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民生建设的实践路径

2023-07-24陈慧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实践路径困境

陈慧

摘   要:新发展理念以民生问题为导向实现协同发展,以创新激发民生建设活力,以协调促进民生建设均衡发展,以绿色引领健康生活,以开放优化民生产业结构,以共享推动共同富裕。基于此,分析新发展理念与民主建设的内在联系,探讨发展理念视域下民生建设的困境,并提出具体的建设路径,以期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民生建设;困境;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1-0001-03

进入新发展阶段,民生建设逐渐呈现出高质量多样化的需求。人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之后,在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环境不断向好的过程中,现阶段的民生建设已逐渐向以品质化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发展。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于推动和变革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方式,以经济发展促进民生建设的互动双向循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一、新发展理念与民生建设的内在联系

(一)创新发展是引领民生建设的动力

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创新推动着社会实践创新,不断解决民生建设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为人民群众创造出更多物质与精神成果;制度创新聚焦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制度创新为先导促进民生从原来的“有没有”变成了现阶段以“好不好”为核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新时期一个主要价值取向;科技创新融入民生建设,使科技成果切实服务于民生需求,持续为人民生活“添砖加瓦”;文化创新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质量,创造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和产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协调发展是民生建设的内在要求

协调发展的目的是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发展范围是整体,方式是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以达到进一步扩大发展的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要求。协调发展体现在民生方面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补齐“短板”,解决不平衡问题并不等于搞平均主义,而是敢于迎难而上,专啃硬骨头,守底线,补短板,将民生福祉惠及到各类群体,使资源配置更加注重效率与公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绿色发展是民生建设的现实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良好的生态和适宜的环境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于生存和生活空间的基本权利,同每个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为中高速增长,由量到质的变化体现了我们已经意识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来满足人民的物质生产需求是不可取的,“綠色发展”理念符合当前的人民生活状况和环境状况,契合了人民对美丽家园的心之所向和现实所需,是民生建设的现实诉求。生态环境即民生,人民群众在自然生态之美中共享绿色福利,正是建设美丽健康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开放发展是民生建设的物质保障

开放发展的理念,其中心要义是处理好内部和外部的关系,这是中国摆脱自身发展困境的需要,也是一个民族富强和繁荣发展的必要途径。首先,对内全方位开放,发展扩大由区域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沿海向内陆的开放力度,逐步改善东西部、内地和沿海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格局,通过开放体制促进人才、资源的流通,以发展促民生。其次,促进世界各国间的交往和经贸协作,促进普惠和双赢的经济全球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旧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以消费促生产,创造出符合人民消费需求的新产品,有利于解决民生供给的滞后问题。

(五)共享发展是民生建设的目的和归宿

共享发展理念聚焦民生对象的范畴和民生福利的分配方式,如何把“蛋糕”做大,将“蛋糕”分给谁,分到哪个领域,如何公平又有效率地分配“蛋糕”,这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中国共产党把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作为民生建设的基本原则,接续解决了生存民生、温饱民生和发展民生等一系列民生问题[3]。民生事业的共建、民生问题的共商和民生红利的共享都在共享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开展和推进,以此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新发展理念视域下民生建设的困境

新的征程上,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愈加明显,民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也不容忽视,收入分配结构不平衡、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这些都不同程度上导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与就业市场不景气的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民生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同时也需要接受新挑战,实现民生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薄弱

改善民生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社会进步的增长点和动力源,同时也需要科技的进步来完善民生建设的体制机制和现实手段。与其他领域的科技手段相比,民生科技具有公益性、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等特征,且更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与约束,造成了“民生”与“发展”的矛盾,而这两者的矛盾,使得我国在民生方面的科技创新发展十分有限。重点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长期以来,国家一直都十分重视民生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涉及民生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各个方面,国家都给予很大的支持,但目前尚无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条例,这就造成了民生科技投资在科学技术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不高,各地对政策的贯彻实施也需要提高。二是民生科技的主体参与力量不足,民生科技的发展质量受限。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当前民生科技建设的主体主要包含政府、企业和科研人才。政府作为决策者,看待民生问题的视角较为宏观,而容易忽略民生领域的实际问题。企业由于非盈利性和普及性的要求,开展民生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尤其是面向公众的科学技术研究,缺乏创新动力的源泉。科研人才往往有任务指向性趋势,对于能否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关注度还需提升。

(二)民生建设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总量的扩大,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衡现象,从而影响了民生体系新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结构性矛盾表现在民生供需不匹配。从就业领域来看,企业出现“用工荒”问题,高校毕业生则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加之疫情影响下的社会环境,高校毕业生大量涌入考研、考公、考编的队伍,“内卷”现象使得大学生直呼不堪重负。退役军人的就业安置、贫困地区和特殊人群的就业问题都体现出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不适应,很多内容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体现在民生制度的结构性矛盾,制度性结构矛盾是因为社会保障的制度性差异引起的,着重表现在不同制度框架下资源配置的差异与实际民生需求之间的矛盾。收入分配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经济总量提升,但是收入分配政策的倾斜、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以及市场机制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造成了机会不均和条件不足等难以摆脱的困境。医疗卫生方面,“大”医院一号难求,“小”医院门可罗雀,这不只是医保制度和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实际上也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三)民生红利共享存在差异化问题

