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荷马史诗》看荷马时代古希腊人的生死观

2020-05-26邵文

青年生活 2020年13期
关键词:死亡

邵文

摘要:自从人类进入文明开始,生与死的问题就一直在被讨论,然而直至今日,也未有人能将生死问题说明白,因为没有经历过死亡,就无法对死亡有切身体会,但死去或许真的就是归于虚无了,因为从古至今也没有人能死而复生然后来解释死亡。总的来说,人们相信人是注定会死的,虽然死亡的方式和时间各不相同,但终究会归于死亡。然而死后会是什么样?荷马认为人的死亡也是分荣誉与可耻的,根据死亡之时的表现确定将来在冥界的地位。

关键词:《荷马史诗》;死亡;冥界

《荷马史诗》“史诗”之名,即是既有历史又有艺术创造,而其中的艺术创造,最大的一块无疑就是对奥林波斯众神的描写,不死的天神与有死的凡人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他们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史诗的主要内容。本文所用《荷马史诗》版本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罗念生和王焕生两位先生的译本。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荷马史诗·奥德赛》两部史诗中,都有讨论到生与死的问题,甚至《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第十卷和第十一卷是专门描写冥界状况的,下面将对古希腊人的生死观与冥界的情况作简略的分析。

一、荷马时代人对生死的态度

(一)相信死亡是命中注定的

荷马时代的人相信凡人是注定死亡的,只是死亡的方式和时间不一样。并且注定的死亡是至高无上、不可能被任何外力所阻拦的,即使是不死的天神也不能做到。就连天神之首宙斯也无法救助自己的儿子萨尔佩冬于危难 [1],史诗对此有自己的解释——一旦宙斯出手解救自己的儿子,那么他将会率先打破这个至上的潜规则,其他天神知晓后,也会纷纷效仿,从而有死的凡人可能也就会成为“不死”的凡人了,这不仅会让宙斯辛苦建立的一套秩序毁于一旦,也会削弱天神的无上权威。这当然是宙斯所害怕的。当然,天神也只是当时之人所幻想出来的一套系统而已,但天神是权威,连天神都无法做到的事,凡人自然是极度敬畏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死亡的神圣不可侵犯。

(二)根据死亡方式确定荣誉等级

战死沙场属于第一等级,享受最高荣誉。战争结束后,无论胜败,返家后都称为荣归故里,死在亲人手里或者自然死亡,都属于第二等级,享受荣誉,因为他为家族带回了战利品。第三等级则是战争结束后,在返家途中死亡,凡人认为这种死亡是不光彩的,因为未能返家说明他不受神明所眷顾,而不受神明眷顾之人是不配被人们立碑纪念的,只适于成为野狗和鸟类以及游鱼的食物。第四等级则是在战场上当逃兵,被己方英雄杀死以稳定军心,这种死亡方式是遭人唾弃的。

在第一等级的死亡中,人战死后,敌人会想剥夺你身上的铠甲,伴侣则会拼死守护尸身,阿基琉斯一方的战士为了守护帕特罗克洛斯和阿基琉斯的尸体,拼死与特洛亚人战斗,最终成功守护住了英雄的尸体。

(三)相信灵魂是存在的

人活着时,灵魂主宰躯体,人死時灵魂则离体而出,接受指引前往冥界,以另一种虚无的方式长存于冥界,而不会如中国一般相信人死后会转世。灵魂去到冥界后,记忆会逐渐消逝,最终彻底和他人失去联系。并且,不是所有灵魂都能成功进入冥界的,冥界府邸有一个门槛,灵魂想要顺利跨过这道门槛,需要尸体被火化,然后被安葬,这样才能顺利进入冥界,由此可知,第三等级和第四等级的死者是不配进入冥界的,只能成为漂泊在外的亡灵。冥界的门槛正反映出古希腊人对葬礼的重视,所谓入土为安不外如是,只有尊重死者,敬畏死亡,凡人才能活得心安理得。甚至,在特定时期,还会有葬礼竞技会的存在。

(四)死亡被认为是黑色的,悲惨的,不可避免的

每当有人快要死亡时,荷马经常会这样说:“黑色的死亡和强大的命运追上了他。”死亡好像就是邪恶的,与黑色息息相关,这其实也是符合一般人的理解的。但史诗中却有一处把死亡描写成紫色,是在《伊利亚特》第十六卷的333行,在描写克勒奥布洛斯的死亡时,“紫色的死亡和强大的命运迅速阖上了他的眼睛。”而且全诗仅此一处。这是何故?是诗人的笔误还是翻译不严谨,抑或是此人非比寻常?在perseus网站上查阅资料之后,英文版为“the dark death”,意味昏暗或者黑暗的死亡,由此可知,这里是中文译者自由发挥过度所致,并无紫色的死亡一说,死亡仍然是黑色的,可畏的。

