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分析,从做对到建构
——以《三位数乘两位数》习题教学为例
2023-07-26何月丰
文|何月丰
2020 年11 月3 日 周二
昨天单元检测,今天试卷分析。因为之前外出培训,落下一些课,所以今天的试卷分析我想追求速度,争取一节课完成。但是,当看到如下试题中的2 和22这两个数时,我的内心开始犹豫了。
我想起批阅时只是读了一遍题目,然后关注学生的答案对不对,也就是精力更多是放在结果上。而今在课堂上,面对2 和22 这两个数,我一瞬间看到了其中的“秘密”,此时我如果还是不去关注,是真的心有不甘。
于是,果断决定在这里改变追求速度的初衷,开始追求质量。
在实物展台上出示这道试题,我与学生一起再次理解题意,同时板书了如下两个算式:
师:你们还记得当时这道题是怎么想的吗?
很快,很多学生举手了,我任意请了一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的方法在我的预料之中,我板书了这种方法(如下)。
师:除了这样的方法,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从现场情况来看,上面这个方法果真是所有学生的第一想法,因为面对“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此时没有立刻举手的学生。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能怪学生,因为这是一道试题——考试的习题。做试题,目标是做对、得分。现在,这道试题有如此可以快速想到且比较可靠的方法,考试时自然就不用再多想不一样的方法了。
等了一会儿开始有学生举手了。
生:我是这样想的,这个三位数是不变的,2 到22乘了11,所以积也要乘11。
显然,这种方法是这位学生就在刚才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得出的,他调用了本单元学习的“积的变化规律”来进行思考。这样的方法不再是按部就班的解题,如此思考,思维才能得到锻炼。这也是我在课始板书“⎰⎰⎰×2=316”和“⎰⎰⎰×22=?”这两个算式的用意所在。
这位学生讲完,没有学生举手了。看来,刚才举手的几位学生想到的也是这种方法。为了让更多学生明白这种方法,我又请一位学生解释了一遍,然后结合学生的解释在板书上跟进表示(如下)。
至于接下来的316×11 这一步,就可以省略了,因为我的目的已经达到,这就是我看见试题中的2 和22 两个数时发现的“秘密”。
就在我板书跟进表示完成之时,可以清晰听到其他学生发出感叹:“对哦,还可以这样想!”听到这样的感叹,本想“收手”的我顺口又问了一句。
师: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学生这下是真有点懵了。说实话,其实我内心已经满足了,这个问题无非是为了过渡到下一道试题的分析。不过,我还是花了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我觉得此时有没有新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都思考起来。但是,就是这么稍稍一等待,惊喜就来眷顾了。瞧,一位学生举手了。我请他发言。
生:22,一个2 在个位,一个2 在十位。这个三位数乘个位的2 就是316,那么乘十位的2 也是316。但是因为这个2 在十位,所以其实是3160。这样我们只要用316+3160 就可以了。
如此惊艳!显然,这种方法是这位学生在刚才的等待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对比、分析发现的。不过我看得出来,此时就这样说一遍绝大部分学生还是一头雾水,甚至有学生说“你这是凑巧”。但我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
师:非常棒!表扬两次!
其他学生又是阵阵惊叹,因为表扬两次就意味着直接可以获得一把“铜钥匙”了(这是我在课堂上的激励制度)。
接下来,我通过板书竖式的方式,再次和学生一起理解其中的道理,直观理解为什么只要用316+3160 即可(如下图)。
完成此题的讨论耗费了一定的课堂时间,这让我课前预设的分析目标没能顺利达成。但是,我的内心还是认可并接受这样的结果的,因为我有比完成分析目标更好的收获:学生的思考,思维的锻炼。
由此也给我们一种启示:一道习题在学生眼里往往只是练习的一个对象,其核心目标是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用相对可靠的方法将其做对。但一道习题在教师眼里,就不能只是练习的对象,更应该是教学的对象。作为教学对象的习题,在分析时自然不能只关注结果的对错,更应该关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建构,即教师需要引导“自找麻烦”地寻求相对可靠方式之外的“怪异”方法,借此触发学生更多、更深的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本文系“习题教学记”系列文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