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民航院校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培育路径探究

2023-07-27常鑫汤新民高建树

物流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立德树人

常鑫 汤新民 高建树

摘 要:为培养具备复合知识、多元能力、民航素养、国际视野的交通运输工程复合型人才,文章围绕“一流交通”的学科建设目标,积极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航交通专业的发展定位,提出思政教育全程化、课程培养精准化、科教融合一体化、实践训练国际化、培养目标精英化的人才培养途径,通过实施思政教育改革、建设学研相济体系、构建实验实训平台和多维度协同育人模式等,构建一流的交通人才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推动民航院校一流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培育形成新的体制机制与路径,为完善思政教育体系、深化“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实施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民航院校;立德树人;交通运输工程;三全育人;创新型人才培育

中图分类号:F5;G642文献标志码: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0.046

Abstract: In order to cultivate compound talents i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with composite knowledge, diverse abilities, civil aviation literacy,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goal of building a "first-class transportation" discipline, active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positioning of a world-class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majo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oses a talent cultivation approach that integra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ecise course training, integrated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ed practical training, and elite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paper also proposes to build a first-class transportation talent training system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the construction of a system that combines learning and research,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and practical training platforms, and the multi-dimensional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l. On this basis, we will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first-class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alents in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ies to form a new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and path,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deepe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work pattern.

Key words: aviation colleges; moral values establishment and people cultivatio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0    引    言

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到,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我国高等院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中国民用航空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坚持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更好发挥科教创新在民航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制定了《关于推进民航直属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大力促进民航直属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关于推进民航直属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民航院校紧扣我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突出民航学科的专业特色,明确院校发展思路,充分认识到高等院校在一流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和使命担当,全面提升服务民航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具有学科交叉性强以及显著的工程应用特点,旨在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应用实践、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结合“三全育人”的综合改革要求,积极探索构建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情形,学者们相继展开了一系列研究,陈思等[3]提出凭借创新型育人共同体(创新精神、创新动机、创新能力、创新知识、创新人格五个维度)的实践模式进一步强化协同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张亚光等[4]分析了高校科研育人的价值及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师生“双主体”的科研育人引导机制,为全面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完善高校科研育人机制提供了思路;章锡俏等[5]根据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需求,以培养具备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制定了一套实践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程学庆等[6]提出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校内实践基地,以提高教学实效。然而,在民航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尚存在学科专业特色不突出、培养目标不明确、开放融合不充分、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鉴于此,本文拟提出思政教育全程化、课程培养精准化、科教融合一体化、实践训练国际化、培养目标精英化的人才培育体系,以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发展、研讨式课程设置、科研育人引导机制构建、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实践以及规范化的心理指导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能力的培养。

1    “三全育人”视域下民航院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基本内涵

民航业是当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基础,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同时,也是集合了最多高精尖技术的行业。民航院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培育应与时代要求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相符合,本文重点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表达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专业技术素养、国际竞争力、心理健康教育6个方面,阐述了民航院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的内涵。

1.1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核心工作之一,关系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事关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7]。民航高等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全面提升素质的角度出发,整合校内外各方的育人资源,相互协调、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不断运用各种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与形式,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培养出真正能够满足时代和社会需求的社会主义人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1.2    学习表达能力

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应当引导学生系统性地学习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运用本专业所需的基本实践技能和方法,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民航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学科专业知识,更需要具有学习表达能力,且科研型学习能力也是影响其未来发展的可持续竞争力。

1.3    科研创新能力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所在,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应注重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满足时代的要求。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民航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能够为推进创新型民航行业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1.4    专业技术素养

为满足新时代背景下新技术、新业态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教育部提出要把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师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高效推进人才培养与工程实践、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民航交通运输工程的专业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素养,稳固树立行业规章要求的敬畏意识;同时,学生应具备较强的理解、分析和跨学科整合能力,以及解决实际复杂交通运输工程问题的能力。

1.5    国际竞争力

当代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应当具备真正的国际视野和国际认知、了解国际规则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因此人才培养需要构建跨文化交流的国际化教育环境,并对全球文化多样性保持尊重和关注,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就业能力。为应对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民航高等院校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制定国际民航规则标准潜质的国际化人才、具有引领民航行业发展潜质的创新型人才和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育壮大民航强国建设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为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6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三全育人”理念落实的有效载体,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方法,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健康素质;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三全育人”为每个学生提供符合其特点的教育,以期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出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接班人。

2    民航院校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创新型育人体系

我国民航院校的发展正处于教育强国、交通强国和民航强国的战略机遇期,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应当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围绕“一流交通”的学科建设目标,积极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航交通专业的建设,为培育一流交通运输工程人才提供必要保障;同时,交通运输工程人才也有助于支撑专业建设,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民航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打造一流学科,面对国家和民航的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国家级实验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践中心等各类教学科研平台,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坚持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培育国际化科技创新和专业技能人才,为建设多领域的民航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技引领。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2.1    人才培养模式

