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梦想 向美而行

2023-07-27王宏端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吴兴区湖州市公益活动

王宏端

2010年6月,我从湖州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成了湖州市南太湖幼儿园的一名教师。那个时候,湖州市的幼儿园里男教师屈指可数,但这丝毫没有动摇我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的决心。2015年8月,我考编进入湖州市实验幼儿园工作,成为湖州市吴兴区首位在编的幼儿园男教师,如今是湖州市实验幼儿园副园长,湖州市“湖州兄弟团”领头人。

一、梦的起步

当年,在我接到湖州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身边的很多朋友对我说:“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女孩子干的,你凑什么热闹?”面对同学、朋友、亲人的不解,我没有犹豫,因为我有一个做“孩子王”的梦想。说起“孩子王”的梦想,就要说到2005年发生的事。那时,我即将初中毕业,在继续求学的道路上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就读湖州市南浔高级中学,三年后参加高考;二是进入中等专业学校学习,毕业后参加工作。在与父母商量后,我选择了后者。但具体报考什么专业又成了一个难以择选的问题,是学习经济管理学专业还是学习美工设计专业,又或者是学习医学护士或学前教育专业?就在这时,湖州师范学院的沈老师听说了我在选择专业上的困惑,就给我提供了一个建议:“如果你喜欢孩子,我建议你报考学前教育专业,如果你不擅长和孩子打交道,那就选择医学护士专业吧。因为对男孩子来说,这两个专业的就业和发展前景比较好。”听了沈老师的话,我脑海中浮现出童年时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画面。从小到大,我的身边从不缺少“小朋友”,我总能吸引小伙伴来到我的身边,成为他们眼中的“孩子王”。我想,当了幼儿园教师后,我也一定能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孩子王”。于是,我来到了湖州师范学院学习学前教育专业。

进入湖州师范学院后,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如钢琴、舞蹈、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技能,可我在这些专业技能上可以说是零基础,我感觉这些专业技能的学习要比文化课的学习艰难得多,这让我陷入了困境,但我没有放弃,而是在困境中寻求突破的方法。我告诉自己,不能因為有困难就放弃成为“孩子王”的梦想。如何才能更快地让自己适应专业技能的学习,获得专业技能的提升呢?我向身边的同学求教,同学告诉我:“要想提升专业技能,没有捷径可走,唯一的就是要花更多的时间练习。”于是,我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比如,练习钢琴的时间从之前教师规定的每天30分钟延长到每天4小时。就这样,经过一个学期的刻苦练习,我的钢琴专业成绩从一开始的全班第35名上升到第3名,还被推荐进入了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提高班学习,我的钢琴技能提升得更快了,这也让我的学习信心倍增。后来,在钢琴导师沈老师的指导下,我获得了首届校园钢琴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并在毕业前通过了浙江省钢琴十级考试。慢慢地,我发现各门专业技能的学习是相通的,在取得钢琴十级证书后,我把学习重点放在视唱练耳和舞蹈创编等技能上,经过不懈的努力,在浙江省幼儿舞蹈和声乐考级中,我分别通过了九级和十级,专业技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010年8月,取得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证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我,正式进入幼儿园工作。在进入幼儿园工作之前,我脑海里的幼儿园教师就是带领孩子们做游戏、跳舞、画画等,可当我真正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时,却发现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记得那是我正式上班第一天的早晨,我刚打扫完活动室的卫生,一个轻微的声音从厕所传来:“老师,我好了。”这是我班的一名小男孩解完大便后向教师发出的求助,我转头看向搭班教师,希望她能给予帮助。谁知搭班教师说:“小王,你去厕所帮忙呀。”虽然在这之前我已经有一点思想准备,但实际操作还是令我手足无措。其实,在幼儿园给孩子喂饭、梳头、穿衣、系裤带、盖被子等,我都要一样一样地学着做。一天午睡起床后,班里的一名小女孩跑到我身边对我说:“王老师,您为什么不帮我们扎辫子呀?今天我想让您帮我扎辫子。”听到她的“心愿”,我随即接过她递过来的头绳,准备帮她扎辫子。虽然从小到大我还没给谁扎过辫子,但现在已经处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状态,我硬着头皮也得上。我想,扎辫子也不是特别难的事,应该和小时候绑树枝差不多吧。于是,我用绑树枝的方法给小女孩扎了辫子,很快就将小女孩的头发扎了起来。我暗暗窃喜,看来扎辫子这件事还真难不倒我。可没过多久,小女孩跑来对我说:“王老师,您扎的辫子太松了,我没跑几步,头发就散了,您再帮我扎一下吧。”听完小女孩的话,我愣住了,这可怎么办呢?幸好,一旁的搭班教师接过了小女孩的头绳,一边帮小女孩扎辫子,一边对我说:“小王,扎辫子可是一门手艺活,先要把头发梳理好抓在手里,再用头绳把头发扎起来,可不是把头绳简单地绕几圈就可以了,既要把头发尽量扎紧一点,又不能弄疼小朋友的头皮。”我站在旁边认真地观摩搭班教师的操作,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强自身保育教育技能的学习,成为孩子学习、生活上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二、梦的历程

