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改编作品《帕蒂塔》的艺术特点

2023-07-24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谢英杰

艺术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尼诺夫拉赫玛谱例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谢英杰

拉赫玛尼诺夫精通钢琴、作曲和指挥,堪称不可多得的音乐天才。拉赫玛尼诺夫虽然生活在一个思想交替、战争频发的变革年代,然而他的音乐风格依然保持着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本质和艺术观。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钢琴音乐作品,这些作品音乐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和表现力,为世界钢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拉赫玛尼诺夫深受俄罗斯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熏陶,面对国际上纷繁多姿的新音乐流派,他的音乐作品一直保持高度的个人倾向,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音乐语言。拉赫玛尼诺夫总能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即使是短小的钢琴改编作品也依然能博得观众的青睐,而且他迷人的舞台魅力与演奏表现力同样也征服了无数的观众。后人在演奏他的钢琴改编曲时,为了能够再现作曲家的意图而不断地做出尝试与努力。

一、拉赫玛尼诺夫与钢琴改编作品《帕蒂塔》

拉赫玛尼诺夫不仅是一位作曲家,更是一位演奏家、指挥家。在他的后半生中,将重心转向了演奏家的角色,这也促使他改编了一系列的钢琴作品。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改编作品基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partitons”,即尊重原谱的改编;另一种是“paraphrases”,即意译式的改编。这些改编的钢琴作品一方面继承了原作的精髓,另一方面又渗透着他个人的创作风格,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学习的佳作。拉赫玛尼诺夫在流亡美国期间,除了演奏自己的作品之外,还经常演奏一些当时流行的曲目,当然包括各种器乐与声乐作品,同时也为了增加他音乐会的曲目量。拉赫玛尼诺夫改编自他人作品并已出版发行的钢琴改编作品共有九首。E大调《帕蒂塔》1933年改编自巴赫无伴奏小提琴作品,拉赫的改编展现出了管弦乐队的音响,仿佛听到了巴洛克式的号角声。

二、钢琴改编曲《帕蒂塔》的音乐作品分析

拉赫玛尼诺夫将改编的范畴延伸到巴赫的音乐作品。1933年,他将巴赫的《E 大调帕蒂塔》小提琴组曲改编成钢琴作品,原作品《帕蒂塔》共由七首小曲组成,拉赫玛尼诺夫只选取了其中三首进行改编。而《帕蒂塔》原作的演奏形式是无伴奏小提琴独奏,全曲为E大调,支声复调织体,属于巴洛克复调音乐风格,其中的前奏曲是三段体、加沃特是回旋曲式、吉格是单二部。改编后的《帕蒂塔》演奏形式是钢琴独奏,其曲结构调性没有变化,采用对比模仿的复调织体,属于复调音乐风格。

(一)《帕蒂塔》之前奏曲

钢琴改编曲《帕蒂塔》改编自巴赫小提琴组曲《E大调帕蒂塔》,前奏曲可分为三个部分,采用了变奏手法展开音乐。结构:A(1—51小节E 大调),第一部分主题由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跳音交替进行,音乐个性鲜明。从第三小节开始复调因素开始显现,运用了主题分裂,模仿等手段来展开。A1(51—109 小节A 大调),第二部分音乐与第一部分基本相似,只是在调性上有了更多变化,先进入E大调的近关系调中,再转入关系小调,使得和声色彩更加丰富,主题发展也更为多样。A2(109—138小节E大调),第三部分主题在中声部紧缩再现,并以密接的手段进行发展,用主题材料的因素模仿展开。这部分音乐声部较多,主题发展手段也最为丰富。整首乐曲使原小提琴的旋律仿佛成了为主题而写的对位音乐,可见作曲家复调思维的能力。

(二)《帕蒂塔》之加沃特

这首舞曲虽然仅有100小节,但却具有典型的回旋曲式的特点。钢琴改编曲的主题8小节从弱拍开始始终在上声部轻巧的跳出,以连奏和跳音进行对比,下方声部或是对位的形式,或是对主题的模仿。主部共出现5 次,力度上有所变化。B段音乐风格基本承接主部风格,只是内声部的旋律更具有独立性,不再是附属于主题的声部。C段长度增加了一倍,给了音乐更多发展的空间,多运用模仿的方式展开,内声部的旋律线条起伏较大,贯穿于两个声部之内,音乐性格更加明朗。D段是复调性最明显的一段,声部也最为繁多。不同的是内声部抒情的旋律成为重要声部予以强调,上方两个声部仿佛两只小鸟为这条优美的旋律伴唱,音乐个性形成对比。E 段篇幅最长,也是全曲高潮部分,多运用八度来渲染热烈气氛,与分解和弦相互交织,音响效果丰富。全曲虽短小,但声部繁多,音乐个性鲜明。