走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民生建设方面,我们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一方面是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另一方面是民生保障覆盖范围不够全面的问题。紧随而来的经济社会变化发展,就业、教育和工作领域中存在的机会不平等、身份不平等和制度不平等问题加剧显现,影响着青年群体努力进取的动机水平。人口结构的不断老化,常规的养老保险已经很难再适应民众实际的需要,因此缺少能够面向各类群体的个性化、差异化民生服务。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传统的养老保障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针对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差异化民生服务较为欠缺。在成果分配方面,针对社会弱势群体和贫困地区的人们在资金投入和关注度方面不够,影响共享发展成果的范围和程度。

三、新发展理念视域下推进民生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深耕科技创新以赋能民生建设

深耕科技创新,赋能民生建设。首先,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进行政策扶持,坚持科技创新的民生取向,研究并出台相应政策,确保各项民生工作有效落实。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打造促进民生领域科技创新发展互动平台,加强政策引导,使企业按规矩办事,不糊弄、不将就,合理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强化透明度,让公众参与进来,从宏观角度进行指导。其次,要提高多元主体的参与,全民参与更能发挥科技创新的最大效益,特别是广大科技与管理工作者以科技创新为契机,发挥自己专业作用的同时,带动全民参与科技创新中来。此外,借助各类新闻媒体,运用一切适宜方法和手段,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生领域科技创新的普及、推广和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和公众的认同感,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民生领域科技创新的舆论氛围和促进民生领域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4]。

(二)优化民生保障结构且实施积极的社会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5]。增强均衡性,不可规避的首要问题即是化解民生建设的结构性失衡矛盾,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持续完善民生保障的多元主体的整体布局,完善由政府主导和社会协同的民生建设主题,以多样化的民生方式更好地将有限的资源加以运用,使更多的资源得到开发,从而让民生发展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以改善人民生活为己任,以社会服务为本。民生建设并不仅仅是向有需要的人提供一般性的现金待遇和免费服务,而是要更加重视帮助有需要的人提升能力和激发动力,并使整个社会运行更具有活力。实行积极的社会政策,首先应进一步关注提高人民的人力资源,包括教育和医疗等,以及减少人民的生命危险,以提高人民的经济活力;其次是要通过更多更好的社会服务,包括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来帮助有需要的人提升就业能力,使他们获得更多、更好、更平等的就业机会,帮助其提高就业质量,为其注入发展活力。

(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以推动民生红利共享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需要通过具体的措施来实现。一方面是健全公平正义的分配制度,实现民生红利人人共享;另一方面,在民生领域,要在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的同时,使资源的分配变得更为公正,从而更好地推进共同富裕。

完善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体系,促进人民共享民生成果。“‘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6]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财政政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坚持“平等”和“高效”的基本原则;消除由于体制原因、政治权利原因和公共资源垄断所引起的工资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情况。要增加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所得比例,要让市场更好地调节资源的配置,要给人民创造一个权利、规则和程序都公平的好的条件,尽量避免出现不公正的结果。第二,在进行再分配时,要坚持公平的再分配理念,加大对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预算额,加大对改善人民生活的资金投入,为充分利用诸如“第三者”这样的社会机构,减少居民的所得不平等现象,创造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再分配角度来观察,在这一过程中,慈善捐款和志愿者服务已经变成三次分配的一个主要实施方式。因此,促进慈善力量和志愿者服务的参与,有利于形成基本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供应机制。

共享发展包含了人人共享的理念,每一个成员都能拿到自己该拿的那一份,这就是共享。要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保底。在我国现行的工资分配体制中,应将差别公正的理念贯彻于法律的设计之中。要认识到人类在先天能力、自然禀赋等各领域存在着的客观性差别,要对弱势群体和贫穷人群予以适当的照顾,保障他们的发展权和共享权,开展精准脱贫工作,做好预防返贫工作,更好地使用与民生相关的基础公共服务和产品,保障他们的权益,使其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人文关怀[7]。二是要将所有人的潜能都发挥出来。必须将个人的基本权益与其具体贡献密切联系在一起,必须认识到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差别具有客观属性,这与公正的原理相一致。法律对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得的收益予以保护,同时取缔非法收入。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230.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下):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2.

[3]   韩喜平,孙贺.共享发展理念的民生价值[J].红旗文稿,2016(2):15-18.

[4]   林园春.关于促进河南省民生领域科技创新的对策研究[J].创新科技,2018(9):28-30.

[5]   高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2-10-25.

[6]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78.

[7]   王太明.后脱贫时代生态扶贫的逻辑、困境及规制[J].临沂大学学报,2021(2):88-96.

[责任编辑   卫   星]

猜你喜欢

新发展理念实践路径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