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动”理论视阈下国产谍战片的情感建构与传播

2023-07-25李婕

今传媒 2023年7期
关键词:情动

李婕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谍战片作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范式出现在大众视线中。随着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的不断演变,谍战片经历数次转向后呈现出诸多富有时代特色与人文精神的艺术特征。本文以国产谍战片《悬崖之上》为例,结合电影与观众间的情感交互及多元的传播路径进行分析,探讨电影文本情感建构与观众的联系,以期为国产谍战片的创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情动理论;德勒兹;谍战片;《悬崖之上》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7-0106-03

20世纪中期广泛流行的反特片作为我国谍战片的前身,常以镇压、肃清特务的颠覆破坏为主线,暗含教育观众提高警惕、防止敌人阴谋得逞的先验主题,叙事模式常分为敌人通过某种方法打入我方内部或我方人员打入敌人内部两类。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好莱坞电影的冲击,20世纪80年代,我国传统反特片终结,具有更多娱乐性以及商业元素的谍战片横空出世,虽然基本故事情节仍是围绕我方侦查人员与敌特的冲突展开,但电影创作者在二元对立基础上更加注重挖掘故事的传奇性与奇观体验。

进入新世纪,虽然出现了《东风雨》《听风者》等优秀电影作品,然而,较为同质化的情节无法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导致未能在电影市场引起较大反响。电影《悬崖之上》能在同类型影片中脱颖而出,除却独特的叙事手法以及强烈的戏剧冲突之外,电影情感氛围的营造、与观众的情感交互也使得观众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情动”氛围,从而达到影像真实感逐层传递的积极作用。

一、德勒兹“情动”理论概述

“情动”最早由哲学家斯宾诺莎提出。当时的人们相信意识控制着身体的运转,而斯宾诺莎认为身体、意识的地位平等,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心智的决定与身体的欲望和物理驱力是天然共生,甚至是同一的”[1]。身体与意识具有相同地位,身体无法决定心智的呈现,心智也无法决定身体的运转,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囊括于“情动”之中。基于此,斯宾诺莎将“情动”视为一种身体的状态,人的情感源自另一主体对自身施加的影响,即“情动”。“情动”虽然指涉的是身体状态,这种状态并不完全取决于自身,而是身体在主动或被动接触的过程中与意识共同形成。基于此,在“情动”生成运作下,斯宾诺莎将人的复杂情感简括为快乐、悲痛、欲望三种类别。

在斯宾诺莎的基础上,德勒兹意识到“情动”对于艺术创作具有重要影响,并将之延伸为“情动”理论。德勒兹阐述了“情动”与“观念”的区别:如果“观念”被视为艺术中某物的表象形式,那么“情动”则为某物的非表象形式,“觀念”在此基础上产生“情动”。此外,德勒兹对于“情动”产生的先验性提出了看法,即承认主体情感变化是在另一主体引导基础上,将主体既定范围进行扩展,对于某一主体而言,另一身体、所处的环境及其所具有的氛围都会对主体产生情感效果。此外,德勒兹认为身体的遭遇会对“情动”的产生造成一些影响,身体的遭遇不同,主体情感会随之在快乐与悲痛之间流动,并在此基础上细化了主体情感分类,发掘了“快乐———悲痛”情感两级中存在的类似得意、恐惧、愤怒等情感变体。

二、情感关系的建构

(一)“情动”的营造

德勒兹在《电影1:运动———影像》中提出,镜头语言对于诠释影视文本的内在“情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德勒兹认为,特写镜头本身就是面孔,面部表情作为作品情感表达的中间载体,当特写镜头占据绝大多数画面时,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将会得到充分表达。例如,《悬崖之上》开头,主角四人分头行动时便已落入敌人的圈套,他们在火车车厢相遇时,大量围绕个人神情变化的特写镜头展现出四人微妙的情绪变化下暗流涌动。在张宪臣写完暗号回到座位后,摄影机向观众呈现了其余三人的面部特写,这些面部的细微表情及变化无疑传递着独特的情感。剧中人物面部表情所产生的“情动”氛围令电影内部环境产生了独特的情感变化,画面中王楚良的警惕、张兰的困惑以及王郁的沉着冷静,构成了张宪臣信息能否成功传递的紧张氛围,并结合剧情形成了情感张力系统。