记得刚开始工作时,时常会有一些问题困扰我。比如,户外活动时,孩子们不听我的指令四处乱跑;教学活动时,孩子们对我组织的活动不感兴趣;生活活动时,孩子们一会儿把豆奶洒了,一会儿把饼干扔了……为什么其他教师组织的活动孩子们都很感兴趣,我组织的活动他们就不感兴趣呢?我便虚心地向老教师请教。老教师对我说:“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心理和学习特点,孩子们虽然很喜欢你,但如果你不了解他们的心理和学习特点,不明白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不懂得用合适的方法与他们互动,那他们当然就不听你的话了。”听了老教师的话,我积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研究孩子的年龄特点,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所思所想,还尝试分析优秀教师组织活动时的语言特点,学习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沉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不断磨炼,我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生了改变。比如,之前组织音乐欣赏活动时,我不懂得分析音乐素材蕴含的对孩子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组织音乐欣赏活动形式单一,往往在让孩子感受、聆听后,就要求孩子进行表现。孩子还没理解音乐就要进行表现,他们的活动兴致当然不高,这样音乐活动的效果肯定不佳。现在,在组织音乐欣赏活动前,我会先对音乐素材进行分析,了解这首曲子对孩子发展的意义,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经验,采用合适的方法组织孩子开展音乐欣赏活动。有时候,还会对某些名曲进行改编,使其更适合孩子欣赏、学习。这样,孩子的活动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活动积极性也提高了。

教育要获得好的效果,就需要教师追随儿童的脚步,不断反思、优化自己的教育行为,通过不断磨炼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所以,每当幼儿园有展示教学活动、分享教育经验的机会,我都会积极争取。记得我参加工作第一年,幼儿园组织年轻教师展示教学活动,我积极争取到了这个机会。第一次参加公开展示活动,对工作才一年的我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我深入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经验,观看优秀教师组织的相关活动视频,主动请教幼儿教育专家,邀请园内骨干教师一起参与研讨……在专家和同事们的指导与帮助下,我无数次修改活动方案,终于圆满完成展示活动任务,我组织的教学活动获得了广泛好评。

然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时间沉淀和经验积累的。特别幸运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分别成了浙江省特级教师沈颖洁、卞娟娟名师工作室的学员,跟随名师的脚步,从优质教学活动设计与展示,到带领团队中其他教师共同成长,我一路向着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的目标前行。2019年1月,我和名师工作室其他成员一起来到桐乡市实验幼儿园,在导师的带领下,开展为期三天的研训。这次研训对我专业成长的帮助很大。这次研训的内容和步骤是:第一步,根据导师提供的活动素材设计活动方案;第二步,以同伴为对象尝试组织活动,同伴互相观摩、研讨;第三步,根据同伴的意见和建议调整活动方案;第四步,尝试组织孩子活动,同伴间互相观摩、研讨;第五步,再次调整活动方案,最后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原创教学活动方案。这次研训让我明白,设计一个优质的教学活动方案,教师既要了解孩子的学习与发展特点,了解孩子的兴趣与经验,又要有系统的学科知识,更要有教育教学的知识、策略和智慧。

