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斛小曲发酵糯米饮料过程中风味变化

2023-07-27陈小琴母应春苏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有机酸石斛乙酯

陈小琴,母应春*,苏伟,2

1(贵州大学 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550000) 2(贵州大学,贵州省农畜产品储藏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550000)

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 et Migo)为兰科草本植物,是我国药食两用的名贵中药材,位列“九大仙草”之首,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含有多糖、黄酮、生物碱、香豆素、酚类和氨基酸等[1]功能成分,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消炎抑菌、增强免疫力和降低血糖血脂等[2-3]功效。铁皮石斛的食用方式主要有鲜食、入药、泡茶、炖煮等。2020年国家卫健委新增铁皮石斛为药食同源物质,在食品领域掀起研发热潮,如以铁皮石斛为原辅料制成酒、醋、酵素等。中草药入曲利于酵母菌和霉菌等功能菌繁殖,抑制杂菌生长,从而提高小曲品质[4]。经检测发现石斛小曲的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根霉菌属、曲霉菌属和威克汉姆酵母属[5],能起到较好地糖化发酵作用。糯米饮料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按需添加果蔬汁等辅料,发酵而成的液体饮料。糯米发酵时不仅能产生有机酸、氨基酸,还能形成特殊香气,对改善饮料品质有正向作用[6]。目前,国内外对铁皮石斛的研究集中在药理方面,利用铁皮石斛制曲,在糯米发酵时作为发酵剂进行研究的报道较少。

因此,本文以糯米饮料不同发酵阶段的醪醅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方法、HPLC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C)动态监测发酵期间的理化特性、有机酸和挥发性物质。旨在初步明晰糯米饮料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趋势,同时也为铁皮石斛深加工的拓展研究提供新方向及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样品采集

石斛小曲:30%(质量分数)铁皮石斛茎粉与大米粉混匀,经润料、灭菌、冷却后,接入0.7%根霉菌Q303,于30 ℃恒温培养48 h,低温干燥后即得石斛小曲。

糯米饮料:糯米上汽蒸煮20 min后,立即用凉白开降温至28~30 ℃,随后拌入0.8%石斛小曲,混匀后于31 ℃培养箱发酵49 h。在发酵0、12、24、36、48 h对醪醅上层、中层和下层物料进行取样并混匀,随即用无菌密封袋包装,保存于-80 ℃超低温冰箱中直至分析。

1.1.2 实验试剂

草酸、柠檬酸、乳酸、乙酸、酒石酸、磷酸二氢钾,均为分析纯,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苹果酸、珀酸均为色谱纯,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甲醇、异丙醇均为色谱纯,河北百灵威超精细材料有限公司;环己酮为色谱纯(>99.5%,GC),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3 仪器与设备

PHS-3C pH计,上海科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手持式糖度计,Anton Paar上海商贸有限公司;GC-MS TSQ8000与TRACE1300气质联用,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50/30 μm CAR/PDMS/DVB萃取头、DB-WAX(30 m×0.25 μm)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仪、ZORBAX SB-Aq(4.6×250 mm,5 μm)色谱柱,美国Agilent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理化指标的测定

总酸(酸碱滴定法),参照GB 12456—2021《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淀粉含量和还原糖含量(葡萄糖标准溶液反滴定法),参照DB 34/T 2264—2014《固态发酵酒醅分析方法》;氨基酸态氮(甲醛滴定法),参照GB 5009.235—2016《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pH值(pH计)和糖度(糖度计)直接测定。每组试验重复3次。

1.2.2 有机酸的测定

样品前处理:准确称取1.00 g醪醅定容至10 mL,并超声10 min,离心后(10 000 r/min,10 min)取1 mL上清液过0.45 μm滤膜,用于HPLC分析。每组样品测3组平行。

HPLC分析条件:参考郑莎莎[7]的方法稍作修改。流动相为V[0.02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磷酸调节pH=2.0)]∶V(甲醇)=96∶4,进样量为10 μL,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30 ℃,色谱柱为ZORBAX SB-Aq(4.6 mm×250 mm,5 μm),检测器为DAD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10 nm。

