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途径

2023-07-27石玲

幸福家庭 2023年6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音乐作品音乐

石玲

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还面对着繁重的功课,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身上的负担会越来越重,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而音乐是能使学生在高中阶段身心放松的一门学科,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还可以调节他们紧张的情绪。但是目前高中音乐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开展高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不注重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不能深层次地理解音乐的内容,因而无法充分发挥音乐的育人价值。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知识,全身心地投入音乐课堂,享受音乐,本文简要分析了开展高中音乐教学的意义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性,阐述了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途径。

一、开展高中音乐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生大多喜欢听音乐,与其他学科相比,音乐更加真实、更加生动、更加吸引人。教师重视高中音乐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二)调节学生的消极情绪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而高中音乐教学的开展能使学生在欢快的音乐节奏中放松身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调节消极情绪、释放学习压力的目的。

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鉴赏是一种将学生的听觉感知、想象联想、情感体验、创造性思维等心理活动有机结合的实践活动。它能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音乐无形的滋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此外,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使他们在音乐中获得强烈的情感和美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情趣。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多数音乐作品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其中文艺而唯美的歌词可以使人联想到具体、形象的画面,脱离语言和语义的束缚,获得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在音乐中感受世界的美好。

三、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高中阶段,人们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从高中阶段开始,部分学校的音乐教学就没有系统的教育体系,教师也不够重视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他们更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导致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较弱。在此背景下,学生在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由于没有较强的音乐鉴赏能力作支撑,再加上在音乐方面花费的时间较少,无法很好地理解教师所讲授的音乐知识,其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会逐渐降低。

第二,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业压力重,精力有限,他们无法将很多的精力放在音乐鉴赏上,这也是高中音乐教学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的学生会在音乐课堂上完成其他科目的作业,对音乐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毫不关心。

第三,大多数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只停留于歌曲的表面。虽然很多学生喜欢听音乐,但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听歌曲的旋律,没有深入地分析歌曲涉及的音乐知识,没有理解歌词的内涵。另外,以善、美为主要审美目标的古典音乐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德育方式,参与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但许多学生对古典音乐并不感兴趣。因此,当教师在高中音乐课堂上讲解古典音乐时,学生往往积极性不高,更听不懂古典音乐所要表达的具体内容和情感。长此以往,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不仅无法提高,甚至还会对音乐学习丧失兴趣。

四、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途径

(一)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的,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真正地体会学习的乐趣。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入手,寻找学生喜爱的音乐要素,以此为依据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比如,大多数高中生喜爱流行音乐,教师可以找出流行音乐与高中音乐教学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将音乐与古诗相结合,从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中挑选出与中国古典诗歌相关的音乐,如《明月几时有》《清平调》《涛声依旧》《水调歌头》等,让学生在音乐中领会和理解诗词本身含义的同时,学会欣赏诗歌,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音乐教学是美育的重要实施途径,承担着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与审美素养的重任。但在以往的高中音乐教学中,部分教师仅关注教材中的内容,直接向学生讲述知识,这就无法为学生提供音乐鉴赏的空间,从而阻碍了学生鉴赏能力与审美素养的形成。教师长期采用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开展音乐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基于此,教师就需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合理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鉴赏空间,以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以“飘逸的南国风”为主题开展音乐鉴赏活动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带领学生了解南方民歌,并设置合作探究任务,引导学生收集与南方民歌相关的资料。在音乐鉴赏活动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与南方民歌内容相吻合的视频,再利用视频与学生进行交流,由此引出一些经典的南方民歌,如《放马山歌》《小河流淌》《弥渡山歌》等。接着,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结合已有经验说一说自己对南方民歌的了解,同时鼓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以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探究和鉴赏的欲望。最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我国南方民歌的曲调特点是什么?”,由此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激发学生赏析南方民歌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对民歌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转变教学思想

目前,部分高中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没有意识到高中音乐教学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为根本,促使学生真正融入音乐课堂,感受音乐的魅力。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多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这样才能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氛围。在音乐课开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要鉴赏的曲目,与学生一同欣赏歌曲,让他们对这节课要学习的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欣赏完歌曲后,教师可以开展交流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勇于表达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真实感受。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作品,共同分析相关音乐作品的意境,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师生愉快的交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采用情境教学法

鉴赏音乐可以深化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同时使学生产生对音乐的热爱。在以往的高中音乐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会明确鉴赏的方向,同时要求学生独立鉴赏音乐。但部分学生缺乏音乐鉴赏的经验和能力,无法顺利完成鉴赏任务,从而逐渐丧失了对音乐鉴赏的兴趣。基于此,教师需要传授学生鉴赏音乐的方法,同时展现音乐鉴赏的乐趣。教师可以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降低音乐鉴赏的难度,同时调动学生鉴赏音乐的积极性。

例如,在指导学生鉴赏音乐作品《黄河船夫曲》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降低学生对音乐的鉴赏难度。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纤夫拉纤的图片,并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引导学生猜测图片中人物的身份。接着,教师可以播放纤夫拉纤的视频,并同步播放音乐《黄河船夫曲》,助力学生生动、直观、形象地感受歌曲的意境。学生在受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下,能够增强对音乐作品《黄河船夫曲》的感知,引发情感共鸣,从而传承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讲一讲对音乐作品《黄河船夫曲》的理解,以在活跃的鉴赏氛围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结合生活实际

音乐作为反映时代背景、体现美学价值的载体,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很多音乐家会在生活中寻找灵感,从而创作出许多震撼人心的作品。所以,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音乐鉴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多角度观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音乐元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在教学人音版高中音乐一年级上册“对祖国河山的礼赞”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中国目前的发展形势、著名的人文景观等,尝试引导学生理解这一节的主题,深刻感受作者所表達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结语

由于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并且被繁重的课程占据了大多数时间,他们几乎没有多余时间去学习音乐知识,也无法认识到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重视高中音乐教学,注重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生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感受音乐的魅力,以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中学)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音乐作品音乐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音乐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