通过一次次的专业研修,我慢慢学会了观察孩子的行为,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理解孩子的行为和表现。我始终坚信:只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把简单的事情做细,把平凡的事情做实,我就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2021年1月,在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组织下,被称为“湖州兄弟团”的湖州市幼儿园男教师联盟成立,我有幸成为湖州市吴兴区的“兄弟团”团长。作为团长,我主动倾听身边男教师的心声,了解他们专业成长的特点和真实需求。比如,有的男教师有音乐、体育等方面的特长,有的男教师在组织社团活动、户外活动上比较得心应手,大多数男教师希望在专业发展上得到更多的指导与帮助……根据男教师的发展需求,我一方面邀请区内名师和团队中的优秀教师对男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和个别帮助;另一方面将男教师的心声反馈给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希望领导能为他们的专业成长创造更多的机会,搭建更多的平台。在我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的时间,吴兴区幼儿园男教师发挥自身优势,在省、市、区的各项评比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获省级奖项5人次,获市级奖项21人次,获区级奖项39人次,总计获奖65人次,获奖人次数在全市三县两区中位列第一。

与此同时,本人也在同伴的激励、帮助下不断成长。多年来,我始终以“情境体验式游戏”为切入点,充分挖掘课程素材中的游戏元素、情感元素,实现课程游戏化,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促进幼儿全面且富有个性地发展。我撰写的论文《幼儿园韵律活动“C+E”模式韵律活动的构建研究》获湖州市教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多篇文章发表于《早期教育》《当代学前教育》等期刊,多次在省、市、区各级平台展示教学活动,获湖州市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奖一等奖、吴兴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等奖项。先后获评“湖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吴兴区最美教师”“吴兴区教坛新秀”“吴兴区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我感恩每一次锤炼所收获的成长,感恩在成长道路上领导的关怀、恩师的培养、同伴的鼓励、家长的信任。

三、梦的远方

2020年的一次外出参观学习中,在班级科探区我偶然听到两个孩子的对话,让我下定决心做一名志愿者。那天,我走进一所乡镇幼儿园,在观摩孩子们的区域游戏时,看到两个孩子在科探区玩电动模型汽车,其中一个孩子很自豪地在同伴面前操作电动模型汽车,另一个孩子用渴望的眼神看着同伴的操作,并对同伴说:“我也想玩电动汽车,可以让我玩一下吗?”“可是你不会玩的,这是我爸爸带我去‘机器人中心做的,你不会做的。”同伴的回答让那个渴望参与科学探索游戏的孩子默默地低下了头。这时,在一旁的我心想,也许我可以实现孩子的愿望。

从那以后,我就决定带领身边的教师开展相关公益服务活动。在公益活动开展前,我们对城乡接合部的孩子家庭进行调研,通过家庭访谈、问卷调查、公益宣传、自主报名等程序,最终确定30个收入偏低的外来务工子女家庭作为公益活动的受助对象。2021年1月,以培养学前儿童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科创工作坊”项目正式在湖州市第六届公益创投项目中立项。公益创投项目立项后,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我在思考:该如何带领身边的志愿者开展公益服务,如何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开展活动?带着这些思考和困惑,我到处寻求帮助。这时,我的师傅、浙江省特级教师卞娟娟对我说:“要做好公益服务,首先要时刻保持一颗热爱公益的心。此外,对学前儿童科创能力的培养有赖于适宜的课程,湖州市实验幼儿园作为湖州市科创教育联盟示范学校、科创领航学校,一直以来对科创教育有实践研究,你可以将幼儿园研发的浙江省精品课程‘AI智项目化活动中的成果运用到科创公益项目中去,相信这也会成为你们开展科创公益项目的有力支撑和保障。”听了师傅的话,我茅塞顿开,对科创公益项目“科创工作坊”的组织运行有了新的规划。