有机酸标准溶液配制:分别称取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各0.05 g,酒石酸、琥珀酸各0.10 g,乳酸0.42 g,乙酸1.05 g,溶于纯净水并定容至100 mL,作为母液待用。分别取上述母液2.0、4.0、6.0、8.0、10.0 mL定容至50 mL,过0.22 μm滤膜,上机分析,每个浓度作3次平行,采用峰面积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如表1所示,7种有机酸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表明所测7种有机酸在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表1 七种有机酸的标准曲线Table 1 Standard curve of seven organic acids

1.2.3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

样品前处理:准确称取2.50 g醪醅装入20 mL顶空瓶,加入5 mL饱和食盐水充分混匀,以10 μL环己酮(10 μg/kg)作为内标物质。制备完成后于60 ℃孵化20 min,后将老化的50/30 μmol/L DVB/Carboxen/PDMS萃取头插入顶空瓶中振荡提取40 min。提取完成后,立即将SPME纤维插入进样端口,于240 ℃解析5 min。

GC-MS条件:进样口温度240 ℃;升温程序为40 ℃(5 min),5 ℃/min上升到150 ℃(3 min),最后以5 ℃/min上升到240 ℃(5 min)。以高纯氦气(99.999%)为载气,载气流速为1.00 mL/min,不分流进样。

质谱条件:EI离子源,离子源温度250 ℃,电离电压70 eV,传输线温度240 ℃,扫描范围35~550 amu。

定性定量分析:具体方法参考母雨[8],稍作修改。与质谱NIST光谱数据库比对并鉴定,仅保留匹配度>800的化合物;通过内标法计算各挥发性组分的质量浓度。计算如公式(1)所示:

(1)

式中:Ci为待测挥发性组分含量,μg/kg;Cis为内标含量,μg/kg;Ai为待测挥发性组分色谱峰面积;Ais为内标色谱峰面积。

1.2.4 气味活度值

通过计算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 OAV),分析各风味物质对糯米饮料风味的贡献程度。计算如公式(2)所示:

(2)

式中:Ci为某种风味物质的含量,μg/kg;OTi为该风味物质的嗅觉阈值,μg/kg。

1.2.5 统计分析

利用SPSS Statistics 26分析数据,并用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SIMCA 14.1、Origin 2018和Tbtool对数据进行可视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糯米饮料发酵过程理化指标的变化

随糯米饮料发酵进行,小曲中微生物代谢引起理化指标发生变化。如图1所示,醪醅pH值和总酸呈此消彼长趋势,总酸含量增多,导致pH降低,二者在发酵期间变化显著(P<0.05),均在48 h出现峰值,总酸含量和pH值分别为2.23 g/L和4.38,这与陆雨洁等[9]利用单一根霉发酵糯米的研究结果相似。淀粉含量从25.27 g/100 g显著降低到17.53 g/100 g;还原糖和糖度含量变化则与之相反,随发酵进行显著增加(P<0.05),均在48 h时最大,分别为26.9 g/100 g和29.37 °Brix。这是因为霉菌代谢时会产生丰富糖化酶和淀粉酶,能有效分解淀粉产糖,同时产酸菌代谢导致醪醅酸度增加。氨基酸态氮含量从9.97 mg/100 g显著增加到22.99 mg/100 g,主要来自糯米中蛋白质的降解和部分酵母自溶[10]。

a-pH值;b-总酸含量;c-氨基酸态氮含量;d-淀粉含量;e-还原糖含量;f-糖度值图1 糯米饮料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Fig.1 Change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exes in glutinous rice beverage during fermentation

2.2 糯米饮料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分析

有机酸不仅能调节食品酸度,还能抑制杂菌,具有呈香调味作用[11]。如图2-a所示,有机酸总含量由36.16 mg/L显著上升至422.4 mg/L,在48 h时最高。乳酸、琥珀酸和柠檬酸是主要有机酸(图2-b),三者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这与车逸心等[12]利用紫红曲霉与酿酒酵母发酵糯米时产酸结论一致。发酵结束后,新增了草酸和乙酸(图2-c)。

a-有机酸的总含量变化;b-7种有机酸含量相对百分比;c-7种有机酸含量变化图2 糯米饮料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含量变化Fig.2 Changes of organic acids contents in glutinous rice beverage during fermentation

