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下幼儿教育的开展

2023-07-27干露

幸福家庭 2023年6期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力想象力

干露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幼儿的主观发展状态,全面解放幼儿的生理和心理,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提高幼儿的创造力,从而增强幼儿教育的效果,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幼儿教育的目标,合理融入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并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和学习需求,寻找科学的方式方法,提高各类活动的趣味性,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促进作用

(一)提高幼儿的各项能力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幼儿的个体发展差异,主张以引导性和启发性的教育方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这对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以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为指引,科学开展幼儿教育工作,结合幼儿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给予幼儿恰当的引导,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提高幼儿的各项能力。

(二)丰富幼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为基础开展幼儿教育,需要引入多方面的资源,采用灵活、高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这有助于丰富幼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灵活,内容更加丰富,丰富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提高幼儿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开展幼儿教育的注意事项

幼儿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幼儿的思想认知状态、综合实践能力等存在客观的差异。因此,在遵循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开展幼儿教育时,教师应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主观意愿,鼓励幼儿大胆地创新创造,并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指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以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幼儿教育更高层次的目标和追求。

(一)引入多方面的资源,为幼儿教育提供支持

创造力的培养在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上具有发散性特征。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工作的前期准备阶段引入多方面的资源,全面落实教学工作,并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自主选择与创造,以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幼儿展示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废旧材料,带领幼儿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手工作品,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注重与幼儿的沟通,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引入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师与幼儿的良好沟通对增强幼儿教育的效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遵循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的背景下,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借此了解幼儿的思想状态,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利用差异化的方式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各类学习活动,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幼儿进行沟通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话题,并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认真倾听幼儿的想法。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的态度和沟通的方式方法,尽可能地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条件,鼓励幼儿自主探索,以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了解幼儿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幼儿处在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等有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注重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和幼儿遇到的具体问题,并及时与幼儿进行沟通,帮助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保障幼儿顺利开展学习活动,让幼儿在自主实践和创造性学习中获得更多知识与经验,从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部分幼儿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容易出现难以自主完成活动任务的情况。对此,教师应重点关注这部分幼儿参与实践活动的整体情况,结合他们的实际能力,为他们分配操作难度适宜的实践任务,并在幼儿遇到困难时采取合适的措施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如及时提供辅助工具、帮助幼儿完成难度较大的部分等,为幼儿自主完成活动任务、发展创造力提供帮助和支持。

三、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下幼儿教育的开展路径

(一)鼓励幼儿自主探究,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创造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个体结合实际生活适当发散思维的结果。教师可以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幼儿设计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给予幼儿自主实践的机会,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大胆想象与创造。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以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幼儿学会独立思考,并具备通过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勇敢小兵”为主题开展手工制作活动,鼓励幼儿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大胆构思并自主探究玩具枪、坦克模型等的制作方式,让幼儿体会发挥想象力运用不同材料制作手工作品的乐趣,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二)鼓励幼儿自主实踐,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幼儿自主实践,让幼儿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大胆思考与创新,从而掌握更多知识,形成创造性思维。盲目的发散思维会使幼儿缺乏明确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幼儿不仅无法开展有效的自主实践,还很容易遇到阻力和问题,难以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各类学习活动的主题,适当提示幼儿,帮助幼儿掌握实践方法,让幼儿明确实践和探究的方向,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促使幼儿自主实践,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结合自己阅读的绘本开展表演游戏,让他们还原绘本中的故事情节,或者引导他们自主编排一些情景剧,以提高幼儿的编排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相对于固定的学习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更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能够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部分幼儿在表演或编排方面有一定的天赋,教师开展表演游戏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表演或编排潜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例如,教师可以先组织幼儿阅读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让幼儿了解故事的梗概,并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阅读故事时的感受。接着,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编排情景剧,自主协商分配故事中的角色,合作演绎故事内容,借此锻炼幼儿的实践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三)鼓励幼儿自主创造,培养幼儿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结合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开展幼儿教育时,教师应注重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引导幼儿自主创造,提高幼儿的综合实践能力,增强幼儿教育的效果,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助力。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从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等角度入手,鼓励幼儿结合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自主创造,以提高幼儿的综合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在园内举办“我是绘画小天才”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创作。在幼儿完成绘画作品后,教师可以设置展示环节,让幼儿展示并讲解自己的绘画作品,以提高幼儿参与此类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构图、色彩搭配等能力。

又如,教师可以“我的花衣服”为主题,先引导幼儿收集花瓣、树叶、果实、树皮等自然材料,再为幼儿提供相应的辅助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主设计并动手制作一件漂亮的“花衣服”。

这类实践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幼儿处理基础原材料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幼儿在处理材料时会遇到一些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则是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自主创造的过程,这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语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认识到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性,并在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情况下,落实具体的教学引导工作。教师还应深入学习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并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遵循该理念,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充分的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吴城幼儿园)

猜你喜欢

陶行知创造力想象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打开新的想象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