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单元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研究

2023-07-26赖和英

高考·上 2023年4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赖和英

摘 要:大单元的教学理念突破了常规教学模式中课时和章节的限制,为高中生物教师的课堂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单元的教学模式强调整体和系统化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生物学习过程中的深度学习。教师可以单元学习主题和单元学习目标为指导,为学生创设生物课堂教学情境,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构建整体知识框架,带领学生探索生物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单元学习的重点。大单元的教学理念不再局限于课时,摒弃了以往教学过程中的“填鸭式”教学和应试化教学,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以大单元理念为指导,探索其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高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大单元理念;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大单元的教学理念逐渐兴起。大单元教学理念倡导以学习时间段为基础,通常以一个月或一个星期为周期,根据学生需求和教学内容进行课程安排,开展同主题的教学活动,重视教学内容的长期性、系统性和整体性[1]。大单元理念摒弃以往碎片化、浅层化的教学模式,围绕单元主题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整合和细化,延伸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增添了学生的单元内容,增强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内涵一脉相承,能够为高中生物教学带来新的活力[2]。

一、整合教学内容,明确单元主题

高中生物课程涉及面较广,单元知识点较多,细节较为零碎,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小的挑战。由于知识点的繁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被生物学习的细节困扰不已,不能够明确单元学习的主线脉络,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就缺乏对单元整体的系统性认识,降低了学习效率。在大单元理念指导下,高中生物教师要从整本书教学内容入手,提炼教材学习重点,对单元生物知识进行分解和整合,为学生确定明确的大单元学习主题,让学生能够在复杂的生物知识点中快速聚焦,把握单元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掌握单元学习的主题和方向。

以《组成细胞的分子》章节大单元学习为例,章节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让学生通过对比具体元素认识生命的物质性,从生命物质性的视角思考细胞的特殊性,之后将各类分子进行展开叙述,依次向学生介绍了无机物、糖类和脂类、蛋白质、核酸,从易到难,了解组成细胞的分子,逐步培养生物学科的科学思维和生命观念。根据教材基础知识,教师可以设置单元主题为“细胞的物质基础”,根据单元主题指导学生分别从元素水平和分子水平看待细胞的组成。在细胞元素层面,学生要了解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在细胞分子层面,学生要能够区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特征,感受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差异,并深入探讨组成分子的构成。

二、设定单元目标,引导学习方向

单元目标是对单元主题的进一步细化,是教学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单元目标的设定直接影响了大单元教学的最终结果。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学生提炼单元学习重点,同时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情况,为学生设置与学生认知和能力相符合的单元目标,让目标的设置稍高于学生当前的水平,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不断提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锻炼生物学科能力。教师在设置单元目标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由学习生物知识向提升生物能力的转化,不僅要重视单元中的理论基础,还要能够通过练习和实践进行检验,让知识的学习落到实处。

以《组成细胞的分子》章节大单元学习为例,在设置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后,教师可以分别从基础知识、实践探究、学科素养三大方面为学生设置学习目标,其中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为:1.观察不同氨基酸结构上的共性和差异,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分析蛋白质合成的一般过程,并由此推理相关的数量计算。2.了解核酸的种类、分布、结构和功能。根据细胞生物和病毒所含核酸的差异,推测其遗传物质的差异以及所含的五碳糖、碱基、核苷酸种类的差异。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4.能够简述元素和化合物与生命系统的关系。

实践探究方面的目标为: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掌握检测相关物质的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2.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索植物生长必需哪些无机盐。

学科素养方面的目标:1.能够利用蛋白质结构与高温、盐浓度的关系,正确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够根据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搭配合理膳食。2.联系脂肪和生物体之间的关系,理性探讨膳食脂肪摄入和瘦身减肥的观念。通过这些联系解密内容,层层深入目标,教师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和素养培养有机结合,拉近生物学习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让学生在一步步完成单元目标的过程中获得进步。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生物是一门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生命的本质所在,建立起科学的生命观念,增强科学思维的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而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视野受到“灌输式”教育和刷题教学的限制,使得学生对生物学习的认识停留在识记和做题,不能够将生物学科的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限制了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理解深度,不能够用生物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生物学科学习成为一门纸上谈兵的学科[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具体化和生活化,为学生创设和主题单元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生物学科的实际应用,增进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选择性必修二“种群和群落”大单元学习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在群体水平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研究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分析群落中生物具有的与群落环境相适应的特征,让学生用系统和整体的观念看待群落的发展变化和相互平衡,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让学生形成爱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教师可以用濒危动物东北豹为素材创设“种群和群落”的单元学习情境,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东北豹日常生活的纪录片,指出东北豹是本领高强的捕猎能手,而且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但曾经一度濒临灭绝。借助视频和文字材料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东北豹这一物种产生好奇。除了设定丰富多彩的真实情境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和研究,通过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之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概念建构。课后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搜索或实际调查等多种方式搜集更多有关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案例,深入了解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PPT、手抄报、调查报告等多种方式展现自己的调查结果,对自己收集的素材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概括,充分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联系新旧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大单元理念指导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内容安排有清晰的了解,能够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为学生适当拓展教学内容,联系新旧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预习或复盘,对生物学知识形成整体观念[4]。学生能够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纵向深入探讨生物学知识,维持对具体生物知识的探究兴趣,能够对具体生物知识点有充分、清晰、广泛、深入的了解,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和完备的知识网络,培养学习过程中的全局意识,提升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