二、冥界的概况

(一)冥界权力构成

冥王哈得斯与冥后佩尔塞福涅统治冥界,冥王哈得斯与宙斯、波塞冬是兄弟,冥后佩尔塞福涅本是农业女神得莫特尔的女儿,被冥王劫去后成为冥后 。[2]

弥诺斯负责给亡灵宣判,是冥界的裁判者,根据亡灵生前所作所为确定亡灵在冥界的地位以及生存方式 。[3]

阿基琉斯死后,是事实上负责管理亡灵事务的统治者 。[4]从他不用吮吸牲血就认出奥德修斯可以看出他在冥界的地位之尊崇,因为大部分凡人死后灵魂会失去记忆,不能够记得生前所作所为 。[5]

赫尔墨斯是亡灵使者,负责引领亡灵前往冥界。《荷马史诗·奥德赛》也描写了亡灵前往冥界的路:“他们经过奥克阿诺斯河的流水和白岩,再经过赫利奥斯之门和梦幻之境,很快来到那阿斯福得洛斯草地,那里居住着无数魂灵,故去者的魂影。” [6]由此可知,赫尔墨斯在冥界的角色同中国的勾魂使者一样,负责引领死者的灵魂前往冥界,而赫利奥斯则是太阳神,经过赫利奥斯之门即意味着亡灵离开阳世前往阴间,梦幻之境可能意味着绝大多数亡灵会在这里经历一系列梦幻,从而使他逐渐忘记生前所作所为,灵魂归于纯净。阿斯福德洛斯草地则是冥界的主要构成,无数亡灵均在这片草地上居住。

(二)冥界所在地

《荷马史诗·奥德赛》第十卷对冥界的地域有比较清晰的刻画,首先是幽深河流奥克阿诺斯河负责护卫冥界,让凡人无法接近,其次是誓河斯提克斯,这条河凡人很难接近,但它水流湍急,甚至神明都觉畏惧,因而常被用来起誓,被视为不可反悔的重誓 。[7]接着是冥界的深渊阿克戎,到达那里就接近了冥王哈得斯的府邸,府邸外本有冥府三头狗负责看守,但被赫拉克勒斯牵走 ,[8]而府邸旁边有一块巨岩,这块巨岩的具体作用尚不可知,唯一的一处描写它的作用的地方是奥德修斯遵照基尔克女神的指引来这里把巨岩挖了一个深洞,然后在洞旁给亡灵祭奠,把祭奠的羊头转向可怖的昏暗区域“埃瑞博斯”,以此来吸引亡灵前来,以此来让盲预言者特瑞西阿斯的魂灵为奥德修斯指引归家之路。这便是冥界外面的情况,冥界里面则只有对主要区域阿斯福得洛斯草地的描写,并未描写冥王冥后的宫殿具体情况,可能是出于敬畏,也可能是处于憎恶,抑或是根本不知而不愿提及。

(三)冥王在人间和神界的地位问题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荷马史诗·奥德赛》很少有直接描写冥王哈得斯主动行为的部分,翻遍全书,描写哈得斯主动作为的仅有两处,第一处即是在《荷马史诗·奥德赛》的一处注释里,第二处则是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第二十卷,波塞冬抖动地面以影响战争时,“下界的冥魂之王哈得斯惊恐不已,惶悚地大叫一声迅速从宝座上跳起,唯恐波塞冬把他上面的地層震裂,在天神和凡人间暴露他的居地:那可怕、死气沉沉、神明都憎恶的去处” ,[9]明明和宙斯、波塞冬是兄弟,宙斯掌控全局,波塞冬更是奥德修斯返家途中最大的敌人,而冥王虽然在凡间无处不在,却为凡人和天神所憎恶,甚至宙斯召开的全神大会也未见他的身影。难道只因为三兄弟当初抽签时他抽到冥界,成为冥神,到后面就这么畏惧另外两兄弟了吗?这个问题书中没有解释,也没有看到什么线索,可能是长期处在昏暗阴湿的冥界,对他的性格产生了影响。凡人憎恶冥界可以理解,因为去到那里就意味着自己的生命已经结束了,但是为什么神明也憎恶呢?我认为有两点解释:第一点,神明都是喜欢光明闪耀的东西的,天空之神宙斯受无数神明尊敬;黎明女神同时掌控凡间和神界的黎明,唤醒凡人和天神;太阳神赫利奥斯则因为他的职责而光芒万丈。而身处幽暗阴湿的冥界的哈得斯,自然不为神明所尊敬。第二点是冥界也可以关押不死的天神,提梯奥斯因为欲非礼勒托,被宙斯打入冥界,永生永世受到肉体上的痛苦 。[10]天神一直以永生为傲,但若是让他们被永世关在冥界受苦,那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折磨了。

