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奈良国立博物馆藏陆信忠款《十王图》的图像与经文不符现象蠡测

2023-07-24撰文范静源

艺术品鉴 2023年4期
关键词:冥界水陆

撰文=范静源

《十王图》(图1)最早以插图的形式出现在法藏敦煌本P.2003《佛说阎罗王授记四众预修生七往生净土经》⑴法藏P.2003,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库中可见:http://read.nlc.cn/allSearch/searchDetail?searchType=&showType=1&indexName=data_892&fid=BNF04014(以下简称《佛说十王经》)中,起到了辅助信众理解文本的作用。《十王图》是基于《佛说十王经》文本,依托“十王信仰”发展起来的宗教绘画,在《十王图》的发展变化中《佛说十王经》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该图像形成的文本中心。与《十王图》相应的“十王信仰”,指崇信和设斋供养冥界十王,祈求死后免受地狱之苦,转生极乐好处的信仰观念和修持活动,该信仰起源于晚唐五代,直至今天,成为中国民间信仰的主要部分。⑵党燕妮.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间佛教信仰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导师:郑炳林教授):2009.

在该信仰流传的过程中,宋元时期宁波地区出现了一批以十王、罗汉和佛涅槃为题材进行佛画创作的职业画家,包括金大受、陆信忠和陆仲渊等人。这些佛画家的绘画作品现大多藏于日本的博物馆和寺院,欧美的博物馆中也部分有藏品。其中收藏于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的陆信忠款《十王图》是现存《十王图》中保存状况最好、数量最全的一套藏品。该图共有十幅,每幅描绘一位冥王及每一冥殿审判场景,表现了职业画家对于冥界的想象。

左图:图1佛说阎罗王授记四众预修生七往生净土经 二七过初江王赞文及插图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右图:图 2佛说阎罗王授记四众预修生七往生净土经 七五官王赞文及插图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P.2003《佛说十王经》是文图皆具、首尾完好的绘画精品。⑶张总.阎罗王授记经缀补研考[C].敦煌吐鲁番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因此将P.2003《佛说十王经》列为了与《十王图》比较的对象,笔者对比陆信忠款《十王图》与《佛说十王经》后发现,二者存在着图文不符的现象,尤其是业秤场景由敦煌本《佛说十王经》的“四七五官王”处(图1)变为陆信忠款“百日平等王处”(图2)这一变化最为明显。《十王图》作为《佛说十王经》的图本表现,本应传达经文之意,但却在宁波佛画家笔下出现了图文不符的现象,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职业画家在绘制的过程中所依托的经文文本是否已经产生了变化?本文试图通过从《佛说十王经》和陆信忠款《十王图》图文不符这一现象出发,来蠡测此现象发生的原因。

一、敦煌本《佛说十王经》与《十王图》相比较

敦煌本《十王经》非常庞杂,存在着好几个版本,学界有以下几种区分:(1)两种说;即将《十王经》分为有赞本和无赞本两个系统,持这一观点的有学者泉芳璟、萧登福、杜斗城、侯冲等。⑷王娟.敦煌本《十王经》文本系统再考察——以经中长行为中心[J].世界宗教研究,2020(01).学者侯冲认为《佛说十王经》是藏川在《阎罗王授记经》的基础之上改编而成的道场仪。⑸侯冲.中国佛教仪式研究——以斋供仪式为中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导师:方广锠教授)2009.(2)三种说;这种学说是根据文本的长中短、甲乙丙、和纯图本,图文本和纯文本几种方式进行区分,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有太史文、张总、尹富、王见川等。(3)此外,还有四种说和六种说⑹学者王娟的文章中总结了四种说,本井牧子将《十王经》分为两大类:甲类、乙类,又将甲类分为甲类a、甲类b,甲类b又分为甲类bi、甲类bii。朱凤玉根据有无经文、图、赞将《十王图》分为四系:有图有赞本、有文有赞无图本、纯文本、纯图本。持六种说的学者是荒见泰史,①有地狱图与七言赞语;②无图、有七言赞语;③-⑥皆无图、无七言赞语但经文内容有异。的区分方法。⑺王娟.敦煌本《十王经》文本系统再考察——以经中长行为中心[J].世界宗教研究,2020(01).

