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班主任与家长高效沟通的策略

2023-07-27水惠丽

幸福家庭 2023年6期
关键词:家校班主任家长

水惠丽

家校沟通是班级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力量,也是促进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的主要方式。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哺育,也离不开家长积极正向的引导。作为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良好的沟通技巧,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探讨了小学低年级班主任与家长高效沟通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以诚相待,和家长以心换心

班主任要在充分了解家长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秉持相互尊重、以诚相待的原则,切实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一)聆听家长心声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文化程度和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同时,家长和孩子接触的时间较多,他们对孩子的性格更加了解,更容易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不足。因此,班主任要聆听家长的心声,了解家长的想法。这有助于班主任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改进自身的工作,同时还能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家长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信,从而更加愿意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二)对家长以诚相待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是信息互换、双向交流的过程。班主任对家长以诚相待,以心换心,家长才会敞开心扉,愿意推心置腹,双方才能真正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高效沟通。班主任要从细节处体现对学生的关心与帮助,换来家长的放心和交心。如有学生感冒了,班主任应督促学生多喝热水,提醒学生按时吃药,并在放学时将学生一天内身体状况的变化反馈给家长。对于学生的不足,班主任也要开诚布公地向家长指出,从而共同寻找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三)帮助家长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低年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不足,他们正经历从幼儿到小学生角色的重要转变,这一时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对他们的人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班主任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切实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帮助家长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一对一沟通的方式,向家长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从而使家长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通过严慈相济、正面管教等方式,引导低年级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比如,笔者利用班会引导学生主动和父母沟通,通过亲子沟通来增进学生对父母的了解。笔者在“我爱我的爸爸妈妈”主题班会上,设计了一份针对家长的调查问卷,让学生询问、了解父母小时候的玩乐方式、最喜欢的色彩、最喜欢吃的食物、最害怕的事情等,让学生走进父母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深层次地了解、认识父母。这可以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稳定,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

二、注重沟通细节,讲究沟通艺术

(一)准确传递信息,沟通内容科学合理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天真烂漫,不受约束。班主任在利用线上或线下渠道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应准确传递学生在学校的详细信息,让家长及时、充分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感受到班主任对孩子的关注。同时,这能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使家长更加认同班级管理的措施,进而提高双方沟通的满意度。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内容要科学合理,可以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教育理念。部分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有的对孩子管理过于严格,有的则对孩子过于宠溺,还有的存在“唯分数至上”的思想,这对孩子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对此,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努力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二是教育方法。班主任要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向家长传递先进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使家长的教育工作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掌握家长心理,用好共情式沟通

首先,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应有同理心。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升入小学,家长多少会有些不放心。班主任在沟通工作中,一方面要理解家长的心情,用同理心拨动家长的心弦,并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在校情况;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引导家长达成共识,学生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不论是学习环境、学校规则,还是情感关系等方面,都會发生不同的变化,但学生具有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家长要学会适当放手,要信任和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其次,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要营造和谐的氛围,可以针对讨论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沟通地点。如要探讨学生相对隐私的内容,班主任可以选择学校“心灵之家”等场所。在宽松的氛围中,双方更容易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再次,班主任还要合理选择沟通的时机,如与家长电话沟通时,可以利用中午或晚饭后的时间,这个时间段正好是家长的休息时间,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最后,班主任要熟练运用共情式沟通,增进与家长相互之间的了解。运用共情式沟通方式,班主任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接纳家长的情绪。第二步,认真聆听,理解家长情绪背后的想法、期待和需要,并给予积极回应。第三步,运用共情式回应,要与家长站在一起,共同应对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打开沟通之门。第四步,理性表达自己的情绪。班主任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也不要单纯地发泄情绪,而是要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把自己的情绪感受表达给家长,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三)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有区别的沟通

家校沟通,是班主任和家长的双向活动,是语言和情感的多元交流。家长的素质、性格、教育水平往往影响着家校沟通的实际效果。班主任要在与家长的不断交流中了解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家庭关系等,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选择不同的沟通方法。在此过程中,班主任还应注意相应的细节,如尊重家长,营造温馨平等的沟通氛围,通过“一杯水”“一张椅子”等温情举动,温暖家长的内心。

班主任要学会聆听和理解家长的不同需求。有些家长性格较为急躁,班主任应学会妥善地与这些家长进行沟通,在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时,注重使用描述性的语言而不是判断性语言,并且不去谈论别的家长和学生,从而让家长愿意配合学校工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有些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班主任需要指出学生在学习、成长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向他们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家庭教育。还有一些家长很少主动与班主任沟通。遇到这样的家长,班主任应主动、热情地对待他们,营造轻松的聊天氛围,获得家长信任。

三、拓宽沟通渠道,构建高效沟通模式

家庭是学校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小学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与帮助。班主任要学会适时地拓宽沟通渠道,构建高效的沟通模式,以促进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一)召开家长会,形成高效沟通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家长一般都会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班主任可以趁这个时机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同时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这种双向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此外,班主任可以在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开展家校沟通工作。通过家长会,班主任可以让家长交流学生的状况及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班主任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向家长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如可以围绕“提高低年级学生劳动能力”“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幼小衔接”等主题,开展丰富多元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家长发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二)设立家长开放日,促进深层了解

很多家校沟通的障碍都源于家长缺乏对学校教育的了解。为了有效构建和谐的家校沟通关系,形成家校共育的高效格局,班主任可以结合学校的相关政策,固定将每月的某天作为家长开放日,引导家长走进学校直观了解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情况,真切观察学生一天中的各种状态。同时,家长开放日也是学校向家长展示学校良好的管理模式、教师优秀的教学水平的机会。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安排,使家长全面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具体工作及重要举措,从而积极配合班主任和学校的工作。

(三)开展定期家访,与家长拉近关系

家访活动是家校沟通的深度延伸,是家校共育的重要补充。班主任要在每学期积极开展对班级学生的家访活动,并且在家访工作中秉承“一听、二看、三关注”的态度与家长沟通,从而和家长拉近情感关系,和学生拉近距离。例如,在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幼小衔接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在暑假开展家访活动,在学生比较熟悉的环境下与之进行交流,以消除学生对小学教师的恐惧感和距离感。班主任通过介绍小学校园概况、赠送入学小礼物等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入学焦虑,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与此同时,定期家访不仅能拉近班主任与家长的关系,还能帮助班主任更加了解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从而为后续教育活动、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做好充足的准备。有效的家访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利于家校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互通,有利于双方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形成共识,使双方对学生有更全面、更准确的了解,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有效地帮助学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完善。

结語

高效的家校沟通不仅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桥梁,也是促进低年级小学生幼小顺利衔接、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与家长建立稳定而有效的情感关系,充分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有效的家校合作共育,能使学生受到更为完整的教育,能让学生充分享受多元教育给他们带来的积极影响。班主任要掌握良好的沟通策略和技巧,与家庭密切合作,统一思想,围绕共同目标,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绸都小学)

猜你喜欢

家校班主任家长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班主任
家长请吃药Ⅱ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