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初中体育选项走班教学模式探索
2023-07-22张荣硕
张荣硕
[摘 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教会、勤练、常赛”,同时实施方案提出了18课时及以上的大单元教学。体育选项走班教学模式已提出多年,但是落地实施情况并不好。本文跳出单纯的课堂教学,结合大课间、体育课和体锻课综合安排学校的体育方案。大单元教学在体育课中可以让学生学到全面的运动技战术,达到“教会”要求;大课间根据专项设计的小比赛可以激发学生“勤练”的主观能动性;体锻课选项走班,项目中根据技术水平设置运动小队,组织小队内的训练和各类比赛,让“常赛”在学校中落地。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选项走班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2-0061-04
一、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体育选项走班教学
(一)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变化和核心理念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比,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课程理念也在坚持健康第一不变的基础上,提出了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新课标在课程实施中指出,设计专项运动技能的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是指对某个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进行18课时及以上相对系统完整的教学。大单元教学既能使学生掌握所学项目的运动技能,又能加深学生对该项运动的理解和体验,还可以避免之前教学中存在的孤立、静态地进行单个动作技术、单个知识点教授的情况。大单元教学就是让单项技战术学习连贯化,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每一节课。开展大单元教学既是新课标的要求,又是学生“上好学”的迫切需要。
(二)体育选项走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体育选项走班教学是21世纪初提出的上课模式。所谓“体育选项走班制”,就是打破传统的自然分班,按运动专项选择分班的体育课堂组织形式。之所以设置这种新的授课形式,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体育兴趣,有的学生喜欢篮球、足球等具有激烈对抗性的运动,有的学生倾向于健美操、排舞等塑造形体美的项目。传统的自然班级授课大多采取“一刀切”的形式,没有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这就容易导致在同一个班级中,有部分学生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会出现有些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甚至有些学生对体育完全失去兴趣。虽然体育选项走班已推广了20年,但是在学校中的普及率并不高,很多学校在试行后选择放弃,主要原因是走班的课务安排及学生管理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多不便。此外,学生在体育技术学习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项走班集中在某个项目的学习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兴趣逐渐降低的情况,学生的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学习目标不同;二是学生在没有接触较全面的体育项目之前,其选择的项目比较狭隘,这反而会影响其体育技能的学习。
二、综合体育课、体锻课和大课间的学校体育选项走班教学模式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可以通过整体设计将大单元教学和选项走班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既能学到全面的运动技战术,又能发展自己的优势兴趣项目。
(一)大单元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和分年级教学内容设定
初一、初二的体育课堂采用大单元教学,每个项目18课时,平均每学期可以安排3个项目内容,4个学期可以安排12个教学大单元。每学期安排2个主项目教学大单元,1个副项目教学大单元。主项目包括田径、篮球、足球、排球,副项目包括小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健美操、排舞),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新兴体育项目(轮滑、定向运动、花样跳绳)。教学集中教授技战术,让学生将技术融入比赛中去,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单项运动技术,而且会使用更多运动项目的技术。
1.初中生的年龄一般是12岁到15岁,这个时期学生身体、心理的发育速度较快,不同年级的学生差异较大。
初一年级的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与小学高年级学生接近,处于力量、耐力较差,柔韧性和灵敏度较好的阶段。反映到运动类别上,初一学生擅长体操类的技巧性项目,然而他们的田径项目成绩却不太理想;在具体运动项目的技术环节中,初一学生在跑步时步幅一般较大,步频较慢;在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中,初一学生相对较容易掌握运球技术,而较难掌握投篮、射门等需要爆发力和力量的技术。初一年级的课堂教学大单元内容设定见表1。