乳酸含量最高(11.1~229.71 mg/L),酸味柔和,略带乳香和涩感[13]。其次为柠檬酸(6.55~93.41 mg/L),具有清爽的酸味,有消除疲劳、炎症和预防糖尿病等作用[14]。然后是琥珀酸(10.28~74.68 mg/L),具有特殊鲜酸味、辣味,在发酵36 h后趋于平缓,可能是作为反应底物参与到其他代谢途径[15]。苹果酸带有生青味、酸涩味,可通过苹果酸-乳酸途径转化成酒精和乳酸,致其含量在发酵36 h后略有下降,这与张婷等[16]研究结论相似。酒石酸口感粗糙、生硬,含量在发酵24 h达到最高[(37.05±5.1) mg/L],随后快速下降,这可能与其生成酒石酸氢钾或被降解成乳酸有关[17]。草酸和乙酸含量较低,均在发酵24 h时才被检测到。草酸具有涩味,多以不溶性草酸钙形式存在于植物中[18];乙酸酸味刺激浓烈,具有醋味。

2.3 发酵糯米饮料发酵过程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动态变化

2.3.1 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

由附表1(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3657)可知,利用石斛小曲作为发酵剂,在糯米饮料发酵过程中共鉴定出5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18种酯类、12种醇类、10种醛类、4种烷烃、3种酸类、3种酚类、2种烯烃、2种内酯、1种酮类和3种其他类。0、12、24、36、48 h醪醅分别鉴定出34、41、53、53、5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各阶段总含量显著增加(P<0.05),依次为16.37、48.25、117.68、221.17、281.27 μg/kg。随发酵进行,醇类和酯类成为糯米饮料的主体香气物质,这与苏佳佳等[19]用甜酒曲发酵糙米时挥发性风味研究结果一致。

醇类在发酵期间含量最高,从2.74 μg/kg显著上升至194.21 μg/kg。醇类能赋予食品醇甜和果香,少量高级醇能使香气更饱满[20];主要由氨基酸的Ehrlich代谢[21]、酿酒酵母发酵、葡萄糖代谢及亚油酸降解等产生。醇类总占比67.78%,各阶段醇类含量依次为2.74、25.61、85.63、155.93、194.21 μg/kg。乙醇、异戊醇和苯乙醇显著增加(P<0.05),是主要的醇类物质,均在发酵48 h含量最高,分别为90.22、62.67、33.62 μg/kg。乙醇、异戊醇属于高级醇,能赋予糯米饮料较高香气值,同时也促进其他香气成分溶解[22];如乙醇能提供苹果甜香、异戊醇散发白兰地香和草香。苯乙醇呈类似玫瑰花香和茉莉花香,使糯米饮料更醇香,给人柔和愉悦的感觉[23]。

酯类在发酵期间种类最多(8~18种),大部分酯类呈花果香,主要由游离的酸类和醇类发生酯化反应、酵母菌代谢及酯化酶作用产生[24]。酯类含量总占比23.4%,变化趋势同醇类,伴随酵母菌活力降低,其增速在发酵36 h后趋于平缓,5个发酵阶段酯类含量依次为6.05、13.01、20.77、50.68、69.72 μg/kg。糯米饮料中乙醇含量较高,因此酯类以脂肪酸乙酯为主,如正己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苯乙酸乙酯、十四酸乙酯、棕榈酸乙酯和油酸乙酯等。发酵后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和十四酸乙酯成为主要酯类物质。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和十四酸乙酯属于高级脂肪酸乙酯,棕榈酸乙酯呈微弱果香和奶油香气,能降低涩味,增加醇厚感[25];十四酸乙酯具有果香和鸢尾油香气[26];油酸乙酯散发香蕉香气。

此外,还含有少量醛类,能促进香气释放,协调各香气组分[27]。醛类总占比5.81%,各阶段含量依次为5.63、7.09、7.48、8.62、10.97 μg/kg。苯甲醛和壬醛是发酵阶段主要的两种醛类物质,但二者变化情况存在差异。苯甲醛呈特殊杏仁味和樱桃香味,在36 h时才被检测到,含量从2.03 μg/kg增加到4.96 μg/kg。壬醛能赋予愉悦的花果香、脂肪香,有报道称其为米香味的关键呈香物质[28],结合其存在于整个发酵过程,且无明显变化,推测其来自糯米原料。

烷烃类、酸类、酚类、烯烃类、内酯类、酮类及其他类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虽低,但也是形成糯米饮料风味的重要成分。上述所有挥发性风味物质在发酵过程逐步积累,互相协同、转化,就形成了糯米饮料独特的香气风格。