民航院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为党、为国育人,锚定民航强国的建设目标,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向科技发展前沿和民航关键领域,发挥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的作用,培育富有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跨文化交流,熟练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科学、技术与管理等基础理论和方法的专业技能人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国际接轨,培养出能够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和专业技能人才。

在构建全員、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过程中,民航院校应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当代民航精神,切实发挥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用;同时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中,并通过开展民航交通史教育、学科前沿讲座等形式拓展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推进民航交通特色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建设与科技变革前沿、国家战略需求、社会发展需要精准匹配,打造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是当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指标,也是三全育人机制落实的目标导向,师生可以共同将教育教学成果应用于科研实践中,在共同探索和发现未知的过程中实现科教融合育人。同时,通过卓越工程师计划、国际交换生访学、海外实习实践以及海外名师授课等途径切实提升学生培养模式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精准对接人才需求,培养技术精湛、学识一流、通晓国际规则的民航交通运输工程精英和学术领军人物,加强榜样选树和典型引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整体上形成通过思政教育全程化、课程培养精准化、科教融合一体化、实践训练国际化、培养目标精英化等途径培养民航交通运输工程人才的人才培养体系。

2.2    人才培育保障体系

人才培育保障体系指的是以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方法,依托于一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把学校各个层面的人力、物力和平台资源整合起来,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的一种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A大学的三全育人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员保障、平台保障和经费保障。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如图2所示。

组织保障是推动整个育人体系发挥作用的源动力,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政治属性和方向,所以要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把党的领导贯彻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制度保障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涉及组织架构内的规章制度,确保运行机制可持续运作;人员保障、平台保障和经费保障是支撑,为整个体系的政策运转奠定了物质基础。

3    “三全育人”视域下民航院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实现创新型育人路径

民航院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创新型育人路径探索以A大学为例,其育人路径主要有实施思政教育改革、学研相济体系建设、实验实训平台构建和多维度协同育人模式等。

3.1    实施思政教育改革

构筑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的A大学精神谱系,通过对学生进行党史、校史以及交通运输学科史的学习教育,增强其历史自信和使命自觉;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建民航、兴民航、强民航”的当代民航精神融入日常的管理、工作、学习和学术交流中。发挥民航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联盟、中国民航行业文化研究中心的功能作用,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融入专业基础课中,坚定不移地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

3.2    学研相济体系建设

科研能力是当前高等院校创新型育人的重要目标,教研融合也是实现三全育人的有效方式[8]。在课题研究、课题论文等形式的科研环节中,每个参与主体都在履行育人职责。同时,可以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协同推进的全员育人局面。搭建校内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学生主动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承担科创项目,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科研意识和研究创新能力。

3.3    实验实训平台构建

实验实训平台是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支撑学校科教活动和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A大学建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民航航班广域监视和安全管控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等10余个科研平台,拥有大量的实验装置和设备,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另外,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学校正在申报建设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大兴民航科技创新基地和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希望借助这些平台将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面向国家和民航重大战略需求的重大攻关课题。

3.4    多维度协同育人模式

协同体制、机制及路径创新是深化高校“三全育人”改革的重要维度[8]。在体制建设方面,A大学成立有“三全育人”工作领导小组,调动各方资源协同推进,构建常态模式与长效机制,为协同育人提供根本保证。在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协同育人机制方面,A大学在建设“一流交通”的学科大背景下新成立了交通科学与工程二级学院,通过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全力打造一流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专业;以“十大育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体系为基础,努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民航业是集合了最多高精尖技术的行业,且对专业应用实践能力要求极高,在路径创新方面,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着力于科教协同和产学研协同育人,完善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与民航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精准对接人才需求。

4    结    论

基于国家民航运输、智慧建造与绿色发展对交通运输工程人才综合能力的重大需求,本文以打造“一流交通”为牵引,以培养具有“复合知识、多元能力、民航素养、国际视野”的人才为总目标,从思政、学习、科教、实践、国际化、心理健康等6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培养的内涵。

通过思政教育全程化、课程培养精准化、科教融合一体化、实践训练国际化、培养目标精英化的民航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培养途径,高校能够建立起“组织+制度+人员+平台+经费”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从而大幅提升师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本文以A大学的思考与实践为例,通过思政教育改革实施、学研相济体系建设、实验实训平台构建和多维度协同育人模式等措施的实践,培养出了一批技术精湛、学识一流、通晓国际规则的工程精英和学术领军人物,为一流人才培养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全面提升其服务国家、服务民航、服务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浩.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N].人民日报,2020-07-30(1).

[2] 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學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 陈思,吕春艳,朱琳.“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8):71-73.

[4] 张亚光,曾丹旦.“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科研育人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91-93.

[5] 章锡俏,杨龙海,王晓宁.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研究生实践教育内容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81-82.

[6] 程学庆,江欣国,王鑫,等.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硕士实践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

37(6):165-169.

[7] 张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8] 夏建国,叶林娟,章申.高校“三全育人”协同体制机制及路径创新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10):152-155.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立德树人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