在P.2003《佛说十王经》中,开篇的赞文已经讲明了修造此经和画像的意义:

在生之日,杀父害母。破齐破戒,杀猪牛羊鸡狗毒蛇,一切重罪,应入地狱,十劫五劫,若造此经及诸尊像,记在业镜,阎王欢喜。判放其人,生富贵家,免其罪过。赞曰:破齐毁戒杀鸡猪,业镜照然报不虚,若造此经兼画像,阎王判放罪销除。⑻法藏P.2003佛说阎罗王授记四众预修生七往生净土经,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库可见:http://read.nlc.cn/allSearch/searchDetail?searchType=&showType=1&indexName=data_892&fid=BNF04014

从此赞文中可知,此生所犯罪孽如杀父害母、破戒、杀牲畜等,在死后都要堕入地狱,历经劫难去赎罪。但倘若造此经和诸王尊像,记录在业镜之中,阎王欢喜,即可将其改判投胎于富贵之家。可见,抄写该经和供奉画像是为了死后少受劫难和来生投得富贵之家。该文献中每个冥殿都有赞文和配图,简要勾勒出冥府的景象:

第一七日过秦广王,赞曰:一七亡人中阴身,驱将队队数如尘,且向初王齐检点,由来未渡奈河津。

第二七日过初江王,赞曰:二七亡人渡奈河,千群万队涉江波,引路牛头肩挾棒,催行鬼卒手擎叉。

第三七日过宋帝王,赞曰:亡人三七转恓惶,始觉冥途险路长,各各点名知所在,群群驱送五官王。

第四七日过五官王,赞曰:五官业秤向空悬,左右双童业薄全,轻重岂由情所愿,低昂自任昔因缘。

第五七日过阎罗王,赞曰:五七阎王息诤声,罪人心恨未甘情,策发仰头看业镜,始知先世事分明。

第六七日过变成王,赞曰:亡人六七滞冥途,切怕生人执意愚,日日只看功德力,天堂地狱在须臾。

第七七日过大山王,赞曰:七七冥途中阴身,专求父母会情亲,福业此时仍未定,更看男女造何因。

第八百日过平等王,赞曰:百日亡人更恓惶,身遭枷杻被鞭伤,男女努力修功德,免落地狱苦处长。

第九一年过都市王,赞曰:一年过此转苦辛,男女修何功德因,六道轮回仍未定,造经造像出迷津。

第十至三年过五道转轮王,赞曰:后三所历是开津,好恶唯凭福业因,不善尚忧千日内,胎生产死夭亡人。⑼法藏P.2003佛说阎罗王授记四众预修生七往生净土经,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库可见:http://read.nlc.cn/allSearch/searchDetail?searchType=&showType=1&indexName=data_892&fid=BNF04014

十殿冥王中一七秦广王和二七初江王的冥殿围绕着渡奈河桥展开,三七宋帝王中提到了点名这一环节,四七五官王中提到了业秤和业簿,判刑的轻重皆由业簿中记载的内容和业秤的结果决定。五七阎罗王的赞文中业镜是一个重要的道具,如果亡人不承认生前的罪恶,就让其看业镜中关于前世犯罪场景的复现,这样亡灵就无话可辩。百日平等王中提到了亡人“身遭枷杻被鞭伤”,可见亡人在冥府中会戴刑具且遭受一些刑罚。都市王的赞文中,提到了“六道轮回仍未定,造经造像出迷津”,意为即使在第九冥殿,但亡人的轮回还尚未成定局,只有造经造像,才能指点亡人走出迷津,往生彼岸。

