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价值、困局与消解

2023-07-25刘焱任飞宇

职业技术教育 2023年11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刘焱?任飞宇

摘 要 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有效落实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必须以“产教联动”为引领、以竞赛活动为路径、以“学练一体”为手段。当前,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面临教师能力结构亟待完善、技能竞赛体系尚未健全、创新创业要素支撑不足等条件之困、机制之困、环境之困。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困局的消解策略为:加强顶层设计,健全“赛训结合”竞赛体系;坚持强化根基,打造“学赛交融”师资队伍;坚持项目驱动,搭建“资源共享”双创平台;实施双元共建,推进“工学兼顾”校企合作。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学赛创;贯通培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011-0055-05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时代加速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和生产技术的加速更新迭代,对高素质、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1]。据2017年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2020年我国重点领域技能型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预测到2025年将接近3000万,缺口率高达48%。作为与国民经济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在培育多样化人才、创新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新时代背景下,以技能竞赛为依托,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紧密贴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推行“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的应然价值,并针对存在的实然困局提出相关策略,希冀为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启发与借鉴。

一、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的应然价值

(一)契合职业技能新要求:以“学练一体”为手段,培养应用型人才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畅通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渠道,实行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培育重点的育人模式,加快推进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可将理论教学与竞赛资源充分结合,以竞赛标准为基础制定教学任务,运用“学练一体”教学手段,为社会培养高操作技能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第一,以竞赛为依托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依据竞赛要求设定专业教学目标,以新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驱动学生主动学习,有针对性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同時,以“学练一体”为主要模式的课堂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技能转化平台,使学生技能学习成果得以展现,可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第二,以理论知识为核心培养应用型人才。技能型社会视域下,“学练一体”教学手段的持续运用,能够将理论知识与技能竞赛有机结合,促使教学各环节之间相得益彰,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有效助益[3]。具体而言,“学练一体”教学模式的确立,能够打破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附属品的固有理念,将学生从认知主体转变为行为主体,进而激发学生多维思考。聚焦产业发展方向,职业院校持续推进技能竞赛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组织“精英人才班”实施小班化、项目化教学,促进学生专项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

(二)动态匹配培育新理念:以竞赛活动为路径,培养竞争型人才

随着技术更迭带来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持续升级,各领域、各行业要求技能人才实时更新相关技术知识与能力。2022年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远景目标,并着重强调随着新技术不断发展,各行业生产组织方式持续变革,亟需引进技能人才动态化培育模式。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模式将校内技能大赛、行业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学生专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通过“三赛并举、以赛促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各行各业培育和输送竞争型人才。

第一,举办校内职业技能大赛。坚持弘扬公平竞争精神,坚持“开放办赛”理念,举办“技能中国行”等竞赛活动,依据赛制任务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强化考察学生技术操作水平、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助力竞争型人才培育。

第二,开展主题评选活动。以社会需求为准则,定期举办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题的评选活动和“技能明星”选拔竞赛,依据技术含量高、社会影响大等前沿标准,充分挖掘技能成才先进典型,大力进行宣传表彰,积极营造弘扬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局面,为竞争型人才培养提供有效助益。

(三)实现全面发展新目标:以“产教联动”为引领,培养“双创型”人才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快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作出重大部署。《意见》指出,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优化自身类型特色、完善人才培养供给、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技能型社会视域下,“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模式通过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多方深度衔接,打造“产教联动”新型育人体系,可有效助推职业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

第一,以“产教联动”为引领,助力双创教育体系构建。职业院校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及时对接产业需求,依托产教融合将产业发展与教学结合,不断拓宽产教融合渠道,有助于构建多元参与的双创教育体系,为“双创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职业院校以“产教联动”为关键抓手,利用“互联网+”、竞赛牵引等手段,为学生提供全过程双创教育,推动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式培养,助力构建高水平双创教育体系。借此,职业院校智力资源与产业发展需求将会加速精准对接,有利于为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发展目标夯实人才基石。

第二,以“产教联动”为引领,推动“双创型”人才培育模式形成。技能型社会视域下,“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模式依托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技术创新竞赛”为主的创新性竞赛,能够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检验,持续驱动“学”“赛”“创”层层递进,以此构成“双创型”人才培育模式,有效赋能“双创型”人才培养。职业院校以“产教联动”为关键手段,激活双创意识、举办双创大赛、推动双创平台建设,形成高水平双创人才培育模式,为技能型社会建设孵化高质量“双创型”人才。

二、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的实然困局

(一)条件之困:教师能力结构亟待完善

振兴职教,教师先行。教师能力结构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4]。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要求教师必须是具备集理论知识与各项专业技能于一体的“双师型”教师。然而,目前职业院校教师能力结构和水平尚不足以支撑“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

第一,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弱。受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观念影响,职业院校教师仍以做好“填鸭式教育”为主要服务宗旨,专业视野浅窄,缺乏对实践教学的正确认识[5],实践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整体教学能力偏低。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职业院校虽已引入大量紧跟产业发展的技能型教师,但由于缺少对教师实践教学的过程性支持,导致技能型教师很难实现“从实践中来,最终服务于实践”的教学理念。