2.3.2 差异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确定

如图3所示,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挖掘相邻两阶段醪醅中挥发性风味的差异。0~12、12~24、24~36、36~48 h醪醅样品在得分图上均能明显分离,各相邻两阶段模型的R2Y值和Q2值均大于0.9,依次为0.999、0.999、0.926、0.996和0.979、0.965、0.977、0.961,表明该模型稳定,拟合度和预测能力较高,能用来分析糯米饮料发酵过程的风味差异[29]。

a-0、12 h;b-12、24 h;c-24、36 h;d-36、48 h图3 相邻两阶段挥发性风味物质OPLS-DA得分图Fig.3 OPLS-DA score chart of volatile flavor substances in two adjacent stages

在发酵过程中共筛选出33种具有重要显著差异的挥发性风味物质(VIP>1.0,P<0.05),包括11种酯类、7种醇类、醛类6种、烷烃类2种、酸类2种、酚类2种、内酯类1种、其他类2种。如图4所示,5个阶段醪醅共聚为两大类,12 h和24 h首先发生聚类,再与0 h聚为一大类,36 h和48 h聚为另一大类;这表明0~24 h醪醅中挥发性风味具有较高相似度,并与36~48 h醪醅存在差异。醇类物质和脂肪酸乙酯随发酵进行在热图中逐渐呈红色,如乙醇、苯乙醇、苯甲醇、异戊醇、油酸乙酯、棕榈酸乙酯、乙酸苯乙酯等,表明这些物质随发酵进行成为了糯米饮料的主要风味物质。

图4 发酵过程中重要显著差异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Fig.4 Changes of volatile flavor compounds with important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uring fermentation

2.3.3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OAV分析

通过计算OAV,进一步确定糯米饮料各发酵阶段的特征香气物质。当OAV≥1时,该风味物质对风味特征有重要贡献,OAV越大,贡献程度越大[30]。由表2可知,各发酵阶段共得到3种OAV≥1的特征香气物质,分别为1-辛烯-3-醇(0.54~2.06)、苯乙醇(0~3.34)和壬醛(2.48~2.86)。1-辛烯-3-醇和壬醛香气阈值较低,即使含量较低也对糯米饮料风味有重要贡献。1-辛烯-3-醇是发酵12~48 h醪醅中的特征香气物质,散发蘑菇香和蔬菜香,可能来源于糯米中亚油酸的氧化分解[31]。壬醛(花果香、脂肪香)在各发酵阶段OAV均大于1,且随发酵时间延长无明显波动。苯乙醇(玫瑰花香和茉莉花香)OAV最大,是发酵36~48 h醪醅的特征香气物质,这可能与石斛小曲中较高含量的Wickerhamomyces有关[32]。大多数酯类和醇类香气阈值较大,即使含量高,对糯米饮料风味也无明显贡献。

表2 发酵过程中特征风味物质(OAV ≥ 1)Table 2 Characteristic flavor compounds during fermentation (OAV ≥ 1)

3 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以石斛小曲为发酵剂,糯米饮料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有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醪醅pH和淀粉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呈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总酸、氨基酸态氮、还原糖和糖度则显著增加(P<0.05)。发酵期间共有7种有机酸被检测到,总含量显著增加(36.16~422.4 mg/L),主要有机酸为乳酸、琥珀酸和柠檬酸,发酵结束后新增了草酸和乙酸。5个阶段共检测出5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以醇类和酯类为主,挥发性风味总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显著增加(P<0.05);其中,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和十四酸乙酯、乙醇、异戊醇和苯乙醇的含量较高;同时基于OPLS-DA确定了33种在发酵中具有重要显著差异的风味物质(VIP>1.0,P<0.05)。通过计算OAV共获得3种OAV>1的特征香气物质,即1-辛烯-3-醇、苯乙醇和壬醛。这为糯米饮料的风味研究提供参考价值,也为石斛深加工及其拓展应用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有机酸石斛乙酯
豉香型白酒中三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在蒸馏及原酒贮存过程中变化规律的研究
飞鼠与石斛
35 种石斛兰观赏价值评价
金银花总有机酸纯化工艺的优化
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果酒中的有机酸
正交设计在观赏石斛种胚离体培养中的应用
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的研究
丁酸乙酯对卷烟烟气的影响
咖啡酸苯乙酯对顺铂所致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