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安阳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对策研究

2023-07-27李然

村委主任 2023年2期
关键词:经营主体安阳现代农业

李然

摘要: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安阳市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农业经营主体水平不高、政府相关扶持政策不完善、农业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文章从推进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等方面提出构建安阳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措施以期推动安阳市现代化農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关键词:安阳;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经营主体;人才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2-0075-04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4     文章标识码:A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以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为主要特征,主要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以及如何取得效益等问题,是集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组织方式和服务模式为一体的有机组合,是衡量现代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安阳市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党的十九大以来,安阳市政府在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方面给予了资金和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安阳市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已初见成效。

1   安阳市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成效

1.1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党的十九大以来,安阳市农业发展的劲头强劲,产业效率稳步提高。截至2022年,安阳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约2 353.3km2,尤其打造广润坡93.3km2高标准农田灾后重建示范区,建成河南省首家千亩无人农场[1]。在66.7hm2的核心区,根据农作物种类、土壤结构、地形等合理使用地下、地表两种水源,采用“双水源一系统”和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利用多种模式进行灌溉和施肥。同时,应用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通过对无人农机、无人值守传感等设施的远程控制,实现对农田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无人化耕、种、管、收的现代化农业耕种模式,大幅减少农业用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

1.2   农业科技广泛运用

截至2022年,安阳市已初步建立“互联网+”现代农业生态体系,建成广润坡农业物联网智慧平台和5个工作站,完成了270多个物联网基层数据采集示范点建设,有利于全市农业生产智能化和集约化[2]。同时,安阳市运用卫星导航系统和农业遥感技术,开展无人机航空植保推广工作,既节省了人工、药品成本,也避免了农药包装对农田环境的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3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安阳市在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过程中非常注重相关社会服务的配套率,经过不懈的努力,社会化服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社会化服务体系也初步形成。例如,安阳市依托航空植保产业技术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势,推进农作物病虫害航空植保统防统治,创立了政府购买服务的航空植保“安阳模式”,被农业农村部作为首批全国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有效防治了爆发性、流行性、区域性病虫害发生。

2   安阳市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经营主体水平不高

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迅速,但总体来说规模不大,主要的经营模式仍以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为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对较低。另外,由于没有形成规模性的产业布局,缺少精深加工的农产品,产品附加值较低。

2.2   政府相关扶持政策不完善

从整体来看,安阳市政府在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方面给予了不少政策扶持,但尚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由于农民的自有资金有限,无法应付诸多生产经营环节,而土地、农作物等无法作为担保物,因此很难申请到大额贷款,严重影响着农户的发展。

2.3   农业劳动力素质亟需提高

截至2022年末,安阳市乡村常住人口为245.4万人[3],但是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严重,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前往城市打工,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在农村,直接导致了农业后备力量不足,阻碍了现代农业体系的建设,不利于优化管理、创新生产方式。

3   安阳市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对策建议

3.1   推进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指的是在经济、技术和自然资源等社会条件既定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配置农业生产中的各类生产要素来获得最优的规模效益。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总结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经验,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4]。而解决农业经营细碎化的问题,就需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因此,安阳市要结合本地土地资源状况和作物种类,确定合理的经营规模,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力效率,增加收入。

一是充分调动小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牢牢把握好“适度”,经营规模不能太小,但也不能太大,制定的相关政策要精准且干预到位,重点解决同类经营主体之间收入过度失衡和过度分化的问题,实现公平与效率、发展与稳定双赢下的模式创新。

二是加强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物质装备建设,可对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购买农机具给予累加补助。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普通干线公路网改造和农村联网公路建设为重点,扩大机耕道宽度,便于大型农业机械通行,为机械化创造条件。

三是根据农民的意愿统一连片整理耕地,将土地折股量化、确权到户,经营所得收益按股分配,也可以引导农民以承包地入股的方式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立足差异化功能定位,积极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联盟、合作社联合社、产业化联合体等。

3.2   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

3.2.1   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户家庭经营进人市场的一种重要组织创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一种重要途径。一是要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的规模小、发展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合作领域。二是市里的農业农村局、农科院等可以成立工作小组,派专人负责指导,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保障、业务培训、科技引导,如农资供应、农机辅导、病虫害防治等,促进合作社之间的交流,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习提升的作用,在各个方面给予农户最大的支持。三是要鼓励业务和产品相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形成规模效应。利用好地理标志等区域性品牌,以共同打造品牌为契机,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如通过“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使各农民合作社进行联合。四是鼓励农民合作社利用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经营、技术培训、财务社务管理;鼓励农民合作社利用网站、短信平台等公布重大事项和日常运行情况,探索运用网络的方式进行民主决策的方式,为促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指导合作社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多样化、时效性的信息服务。

