论是经史子集或者唐诗宋词,大量古典诗词与经典文章的思想内核均是爱国、忧民。这其实与当代社会宣扬爱国主义思想如出一辙、殊途同归。

因此,在教授古典诗词、经典古文段落时,教师一方面要从诗歌、文章字面的内容联系作者当时的情绪、感受、心态,另一方面,古人的家国情怀也要与今人的爱国主义思想产生联系,要古为今用、由古及今、借古咏今。

又如,在涉及一些流传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章回体小说的内容时,教师不仅要讲述、阐释故事性内容的矛盾冲突,更要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和分析古典小说能够为今人熟识与喜爱的深层次原因。只有帮助学生意识到文字故事表相之下更为严肃的思想内核,今天的学生才能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中华悠久传统文化在广大基层民众间牢不可破的思想根基,才能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能够实现代际间传承的根本意义与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当代大学生才能逐渐摆脱长久以来面对《大学语文》学习时固有的肤浅认知,才能通过课程思政式教育认识到语言文化表象之下厚重、深沉的哲思底蕴。这不仅是《大学语文》课程展现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大学语文》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中逐步内化与固化的重要机制与模式。

(二)在融入红色文化中坚定四个自信

近年来,各地不时传出红色文化遗址或遗迹在一夕之间成为网红打卡点的新闻,也有不少遗址遗迹因此带动了一方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尽管媒体更加倾向于旅游文化视角的内容报道,但也能从另一个侧面佐证当代民众越来越关注红色历史、越来越珍视来之不易的新生活。换言之,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正在红色旅游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或熏陶。即便这些更具娱乐休闲色彩的旅游行为产生的教育功用相对模糊,但已经说明十八大以来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的“四个自信”教育正在产生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影响。因此,课程思政视角下,新时期《大学语文》课程还应积极探索在融入红色文化中坚定“四个自信”的创新优化之路。

比如对比式教学。特别是在一些近现代经典文学作品节选的课文中,在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发展的转折关口,社会剧烈动荡的影响已经从庙堂蔓延到了最基层民众日常生活层面。以《茶馆》为首的近现代文学作品颇具代表性。这些作品创作的时间点恰恰处于中华文明跌入历史谷底的特殊时期。百余年半封建半殖民的被压迫史如同暗无天日的永夜,劳动人民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仿佛遥遥无期。这种与当下生活截然不同的状态、情境显然极具冲击力,也有助于语文课堂顺势而为、引导当代大学生重新审视现今生活的幸福与幸运。

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艰苦卓绝;以及我党始终能够在生死存亡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的根本原因等。通过对比新旧两个社会中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的显著差异,学生们能够更加清晰、明确地体会“四个自信”的坚定性、科学性、正确性。这不仅能够帮助《大学语文》在课程思政过程中突出学科特色,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基于语文课堂教学融入更多文学色彩、艺术氛围,进而使《大学语文》的课程思政更加润物无声、卓有成效。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时空局限、拓展广度深度

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入地渗透社会各行各业,也正在成为解决各种传统痛点与堵点问题的突破口。同样,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创新优化也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时空局限、拓展广度深度。

思想政治工作是针对人的思想意识开展的教育引导活动。然而人的思想深受环境影响且具有不同程度的不稳定性。这种根本性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经过足够漫长的时间积淀才能发挥出从量变到质变的根本作用。而《大学语文》课堂上短短数十分钟的教学显然杯水车薪,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很难达到彻底扭转不良思想观念的作用。

因此,借助互联网技术,在更加充裕的课余时间延伸《大学语文》的课程思政必不可少。比如微课教学。传统模式下,微课教学主要针对书本、教材的内容开展线上复习或预习。而在课程思政视角下,微课课件还可在常规教学基础上适当叠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别是在教材未曾涉及的时代背景等内容方面,利用微课补充讲解,进而挖掘作者所处历史时期独特的时代背景内容。尤其是在时代更迭或处于战争乱局之中时,作者通常会将爱国主义情怀、忧国忧民意识融入作品创作过程。这种诗以明志、歌以咏怀的思想政治内涵同样可以与今人产生共鸣。

又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密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与学科教育相似,思想政治工作也是面对人的教育。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却并不局限于理论知识或技术技巧的传授。相反,针对人的精神、意识、观念的引导或激励往往需要在人与人的沟通过程中产生作用、发挥效用。换言之,当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之间因为相同或相似的感悟而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其所教或所学的理论、知识才能从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才能对教学双方的思想、理念有所触动,进而在思维与行为的多个维度有所变化。这种由外而内又由内而外的渐进过程才是思想政治产生实效的体现。

因此,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功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利用各种途径密切互动交流,要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等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双方在思想层面、精神领域的碰撞与激荡。随着移动通信设备的全面普及与互联网的常态化发展,《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有机会也有条件从有形的课堂扩展到无形的生活。这种更具渗透性的教育与引导将更加有助于《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在工具性之上突出文化性,在文化性之上强化思想性、思辨性。久而久之,《大学语文》课堂便不再只是学科知识的传播渠道,也能成为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与主场。

四、结束语

《大学语文》课程本身既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与思政教育存在千丝万缕的根本联系。然而,传统模式下,《大学语文》课程显然不曾着力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而是更多侧重于工具性的知识传授。因此,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实现创新优化不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而是必须突破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势。尤其在融入课程思政整体格局的趋势下,《大学语文》唯有找到语言教育与思想政治引导的契合点,将二者的共性最大化,方能突破长久以来课程教学过于片面化、局部性等瓶颈问题。不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及引导具有相对漫长的渐进式特点,仅仅依靠课堂上有限的数十分钟教学显然是杯水车薪。《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的创新优化还需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以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只有基于更为立体的创新优化机制与模式,《大学语文》才能在课程思政导向下不断丰富内涵,进而以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思想政治引导内化与固化。这既是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创新优化的科学路径,也是新形势下《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体系、践行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宏观战略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