在陆信忠款《十王图》中,有几个场景明显与《佛说十王经》的文献不同,最为明显的有两处,其一是在陆信忠款《十王图》奈良本中不见地藏菩萨,十王呈现出分治的场景,即一位冥王绘制在一幅图中,掌管一殿刑罚;其二是在四七五官王处,《十王经》中提到的业秤场景,在陆款《十王图》中并未呈现,而是变为了火焰灼烧亡灵的场景,而本该出现在五官王处的业秤场景,在陆款《十王图》(图3)中的百日平等王处出现。

二、图像所依托的经文发生变化

《十王图》是“十王斋供”和“十王信仰”所依据的图本,想要理清图文不符的原因,首先应该明确“十王斋供”的来源。在《佛祖统纪》卷三十三中关于“十王供”的记载如下:

世传,唐道明和尚神游地府见十王分治亡人,因传名世间,人终多设此供,十王名字,藏典传记可考者六,阎罗五官、平等、泰山、初江、秦广……过七日已受苦即止,南唐先主,因杀降人囚阴狱,唯闻钟声暂息苦,入冥者见之,以报后主,乃为造一钟于清凉寺,镌其上云荐孝高皇帝脱幽出厄,斯为近证。⑽[南宋]志磐.佛祖统纪·卷三十三[M].https://cbetaonline.cn/zh/T49n2035_p0318a23?q=佛祖統紀&l=0318a23&near_word=&kwic_around=30

道明在游历冥府时看到十王分治的场景,还魂之后渐传世间,于是人们多设此斋供,以求免除死后的苦难。从经文内容来看,此时十王已经呈现出分治亡人的场景,且在该记载中不见地藏王。

从图像演化规律来看,地藏十王图像应当是《十王经》图本的说法图演化而来的,其过程大致是:先是地藏替代释迦牟尼而成为十王说法的主尊,这种说法图进而独立出来形成了地藏十王图,可以肯定的是,类似P.2003 的《十王经》图本早在唐昭宗光化年间以前已经流行于四川地区了。⑾尹富.中国地藏信仰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导师:项楚教授),2005.开凿于南宋期间的大足宝顶山石刻中也有对地藏和十王的刻画,以及刀山地狱、寒冰地狱、剑树地狱、拔舌地狱等地狱场景的表现。

图3 南宋 陆信忠款十王图之四七五官大王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藏

值得注意的是图本P.2003《佛说十王经》和写本P.3761《佛说阎罗王授记四众顶修生七往生净土经》的经首中有“成都府大圣慈寺沙门藏川述”之题名,尤可见四川地区与地狱思想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四川地区自唐、五代以来崇佛风气浓厚,且还是水陆斋仪的复兴地,苏轼在此举办过多次祭奠亡妻的水陆斋仪,被称为“眉山水陆”。“十王斋供”作为“水陆斋”其中的一个部分,自然也需要相应的《十王图》进行斋供。

水陆法会由梁武帝肇始,唐代英禅师曾根据梁武帝水陆仪举行过水陆法会,都可以依照文献找到相关证据。⑿侯冲.中国佛教仪式研究:以斋供为中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导师:方广锠教授),2009.举行水陆法会时,会请佛菩萨及诸神祇来作证明,但举行法会目的不同,所请神祇就会有所区别,如果是荐亡,往往以请地府神祇为主,如果是祈祥,则请天府神祇为主。⒀侯冲.中国佛教仪式研究:以斋供为中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导师:方广锠教授),2009.

《释门正统》第四良渚沙门集利生志中记载:

“亦因武帝梦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普济群灵,诸功德中最为第一……遂于涧之金山寺修设……至唐咸亨中,西京法海寺英禅师,因异人亡,告得其科仪,遂在兴焉,我朝苏文忠公重述水陆法像赞,今谓之眉山水陆供养,上下八位者是也。熙宁中,东川杨谔祖述旧规,又制仪文卷行于蜀中,最为近古。然江淮京淅所用像设一百二十位者,皆后人踵事增华,以崇其法。至于津济一也。外又有所谓十王者,按正法念经……此外,十殿之名乃诸司分者。乃唐道明和尚入于冥中,一一具述。因标其号,报应符合,初匪罔世,往往犹历代官制不同,随时更变也,又有十王经者,乃成都府大圣慈寺沙门藏传所撰……”⒁[南宋] 宗鉴..释门正统[M].https://cbetaonline.cn/zh/X75n1513_p0302b10?q=釋門正統&l=0302b10&near_word=&kwic_around=30

