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路径研究
2023-07-24王承武韩芳王志强
王承武 韩芳 王志强
摘 要: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人才培养主体结构和培养方式单一,人才培养个性化体现不够,专业知识和能力供给相对不足,培育体系综合性和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地方高校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遵循“协同整合、多维拓展、梯次推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多主体协同培养、多维度系统训练、多阶段递进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元化的专业协同教育平台,从而探索出一条地方高校公共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关键词: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块式培养;新文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8-0012-04
一、引言
2019年5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工程正式启
动,意味着国家全面开启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融入到传统文科当中,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1]。当今,各行各业之间的交叉交融越来越紧密,促使学科之间不断进行交叉融合。因此,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是大数据时代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是实施新文科重大教育战略的重要举措。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的必要性
公共管理是一門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新时代,公共管理学科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越发凸显。公共管理学科需要回应和化解我国改革过程中涌现的大量公共管理和公共治理的重要现实问题,这对公共管理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因此,地方高校需要加快公共管理学科理论创新并指导治理实践,建立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与理论体系,通过强化公共管理教育与公共管理实践有效衔接,提高公共管理学科面对新挑战的能力[2]。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人才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未来社会需要大批具有高阶思维的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而地方高校传统的、单一的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所以,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适应新时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树立“面向未来全面发
展”的教育目标,从教育理念、目标、形式和内容等方面不断变革,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三、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现状
总体上看,我国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起步晚、发展
快。1998年,武汉大学率先开办了行政管理专业。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始试办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把公共管理类人才列为5大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人才。经过快速发展,公共管理专业逐渐形成门类丰富、规格明确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公共管理学科下设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30多年来,各地方高校在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积极探索,为当地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化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取得明显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主体结构单一,协同培养合力不够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政府、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作用,积极整合多元主体的资源优势,实现多元主体共赢的良好育人格局是地方高校未来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目前,育人主体仍以高校为主,其他主体参与度低,参与积极性不高,合作形式单一,合作缺乏深度,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上还没有形成协同育人合力。高校在基础知识和理论教育方面有优势,但在实践训练和能力培养方面经验不足,以高校为主的单一主体培养模式,无法满足新时代对公共管理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地方高校在确定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在“宽口径”式培养目标的指引下,纷纷从各自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出发,构建了以管理学、经济
学、社会学和法学为主的课程体系框架[3]。但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地方高校还是侧重理论教育和课堂教育,实务类课程较少。传统教育方式内容单一,方法统一,对公共事物的分析、管理能力培养较为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课程多以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为主,应用性和实践性课程少,导致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不强;二是学生学习方式以课堂理论知识学习和课后文献资料阅读为主,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三是教学方式以教师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缺乏对理论实际运用的训练。
2.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培育体系综合性不足
新时代,深化公共治理研究,推进公共治理创新,破解公共治理难题,需要公共管理学科重新审视和思考如何培养复合型公共管理学科人才。目前,公共管理学科的目标体系、人才培养与教学方式与社会现实需要存在一定差距。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重在传播科学知识,构建专业知识体系,但对人文底蕴、家国情怀、创新精神等方面的教育较为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与国家机构改革实践不同步的矛盾。目前,地方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呈现出以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主的发展趋势[4]。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各级政府要打破部门界限,将不同部门中相同或相近的职能最大限度地合并,减少多头管理,减少职责分散交叉。目前,公共管理学科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没有跟上服务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现实需求的步伐,与学科创立的目标发生了偏离[5]。二是空谈道理与经时济世的矛盾。当前,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是重理论轻实践,教学重点更多地放在理论的讲授上,授课内容脱离实践需求,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同时,公共管理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论发展往往滞后于实践,扎根本土化的实践研究和案例比较薄弱,缺乏系统性、原创性和理论前瞻性,还不能很好地指导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
3.人才培养个性化体现不足,创新创业能力不强
公共管理学科承担着为公共管理部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任。目前,地方高校采用的是标准统一的教学管理模式,给学生的弹性空间很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高校个性化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数量不足,学生可选择空间有限;教学过程个性化关注不够,无法体现学生个体化差异;课程体系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等问题[6]。新形势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训体系,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度,充分发掘和释放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既是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社会发展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中还存在以下2个方面问题。一是大多数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开设了与创新创业有关的课程,但大部分都是设置在通识课程类别上,很少有地方高校能开发出实质性和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这种无差别的创业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质,容易导致创业教育的虚化。二是创新创业课程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课程,教师相关的教学经验不足,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相互脱节,没有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四、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完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打破学科专业界限,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重构公共管理学科本科教学体系。依托教研教改、产学研基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项目,遵循“协同整合、多维拓展、梯次推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多主体协同培养、多维度系统训练、多阶段递进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重构教育主体结构,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基于
“协同”理念,构建“多元化、多样化、一体化”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平台,推动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解决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知识和技能来源单一、复合性不足的问题,打破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高等学校“单打独斗”的尴尬局
面,实现“多元协同”,为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资源保障。
二是拓展教育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基于
“复合”理念,构建“立体式、分流式、模块式”的“矩阵式”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体系,以及完善知识、提升能力、开阔视野、增强素质相统一的训练模式。突出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体系与学术能力兼顾、公共精神培育与服务能力提升的统一,实现现代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立体教育”和“多维训练”,创新现代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内容和训练方法。
三是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完善人才培养流程 。基于“整体”理念,科学构建“整体性、多阶性、递进性”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大一、大二阶段侧重综合基础教育,大三阶段加强专业教
育,大四阶段突出创新教育。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课题研究、案例分析、实践锻炼和创新训练,形成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模式。
五、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路径
(一)构建多元化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协同创新平台,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要素和资源保障
