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07-27罗胜利

新课程·上旬 2023年8期
关键词:中华高中语文互联网+

罗胜利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下逐渐被人们遗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习、继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刻不容缓。

一、“互联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有利方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互联网+”正发挥着它的强大作用,加快了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传播速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对我国人民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运用“互联网+”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渗透到课堂中,融入千家万户中,也可以与商业化产业相结合,形成独有的文化产业链。

(二)不利方面

“互联网+”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很大便利,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也展现了极大的优势。近年来,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成为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所以整治网上低俗之风、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已成为当前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学校对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够重视

很多学校对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并没有严格要求,这就会导致部分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忽略这方面的问题,由于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对此也选择忽略。同时,学校组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较少,不足以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只有学校从上到下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才能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才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深埋进学生的心中。

(二)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不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在语文课程中随处可见,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仅将教学重点放在课本内容的讲解上,对于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由于缺乏教师的引导,学生很难深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虽然很多语文课本中都会涉及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内容比较零散,加上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较低,并没有渗透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学习欠缺

高中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学习比较欠缺。学生在繁忙的高中学习生活中能够将高中知識学好并融会贯通已经极为不易了,压力大,时间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就不会太过于重视。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我国历史悠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将其融入高中语文教学过程,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读好书、做好人的习惯,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三观”。[1]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培养其积极远大的理想,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

例如,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沁园春·长沙》可以培养学生奋发进取、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由一代代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深入了解这些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感人故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促使学生去发现、了解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民俗文化》中就介绍了许多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小故事。能够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学生来说吸引力更大,可以说每一篇都是经典。[2]如蔡邕“倒屣相迎”的迎客之道,齐国饥民不吃“嗟来之食”的风骨等。这其中有着许多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这些短文虽然罗列于选修课本中,但却不乏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外读物,不仅能帮助学生丰富语文知识素养,还能使学生在研读这些短文时产生共鸣,体会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素养。

(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

文化自信即民族自信。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时代对各国文化的影响也越发深远,我国几千年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当其冲。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各国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更有魅力的多元文化,但也有许多的不良文化传入我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极大的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辨别并抵制不良文化带来的冲击。不仅如此,通过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学生能够练就一双辨别文化优劣的“慧眼”,同时也能够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帮助他们获得更加美好的人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文化信仰的培养应循循善诱,引入正确的民族文化观,抵制不良风气和不良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民族文化观,抵制不良文化入侵,是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的责任。

(四)以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其中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先民日积月累保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中,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他们对生活最完美的诠释,经历千年传承至今。通过语文教学,学生能形成艰苦奋斗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当代学生必备的素养。

庆阳本就是一个农耕文化之城,艰苦奋斗的精神更应刻在当地人民的每一个细胞之中。艰苦奋斗是每一个学生未来成长的基本跳板。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庆阳本土文化与课本结合,融入教学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在行动中铸就艰苦奋斗的精神。

(五)培养学生建设文化强国的远大理想

只有文化自信,人民才有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才能为人民提供精神上的寄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都是一种无形财富。在如今这个“互联网+”迅速发展的科技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精神方面的需求较为匮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熏陶,自然而然地喜欢并热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相信不管是在当下还是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将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不可想象的影响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文化强国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撑。

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阅读经典,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现阶段的普通高中课本收录了许多优秀作品,但学生仅仅通过课本中的这些作品了解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谓杯水车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过于注重学生是否完成作业,但却忽视了发掘其中蕴含的优秀品德。现代网络教学内容丰富,情感的流露与时代相结合,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教师对于每一篇经典文章的解析,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具体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作为参考,利用假期等课外时间阅读,并与每一个学生交流阅读之后的收获,如此更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由客观到主观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庆阳本地的荷花舞,就是庆阳的教育财富,并被编入舞蹈专著中。对于这类著作的阅读、感悟,能够在教学的同时使学生发自内心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书籍的阅读,能让学生在增加知识、了解文化的同时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通过文化表演,帮助学生认知

相对于传统单一的语文课堂而言,学生对课外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更高的热情。在繁忙的学业生活之余,能够有一方天地可以表现自己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比如,精彩纷呈的文化表演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文化表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而微地体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在享受中理解,在观看中领悟。同时,通过文化表演,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本质原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比如一些与文化相关的影视类综艺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等,帮助学生在满足心理、视觉需求的同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弘扬中华优秀傳统文化。

庆阳本土就有很多这类优秀文化,如说唱、戏剧等。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带领学生观看本土文化表演,使教学的意义最大化,帮助学生在人间烟火之中领略繁华大世,在这斑驳的世界中看繁华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璀璨人生。如《中国成语大会》,每一个成语都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一个成语都蕴含着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着属于它的经典文化。学生在观看这些综艺类节目时都能感受到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结合“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

“互联网+传统文化”育人空间面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未中心化”、文化传播媒体的“新中心化”、大众文化生存方式的“去中心化”的生态失衡。[3]“互联网+”作为新型产业最前沿的技术,对知识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互联网+”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革命性传承。“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能提高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庭的繁荣,保证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里面囊括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包含着我国古代诗词人的优良品德,这些品德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如陆游《书愤》的爱国与不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自信、乐观与坚强。每一篇优秀作品中都有作者对生活的感悟,都能体现那个时代人民的朴素情感,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由此而生。利用“互联网+”,结合教材,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使其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不仅是一种创新式教学,更是一种创新型民族文化传承方式。

(四)注重区域文化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传承

区域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个区域的传统文化更能够在当地人民心中产生信仰,更能使当地人民自发地去学习并继承先辈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精神与品德。因此,注重区域文化的传承是至关重要的。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介绍我国农耕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提炼出农耕文化中蕴藏的优秀的民族品德。农耕文化历史悠久,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休息期间帮助父母在田间劳作,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农耕文化的内在素养。

总之,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现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项目。语文作为所有阶段学生思想教育的先导,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也应具有前沿作用。在信息化时代,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结合,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无形中熏陶学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秦开颜.“互联网+”下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几点思考[J].课外语文,2021(27):101-103.

[2]吴露.小议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9(25):72.

[3]杨太明.浅谈“互联网+”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7):187-188.

(作者单位:甘肃镇原县镇原中学)

编辑:赵飞飞

猜你喜欢

中华高中语文互联网+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