2.初二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鼎盛期,变化最大,很多学生身高和力量的变化明显,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所凸显,尤其是男生,性格也会有较大轉变,叛逆、爱表现的同学较多。反映在运动类别上,初二年级的部分学生开始在田径项目上崭露头角,但是对技巧类项目失去耐心和灵敏度;在具体运动项目的技术环节中,初二学生跑步的步频明显提高,篮球投篮和足球射门的力量明显增强,有很多学生开始尝试远距离投篮和射门。初二年级的课堂教学大单元内容设定见表2。
3.初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青春期,但身体素质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随着身体力量的增强,其身体平衡性会下降,驾驭力量方面的能力较弱。心理方面,面临中考,学生的心理起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期,锻炼的自觉性有明显的提高。在运动类别上,大部分的初三学生短跑成绩提高明显,中长跑项目有更多的学生擅长,跳远、投掷项目也有人开始展示出优势;篮球和足球方面,学生更喜欢进行对抗比赛;在具体运动项目的技术环节中,大部分学生的力量和耐力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在投掷类的项目中也可以做出相对标准的技术动作。
随着体育中考在全国的推进,考试的分数和难度都在增加。在以往的初三体育教学中,部分学校往往采用简单分层教学的方式,没有达到满分的学生可以集中练习中考项目;已经达到满分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他项目进行锻炼。结合选项走班模式,初三的体育课可以采用几位教师搭档教学的模式,一位教师将没有达到满分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对他们进行中考项目的训练;而其他教师则分工对已经达到满分的学生进行兴趣选项的训练,这就要求初三体育课安排到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段。经过初一初二两个学年的大单元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技术技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运动项目,学生的走班选项也可以设置为每学期“1+1+1”模式,每18课时为一个选段,已经达到满分的学生可以任选运动项目。如果开设所有项目,这对教师的数量有一定要求。建议利用好“1+1+1”模式,该模式项目包含田径、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中华传统武术、定向运动。男女生的选项需求不同,采用走班和大单元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每学期学到三项运动技能,未取得满分的学生由专门的体育教师带领其攻克中考弱项,期间达到满分标准后可以获得走班选项选择权。初三年级的课堂教学大单元内容设定见表3。
(二)分项走班锻炼在大课间的使用
如果大课间40分钟仅仅练习广播操和跑步,部分学生会感觉乏味,体育锻炼的兴趣会减弱。我们可以利用广播操和跑步作为热身,完成后让学生进行选项走班“比赛”。这里的“比赛”并不一定是正规、完整的体育赛事,泛指存在竞争关系、能够分出胜负的组合、练习、游戏等情境。大课间可以在不同场地开展练习技术的专项竞赛,让学生将课上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大课间的小型竞赛,需要科学地利用场地和分组,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比赛中。例如,针对初一年级的篮球运球比赛,可以将12块场地分配给不同的班级,每块场地可以设置4条赛道,每条赛道可组织10位学生进行运球过障碍的接力赛。针对初二年级的足球专项赛,可将足球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各班在所属的区域内练习进攻与防守,两人一组进攻,两人一组防守,可以设置多个小型足球门,几组练习同时进行,防守成功的两人或进球的两人留在场上,被淘汰的小组合进入等待区。针对初三年级的排球赛,也可以将排球场地劃分成不同的区域,保证可以同时进行多样比赛,并快速进行比赛轮换。
(三)体育分项走班在体锻课中实现“常赛”
现行的体锻课大多是学生自由锻炼,其出发点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锻炼,但是现实跟出发点相距较远。将体育分项走班与体锻课结合是最好的选择,这既不影响学生全面学习专项技术,又能让学生练习到自己喜欢的项目。体锻课的组织形式可以是比赛,由于体锻课是一个年级集中在一起活动,比较适合学生开展比赛。学生在选择喜欢的项目后,由体育教师统一安排,将学生分成不同的队伍,并选出各队的队长,这时可以进行队内赛,也可以进行交流赛;可以将队伍进行分层,水平相近的分在一个层级,同层次的队伍之间进行联赛,联赛中成绩较好的队伍可以挑战更高层次的球队,挑战成功就能提升队伍的级别。体育教师负责比赛的设计、学生裁判的培养、队伍的分配和定级、训练内容的制订、比赛的管理等。球队队长可采取轮流制,负责球队的日常训练和队内赛的组织。
三、结语
新课标为体育教学和学校的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体育选项走班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的问题。怎样将体育选项走班与新课标的“教会、勤练、常赛”“大单元教学”进行有机结合,需要跳出体育课堂,结合全校的体育教学进行整体安排,让学生既能学到全面的运动技战术,又能在比赛中得到锻炼和发展,为强身健体打下坚实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于素梅.从一体化谈“体育选项走班制”及其实施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20(9):19-21.
[2] 史培学,陆宁.“教会、勤练、常赛”视角下初中体育选项走班教学的实施与研究[J].体育教学,2022(8):47-49.
(责任编辑 陈 明)