德勒兹认为,镜头剪辑只要是以特写为主导的复合实体,那么,这组镜头就是一组“情动”镜头,这种剪辑方式也就是“情动”剪辑[2]。德勒兹并未将特写镜头奉为圭臬,他强调电影作为运动影像所产生的“情动”效果,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虽然会对情感氛围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电影镜头的连贯剪辑才是促成环境“情动”流露的主要途径。《悬崖之上》中,张宪臣被捕后,影片通过中景、近景以及特写镜头的穿插使用,向观众呈现出张宪臣身体受到电刑折磨后的痛苦神情,而施刑人的暴虐凶狠更是加剧了情绪的流转,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情感氛围。随后,张宪臣选择牺牲自己掩盖周乙身份,利用中、近景展现车内昏暗环境所带来的逼仄,人物“情动”被局限在狭小的空间中,情感更易在镜头调度下进行自然的流转。周乙情感变化由张宪臣引导,二人需要在狭小的空间做出抉择。在周乙拉住张宪臣的特写镜头中,“情动”流转带来了气氛变迁,镜头分别转到两人面部表情的特写———周乙强忍泪水送别昔日好友,张宪臣长舒一口气,露出欣慰表情,影片通过镜头的组接以及人物身体的交互强化了悲伤不舍的低落情绪,彰显出电影的情感流动。

(二)“情动”的交互

除了通过镜头语言展现影视画面内部“情动”之外,电影内在情感的逐层传递能够使影视文本拥有与观众进行“情动”交互的机会。观众与电影作为“看”与“被看”的主体,观看影片的过程满足了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窥视冲动”。观众洞窥全局的视角从来都是幻想式的,情感的传递亦在其中[3]。因此,观众对电影的迷恋并不局限于某个行为或者某个人物,黑暗环境中独自一人对银幕故事的“窥视”,无论是不同环境及此背景下演绎个体行为的类型影片,还是影片内部人物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流露,都刺激着观众情感的流转,电影内部的“情动”与观众自身情感产生积极交互,观众产生“被情动”的连接,更好地调动了观众的深层情感参与。

首先是电影中创伤、牺牲等场面所营造的“情动”氛围传递。谍战片具有强烈的情节冲突,主人公要在极其危险的阵营对垒中生存并传递情报,稍有不慎便会被敌人发现,以至遭受酷刑。新时期,谍战片选择直视这种创伤,倾向于营造视觉刺激,从而让处于安全稳定状态下的观众突然置身于血腥残酷的场面中。影片将电影场面中主人公与敌人或是主人公之间,身体在主动或被动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情动”氛围直接传递给观众,达到与观众自身情感体验相似,从而使悲痛或者愤怒的情感得到增益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情动”不只发生在影视画面中,更重要的是要突破银幕界限传递给观众,借由感官的震撼进而产生与之相同的情感增益。例如,《悬崖之上》通过大量近景及特写镜头描绘了周乙作为我方卧底目睹了张宪臣受刑的残酷场面,观众被带入周乙的视角,“目睹”了张宪臣痛苦的表情以及抽搐的身体,两个角色所营造的情感氛围通过摄影机镜头的转换,使观众获得了相同的情感体验。在影片结尾,周乙带着失踪多年的孩子与他们的母亲王郁见面,王郁露出欣慰的笑容,电影人物之间的“情动”改变,观众的悲痛情绪受其感染,主体情感随之在快乐与悲伤之间流动。电影与观众的“情动”交互,使得观众在面对这一温情结尾时,能感受到这些拥有崇高信念、为了祖国的未来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所蕴含的情感张力。人物坚毅的眼神、欣慰的表情令情感流露拥有独特的意味,无名英雄的纠结与不舍,在面对恋人的分离、亲人的牵挂以及赓续革命火种中予以表现,这种冲突无疑是推进电影情感发展的基础,无须刻意煽情,家国情怀总能自然流露。