(三)《帕蒂塔》之吉格

这首短小的舞曲为改变为单二部曲式。结构:A(1—16)B(17—32),全曲E大调。A段共两句,第一句主题从弱起的跳音接下行三度的连奏,引出上行音阶式因素,节奏鲜明。第二句由主题发展而来,在中声部出现了新的旋律,并以主题材料的因素半终止在属和弦上。B段由A段主题发展而来,以模仿手段展开,以属和弦开始,最后结束在主和弦上。此曲短小,但力度对比明显,个性突出。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首改编作品属于移植与自由改编兼容的改编类型,改编者保留了原作品的基本容貌,不做结构与调性上的变动,把原小提琴旋律移植到钢琴上来演奏。但由于演奏的乐器发生了变化,使声部有了增加的可能,也给了改编者更多创作空间,为使音乐更加丰富,则运用了复调的改编手法,仿佛听到管弦乐队式的音响,显示了拉赫玛尼诺夫超高的复调音乐写作能力,这也是全曲最大的改编之处。

三、钢琴改编曲《帕蒂塔》的演奏分析

(一)演奏风格把握

拉赫玛尼诺夫以超乎与他同时代人们想象的绝世技巧成为一代钢琴圣手,若说到他的演奏风格与特点自然是与他个人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密不可分,但也不可忽视来自外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除了帮助拉赫玛尼诺夫在青少年时期就掌握了成熟演奏技巧的音乐启蒙老师兹维列夫之外,拉赫玛尼诺夫还受到两个重要钢琴学派的影响,一个是俄罗斯钢琴学派,另一个则是李斯特钢琴学派。这两个钢琴学派在演奏这段乐曲有共同之处。

《帕蒂塔》之《加沃特》时长2′49″,音乐轻巧雅致,性格突出,时而活泼,时而帅气,时而轻柔。旋律条清晰,不同声部间的音色对比明显,每一个细小的力度变化都做得十分到位。这首小曲可以看成是一首回旋曲,回旋曲最大的特点,就是主部不断出现,每次出现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是有所变化,至少要有三次,插部的数目不限,可以说每个插部都有自己个性,因此对不同性格的插部要处理得当。这里多层结构的音乐因素很突出,在演奏时要多分开练习,将每一层音乐处理好再合起来练习。这是一首快速的英格兰舞曲,风格热情欢快,音乐的个性十分突出,棱角分明,在演奏时要把不同织体的音乐特点表现出来,音阶式的连奏要圆滑有方向感,跳音要干净明亮,力度对比可夸张一些,尤其是同一旋律在不同声部中出现时要有所强调。纵观这套组曲,既保留了巴赫原有的风格特色,又有拉赫玛尼诺夫个人的风格,因此在演奏时,节奏与速度可严谨些,但音乐的处理上可以稍自由一些。

例如谱例1

演奏谱例1中这首改编钢琴曲《帕蒂塔》之加沃特中的谱例有着一个很“单纯”的外表。它只是需要独奏者弹出的长长的旋律线条,而且是这个主题只在主音的上下作很小的起伏,但却让人过耳难忘的演奏。这是一个奇妙的主题,非常符合巴赫的巴洛克式的创作风格,同时又有着对世界探知的音乐色彩。这首《帕蒂塔》经常被误认为是一首民间曲调,或者是从那些古代教堂圣歌中衍生出来的音乐主题。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追求极致表现。技巧是实现音乐的工具,音乐才是唯一的目标,追求技巧的极限,强弱快慢都要表达作品的音乐内涵。谱例1中的旋律主题最重要的传统与特色融合中是追求音色的变化、层次和奏出宛如人声歌唱的乐句。

《帕蒂塔》之加沃特从以上的演奏分析可以看出,拉赫玛尼诺夫改编曲创作中钢琴技巧的运用十分娴熟。不但在单纯的旋律,或是三度,八度的音阶上都有无懈可击的技巧性融合,而且使钢琴技巧更能悠游于艰深的三声部或四声部音乐中。难以想象纵然曲速急如星火,依然能歌唱出每一句旋律且各声部音量变化自如。谱例1中圆滑弹奏的技巧卓越。此段编配的独到之处在于弹出线条飘逸的动人旋律。更能在保持琴音优美的前提下,做到在强音中持续加力以至极限。例如谱例1中跳音与连音的融合。在极强音之中又以源源不绝的力量再将音量逼至钢琴极限。此段不仅需要弹奏着者的技巧娴熟,而且对音乐的诠释也深刻练达。要演奏中充满了热情而浪漫的想象,富于感性色彩。