例如:在必修一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大单元学习时,学生要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了解这些结构的特点与功能,并且从系统的视角了解细胞作为一个生命系统,开展了高效有序的生命活动。本章在大单元教学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一章的学习和前两章《走进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联系紧密,前两章的学习是本章学习的基础,并且在本章中进一步深化,学生需要以系统的视角去理解细胞的结构特点。同时观察后续章节的内容:《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细胞的生命历程》等都是在本章的基础之上进行展开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不同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的学习框架。例如:在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重要的化合物:蛋白质,糖类和脂类,但仍不了解这些物质的存在位置和具体作用,教师可以介绍糖类有时会与蛋白质或者脂类结合,形成糖蛋白或者糖脂,让学生了解这些正是细胞膜特有的成分,与细胞膜表面的识别或者信息间的信息交流有着密切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观念,让学生认识到“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

五、借助信息技术,突出单元中心

大单元的环境指导之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学习知识的角色,而是重视引导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通过多种学习工具进行创新和发现。高中生正处于身心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有较强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和灵感发现,通过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为学生展现更多彩的生物世界,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必修一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大单元学习时,单元的重点内容是了解细胞中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器的位置及构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动画,展示细胞结构的模型。接着,在学习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所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功能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细胞膜的模型图,并且动态演示不同物质经过细胞膜时的变化,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功能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从而形成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高中生物课堂中理论众多,如果仅凭文字和图片进行描述,很难准确把握理论的关键,学生也很难进行理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复杂的知识进行系统整合,制作重点知识的视频动画,通过精确有效的方式代替烦琐的讲解,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为课堂带来了更多乐趣,锻炼了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信息技术和大单元教学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从多种角度理解生物概念,锻炼了学生的精准理念、实际应用和几何思维[5]。

六、落实生物实验,培养学科能力

生物学是一門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科学中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学科。实验既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要特征,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关键概念,如何了解生物学知识的重要途径。生物实验满足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好奇心,使得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微小生物的变化,通过实验检验所学知识,了解活动变化。实验活动的展开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认知发展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大单元学习时,单元教学的重难点是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形态转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永久装片,然后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同时为学生设置如下问题:1.一个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后产生的两个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吗?2.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染色体的平均分配?染色体的形态是如何变化的?3.染色体是怎样被平均分配到细胞的两极的?4.对比分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列出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师还可以用细铁丝和橡皮泥等让学生制作染色体的模型,模拟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直观感受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之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展示,引导学生填写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的数据表格,然后进行数形转换,将表格中的数据转化成曲线图,让学生直观感受染色体和DNA数量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染色体和DNA在亲子代细胞中相对量的关系,从而理解有丝分裂的本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结束语

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从大单元教学主体和教学目标入手,根据学生学习的方向和主体内容创设单元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活动,构建“理论+实践”的课堂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联系新旧知识扩展课堂内容,帮助学生构建起系统的生物知识框架,从整体观念看待生物学科知识,还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和模型构建,让学生直观感受发展变化的过程;理论知识学习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生物实验,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规范操作、科学记录的基础之上,不断提升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存在的问题。总之,大单元的教学理念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重视学生能力提升的创新型教学理念,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活力,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发挥大单元教学理念对高中生物课堂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为学生打造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素养并进,学习与成长共行的高质量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沈静.大单元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探究[J].高考,2022(20):90-93.

[2]林洁.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20(1):73-74.

[3]王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7):136-137.

[4]龚霞峰.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考[J].高考,2020(22):99.

[5]代敏.基于大单元视域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探究[C]//对接京津:社会形态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1203-1205.

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大概念指引下的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模式设计研究;项目编号:JSZJ22076。(福建教育学院资助)”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