其次是电影的色彩表现有助于电影“情动”氛围向观众传递。德勒兹在其著作《电影1:运动———影像》中指出,色彩即“情动”,二者相互作用能够对观众产生影响。《悬崖之上》以冷色调为主,故事在冷酷的冰天雪地中展开,开场的黑白两色暗示着电影人物“非黑即白”的生存环境,冷峻的色彩营造出危险肃杀的氛围。当观众在黑暗的影院聚精会神地凝视银幕时,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这些色彩符号所构造的情境中,而营造出的情感氛围为观众所感,从而进一步在电影与观众之间产生情感交互。当然,《悬崖之上》并没有一味地烘托冰冷色彩所营造出的气氛,寒夜中微黄的灯光作为影片为数不多的暖色调,给予沉浸在悲痛情感中的观众以温柔的安抚,主角们虽然身处冷峻的环境中,但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柔情无疑会使观众产生相似的情感体验,这种强烈的色彩反差无疑令电影与观众的情感互动更为流畅、更为紧密。

三、传播路径的创新

(一)传播情境创设

电影作为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媒介,故事呈现与人物关系的设置均是与观众进行情感交互的重要一环,观众在观看电影时能无意识地接受影片精神内涵的传递。《悬崖之上》一改生硬的情节设置以及脱离实际的人物塑造,回归历史情境,从当下视角切入历史,塑造出为祖国未来作出巨大犧牲的英雄人物。影片通过宏大的场面调度以及细腻的镜头语言将恢宏的家国情怀通过电影画面传递给观众,并借助故事传递出的细腻情感与观众交互产生“情动”氛围,搭建起历史故事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不仅融合了电影艺术表达与主流价值观,也使观众与电影产生共鸣。

(二)传播方式融合

互联网时代,随着电影传播渠道的扩展,电影传播方式由传统的院线单向传播逐渐向多元传播模式发展。社交媒体对《悬崖之上》的前期宣传、电影花絮放送以及自媒体对电影热点片段的投放,使观众可以随时关注影片动态并主动参与其中。此外,越来越多的观众参与到影视混剪视频的制作中,结合自身审美趣味对电影文本进行合理化解构,使电影与自身产生特殊的情感反应,这种制作方式重新赋予了电影以开放性的意义诠释。《悬崖之上》中牺牲的英雄以及他们未能实现的愿望,借助二次创作得到了“完美的结局”,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引发“二次传播”,带动了观众深层情感体验,有助于传播热点“叠加效应”的实现。

四、结 语

国产谍战片在符合主流价值观、大众文化审美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叙事模式与精神内核。本文结合德勒兹“情动”理论对国产谍战片《悬崖之上》进行了分析,探寻了电影情感氛围营造及其对观众的情感传递效果,旨在为国产谍战片创作提供更多的方向与可能。

参考文献:

[1] 张书端.重返斯宾诺莎:对电影研究“情动转向”的反思[J].当代电影,2022(5):45-50.

[2] 张书端.论德勒兹“情动”理论与费穆“空气”说之对话关系[J].电影艺术,2021(2):26-32.

[3] 吴冠军.电影院里的“非人”———重思“电影之死”与“人之死”[J].文艺研究,2018(8):76-87.

[责任编辑:李慕荷]

猜你喜欢

情动
顾建德
“情动”理论的谱系
缀文须情动,情动而辞发——谈考场作文基础等级之“感情真挚”
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中动起来
互动 情动 灵动——浅谈“让学”背景下有效识字教学
书铺站读,情动老人
动起来,让音乐课堂精彩无限
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中“动”起来
试论初中作文教学的“心动”与“情动”
情动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