第二,教师竞赛经验与投入不足。具体而言,部分职业院校教师虽具备充足教学经验,但缺乏一定竞赛经验,对于职业技能竞赛的精神理解不透彻,对于职业技能竞赛的比赛标准、评分办法、流程规则等掌握不足,很难有效指导学生在技能竞赛中胜出,使得学生“知易行难”现象长期存在,对立足技能型社会的“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模式落地实施形成阻滞。

(二)机制之困:技能竞赛体系尚未健全

基于“以赛促学”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从而巩固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国家要求,职业技能竞赛考察重点应包括学生职业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意水平、应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内容应围绕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和真实工作过程、任务及要求进行设定。但就现实情况来看,立足技能型社会的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仍面临技能竞赛选拔机制不切实际、赛项设计不合理等多重机制之困。

第一,技能竞赛选拔机制不切实际。现行的技能大赛实行的是从校赛、市赛、省赛、国赛再到世赛的层层选拔制度,客观上强化了“锦标主义”色彩,经过“过五关、斩六将”之后,仅有极少部分学生接触并完全有效习得相关操作技能,技能竞赛逐渐成为极少数人的游戏[6]。

第二,賽项设计缺乏针对性。基于“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理念的技能竞赛应以教学知识点、学科专业技能等人才培养目标为重心设计赛项。但在设定赛项时,许多职业院校将内容局限于产业技能需求,缺乏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考虑,导致智力型竞赛向技能型竞赛、复合型竞赛的转变受阻。

(三)环境之困:创新创业要素支撑不足

202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支持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模式能够“以赛促创”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动手能力,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有力举措[7]。然而,目前在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的种子项目缺乏相关支撑要素,无法实现技能竞赛与创业成果的同步转化,使得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失去应有之义。

第一,创新成果缺乏转化载体。立足技能型社会的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旨在通过“以赛促创”形式,选拔出集高创新精神、高技术成果于一体的高技能人才进行创业,以推动社会改革发展。但鉴于创业属于一项学科交融活动,学生个人单项技能成果并不足以支撑其进行自主创业[8],再加上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承办方、组织方对于学生获奖项目落地率未给予足够重视,导致学生技能创新成果由于缺少相关转化载体最终沦为“夸夸其谈”。

第二,外部融资渠道相对匮乏。现阶段,部分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创业支持仍停留于物质层面,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信息资源的支撑。换言之,部分职业院校并未将在校学生创业项目向有关部门及投资企业进行完全公开,也并未在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创业的外部融资渠道。

三、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困局的消解策略

(一)加强顶层设计,健全“赛训结合”竞赛体系

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技能型社会视域下推动职业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落实“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9]。《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的通知》(人社部函[2022]53号)强调,要健全技能竞赛制度,加强竞赛成果转化工作,推动职业技能竞赛科学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为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创建良好平台。因此,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健全“赛训结合”竞赛体系,为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夯实制度基础。

第一,推陈出新,完善竞赛选拔机制。职业院校可依据技能型社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技能竞赛申报、遴选标准,从不同渠道覆盖多样化参赛者,以形成“人人参与,择中取优”的不同层级竞赛选拔机制。

第二,精准定位,科学设定竞赛项目。职业院校应坚持“开放融合”原则,强化与行业企业合作,应在充分明确学科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制定技能竞赛项目,确保技能竞赛项目与行业技能需求和技能型社会建设育人目标有效衔接,以精细化专业训练巩固提升学生专业核心技能。

第三,多方合作,健全竞赛资源支持体系。职业院校应加强与政府合作,积极争取专项财政资金的支持;应加强与企业合作,协同搭建支撑平台,推进人员、场地、设备、技术等资源的共建共享;应加强与社会合作,积极吸收社会资本的支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投入统筹机制。

(二)坚持强化根基,打造“学赛交融”师资队伍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学赛交融”“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推进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的关键枢纽。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等四部门专门出台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等政策文件,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做出具体部署。技能型社会视域下,全面推进“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必须着眼于强化根基,打造“学赛交融”型师资队伍。

第一,依據赛项内容,系统化组织教师开展技能培训。组建一支来自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等领域的专家团队,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指导职业院校教师以“全员轮训”的形式前往企业进行挂职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夯实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技能根基。

第二,依据赛项设定,规范开展教学改革。依据技能竞赛方案设计明确提出教师教学改革要求,制定激励性评价举措,激发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为打造“经师”“人师”相统一的“学赛交融”型师资队伍筑牢根基。

第三,探索多元途径,强化赛教师资队伍。职业院校可将企业利益、行业利益与自身利益纳入统一框架,构建“职校主导、企业参与、行业襄助”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相关部门可依据技能竞赛项目为职业院校打造多种人才获取渠道,促使职业院校可凭借证书考取、课程开发等多项途径选拔组建“学赛交融”型师资队伍。