3.2.2   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一般的工商企业不同,它具有开拓市场、创新科技、带动农户的作用,能够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体来说,一是要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实施财税、金融、人才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优先突出扶持培育一批、引进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坚持“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支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盘活资本存量,整合资源要素,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合作。二是因地制宜、因业制宜。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使当地优势强、收益高、见效快、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农产品得到长足发展,在农产品空间布局上逐渐向某一地区集中,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不断增加名特优新品,形成产业类型多样化的产业结构。三是支持龙头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开展技术创新,重点引进改造升级育种、生产、加工、包装、储藏、流通等关键设施装备,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废弃物再利用、节能、节水、节电等项目,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构建绿色经济中的领头作用,实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农民,落脚点在农村,重点在农业。因此,要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农民增收后劲,保障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安全。

3.3.1   加强农业信贷支持

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提高效能的原则,强化高质量绿色发展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5]。首先,健全农业信贷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机制,研究制定担保机构业务考核的具体办法,加快做大担保规模。其次,切实降低“三农”信贷担保服务门槛,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中长期信贷的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特色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

3.3.2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农业作为利益较低和承受风险较大的产业,这就要求政府根据实际,不断完善财政补贴政策。一是要改进补贴方式,避免按地亩补,重点对粮食主产区种植粮食、对社会提供商品粮食的农户实施补贴。提高补贴效率,真正实现种粮拿补贴。二是要优化补贴结构,对于生态农业、有机肥、节水灌溉等给予额外补贴。

3.3.3   提升农业保险服务水平

提高农业保险服务的能力,不断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实现愿保尽保。拓宽农业保险服务的领域,满足多元化的风险保障需求,多开发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将推进农产品的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工作纳入其中。

3.4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实现乡村振兴,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教育培养政策,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供坚强的人力保障。

3.4.1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中国农业的未来,对于推动农村创新创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小农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针对性。从“问需”入手,面向农民群体及市场需求,尽可能提供多样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培训服务。二是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安阳市政府要积极改进方式方法,科学设置培训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用农民的语言讲解农业技术增强吸引力。三是创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形成了一批典型、有效、可推广的新型农民培育模式,如创业兴业推动型、产教融合校社联动型、青年农场主培养型等。安阳市政府可以积极借鉴以上几种模式,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3.4.2   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农技推广人才是推广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开展生产服务的骨干力量,在现代化农业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一是要创新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人才的引进机制。安阳市可根据本市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招聘硕士研究生或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基层补充高素质农技人员。二是要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人才的服务保障工作。例如,可配备必要的车辆,便于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三是要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着力解决好知识更新跟不上现实需要的问题。对于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既要安排理论知识讲座,又要安排实验实习活动;既要角度新,又要思路清;既要结合农业生产实例进行示范讲解,又要深入田间地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培训一批,提升一批,保证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健康发展。

3.4.3   鼓励各类人才返乡创业

长期在外打拼发展的农民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一技之长,且其对家乡充满感情,会利用已有的熟人网络,带动亲戚朋友一起创业,帮助父老乡亲增收致富。另外,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也成为充实农村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新途径。因此,安阳市政府要在行业准入、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返乡创业人才大力支持,为农村能人提供展示才能、发挥作用的舞台。

3.5   促进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对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通过政策引导小农户接受农业生产托管、机械化烘干等社会化服务,与小农户签订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协议,对各试点农机化服务作业环节进行定额补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引导和支持市场化服务组织更多地为小农户服务,如农业产前产后市场服务、金融互助合作服务、内部规范管理服务,着力实现农业增效、小农户增收。二是重点改善小农户生产条件,为小农户引进先进的农机设备,聘请专家,举办培训班,为农户讲解生产设备的操作流程,同时,定期进行走访,收集农户对生产设备的反馈,并安排专人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三是不断提升小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建立预警机制,通过广播、报纸、短信、互联网等新闻媒介,提醒农民群众即将到来的恶劣天气或市场波动。

4   结束语

党的十九大以来,农业大市安阳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全力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经营水平,虽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就一定可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参考文献:

[1]央广网.“豫北粮仓”粮更多 河南安阳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53万亩[EB/OL].(2022-09-28)[2022-09-28].https://hn.cnr.cn/hnpdgb/yw/20220928/t20220928_526021763.html.

猜你喜欢

经营主体安阳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安阳之旅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安阳:以最严密的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
安阳有个“花木兰”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导向的农业推广研究
德江县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调研报告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体制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