(二)演奏技巧的融合

《帕蒂塔》之前奏曲:时长3′12″,音乐流畅,速度快,不同主题的音乐对比鲜明,声音均匀而圆滑,音色明亮清澄,借助于踏板的运用使旋律在各声部间的连接更加紧密,走向明确,注重力度的变化过程。首先我们要了解这是源于法国民间,之后流行于贵族社会的宫廷舞蹈音乐,切合要演奏得高贵典雅,又不失舞曲的轻松活泼,在把握整体演奏,还应注意到这毕竟是一首改编自复调的作品,因此还要演奏出复调的特点,主部的旋律要演奏得清晰,而且主部每次出现时在力度上均有变化,所以要把力度表现得更加丰富。插部的声部较多,要使得声音和谐,各声部间取得平衡,不仅需要在力度上有所区别,还要在触键方式上有所差别,在必要的时候可借助于踏板的有利帮助。

例如谱例2

谱例2 是《帕蒂塔》之前奏曲中第一部分(1—51)一开始主题形象就很鲜明。主题部分的出现时也会很容易辨认出来。音阶式的平滑声部则尽量弹的更连一些,这里应适当运用手腕的转动来达到这一目的,在平滑声部中常会有隐藏旋律,那么突出这些音显然是有必要的。因此演奏好主题部分显然对后面主题的多次出现很有帮助。谱例2中连线部分是演奏的要点,在演奏时候要处理的柔和一些,跳音部分则可以更短促,这样两种个性因素形成对比会给听者留有深刻印象。在24—32小节处,由于左手要在两个不同音区演奏,因此在跃过右手演奏时要特别小心,不能有突然的重音出现,要使左手演奏的部分形成一条旋律线。尤其31—32 小节中一条旋律要由两只手交替完成,要求无论在力度触键方式上都要一致,可借助踏板使旋律进行更平稳。此段的力度层层递进,由p 渐强至mf,再到p,音乐气氛也逐渐推向高潮,结尾处的主题因素要奏得轻巧与开头部分相呼应。

四、不同钢琴家演奏《帕蒂塔》的特点分析

伊蒂儿·比芮是土耳其著名的女性钢琴家,国宝级的艺术家。其在演奏《帕蒂塔》遵循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风格,节奏严谨,声部层次感强,旋律突出,音乐细腻;速度中庸,节奏规范,踏板较多,音乐柔美,音乐处理个性突出,线条清晰。展现出女性演奏家风格多样性,特点突出,音乐线条明晰,旋律歌唱柔美,极具表现力,音乐多细腻典雅,力度表现上虽不及男性演奏家,但手指技巧丝毫不逊色,且越来越多的女性年轻演奏家风格趋于男性化,音乐既热情,又充满表现力。俄罗斯钢琴家卢甘斯基在演奏《帕蒂塔》时,表现出了娴熟的技巧,力度较大、对比明显;结构感强,乐句乐段间处理划分明确;声部层次分明,不同个性的音乐对比较大,音乐效果极强,但在表现音乐个性方面稍有逊色,风格更偏理性。演奏家们对《帕蒂塔》的理解和表现不尽相同,而且同一位演奏家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的每次演奏都会有所差异,这里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借鉴,提供了多种诠释作品的可能,我们可以博采众长,在演奏中表达出自己的特点。

五、结语

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改编小品是形象鲜明、风格独特的一类作品。它们一方面保留了原作的精华之所在,一方面又渗透着作曲家个人的音乐风格,音乐充满了歌唱性与戏剧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交响性,因此在演奏价值上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旨在研究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改编作品的演奏,文中以大量的、不同角度的分析来研究如何演奏好这类作品,通过改编手法的分析、演奏方法的分析与研究、学习不同演奏家的诠释以及研究拉赫玛尼诺夫本人的演奏特点等最终得出个人的演奏理解。从研究过程中,我们领略到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改编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从而提高演奏者对此类作品的风格特点及审美的认识。由于原作品多为器乐小品,我们在演奏上不仅要表现出原作的风格特点,还要体现出钢琴演奏的特质,这比演奏单纯为钢琴而作的作品更具有挑战性,因此学习和演奏钢琴改编作品是非常具有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的。

猜你喜欢

尼诺夫拉赫玛谱例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浅谈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以《音画练习曲》Op.39 NO.9为例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音乐风格研究——以《春潮》为例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武侠意境交响化:阿镗《神雕侠侣交响乐》本体论
试论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的演奏技巧及方法
综合性院校西方音乐史教材中的谱例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