(三)坚持项目驱动,搭建“资源共享”双创平台

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是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关键落脚点在于创新创业。2019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等部门印发的《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加大对实训基础建设支持力度,完善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并积极承担各类项目,不断对接产业需求,为推动地方创业项目提供技能训练、创业孵化等服务。值此利好政策,应以“项目驱动”为关键着力点,整合优势资源,多方合力共建“资源共享”双创平台,为技能型社会建设下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取得重大成效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以打造产学研基地为动力,加速双创平台升级。职业院校可与企业、研究院共建实验室、研发机构,通过打造分工负责、联合研发、资源共享、高效便捷的产学研合作共赢基地,为加速学生技能成果转化创建新平台;可创建“高校-企业”人才互流制度,破除技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机制壁垒,促进人才要素向基层和企业集聚,构建“集智创新、便捷创业、灵活就业”的双创平台。

第二,以革新双创平台为动力,推动服务平台建设。充分依托社会企业,支持条件优良单位开发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双创载体,引导各类园区、孵化器要素集聚,打造专业技能公共服务、技能成果交易、社会化人才服务平台;联同社会互联网企业为创业主体开放技术、营销、推广资源,通过加强双创资源共享,促进创业成果及时转化,形成开放式双创平台,以多维路径和多元主体协力助推技能型社会建设。

第三,以构建多功能服务窗口为动力,推动信息平台建设。职业院校可依据社会需求,鼓励学生创建双创服务窗口,为社会提供“一站式”服务。例如,借助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企业登记等“管家式”服务,真正做到“创业之初保姆、创业之中导师、创业之后保安”。职业院校可基于完善的科技成果信息库、企业技术需求库等基础信息数据库,为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四)实施双元共建,推进“工学兼顾”校企合作

立足技能型社会的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是以技能大赛为平台,不断将企业新技术引入课堂,从而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人才培养全过程[10]。2022年5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指出,为规范、保障校企合作、发挥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应推动形成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机制,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为保障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效能得以充分释放,面向技能型社会建设要求,以双元共建为切入点,探索“工学兼顾”校企合作十分必要。

第一,明确人才需求,推进“工学结合”课程建设。职业院校应以技能型社会建设中的市场需求为准则,联同企业深化实践教学体系、转变校园实训布局,通过将传统教室布局转变为“车间式”教学工厂,倒逼教学课程体系改革。职业院校应以企业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宗旨,邀请企业员工与教师共同编写核心教材,以知识、技术、资金为纽带,并运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式教学方法,构建以工作为指引的课程体系。

第二,对接就业岗位,构建“知行合一”育人机制。文化认知方面,职业院校应以“双元共建”为关键抓手,以具备企业标识的教学设备、硬件设施营造职场氛围,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实践训练方面,职业院校可安排学生走进企业,通过实地考察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增强学生对就业岗位的业态认同。

第三,创新办学机制,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职业院校可与企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办学机制,校企双方积极进行新产品开发、设计,由企业提供科研平台和资金支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最终构建形成集教师、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强大助力。

参 考 文 献

[1]钟真,刘育权.数据生产要素何以赋能农业现代化[J].教学与研究,2021(12):53-67.

[2]周建松,陈正江.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基本要素、主要特征与实现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4):122-126.

[3]齐强,翟明戈,孟庆森,等.“学、练、创、产”四级进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20(Z1):89-92.

[4]胡劍锋,宫福清,李奕.职业本科教育:日本专门职大学的制度设计及现实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5):64-73.

[5]王华锋,陶慧.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创新创业教育视角[J].职教论坛,2020(2):132-137.

[6]刘海明.产教深度融合:高职院校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129-135.

[7]周纯杰,何顶新,张耀,等.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实践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4):31-37.

[8]钟柏昌,詹泽慧.人工智能教育的顶层设计:共识、差异与问题——基于4套标准文件的内容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4):29-40.

[9]窦芳.“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逻辑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6):65-71.

[10]丁坤.“以赛促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21):9-12.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skilled society, the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 of“learning,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talent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 powerful measure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s“learning,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tal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skilled society, it is necessary to use“industry-education linkage”as a guide, competition activities as a path, and“learning-training integration”as means. Current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skilled society, the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learning,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talents is facing difficulties such as the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teachers ability structure, the incomplete skill competition system, insufficient support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lements, mechanism, and environment. The strategies for resolving the dilemma of“learning,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talent cultiv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skilled society are to strengthen top-level design and improve the“competition-training combination”competition system; adhere to strengthening the foundation and build a teaching team that integrates learning and competition; adhere to project driven approach and build a“resource sharing”platfor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mplement dual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with a focus on both engineering and education.

Key words  skilled society; learning,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 training mode

Author  Liu Y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Qingda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Hotel Management (Qingdao 266100); Ren Feiyu, associate professor of Qingda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Hotel Management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重构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