由《释门正统》中可知苏轼重述的水陆法像赞被称之为“眉山水陆”,熙宁年间,杨谔将水陆仪文重新叙述,制成仪文于蜀地。这说明即使是在宋代,杨谔所撰的《水陆仪》亦是最早的。⒂侯冲.中国佛教仪式研究:以斋供为中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导师:方广锠教授),2009.除了蜀地会进行十王斋供之外,江淮京淅等地也会进行水陆斋供仪轨,只不过江淮等地供奉的神祇有一百二十位,皆是后人增设,体现出水陆斋供的地域化本土化特点。此外十王也在供奉的行列,十王的称谓和其负责的刑罚,会根据时代的不同有所变化,具有一定程度与时俱进的精神。

上文提到的杨谔“祖述旧规”所撰的《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中,开篇即提到:

“夫水陆大斋者,乃不可思议之功德海也……是以帝代明龟摽位则一十六异,方今仪轨约类乃百二十殊……所谓竭济幽冥,尽霑优劣……”

图4 南宋 陆信忠款十王图之百日平等大王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院藏

图5 南宋 陆信忠款十王图之一七秦广大王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藏

《仪文》中阐明了以前水陆斋供奉的神祇十六位,现今的仪轨中供奉的大约有一百二十位,若《释门正统》中记载无误的话,杨谔应是在北宋熙宁中撰写的水陆仪文,《释门正统》撰写的时间比《天地冥阳水陆仪文》略晚,也就是说最晚到北宋末年时,十王就进入了水陆法会斋供仪轨中。关于《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中《命请冥殿十王仪》的部分内容如下:

“……一心奉请威光赫赫,圣力雄雄,衣披天地之星辰,冠戴江河之日月,位极九五,化满三千,令人人改往修来,使一一舍邪归正,冥中统御,总判阴司阎罗大王……

一心奉请为敷交易,号都市王,受命于琰魔之间,著功向金山之外,周年之主,一岁之君。幽关为决正之神。地府作断冤之圣,劝凭斗秤,掌判阴司都市大王……

一心奉请无边行愿,有大威神,慈悲利益于群生,永做轮回之主宰,常居阴界,摄化冥途,留形于刹土之中,传声向普天之下。威威气宇,掌判阴司转轮大王……”⒃[宋]杨谔撰.宗颐向编.天地冥阳水陆仪文.[M].明初太原刊本,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中可见全文:http://read.nlc.cn/allSearch/searchDetail?searchType=&showType=1&indexName=data_892&fid=411999011587

在《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业秤的场景已经由法藏P.2003《佛说十王经》中出现在“四七五官王”处变为出现在“都市大王”处,业秤场景出现的位置有了明显的变化。另外不可忽略的是,业镜出现的位置也由“五七阎罗王”处变为“六七变成王”处。在《命请冥界十王仪》中,也有不少关于地狱亡灵所遭受酷刑的描述:

一心召请截手烙脚,碓捣磨磨,镬汤炉炭之流,铜柱铁床之辈,十方法界一切地狱道中,受苦有情等众……受生而万类千般,捷疾而水陆空界……受苦有情等众。⒄[宋]杨谔撰.宗颐向编.天地冥阳水陆仪文.[M].明初太原刊本,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中可见全文:http://read.nlc.cn/allSearch/searchDetail?searchType=&showType=1&indexName=data_892&fid=411999011587

