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模式在中学数学课堂的运用策略
2023-07-27周玉梅
周玉梅
近年来,“导学互动”模式得到广泛的推广和运用,与传统教学模式完全不同,该教学模式主要以提问为主,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它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形成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导学互动”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前按照課程标准备好课,并做好导学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导学案中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并利用团队成员间的讨论与沟通来解决问题。“导学互动”模式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增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交往与互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逻辑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导学互动”模式,能有效减少教学困难,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通过对“导学互动”模式的分析,阐明了这种模式的含义与特征,并结合中学数学课程实例对其运用策略展开全面阐述。
一、“导学互动”模式的内容与特征
首先,从“导学互动”的含义来分析,其实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与互动。在“导学互动”模式中,学习者由被动、机械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互动导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来看,可以分成提问、课堂互动、课堂总结、课后实践四个阶段。一是在提问环节要注重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三是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做笔记、做作业来增加知识。四是在课外实践环节,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后认真地回顾所学内容,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拓展自己的数学知识面。
其次,从“导学”交互教学的特征来分析,随着新课标的修订,各个学校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与其他教育模式不同,“导学”与“互动”的教育具有较强的个人主义倾向,具体表现为两种类型。在传统教学中,一节课的课堂是完整的,而在互动的指导下,一节课的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中、课后。通过提问、互动交流和练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即使教室里的气氛是平静的,也会给人一种被压迫的感觉。
二、“导学互动”模式的作用
当前,“导学互动”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和自觉性为核心的新型教育方式。其中,“导”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引导和指引,“学”是指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和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导学互动”模式主要体现为预习导论、合作互动、导学归纳和回馈培训四个方面。该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协作精神,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促进高效的课堂建设。
(一)有利于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利用“导学互动”模式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的缺陷,还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学互动”模式使初中数学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师采用这种新颖的教育模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同时,它还强调了学生的独立探究精神,训练和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为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导学互动”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反思数学问题,发现并纠正错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并记录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确保学生充分吸收所学知识,还应该鼓励学生实际操作,在探索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将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随着数学知识难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到困难。通过“导学互动”模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较强的数学思维和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素养。
三、“导学互动”模式在中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一)做好预习导纲设计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运用预习大纲了解整个教学的内容,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前,教师要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准备。在进行预习设计时,教师必须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能力进行预习设计,确保预习导纲科学、合理。另外,预习导纲要遵循简单的原则,简单的问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同时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进而实现对深层次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科学、合理地设计预习大纲,既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又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无理数”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给学生5~10分钟的预习时间。在预习过程中,教师从无理数的概念、基本特性以及比较和应用等方面,利用预习大纲解答学生所面临的问题。这种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再如,在教学“平行线的证明”时,教师可以将命题、定理、公理、平行线的特点和判断内容设计在预习导纲中,让学生利用预习导纲自主解决遇到的难题,然后重点讲解预习期间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
(二)选用具有创意的问题导入
问题的导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的核心和要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一些有针对性、有趣的问题,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减少学生在课堂上走神的情况。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问题的导入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理解困难,不能有效掌握课堂学习内容,从而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数学课程与中学生关注的问题相结合,并在一定的条件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有些教师会在课上提出与运动名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解释。这种方法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它的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没有太大的关系,对学生深入地学习也没有太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注意兴趣与知识间的关系。根据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各种不同颜色和有一定形状的图形,通过不同颜色和固有形状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并通过不同的图形和不同颜色的三角形进行对比,提出问题:不同颜色的三角形之间有没有共同之处?在学生观看图形的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很容易地把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转向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将学生的思维导向三角形三边的中心问题上,在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后,在黑板上任意地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指导学生使用数学量器对三角形的三条边进行测量,并逐渐将其引入书本中的知识。另外,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展示了三角形后,使学生对知识充满了好奇,也更易于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观察画面的角度转到后续的教学中。
(三)互动学习,提高小组学习效率
“导学互动”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它涉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小学数学知识相比,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更加全面、系統化,更注重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进行灵活的求解。然而,由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和对数学认知水平的制约,他们可能无法自己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并根据不同的学习水平科学、合理地分成不同的小组。这样既可以使每个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去,又可以使学生互相帮助,形成良性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适当难度的题目,帮助他们树立灵活运用数学定理和三角形判定方法的意识。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然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从而使“导学互助”模式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分组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围坐成一个圈,这样既可以加强沟通,又可以建立一个很好的监控体系,让每个人都可以集中精力去研究和讨论三角形全等的判断。其次,教师就如何判断三角形的相等问题给予五分钟的独立思考和计算的机会,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由其他人来解答。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理解问题后,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看看大家的思考逻辑和推理方法是否合理。
总之,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导学互动”模式,以小组互动讨论的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课堂创意性,并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四)鼓励学生自学,开发数学思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话语权,提高其自学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和网络搜索来提升自己的数学思考能力,同时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然而,由于传统思想的限制,初中生经常依赖教师,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仅仅按照教师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无法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这会严重阻碍学生的长期发展。在“导学互动”模式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知识,让他们有机会探究其中的奥秘。同时,教师应该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免伤害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充分利用日常的教育资料,深入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式教学应发挥自身的作用,以达到“全方位、有效”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将课文内容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通过交互,让学生标注出自己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会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总结,对一般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对个性化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这样可以减少课堂时间的浪费,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上,由于时间限制,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和吸收全部的课程内容,从而产生知识盲区。因此,中学数学教师可以将课堂的教学过程录制成视频,把重点知识做成微视频,上传至班级的公共平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选择性的观看和研究。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和思考方式更加丰富,培养出独立的学习意识。
(五)加强师生沟通,做好反馈工作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学生向教师及时汇报自己遇到的问题,从而使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因此,很多时候,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对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理解上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无法及时地调整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然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边巡视边听学生的解题方法,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及其内角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来回走动,观察学生的解题方法,同时让有问题的学生随时咨询。在学生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提出相关问题,如多边形公式、内角计算方法等,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从而提高“导学互动”的教学效果。虽然相较于其他科目,数学话题不太多,但教师可以让学生就三角形的内角线和定理的公式进行演算,并在课堂上聆听学生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掌握的有关内角和各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根据讨论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地修改PPT和教案,对关键问题进行细致的解释,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四、结语
将“导学互动”模式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中,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也是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促进数学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学数学教师应从教学方法上进行调整,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转变为导学型教师,以导促学,发掘学生潜能,建立高效学习的平台。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编辑: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