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让小学美术课堂更加鲜活

2023-07-27宋雨桐

幸福家庭 2023年6期
关键词:玉石美术作品教学活动

宋雨桐

美术教学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各种艺术形式,而课堂教学时间又相对较短,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知识,掌握具体方法,形成创新意识。微课教学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并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教学,使学生在理解美术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提高美术学习的兴趣。但想要使微课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出最大作用,教师还需对其深入了解,采用合适的手段开展小学美术微课教学。本文分析了微课的特点,简要阐述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微课教学的必要性和方法,以供参考。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视频的时长一般在5~10分钟,主要是围绕课堂教学中某个具体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因此,微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更精简,教学主题更突出。学生可以基于自身需求选择性地进行观看,这可使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微课教学的必要性

(一)突破重难点

美术这门学科的重难点知识就是绘画的技法,它在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教师仅仅依靠语言讲解,很难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绘画的技法,而微课教学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剖析,了解相关知识中的重难点,并利用微课制作演示视频,从而促使学生在动态且直观的视频辅助下充分理解所学内容。

(二)提高活动的趣味性

微课教学具有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相结合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比如,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微课教学活动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搜集相关资料,并采用视频加工和剪辑方式对资料进行整合,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三)构建学习和交流平台

微课教学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以互联网为依托。而互联网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微课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全天候学习平台并构建一个良好的交流和互动平台,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使其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四)丰富教学内容

基于互联网实施微课教学,教师可以搜集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丰富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有力保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素养,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微课教学的方法

(一)借助微课教学打造翻转课堂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具体表现为:学生倘若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便能明确学习目标,在课堂活动中认真听讲,有针对性地攻克知识重难点,为其掌握相关知识提供保障;学生倘若在课前未进行预习,可能会在课堂教学中跟不上教师的进度,无法掌握重难点。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可以发现,教师在课前预习阶段应用微课教学,可以打造翻转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二十课“玉石文化(一)”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相关知识。为确保微课视频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符,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收集资料,并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制作微课视频。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玩游戏,教师便可以制作互动式的微课视频,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了解玉石文化。而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些想法、提出一些问题,如“我国玉石文化的起源是什么?又是怎么流传下来的?这种文化的流传有怎样的好处?除了我国有玉石文化,其他国家有玉石文化吗?”。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自主利用计算机、手机、书籍等尝试寻找答案,而对于部分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会将其记在笔记本上,在课上集中提问。这有利于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由此可见,将微课视频应用于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在课前了解相关知识,从而为其跟上教师进度、掌握相关知识提供保障。

2.课中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基于此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获得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课堂伊始,教师可以提问:“通过在课前观看微课视频,相信大家已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谁可以为老师介绍一下微课视频中的内容呢?”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接着提问:“大家在预习过程中是否遇到了问题呢?”在学生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后,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让他们阐述自己的问题,如“学习玉石文化的意义是什么?”“玉石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在学生提完问题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其分为几个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就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相关问题。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适当融入其中,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并予以相应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轮流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由其他学生进行解答。在学生讨论完后,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呈现相关图片,并引导学生制作有关玉石文化的手抄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3.课后教学。课后教学是翻转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發展规律布置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就玉石文化这部分知识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基于自身对玉石文化的了解,自主制作微课视频或PPT,并结合微课视频给家长讲解玉石文化。这种作业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感知玉石文化中蕴含的美,从而提升艺术素养。

(二)赏析美术作品

因为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不足,所以即使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创作,很多学生也无从下手。而赏析美术作品可以给学生带来灵感,使学生掌握一些创作美术作品的方法,为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提供一些思路。因此,教师要重视美术作品的赏析,利用好微课教学的优势,使微课教学在赏析美术作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具体而言,微课教学依托于互联网,而互联网中蕴含着较多教学资源,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带领学生赏析美术作品,利用视频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感官,让学生切实感知和发现美术作品中的美。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十八课“罐和壶(一)”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观赏其他画家创作的美术作品,仔细观察罐与壶的特点,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学生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独特的罐与壶?”如此一来,学生便可以将美术创作与生活联系起来。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欣赏到相关美术作品的美,并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体会作品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三)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进行深入探究;可以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等。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启发性问题,促使学生将已有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增强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效果。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可以将作品情感作为切入点,也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创设话题,从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美术课堂活动。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一课“冷色与暖色”时,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微课的PPT,并在PPT中插入与本节课有关的美术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和探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微课PPT向学生展示问题“冷色是什么?暖色是什么?冷色和暖色分別有怎样的特点?它们分别可以应用于什么场景?可以表达怎样的情感?会带给人怎样的感受?”。其次,教师可以将学生随机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在探究思考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如果小组成员有不同的看法,可在其他人说完之后提出异议,并阐述自己的想法。在统一答案后,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名成员,对本组的讨论结果进行阐述。在学生阐述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观看微课PPT,让学生深入了解冷色和暖色的特点以及它们带给人的感受,引导学生充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深化对冷色和暖色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自由创作的时间和空间,使其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进行绘画。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创作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结语

微课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它突破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有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但要使微课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出最大作用,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微课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教学打造翻转课堂、带领学生赏析美术作品、创设问题情境等,从而增强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效果,使学生提高美术学习能力,感知美术学习的乐趣。

(作者单位:

淮安市生态文化旅游区枫香路小学)

猜你喜欢

玉石美术作品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玉,石之美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世界上最会摇摆的天然玉石
春秋时期玉石器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