截手烙脚(图3)、镬汤炉炭(图4)、鞭挞苦刑(图5)在陆信忠款《十王图》中均有体现。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在晚唐五代至宋元这段时间内,水陆法会从梁武帝后的衰落到再度复兴,而这次是从蜀地开始,随后江淮京淅等地也出现了具有地域化特征的水陆仪轨。以陆信忠为代表的宁波佛画师们居住地分布在(图7)车桥石板巷、江厦街、灵桥等地,这些地点靠近城内延庆寺、七塔禅寺⒅延庆寺和七塔禅寺是浙东四大佛教丛林其中之二,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寺院已经成为四明著名的天台宗道场,与同处市区的天台宗山家派延庆寺相并立,详情请见《海丝圣迹:鄞州三大古刹》宁波市鄞州区档案馆编.和市舶司,均为交通便利、商贸繁荣、人员密集的地方,所以很有可能受到本土化了的水陆仪文和“十王信仰”的影响。另一方面,十王所负责的刑罚和每一冥王的称谓,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也许给了宁波的佛画家们一定的创作空间。

图6 南宋 陆信忠款十王图之二七初江大王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藏

图7 画家居住地和周围寺院分布地图来源:鄞县志其余为笔者绘制

三、民间志怪小说的流行

虽然《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中的业秤和业镜场景较之法藏P.2003《佛说十王经》出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仪文中并未出现关于冥界具体的刑罚内容,仪文主要围绕对每殿冥王的描述展开。所以在《十王图》画面表现上,除了依托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仪轨之外,宋元之际的话本和志怪传说也贡献了一定的力量。周密在其笔记小说《葵辛杂识》中记载了一则故事:

“乙未岁,余还霅省墓,杼山闻宝积僧云:‘去岁菁山普明寺僧茂都事者,病伤寒,死二日复苏。言初至大官府,官裳数人据坐大殿,有一僧立庑下窥之,则径山高云峰也。欲扣其所以,摇手云我为人所累至此。忽枷至一僧,则其徒也。即具铁床,炽火炙之,叫号秽臭不可闻……继又枷至一僧,骨肉皆零落,则资福寺主守观象先也。方欲问之,忽有黄巾武士直造殿上,问某事何为久不行遣?主者皆悚然而起,立命吏索案,案卷盈庭,点检名字,一吏就旁书之,凡四十二人,主者遂署于后。甫毕,此纸即化为火飞去,即有大青石枷四十二具,陈于庭下,各标姓名于上……泣谓其兄曰:适至阴司,见平日作过诸僧皆在,各带青石大枷,独有二枷尚空,已各书名于上矣。其一即下天竺瑞都市也。’……越一日,瑞都事亦殂。其冥中所见,大率与甲年岁茂僧入冥所睹皆吻合,盖可谓怪。天理果报之事,未有昭昭如此事者,故书以警世云。”⒆[宋末元初]周密撰.葵辛杂识·别集上[M].中华书局,1997.

从这则故事中可以得出三个信息,其一是现实生活中的司法体制已经进入幽冥故事系统中,有官府的存在,穿着官裳的人坐在殿内,有核验亡灵身份的点名册,冥界的审判呈现出与人间司法审判相同的面貌。其二是在冥殿中的刑罚场景较之经文描绘的更具体,如有铁床炽火,亡灵受刑时叫号不断,气味秽臭不可闻,空着的青石枷锁上还写着名字,显示了死后所受的惩罚将会与生前的行为一一对应。其三是现实生活中的寺院、僧人进入幽冥故事中,承载着现实与地狱的连接。寺院作为进行斋供的场地,僧人作为斋供的执行者,自然地被赋予了连接两个世界的合理性。

又见《夷坚志》中记载《郭权入冥》:

郭权任金部郎中,因久病入冥府,科首披公服立于庭下。庭前对设大秤两架,一吏斋文书数沓至。主者令先就东边秤,秤尾稍高:云:‘是平生所做善事也。’次就西边秤,秤尾低,云:‘是罪恶’……一绿衣吏称録事,引之游狱,大率如世间所画变相……有至一大屋,门楣金字,榜曰:‘宰相狱’,期间烈焰炽然,一人荷铁枷……盖不知死已数日,其家方以斯夕建醮也。⒇[南宋]洪迈撰.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全宋笔记·第九编·卷一,夷坚志[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8,257.