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涉及多元主体,每个主体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各主体之间合理分工、相互合作、形成合力,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十分重要。
1.多元主体协同
遵循“协同”理念,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行业部门等多元主体在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加强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以及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推动政产学研互动,将社会优质资源融入教学中,丰富课程内容,形成科教融合、府校协作、校校合作等多方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丰富复合型人才知识和能力供给来源,实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复合化。
2.多培养手段协同
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运用能力、灵活变通能力的培养。围绕以上能力的培养,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过多强调理论、方法训练少、实践环节弱的弊端,注重方法工具的训练,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增加方法类课程,增强教学实践环节,充分重视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方法论训练和课外实践实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大案例教学在教学中的使用频率,以公共管理类专业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为导向,深入挖掘案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案例库。从授课形式与考核时段2个方面改进教学手段。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强化学生过程学习。优化授课形式,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线下课堂引导学习为辅的教学新模式。优化调整课程考核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所占比重。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顺应公共管理改革的趋势,强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与此同时,邀请校外实习基地的部门负责人进行授课,打通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壁垒。
3.多學科交叉协同
以新文科理念为引领,开展范式创新,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组建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科研团队,构建跨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建设虚实结合的多元化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构建4年不间断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让学生接触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及思维方法。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与相近相关专业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共享[7]。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其他相近相关学科专业的课程引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课程进行系统设置和实践培养,解决以往单一专业培养造成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思维较局限的问题。
(二)构建模块式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内容和方法支撑
1.立体化的育人体系
顺应国家治理需求,遵循人才培养规律,按照“复合”理念,以协同整合促课程育人、以学术创新促科研育人、以走进社会促实践育人。通过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三维”并举,实现学生知识领悟力、政策分析力、人际沟通力、政务实操力4种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体
系,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独立人格、创新意识、担当精神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8]。此外,通过政学研3个方面的有机整合,调动社会各层面资源,发挥社会各层面力量,进而形成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
2.分流式的教学体系
一是设置分流教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选定相关课程进行学习。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针对不同类型和培养目标的学生,设置相应的分流培养课程体系。针对研究型学生,强化基础和科研训练,设置专业基础和拓展类课
程,重点加强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针对专业综合型学
生,强化实践运用,设置实践能力提高类课程,重点加强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针对职业技能型学生,强化职业技能素质培养,设置职业资格认证类课程,重点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设置分流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研究型人才,强化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和指
导,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升其挖掘科研问题的能力。针对实践型人才,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打造不同类型学生的协同发展路径,实现学生的协同发展和全面发展。
3.模块化的课程设计
做好“3个引入”,即将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核心技术标准引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使其与专业建设内容、人才建设内容和课程建设内容对接。在“3个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专业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在知识要素和能力要素构建的基础上,将核心课程整合为与学生能力培养相对应的教学模块,建立起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通过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构建起若干课程群,从而形成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通过“3个引入”,强化人才供给侧改革,使培养的人才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构建递进式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为人才培养提供路径和机制保障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采取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校外课堂“3个课堂”与专业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3类实践”互动互促的培养机制,处理好通识基础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课堂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学科共性要求与学生个性培养的关系,将教学改革成果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现代教学理念融入到育人实践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4]。围绕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推进递进式人才培养改革进程,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
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特点和社会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人才培养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通识教育阶段,第二阶段为学科基础教育阶段,这2个阶段相互交织、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通过实施大类培养,为学生打牢宽厚的基础。第三阶段,即第三、四年优化专业教育阶段,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第四阶段,即第四年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就业质量。通过实施4个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理论与专业实践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促进实践教学分类改革,重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梯次推进的实践教学改革,构建4年不间断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将实验实
训、見习实习、综合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科研实践融为一体,形成“分阶段推进、多能力提升、全方位实训”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鼓励年轻教师开设第二课堂,开放实验项目,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鼓励一些承担了国家
级、省部级课题的教师吸收一些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并将课题的一部分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以此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大三、大四年级主要采取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形式,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9]。
六、结束语
以“协同整合、多维拓展、梯次推进”为路径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是综合性、系统化改革,重在集合政产学研各主体加入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利用研究、案例、实践、创新等教学模块对学生实施多维度、立体化、综合性教育和训练,进行多阶段、递进式、个性化的培养机制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顺应新时代国家治理需求,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创新,全面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有效推动公共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林闽钢,高传胜.“三三制”教改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
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42.
[2] 徐自强,张静洁,尹雷.公共管理类专业案例大赛嵌
入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11(4):76.
[3] 方伶俐.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协同培
养机制创新[J].高教学刊,2016(19):7.
[4] 王侃,曲洪权,王宝成.“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分类成
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OL].教育现代
化,2019(6):12[2022-09-01]. https://kns.cnki.net/
kns8/defaultresult/index.
[5] 颜冰,郑克岭,史春媛.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
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9
(17):93.
[6] 吴贤文,向延鸿,李佑稷,等.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复
合型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
探索,2020(10):147.
[7] 阳程文,侯保疆.政校协同下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
养机制的创新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33
(5):68.
[8] 毛胜根.“双创”背景下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35(11):88.
[9] 苗壮,郑克岭,荀明俐.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
才培养困境与对策探析: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27(4):136.
编辑∕丁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