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教学的双重支撑浅探

2023-07-22李清朋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

李清朋

[摘 要]“勤”与“懒”不仅是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而且是教师在工作中的不同方法,它们有多种表现。“勤”可分为“勤苦”与“勤奋”。“勤苦”,即无谓努力,无效重复;“勤奋”,即努力工作,不断超越。“懒”有“懒行”与“懒形”之别。“懒行”,即不负责任,不思进取;“懒形”,即勤于心思,以思促行。“勤奋”与“懒形”是有效教学的双重支撑,二者相互区别、相互渗透。只有正确理解、科学把握“勤奋”与“懒形”,才能推动学生循着合乎规律的轨迹张弛有度地前行,实现深度学习,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有效教学;勤苦;勤奋;懒行;懒形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2-0080-03

“勤”与“懒”不仅是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而且是教师在工作中的不同方法。不少同仁对其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笔者认为,准确把握“勤”与“懒”的内涵,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无法回避的。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实现有效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勤”与“懒”之间的矛盾,努力做“勤奋”的教育者、聪明的“懒”教师。

一、科学理解“勤”的内涵

“勤”的本意为做事尽力,不偷懒。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勤”有两种看似相同,实则天壤之别的表现,即“勤苦”与“勤奋”。

(一)“勤苦”:无谓努力,无效重复

勤苦者不注重实效。不科学的“勤”表现在现实教学中,就是做无谓的努力。勤奋的教师知识没少讲,板书没少写,作业练习没少布置,甚至作业没有少批改,但学生进步不大。只要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勤苦的教师在忙碌的背后,存在教学理念混乱不清、教学目标摇摆不定、教学环节杂乱无章、教学方法背离实际等问题。勤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满堂灌”或“题海战”,给学生灌输“不苦不累,做人无味”“两眼一睁,开始竞争”等极端思想,浪费学生时间,增加学生负担,使教学难以取得实效。勤苦的教师更热衷于表演自己“勤奋”,一方面是为逃避深度思考,给自己寻求心理安慰;另一方面是為欺骗领导、欺骗家长,隐瞒真相。缺乏深度思考,表面上忙忙碌碌的人,实际上处于一种无效率的自忙状态,每天取得的工作成效微乎其微。要知道衡量勤奋的标准不是时间,最愚笨的努力就是缺乏效率的勤苦。

勤苦的教师不注重创新。勤苦的教师在工作中还表现为因循守旧、无效重复。他们的教学没有特色,缺乏深度思考,会出现照搬照套、东施效颦甚至张冠李戴的情况。这种勤苦实质上是懦弱与懒惰,害怕挑战未知领域,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在熟悉的岗位上不停重复相同的工作。这是悲哀的努力,更是缺乏担当精神和无能的表现。这种人可怜又可悲,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做得多,有时还会责怪他人懒惰,殊不知,他们才是名副其实的懒人。

(二)“勤奋”:努力工作,不断超越

首先,勤奋的教师坚守信念,治学严谨。优秀教师一定是具有敬业精神与积极工作态度的人,他们的理想信念使他们耐得住寂寞,抵制得住诱惑,能专心从事自己的事业。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勤奋的教师会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对概念、原理的讲解细致、准确,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合理、科学,对学生作业的要求规范、到位。勤奋的教师时时刻刻注重细节,能认真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他们深知唯有勤奋努力、严格细致,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教学中发挥好主导作用。勤奋出智慧,勤奋出成果,对教师来说,最好的梦想不是诗和远方,而是教不自满、脚踏实地、天天向上。

其次,勤奋的教师善于学习,不断超越。优秀教师一定是不懈的学习者、研究者。学习是每一位教师走向成功的重要阶梯,也是推动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就必须坚持学习。教师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决定了其专业发展的高度,而专业发展的高度决定了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表现。因此优秀教师不仅努力工作,还勤奋学习,向同行学,从书籍中学。只有学而不厌,不断积累,才能凝聚教育智慧,拥有良好的个性、气度和修养,从而胜任自己的工作。勤奋的教师还会积极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因为他们时时关注教学效果,不愿自己的学生去做费时费力而成效不大的事。他们遇事会认真斟酌,力图找到最适当的办法解决问题。面对活生生的学生个体,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教师唯有勤奋,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真正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低质量的勤奋是伪装起来的懒惰,在教学实践中,勤苦的教师无法找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无视学生感受,不关注教学实际效果,不关心学生成长。而勤奋的教师会在工作中开拓进取,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探求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因此他们的勤是科学的勤。有效教学需要勤奋的教师,勤奋是有效教学的第一重支撑,只有勤奋的教师,才能开展有效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待人、做事,向真而行,择善而立。

二、正确区别“懒”的类型

“懒”有“懈怠、消极应对”之意。认真审视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发现,教师的“懒”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

(一)“懒行”:不负责任,不思进取

“行”,即行动。懒行的一个表现是对工作不负责任、消极应对。教师的责任心主要指为促进学生进步与成长所具有的积极态度、主动行为与奉献精神。责任心是教师个人品德的核心。懒行的教师无视学校规章制度,对学校安排的工作不尽力,对自己的职责不尽心,缺乏认真负责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意识。他们精神状态不佳,工作标准不高,工作落实不力。具体表现在消极对待教学工作,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课前不认真备课,课堂上要么东拉西扯、离题千里,要么放任学生,不管不顾;给学生布置的作业缺乏针对性,对学生上交的作业不认真批改;对待后进生、学困生时而听之任之,时而责备埋怨,缺乏应有的耐心……学生成绩差、班风差是懒行教师所教班级的共同特征。