从这则故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业秤在冥界的作用,作为计量前生善恶的工具,业秤称出的结果与亡人在冥界受到的刑罚息息相关,这也与经文中“地府断冤,全凭斗秤”相符合。另外,郭权游历冥界之后发现,其间景象与尘世中描绘的地狱变相大体一致,可见志怪小说和地狱变相图会相互影响。

另外《夷坚志》中还有“刘正彦入冥”故事中“作水陆法会以资冥路”(21)[南宋]洪迈撰.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全宋笔记·第九编·卷二,夷坚志[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8,312..、“蒙僧首”中提到的“过阴府廊庑间,见蒙在大铁栅中,四面炽炭五层”(22)[南宋]洪迈撰.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全宋笔记·第九编·卷七,夷坚志[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8,254.。李昌龄所撰的《乐善录》中也有陶仁贵的儿子双目全盲,因前世变蜡为银,假铜为金蒙骗世人,所以此生得此报应。堕入地狱还要遭受倒悬、剉斩、拔舌、剜眼等酷刑。(23)[南宋]李昌龄撰.赵龙整理.全宋笔记·第九编·卷二,乐善录[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8,362.这些幽冥故事中提到的酷刑在宁波佛画师绘制的《十王图》(图4、图6)中均有体现。

四、结语

宋元时期的幽冥世界,经过经文的发展变化和入冥故事的不断扩充,形成了具有一定规范的冥界系统,有仿照尘世司法审判的冥司审判,有经过每一冥殿所要遭受的刑罚,有与地狱变相相似的冥界景象。这些细化的场景共同勾勒出冥府形象,构成了使人信服的幽冥世界,让民众能在生前虔诚的信仰佛法,多做善事以期死后少受酷刑,让死者的孝子贤孙不遗余力的追荐祖先,以求其早登极乐。

一方面,图像所依托的文本在流行过程中不断的被改造,被融汇进新的神祇,与本土的信仰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荐亡体系,另一方面,日益成熟的庶民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幽冥世界进行补充。志怪小说中的刑罚,既起到对民众的震慑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经文中未涉及的细节。于是志怪小说和水陆仪文共同勾勒出一个既兼具细节又符合经文的幽冥世界。

综上所述,陆信忠款《十王图》与法藏P.2003《佛说十王经》图文不符的原因如下:其一,经过晚唐、五代至宋末元初这段时间,《十王图》依托的文本早已发生了变化,从敦煌本《佛说十王经》变为了重新复兴并被江淮京淅民众本土化的《水陆仪文》。“十王供”作为“水陆斋供”中的一个部分,也受到了宁波地区信仰斋供本土化的影响,与“十王供”相对应的《十王图》自然也产生了变化。其二,民间志怪小说和话本的流行,尤其是其中对冥界场景和刑罚栩栩如生的描述也满足了民众对幽冥世界的无限想象。宁波佛画师们入世较深且有自己独特的佛教观点,其中有些画家还是在家修行的居士,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文本变化和志怪小说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最后,购买佛画的消费者,有些可能并不具备高深的文化修养,而其对于佛画质量好坏的判断标准很有可能是按照当时的流行发展趋势来的。所以职业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也会考虑到消费者审美趣味,在不影响经文效力的情况下添加一些小说话本中的刑罚场景,以致其作品在市场上更加有竞争性。

猜你喜欢

冥界水陆
水陆两栖动物
一只羊
普光寺水陆画的内容与作者考辨
从《荷马史诗》看荷马时代古希腊人的生死观
上古时期中埃冥界图像色彩研究
佛教传入后中土冥界观演变研究
水陆双降四轴无人机
唐代冥界题材文学研究之开拓——读邵颖涛《冥界与唐代叙事文学研究》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机身大部件完成对接开铆
明清水陆画所绘之染织纹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