我牵头组建了一支专业志愿者团队。考虑到服务对象是3—6岁儿童,因此志愿者除了要有一颗热爱公益活动的心以外,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所以,一直以来,我们不断整合社会资源,通过访问、交流、结对的形式,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吸引更多热爱公益的专业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如我们吸引了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专家加入志愿者团队,我们还与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结对,充分利用其科技资源为孩子们服务。我们利用节假日、寒暑假时间,组织孩子们开展各类科创活动。这些活动是经过我们精心设计的,我们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活动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科技的力量,在游戏过程中提升科创能力。我们的公益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每次都能吸引周边的孩子踊跃参与,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最后,我们的公益活动形成了三项成果。一是形成了书面材料。我们通过梳理实践过程,形成了可供学前儿童的教师和家长使用的《科创教案集》和《家庭指导手册》。二是视频推广。我们将科创公益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活动内容拍摄制作成《科创小课堂》,并将它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教师和家庭。三是形成评价机制。我们通过观察孩子在科创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用照片、视频的方式进行记录,分析孩子的能力水平,对孩子的活动进行评价,最终形成相应的评价机制。

2021年12月,“科创工作坊”学前儿童科创能力培育扶持计划公益项目荣获吴兴区精神文明大赛金奖;2022年1月,“科探小联盟”学前儿童科创素养培育扶持计划入围湖州市第七届公益创投项目,并荣获2022年度湖州市公益品牌项目;2023年1月,“科探孵化营”学前儿童科创素养培育扶持计划入围湖州市第八届公益创投项目。在开展科创公益活动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的服务受益对象从开始的30个家庭增加到1433个家庭,累计受益对象4290余人。我们开展了140余场公益活动,志愿者达300余人,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多家媒体对我们的活动进行了报道。

在一次“推进城乡共同富裕,促进教学优质均衡发展”的公益活动中,一位参与社会组织的公益活动的志愿者对我说:“王老师,你们的科创公益活动在吴兴区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是不是可以将这样的活动带到更有需求的乡村中去?”听了这位志愿者的建议,作为公益创投项目的负责人,我认为只要在自身能力范围之内,无论路程的远近,我们都应该满足受益对象的需求,这也是我们做公益活动的初心。于是,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开展调研,我们发现,在湖州市吴兴区偏远的埭溪镇余山村点和太平桥村点的教师和留守孩子对科创教育有需求。就这样,我们以“教育志愿服务共同体”的形式走进了吴兴区最偏远的乡村,在资源缺乏的大山里因地制宜地带领孩子们开展科创活动。在开展乡村公益服务中,我们成了连接城市与乡村学前教育的桥梁,将城区优质教学资源带给乡村孩子,也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带给乡村教师。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与乡村的教师和孩子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将科学的种子植入每个乡村孩子的心中,也让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感受到职业的幸福,获得专业成长,做“看得懂兒童、等得起儿童、帮得到儿童”的教师。

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我将用自己的青春去书写一个个幼儿教育的故事。我想,这些故事一定与梦想有关,与勇气有关,与我对幼教工作的认识有关。彷徨不再,坚定前行。我相信,坚守梦想,砥砺前行,就一定会走向幼儿教育更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吴兴区湖州市公益活动
湖州市庚村阳桃规范化栽培技术
公益活动证书
湖州市吴兴区:构建消费帮扶机制 支援工作走深走实
湖州市吴兴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手拉手,献爱心公益活动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塘甸小学六(1)满天星中队
My family
湖州吴兴区积极推行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