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与智慧教学的案例设计与实现
2023-07-24范保玉
范保玉
【摘 要】本文展示了学生运动监测物联网简易系统的设计和搭建的全过程,从项目的选题到实施都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整个过程中,考虑了学生的特点、学校的条件和课标要求,将真实的问题转化为了一个可以学习、讨论和拓展的项目式学习案例。本案例聚焦物联网的数据分析与反馈,旨在促进学生对物联网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校园;运动监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7-074-02
物联网简易系统选型
简易系统搭建是在对物联网基本功能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掌握“数据分析与反馈”核心概念的教学要求。物联网实践与探索是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内容,定位是发挥物联网作为互联网感官与触手的独特作用,有目的地对采集、处理、反馈控制进行教学设计,发现其中的信息和规律,帮助人们决策和行动[1]。
该项目聚焦“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分析与反馈”,通过在真实场景中学习和研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利用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在问题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案例设计与实施过程
1.提出问题
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运动健康状况,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兴趣,学校尝试利用智慧校园已有的环境,通过搭建物联网平台,监测学生在校的运动数据,为制订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通常考虑到学生自律性问题和学校管理困难,学校不允许学生携带手机、手环、智能手表等通讯设备进入学校,这给数据采集带来了障碍。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既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和纪律,又能有效地记录和传输运动数据的方法[2]。
2.明确问题
在本项目开展之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物联网基本概念和环境搭建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感知—采集—传输—反馈控制”物联网基本功能顺序,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总结出该项目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即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1)需要通过一种方式标识并验证身份。
(2)采集运动信息,包括运动方式、运动量(距离)、运动时间、身体运动指标(血压、心率)。
(3)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分析运动强度(速度)、运动路线,生成数据报告,可以是文字、表格或者图表。
3.分析问题
针对上一环节确定的核心问题,限于校园网络环境、学校管理制度,以及现有物联网教室的设备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分析项目需要和能够采集的数据。身份识别方面由于学校禁止携带智能手环(表),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学校暂时没有足够的设备,最后确定使用同学们都有的RFID校园卡。运动量根据固定终端间的距离差计算。运动强度通过计算单位时间的运动量实现。最终,学生通过RFID校园卡可以在终端看到自己的运动情况。
根据头脑风暴的结果和课时总体要求,对项目进行分析,最后确定技术方案如下。
(1)主控选择1956开发板和乐动掌控板。
(2)由于全校学生都有校园卡且未加密,身份识别采用RFID标签技术。
(3)运动数据只采集位置和时间。
(4)使用1956开发板显示运动报告,包括运动量(位置差)和运动强度(速度)等。
实施部署原型简化,在学校不同位置固定安装乐动掌控采集位置信息,学生在校园内运动时使用校园卡触碰乐动掌控RFID模块,记录其到达时间,通过计算两次刷卡的位置差和时间差,得到运动量、运动强度。
4.项目计划
整个项目计划课时安排5周,每周一次课,每次课1.5小时。整体设计围绕物联网相关的课标和核心素养要求展开,注重培养信息意识(思考运动监测系统核心功能)、信息社会责任(通过技术解决真实世界问题可靠、高效)、计算思维(问题分解、界定及抽象,体验数据采集和自动化处理的过程)。第1次课重点是分析和明确问题,确定将身份识别、运动量(位置差)、运动强度(速度)作为核心问题。第2次课准备材料,搭建系统原型,在教室完成物联网组网,验证硬件方案。第3次课使用mPython编写程序,利用SIoT平台存储和使用数据,调试运行,根据数据制作分析报告。第4次课项目试运行并测试,调试并记录问题,进行总结。第5次课汇报展示,总结反思项目进行过程中的得失,交流分享经验。
5.项目实施
(1)终端分布规划。根据校园具体道路和房屋分布情况,提前放置多个终端(乐动掌控板)做好标识,估算终端距离并制作表格登記距离,表格要求是二维双向的,方便后期的程序编写。
(2)RFID传感器。RFID传感器是一种无线数据收发的电子设备,具有无线通信、自动识别和远程监测等功能。它采用射频技术,能够通过无线方式将数据传输到特定读写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中。智慧校园网络学生一卡通是一个基于RFID技术的应用,学生配备一个带有RFID芯片的一卡通,在校内食堂、图书馆实现多种应用[3]。
(3)本地数据保存。由于MQTT消息的订阅者模式,通常每次触发只能获取到最新的消息,为了获取历史记录,使用Python的requests库完成自定义数据读取。首先需要安装requests库,使用requests.get()方法自定义请求的内容,注意使用json格式封装数据,返回值是一个字典,解析后可以使用[4]。
(4)数据报告展示。原始返回的数据直接显示不够明确,需要对其进行格式化并添加相应的文字说明,例如,运动量2000m,运动强度75m/min。这样就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类型转化、字符串拼接等处理。当然,为了显示友好,还可以增加姓名和性别等辅助信息[5]。
6.问题反思
这个项目充分利用了校园网的基础设施,包括校园电路、Wi-Fi网络、学生校园卡和物联网教室掌控板设备等,降低了开发和部署的难度,使其可以顺利完成教学。设计程序关键技术实现读取历史数据记录。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每次只能刷一人,出现排队情况;采集的数据简单,缺少血压、心率等数据,导致运动健康监测不准确。未来可更换智能设备,提升刷卡效率。例如,使用人工智能摄像头和增加心率、血压等身体数据传感器。还可以对保存时间较长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运动与身体发育的关系,并接入小程序,让家长在家了解学生的学校运动情况。
结束语
本文以“学生运动监测的物联网简易系统”为例,聚焦“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分析与反馈”,整个项目从设计到实施紧紧围绕物联网数据分析,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本案例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
崔允漷. 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2):11-15.
高万明,周飞,李峥. 基于物联网的学生体育测试监测系统[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9(2).
高强.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学生活动轨迹分析与设计[D]. 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3.
赖思思,王倩,占晨龙,葛年明.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设计[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1(7):72-74.
王振亚. 基于物联网的体育课程管理系统设计[J]. 现代电子技术,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