懒行的另一个表现是不思进取,不学无术。懒行的教师对工作缺乏激情,贪图安逸,没有远大志向,丧失职业理想。他们不愿意参加教研活动,对学校安排的集体备课、公开课等工作拒不接受。为了应付教学工作,他们随意上网下载教案,上课就按照教案读。他们不学习,不思考,遇到问题不会分析,做事拖泥带水;对集体荣誉漠不关心,对个人名利又斤斤计较。他们常处于紧张、萎靡不振,甚至焦躁不安的精神状态。因为不思进取,他们思维愈发迟钝,无论去哪个班级都不受家长、同事和学生的欢迎。

(二)“懒形”:勤于心思,以思促行

“形”有“外在、表象”之意。懒形特指内心善于思考,而表面不见忙乱的情形。懒形的教师表面平静,但会用心观察和感受。对于教师来说,“教而不思则滞”,教师要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进行有广度、有深度的思考,并将思考与教研、实践相结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思考,准确把握其精髓;通过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思考,确定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只有不断分析、思考自身的教学实践,才能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厘清教学思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深思方知教之道,精思方知教之变,熟思方知教之魂。懒形是教师通过理性思维把握问题的本质,因此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难以被人直接感知,故懒形的教师常给人不勤的假象。

懒形实为一种“假懒”,是“聪明的懒”。懒形的教师在教学中之所以不事必躬亲,是因为他们懂得以“满堂灌”替代学生的自主体验、以“题海战”替代学生的自主建构的危害。他们深知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道德的提升最后都要通过学习主体内化来实现。因此,懒形的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为学生搭建展现自己的平台,留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给学生自主学习。懒形的教师将学生能做的事情放手让学生做,甚至将本该由教师做的事,也创造机会与条件让学生来做,这就常常让部分人认为这类教师很“懒”。其实,这里的“懒”是教师在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做、多想、多评。分析难题时留有空白,为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学生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有意等待,静候智慧之花盛开。学生能自己解决的事,懒形的教师主动放手;需要学生自己摸索的路,懒形的教师指明方向;需要学生自己通过的陷阱,懒形的教师刻意暗示。这些时候,懒形的教师不会瞎勤,而是给学生创造勤的机会。

总之,懒行与懒形有着根本的区别。懒行的本质是懒惰,不负责任。而懒形是勤于心而懒于形,是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一种智慧与方法。懒形的教师通过自己的思考,推动学生学习;通过自己的“懒”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自我内化、深度学习的机会。懒形在有效教学中不可缺少,是有效教学的第二重支撑。

三、正確处理“勤奋”与“懒形”的关系

勤苦与懒行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与效果相同,都是违背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成长的错误态度和做法。勤奋与懒形虽有各自特点,但都是达成有效教学、促进学生进步的手段。要想实现有效教学,除了要准确把握勤奋与懒形的内涵,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一)二者相互区别,各不相同

勤奋与懒形是教师认真工作的两种方式,是有效教学的双重支撑,但它们是有区别的。首先,它们的外在表现不同。勤奋的教师会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不错过任何一个环节,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是有形的、直接的,很容易被领导、同事、家长等看到。人们歌颂老师,往往从赞美其勤奋入手。而懒形的教师的工作方式主要表现为深度思考,运筹帷幄,以思促行。懒形的教师在幕后,以自己的“懒”,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因此,懒形对被教育者的影响更多是潜移默化的,是优秀教师采用的隐性方法,不易被人觉察。其次,它们的存在条件不同。勤奋与懒形都只是特定条件下教师的工作方式,尤其懒形,不是任何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能“懒”的。只有当教师的专业能力达到较高水平,且具有教学智慧与教学魅力时,勤奋和懒形这两种教育教学方式才能对学生产生直接、强烈的影响。当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管理意识与较高的自我学习能力时,教师就能从台前退到幕后,以间接的方式推动学生自主开展各种学习、探究活动。教师,尤其年轻教师,必须勤字当先,勤于动脑,勤于引导,勤于发现,尽快把学生引入门,通过自己的勤奋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通过自己的勤奋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通过自己的勤奋实现有效教学目标。

(二)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勤奋与懒形不仅互相区别,还互相渗透。教师在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从被动、封闭的接受性学习向主动、开放的探究性学习转变,从而为教师的“懒”创造条件。而教师聪明的“懒”,就是把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帮助学生逐步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为学生成长为具有自主探究能力的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创造条件。因此,勤奋是懒形的条件,没有科学的“勤”,就不会有聪明的“懒”。只有勤奋者才有资格谈“懒”,也只有在勤奋的基础上,“懒”才不会被误读,才能发挥它独特的作用。而聪明的“懒”反过来促使教师进一步深入思考,呼唤教师在关键处用力、在紧要时用心。缺乏聪明的“懒”,“勤”有时会显得画蛇添足,甚至误入歧途。因此,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把勤奋与懒形结合起来,为实现两种境界的转化创造条件,进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综上所述,勤可分为勤奋与勤苦,懒也有懒形与懒行之别。勤奋与懒形是有效教学的双重支撑,它们不仅关涉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方法,而且是教师的一种价值取向,和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课堂观密切联系。只有正确理解勤奋和懒形的内涵与关系,才能推动学生循着合乎规律的轨迹张弛有度地前行,实现深度学习,提升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黄倩茹.高中政治课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139-140.

[2]  褚宝增,王翠香,廉海荣,等.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条件与素质[J].大学教育,2012(11):32-33.

[3]  赵传兵.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行为转化的文化路向[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7):33-35.

[4]  焦全芝.中学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路径研究:基于喀什市部分教师的分析[D].喀什:喀什大学,2016.

[5]  孙娜.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19):119.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
薄弱初中学校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浅述初中英语的有效教学策略
试议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
有效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几个小妙招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