(四)专门镇压天神之地——塔尔塔罗斯

塔尔塔罗斯不属于冥界,而是单独的一个地方,“幽暗的塔尔塔罗斯,地下的深坑,大门是铁的,门槛是铜的,与冥土的距离之远,有如天在地之上” ,[11] “即使你去到大地和大海的最最边缘,那里居住着伊阿佩托斯和克罗诺斯,他们困处在塔尔塔罗斯深坑里面,不能坐下来享受许佩里昂太阳神的光线或和风” ,[12]由此可知,塔尔塔罗斯是专门关押天神的地方,幽暗阴湿,没有阳光也没有空气流动,只是一个凡人无法触及的深坑,或许需要宙斯的力量来镇压,否则克罗诺斯他们断不可甘心困于此地。

三、结论

生死问题历来是最玄奥最晦涩最不可求其真相的问题,至今也未有人能将之理清。那么,古希腊人为什么要区分有死的凡人与不死的天神?为什么会有冥界的存在?为什么他们又相信死后会有灵魂呢?在我看来,是因为凡人注定是要死的,因此他们羡慕和尊敬不死的天神,但他们又无法成为天神,就只能幻想另外一种方式来寻求安慰,即希望人死后灵魂可以去往传说中的冥界,而在冥界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的,这即是说他们成功超越了时空,从而成就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永恒。这也是一种信仰,正因为这种信仰,所以关于神界与冥界的相关问题的讨论才有意义,后来的宗教之所以产生发展直至长存的原因,就是因为信仰。

但人既然是注定要死亡的,他们也相信死后灵魂会前往哈得斯的冥界从而成为永恒,那么为什么有死的凡人还是会畏惧、会憎恶死亡呢?或许,去往冥界之后,灵魂虽然能永存,但却已经不是活着了,而变成了一种“行尸走肉”的存在。他们失去了对事物的感觉,没有互动,也就无法获得反馈,在暗无天日且潮湿的冥界,这样的永存真的是人们所羡慕的吗?显然不是。人死之后,失去了记忆,失去了与他人的羁绊,也失去了时空的概念,宛若一团黑色的空气在冥界四处飘荡,找不到自己的归属,而这种存在方式却是永久的,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相比之下,生命虽然短暂,但多姿多彩,有血有肉,自然更为人所渴望。

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将死之人考虑的也不是即将死亡这个结果,而是会回想起自己活着之时的所作所为,充满留恋的,或自豪,或悔恨,或悲伤。所以,活着的人不必为注定死亡这个结果郁郁寡欢,须知人生在世,匆匆不过百年,既然死亡是注定的,不妨认真活着,认真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 (古希腊)荷马. 伊利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第16卷, 411.

[2] (古希腊)荷马. 奥德赛,王焕生译[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95. [3] (古希腊)荷马. 奥德赛,王焕生译[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第11卷,568-570.

[4] (古希腊)荷马. 奥德赛,王焕生译[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第11卷,485.

[5] (古希腊)荷马. 伊利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第22卷, 388-389.

[6](古希腊)荷马. 奥德赛,王焕生译[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第24卷,10-14.

[7] (古希腊)荷马. 伊利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385.

[8] (古希腊)荷马. 伊利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第8卷,367.

[9] (古希腊)荷马. 伊利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第20卷,61—65.

[10](古希腊)荷马. 奥德赛,王焕生译[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第11卷, 576-580.

[11](古希腊)荷马. 伊利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第8卷,13—16.

[12](古希腊)荷马. 伊利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第8卷,478-482.

猜你喜欢

死亡
暴力、死亡、轮回
不同的选择,未必有不同的结果
浅析《在细雨中呼喊》中的死亡状态
黑暗的艺术
永恒,美与悲剧之源
青春电影中的“死亡”母题解读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